文:理查
大學時教都市發展的老師曾經說,「10年」是適合衡量城市發展情況的時間單位。親身觀察後發現不無道理,「10年」,大概是一條軌道運輸興建的時間;一個新市區從無人居住到有些商店的時間;一座新公園小樹苗長出一點樹蔭的時間。對人類來說,已經過了12分之1的人生,對城市來說,大概僅是緩緩地跨出了一步。
另一方面,「10年」,也是日新月異。10年前,物聯網剛跨過大量應用的門檻;人工智慧AlphaGo才開始在網路上練西洋棋;以世界電腦為概念的區塊鏈平台以太坊(Ethereum)正在開發。10年過去了,iPhone經過了10個世代;家中電器連上網彷彿理所當然;微軟開始在鍵盤上加入Copilot的實體按鈕。當城市緩緩跨出一步的這段時間,科技的加速度已經離開地球表面抵達火星。
「世界越快,心,則慢」,是都市、建築、景觀等空間規劃設計從業者的一種修練。業界追求採用最快最新的技術或科技,但是應用在步調緩慢的空間場域。是的,都市規劃的核心精神在10年來其實沒有變化太大:人本、生態、道法自然、減緩與調適,未來10年大概也是如此。像是家門前道路已經變成速限70的省道了,每天還是一樣自在地(就算休旅車迎面而來)橫越馬路找鄰居串門子的阿公阿嬤。差別在於,新的技術或科技似乎讓我們可以更細膩的檢視現況、探討議題,或是凝聚在地居民的共識。
眼底城事從8月開始,希望能夠收錄對於這些影響空間規劃設計的技術或科技的知識,如果可以,再放到未來10年來想像。想像另一個「10年」,或許我們還在做一樣的工作,但是用著更酷炫的工具。憑藉著對於新技術的粗淺觀察,拋磚引玉的列出以下可能,歡迎讀者們提供更多想像,來摸索這些技術的形狀。
1.生成式AI
人類的文明和資料庫已經集結成像通靈王中的「偉大精靈(The Great Spirit)」,餵養著各式各樣的AI引擎。最新的生成式AI技術,能夠集結眾人智慧,生產願景策略文案、設計概念圖、渲染圖,對建築、對城市設計有什麼幫助呢?這個月邀請到淡江建築系鄭晃二教授,談談AI在建築設計和都市規劃的應用。(鄭教授的AI漫畫也在眼底IG連載中!)
2.區塊鏈
區塊鏈可以視作各別機器組織成的網路(相較於伺服器組成的網路),每台電腦都存放著一模一樣的小筆記本。這小筆記本上可以記載著類似邏輯判斷的規則,例如:「在里辦公室門口幫路人奉茶8小時就可以拿到1個獎盃」。符合條件的人,可以帶著證明依照規則領獎,而這筆紀錄被寫在筆記本上,永久保存。這樣的技術,類似於在低信任基礎的群體中,運作可被接受的交易,它能怎麼應用在都市領域?這個月邀請到FAB DAO(福爾摩沙藝術銀行)分享他們的看法!
3.數位孿生城市
如果從城市物理環境採集到的超巨量資料,多到足以讓我們複製一座城市進入虛擬世界,是不是就可以像造物者一樣:「嘿!這邊加點容積率,然後讓它跑個10年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數位孿生技術最早用在產品設計或工業設計,但用在城市尺度時,是有可能的嗎?想像在「模擬城市」或「大都會:天際線」玩的是1:20000的臺北市(包含會在凱道擺夜市的市民),娛樂性大概會驟降。但在特定議題下,例如森林野火的預測和撲滅策略,或許就是個實用的政策輔助工具了。
4.虛擬實境 / 擴充實境
有時候在參與工作坊中七嘴八舌討論社區中某個地點的現況,不如擺張地圖貼便利貼更為聚焦,但總是少了體感尺度。那戴上設備直接「坐」到現場的3D模型中呢?或者反過來,在現場擺放出要透過手機才能看到虛擬的街道家具,來討論它對空間的影響,會不會對設計溝通更有幫助?時逢東京都立大學饗庭伸教授訪台,將舉辦混成實境作為參與式規劃工具的講座,快快手刀點開報名資訊看看有沒有空位。
5.碳基模式語言
碳經濟逐漸成為資本經濟的好夥伴,但是碳基礎的城市規劃還沒有受到足夠的琢磨。興建一棟建築的水泥建材是碳排還是碳匯?佔市地重劃區10%的公園綠地能夠堆疊多少碳匯?這些似乎仍是哲學問題,但會不會有一天,公共建設案子除了財務效益、經濟效益以外,還要再做碳排自償率和碳排敏感性分析,這需要哪些技術呢?
封面照片:作者提供
我叫理查,我住地球,熊很可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