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的進擊:氣候變遷下,沿海聚落的+1種可能

文 / P Lu

過去的日子裡,我們探討過空間規劃回應淹水議題的國際比較研究 (2016專題:韌性,城市不任性),以及 100 個韌性城市 (100RC, 100resilientcities.org) 的評估架構,並四個案例城市推動韌性發展的策略 (2018 專題:韌性成事好城市),我們期待這些討論,能對韌性概念的理解提出更兼容且易於空間發展的想像。知識的堆疊讓我們了解,韌性概念 (the notion of resilience) 在台灣決策者的理解中,和氣候變遷相關議題的連結非常緊密,特別是淹水議題,然而,韌性城市 (resilient cities) 追求的不光是回應氣候災害與物理衝突的能力,還有地方治理 (governance) 下結構性的調整與演化,韌性城市的發展無法和地方的「地理 = 人地關係」脫鉤,地方的環境資源與歷史脈絡,城市治理本身的規劃傳統 (planning culture),產業脈絡,網絡連結與地方利害關係人的爭競與合作,都是一個地方韌性發展的關鍵。

以氣候變遷為基底,這個月,我們前進西部的沿海聚落,探討這些地方氣候變遷衝擊下的衝突,困難與契機。這些討論有些發生在現場,有些在課堂,還有一些是在城與鄉移動路途中的發想與反思。期待這樣的討論可以像是投向湖面的小石頭,在沈入水底之前,激起一波波再想想的漣漪。

從海而來的國安危機

去年,科學雜誌 Nature 公布了一份報告,指出南極冰層正以驚人的速度融化中。若持續這樣的速度,本世紀中後期,全球約有四分之一的冰川會消失,海平面上升將對全球沿海城市與低窪地區造成嚴重的威脅。南極發生的事好像離我們很遠,其實並不然,暖化模擬 Surging Seas 讓我們看見,當平均氣溫上升攝氏 1.5 度~ 2 度時 (這並不會太難 XD),台北盆地的淡水河沿岸、宜蘭的蘭陽溪沖積扇沿海一帶,以及台南嘉義等西半部沿海地區出現明顯將遭淹沒的痕跡。

台灣西部沿海地區海平面上升模擬
(資料來源:Surging Seasubrand.udn.com)

下沈的陸地

從海而來的風險如此,在陸地上的挑戰也不小。根據水利署 106 年地層下陷檢測結果,西部沿海各縣市地層下陷情形仍舊持續,彰化地區目前持續下陷面積 16.9 平方公里,歷年最大累積下陷量 2.51 公尺,106 年最大累積下陷速率 3.5 公分;雲林地區目前持續下陷面積 366.2 平方公里,歷年最大累積下陷量 2.57 公尺,106 年最大累積下陷速率 6.7 公分;嘉義地區目前持續下陷面積 7 平方公里,歷年最大累積下陷量 1.55 公尺,106 年最大累積下陷速率 3.2 公分;臺南地區目前持續下陷面積 0 平方公里,歷年最大累積下陷量 1.06 公尺,106 年最大累積下陷速率 2.1 公分;屏東地區目前持續下陷面積 4.9 平方公里,歷年最大累積下陷量 3.53 公尺,106 年最大累積下陷速率 3.8 公分。

台灣地區民國 106 年度止地層下陷檢測概況圖
(資料來源:地層下陷防治資訊網)

地層下陷是真的很嚴重嗎?地層下陷不單單只是地表下沉,還有很多環境,以及衍生性的社會經濟問題,像是土壤鹽鹼化,淹水,環境生態破壞,產業變遷,基礎建設受損並安全性降低等等,需要從地方出發,結構性的探討其風險與影響。目前,台灣西部部分地區也已經劃定為「嚴重地層下陷區」,進行土地利用與產業轉型輔導的相關配套措施。這部分我們會在後續的專訪中再回來聊聊。

嚴重地層下陷地區 (資料來源:水利署)

氣候以下,地方以上:可以找回被消失的未來嗎?

氣候變遷下的西部沿海聚落,不僅是面對氣候變遷的前線,也是社會經濟與產業變遷的前哨 – 是我們特別想聊聊韌性發展的場域與緣由。希望對話帶來的不只是對現況的分析,還有對地方發展的理解,以及根植於此長出來的機會與各種可能。


avatar

P. Lu

台大地理系,成大建築所,Lund University與TUDelft校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菜鳥老師一枚。擅長氣候變遷,韌性城市發展與國際比較研究。相信有愛有溫度就可以一直走下去。

台大地理系,成大建築所,Lund University與TUDelft校友,目前棲息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人生充滿跨領域與超展開,專長是空間規劃,氣候調適,都市防災,韌性城市與參與式地圖製作。身邊有一群厲害又撐得住的同伴,相信有愛有溫度就可以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