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海洋與島民」專題導讀

圖、文:P.Lu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no man is an island)

John Donne

除了是2024年地理學年會的主題,更是17世紀英國詩人多恩(John Donne, 1572-1631)在其著作「沉思錄」中的著名詩句,表達了他作為地理大發現時代的英國人,對世界上人事物彼此相連的體悟與領會。作為一個大發現時代的青年,多恩關注著人類之間的連結,社會的變遷,以及對於生命、死亡和存在的意義。多恩表達了個人與人類整體作為命運共同體的觀點,認為「任何人的死亡都會使我感到減少,因為我與人類相互聯繫 (Any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because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這樣的作品反映了人作為社會的一部分的鑲嵌與脆弱性格,個人的行為和命運都與其他人息息相關,無法獨立存在。在詩的後段,多恩表示「當聽到喪鐘響起,無需好奇它是為誰鳴響,因為這雖然是他人的死亡,也象徵著每一個人的共同失喪 (never send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it tolls for thee)。」

相較於大陸,島嶼總是帶著對資源匱乏的擔憂,對生存的焦慮,混合著距離產生的閒適與生存焦慮,長出既獨立又相互依存的矛盾基因。綜觀島嶼的發展歷史,既有挪用了遺世獨立性格,作為強權實驗基地的案例,如1940年代作為炭疽熱生化武器實驗基地的蘇格蘭格魯伊納島(Gruinard Island),或是日本時期被視為文化與族裔保留的蘭嶼;也不乏以海洋為場域,奮力的在全球尺度展現出獨特性格的地方,像是奠基於工業革命,最終在大航海時代成為共主的英國,善用戰後快速成長契機成為東亞強權的日本,以及在西方價值與毛利傳統中積極尋求平衡的紐西蘭等。島嶼上的人,時而壯盛威武,時而氣若游絲,離開的人仗著的是冒險,留下來的則守住了堅毅。

眼光回到島嶼台灣,我們有時太執著於標準化的發展,張大眼睛從外往內看,努力讓小島磨成符合世界期待的模樣,遺落了從裡到外認識自己所能生產的巨大能量。在這個月的專題「海洋與島民」中,作者們從裡往外看,描寫島嶼台灣獨特的海洋與生活。「西部海線的日常:彰化海域的漁業,鳥類與離岸風電」,我們以田野調查為基礎,介紹中台灣海域的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多重座標。轉載文章「海上的父子船—金華三號」,許震唐大哥透過文字與影像說出討海人的內心戲,船長在與麵包和海交陪所得到的體悟,以及沿海漁村以討海兼顧生活的選擇。「花蓮新社梯田的土地流失,該築起海岸水泥堡壘、抑或接受自然的演育?」,邀請到子睿和他的指導教授陳毅青老師,跟我們分享他們透過無人機的調查成果。「邁向偉大航道之前的練習」,蘇澳岳明國中小在2024夏天進行的海洋永續行動計畫,接力跳島環航30天,師生一起出海交朋友、進行公民科學實踐。陳政宏老師的「𤅕長海深風波急,快艇輕舟巨舶行」,和我們介紹海洋交通工具的特殊性與海洋環境丶科學原理的關聯,以及陸地思維類推的侷限。洪文玲老師的「『大』海的時代來了!」,則從海洋治理出發,討論我們需要的資源,船隊與技術力的「大」規模。

正如往前走要先站穩腳步,划水前要先深吸一口飽滿的氣,作為島嶼台灣的人民,先朝島內看看。知道自己有同伴就不再是孤島,往前走的路就不再是獨行。

台大地理系,成大建築所,Lund University與TUDelft校友,目前棲息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人生充滿跨領域與超展開,專長是空間規劃,氣候調適,都市防災,韌性城市與參與式地圖製作。身邊有一群厲害又撐得住的同伴,相信有愛有溫度就可以一直走下去。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