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會該去IKEA還是阿秋大肥鵝?「活的」消費性空間觀察

文: 王竣鴻、P.LU

儘管「我該在哪裡約會?」這個問題因人事時地物而異,卻彷彿有一些普遍性的軌跡。首先,約會的目的是更了解彼此,大部分的時候,這需要一個舒適,可以放鬆的空間,情境音樂,閒散氛圍,陽光灑下卻又不刺眼,燈光美氣氛佳,都是約會空間的基本要素。再者,從珍奶到無菜單餐廳,約會很容易和「吃」有點關係,卻不直接對應到吃飯(或飯好不好吃)。最後,在還不熟悉的時候,大部分的約會會出現在非你亦我的第三方空間,需要有公共性,又不過度曝光而失去私密的閒適,熙熙攘攘卻又毫不相關的人潮,就是約會最好的保護色。

「消費性空間」的崛起,滿足了各種形式的約會的空間想像 – 從建築物理環境到社會文化都是。我們在五個月的討論中,發現「活的」消費性空間,應該具備下面這些空間特性。

拒絕無聊

約會最怕無聊。盡可能把約會安排在可以時不時觀察其他人活動的地方吧!城市中,街道發生的活動總是吸引人們去關心,優良的約會地點應該要能適度的看到街道,好讓人在快沒話題的時候適度地將視線轉移到街道上的風光,滿足一點小小的好奇心(#165向街道的開敞)。這樣的地方不一定只能是擁有一片光明潔淨落地窗的咖啡廳,也可以是直接在街道上的小型餐車或是咖啡廳(#88鄰座咖啡廳)。在街道活動的加持下,約會的人們可以稍作停留,對這裡做點觀察,也體驗自己作為城市中一份子的感受,不只有益於個人,也可以讓街道慢慢活絡起來,並在雙贏之間建立正向回饋,使城市更充滿生氣,造就出一個新的景色。

#165 向街道的開敞

向街道保有一定的聯繫便可以讓顧客在此處稍作停留。街道是各種有趣的事物的發生地點,人們會因為有趣或是想觀看大眾做些什麼而不斷地注視著街道,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座位會安排在街道上或是會有一片光明潔淨的落地窗外向著街道,並有座位坐落在旁且面向街道,為了就是滿足人類的好奇且加深停留的慾望。

photo credit:林宥祺

#88 鄰座咖啡廳

提供了人們在城市之中能夠肆無忌憚地坐著,並觀看街景,享受街道上發生的各種有趣的事物。鄰街咖啡座能為每個人在城市之中扮演體驗與正向支持的角色,像是觀察路人的熙來攘往讓自己也成為城市中的一份子,同時也可為顧客的生活提供一個討論偉大精神的場所──交談、不重要的授課、半公開和半私密的思想交流等等。

photo credit:(上圖) 宋昱儀、(下圖) 王竣鴻

以吃為名的停留

跟著三五好友,最親密的家人甚至是一生摯愛的伴侶蹓躂累了想休息的時候,想當個文青的時候,想帶小孩們去吃飯放電間獎勵的時候 – 就是消費性飲食空間出場的時刻。從旋轉餐廳到路邊的飲料攤,為了要滿足五花八門「以吃為名」的需求,這裏常常會有各種不同高度,不同形式的座椅,並透過不同的坐椅擺能呈現富饒趣味的氛圍(#251各式座椅)。

光線是重要的,不均勻投射的燈光會有專屬於自己並且跟外界有所界線,更能專注於在餐桌上的其他人達成更親密的效果,溫馨暖和的色調,一邊進食會一邊聽到嬉鬧的歡笑聲及此起彼落的談天聲,營造出良好且親密的氛圍,令人感到舒適慢活、沒有壓力(#147共同進餐、#182進餐氣氛、#250暖色、#252投光區域)。

此外,有些人並不喜歡過於公開的場合,因此這些用餐區的設計會設計出一些躲在牆後的隔間,這個半隱蔽性的空間能與外界有更多的區隔,獲得更多的隱私感受,享受在大空間中畫出的一塊自己(與他人)的小天地(#179凹室、#226柱旁空間)。

#251 各式座椅

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高矮胖瘦不盡相同,因此座椅的擺設應該要有符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擺設,像是兒童座椅區,沙發區或是高腳椅區等等,擺放著各式不同的座椅會使能感受到豐富有趣的氛圍,若僅有單調的單一座椅則會造成一種受限的氣氛,然而現代則有一致的趨勢。

photo credit:王竣鴻

#147 共同進餐

共同進餐會有一個特質,他會將人吸引到餐桌上,會把工作放在一旁,一起加入聚餐的行列,享受聚餐的快樂,而就這個行為而論是友誼和共享的象徵,同時也會讓人群聚集在一起,讓自己更能感受到是集體的一份子。

photo credit:王竣鴻

#182 進餐氣氛

當人們一同聚餐時會有心靈接近的感觸,否則僅是一群不相干的人,因此在某些空間上具有吸引力,會使人們覺得用餐時怡然自得,重要的是,當桌上的燈光顯得均勻平淡時,感情濃度勢必會有所削弱,若有專屬於此處的聚光燈便能成為焦點,進而感受親密。

photo credit:王竣鴻

#250 暖色

室內光線的配置會使人對這個空間產生既有印象,為了要使人處於舒適宜人的感受,多用暖色系的設計,讓人感受到春光明媚或是陽光和煦的溫馨氣氛。

#252 投光區域

均勻的光線投射會沒有群體邊界的感受,進而造成存在感削弱的感覺,因此不協調的燈光投射才能使人覺得親切──畢竟自然環境中也並非完全均勻──屬於一盞自己餐桌上的照明光線,能造就更親密和私密的氛圍,試著想像在公園中的孤燈長椅為人們形成的幽靜環境,便能體會出他的重要。

#179 凹室

凹室能讓在一群人聚集同一空間時,能夠讓少數人獨處的地方,如同有些柱旁空間會闢出一、兩個座位,這些座位具有良好的半隱蔽性,雖然同樣處在一個大空間之中,但卻能夠使人帶來隱私感,享受獨處時光。

#226 柱旁空間

柱子除了是建築支撐的力量之外,同時它也在社會作用上扮演重要角色。柱子在建築技術尚未成熟之際多為粗大且結實,隨著時光流轉,建築技術的進步,柱子本體可以趨於細長。但停下來想一下,今天不論是在等候或是挨張桌椅看著來往的行人活動時,厚實的柱子能夠讓我們依靠,倘若轉變為修長的細柱,那這項社會功能可能難有成效。

photo credit:王竣鴻

出任務前的安心充電站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忙了一天累了,回到一個盞盞鵝黃燈光營造出的溫暖歸處(#250暖色),靜靜的休息迎接下一個天亮。如果是旅店,會迎上服務人員熱情而不失禮的招呼(#91旅遊客棧、#149賓至如歸),找房間的路上會穿越有點嘻嘻鬧鬧,旅人來來往往,遊戲談天的地方,這裡通常有一張擺在正中間的大桌子,一盞黃燈把燈投射在上面(#252投光區域),走過去的時候可以不經意的瞅一眼來發現好玩的事情,召喚你停下來 (#129中心公用區),這樣的空間也可以是一起用餐的地方(#147共同進餐),相仿的人,不同的時間,同樣的是溫馨快活的空氣(#182進餐氣氛)。

物質上的充電站可以,心理上的充電站更是約會的好地方,熙熙攘攘的人們先是淡化了不熟悉的尷尬感,而視覺中心的大桌子,因為不同的人使用而有不同的表情,既有吸引人的活動,又不強迫你加入,讓人帶著選擇性的加入這個環境,可以談正事,也可以談秘密,無論下一站是休息還是外出,這裡讓人充飽了電再出發。

#91 旅遊客棧

旅遊客棧,現在可以說是飯店或是旅社,尤其在青年旅館才能感受到與陌生人萍水相逢的機運,在旅館中通常會*有交誼廳的空間,就是為了要讓每個來自異地每個旅客可以彼此交流,提供的服務,用來進行社交活動的場所。

photo credit:宋昱儀

#149 賓至如歸

服務生若主動的上前招呼客人,喝杯咖啡請他至旁稍作歇息,這是最初的印象,因此要讓人先感受到這種氛圍,讓顧客感受到賓至如歸,才會有被重視的感覺。

photo credit:林湘芸

#129 中心公用區

這個地方或大或小,但絕不會被忽視,他提供每個旅客能夠互相交流的好去處,這個地方會有個特點,會位於必經通道上,因此當你經過時會有幾項選擇,像是頭也不回的直接走過,或是瞧瞧有什麼熱鬧,甚至是直接加入一同歇息交流。

#147 共同進餐
#182 進餐氣氛
#250 暖色
#252 投光區域

photo credit:王竣鴻

DOTCH! 約會地點大抉擇─是IKEA還是阿秋大肥鵝?

看完上面的討論,你應該已經知道我們的選擇了。IKEA是個舒適,可逛街可吃飯可休息的地方,而阿秋大肥鵝以「吃飯」為目的,非常明確的餐廳,如果約會的目的是約會,同樣的舒適度(e.g., #147共同進餐、#182進餐氣氛、#252投光區域),你該帶他去哪裡?

*本文並沒有任何廠商贊助,也沒有置入性行銷的用意,這樣的標題只是生活經驗的表現。

註:

.阿秋大肥鵝:阿秋大肥鵝餐廳為台中海鮮餐廳中多角化經營的另一首席餐廳,並以香港師傅獨門秘方製作的「燒鵝」聞名遐邇。

. IKEA:宜家家居(IKEA)是以瑞典為基地的跨國居家用品零售企業,據點分布世界多國,販售平整式包裝的傢具、配件、浴室和廚房用品。





-featured image credit- Derya.Co


avatar

王竣鴻

有吃的地方就有我,沒吃的地方就自己來做,喜歡到處體驗到處吃,不折不扣的吃貨一枚。
avatar

P. Lu

台大地理系,成大建築所,Lund University與TUDelft校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菜鳥老師一枚。擅長氣候變遷,韌性城市發展與國際比較研究。相信有愛有溫度就可以一直走下去。

有吃的地方就有我,沒吃的地方就自己來做,喜歡到處體驗到處吃,不折不扣的吃貨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