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築起空間的魔幻單位-聲響(Sonic)

文:Noel Yang 

沉浸在多軸線空間

2021上半年,終於可以如願以償排定一天空檔好好欣賞由東京21_21 DESIGN SIGHT企劃、台灣INCEPTION 啟藝主辦的「AUDIO ARCHITECTURE:聲音的建築展」。25公尺巨幅投影搭配環繞主題樂曲,並由日本世界級互動設計大師 中村勇吾 擔任展覽總監,澀谷系知名音樂人 小山田圭吾 作曲,邀請九位藝術家隨主題曲而創作;展場空間設計師 片山正通 設計整體動線與開放式展間、北山雅和 設計展覽主視覺,整體空間靜態視覺色彩度極低,入口處由唯一影像動態光源主視覺搭配聲音,引導參觀者慢慢走入由聽覺、視覺所建構的「體驗空間」。

後來我才驚覺,入口意象的聲音不僅是為展場所創作的主題曲而已,原來這每一首歌的現場播放都同步交織著展場任何一個影像,動態和投影的視覺效果,這種環繞效果的不僅是聲響傳播,而是一種由空間作為引導、聲音作為亮點、視覺成為點綴的多軸線沉浸式策展。

圖一、2021年AUDIO ARCHITECTURE:聲音的建築展展區與主視覺( Photo by Noel Yang/ 2021 )

Sonic x Audio

聲音(sound)在這次的展覽中扮演重要的元素,主題以「Audio」命名,其實就是暗喻著展場聲音是由科技、物理屬性(空間傳導與共鳴)所發出的聲響(Sonic)建構;當我們從聲音的文法使用再檢視充斥在生活中的聲音時,可以從一切發出聲音的形容詞-也就是sonic(具有音效的、聲音的)開始觀察,因為這些元素將會構成一個空間的感知,結構越其複雜則越豐富文化地域內涵性,進而成為一種聲音標的物,稱為「聲標(Soundmark)」,涵括這一切的精神即為「聲音地景(Soundscape)」。

圖二、聲音地景相關的元素關聯圖( illustrate by Noel Yang/ 2021 )

這種精神引導我們用此概念來進行「聆聽」,先發覺聲音的音源,一處地點可能也由多種音源不等比例堆疊交錯,形成我們對於立體空間的感官認知;視覺的透視與三軸象限定位了本體位置,也透過聲響的頻率、彼此強化與削弱的動態性,連結了更多空間內有關物理生態、記憶情感的聽覺體驗,這也是AUDIO ARCHITECTURE展覽的單一、強烈主軸,呼應了在城市、鄉村中任何一處「不斷隨著我們流動性的生活作息相伴、演進和串流」的聲音地景特色,終將成為一處處附屬轉角、建築、物件或空間中具有個人記憶、情感與聲音地標,不斷單曲輪播,每次聆聽,每次感受不同。

圖三、貫穿整個展區的主題曲堆疊音軌,猶如建構建築本身( Photo by Noel Yang_ 2021 )
圖四、藝術家大西景太. Keita Onishi大幅投影作品-Cocktail Party in the AUDIO ARCHITECTURE,將建築元素隨主題曲旋律變化動態性地以動畫呈現( Photo by Noel Yang_ 2021 )

台南的聲音建築

建築在落成後,唯一具有可變異性的因子就是「進入空間的使用者」。

建築本身在建材、格局與地理方位、濕度、陽光照射等物理考量面向皆可形塑其功能、舒適性以符合居住使用的最佳化;而在建築內外部的空間場域來說,每一種場域的定位和抽象性的形塑有著間接的關係。

相信在電影院、音樂廳或辦公大樓、日式料理店、潮流店街,有著不一樣的空間經驗;回想起來,最大的不同感官,在於「聲音傳導」的營造,也可以說是「雕塑」。以聆聽為功能的演藝空間,其聲波傳導、環繞與減緩折射而產生干擾波的考量最為重要,在這種屬性的場合,聲音是最重要的主角,它可以形塑整體空間與樂曲、視覺裝潢的「再美化」,如同電影場景的壯闊,加上背景配樂的怦然響起,讓整體感官與體驗更為完美。辦公大樓則是透過電子化聲響、電梯的服務聲音、自動閘門的警示聲等作為一種「專業、自動化與科技性」的聲音形塑;日式料理店屋簷角落的喇叭放著演歌、民謠,甚至只有單一古典樂器的彈弦滑音,都成為一種強而有力的雕塑,讓存在於當代的懷舊餐廳透過抽象的聲響積累,築起一種跨時空的空間重塑。

將聲音、光影或是溫度等抽象元素作為雕塑「後建築體」的空間與情感經驗,是一種當代科技、藝術與文化再現的手法。而人為的聲音設備(Audio)與環境具有聲響的(Sonic)元素,若透過相當程度的蒐集、調查與重整編排,就會一種強而有力的「抽象建構」,繼續在既有的建築體或空間中,雕塑、建造另一種層次的意境。如果説建築的巴洛克建築的雕塑、線條是種浪漫式的藝術技法,那麼運用聲音、光影變化的再現、營造就成為一種抽樣性的故事演繹

圖五、藝術家勅使河原一雅 Kazumasa Teshigawara. Qubibi作品-音樂蟲,將光影、溫度與各種元素建構成建築的意象以動態線條呈現( Photo by Noel Yang_ 2021 )

#騎樓

台南忠義路與中正路口的土地銀行,在日治時代稱為勸業銀行,勸業在日文中有提倡實業,獎勵產業的意義;外觀建築採希臘神殿式的圓柱,整齊排列在兩側,原為對稱造型因道路擴建,忠義路邊側的建築提內縮後,成為現今主體建築有如一個不等邊的三角形般的屹立著。在此騎樓下可以聆聽清楚悅耳的燕子聲:無論是高低起伏飛翔、遠近的鳴叫以及在燕窩中的雛鳥持續鳴叫,都可以清晰聆聽(縱使同一時間有大量的交通工具、公車行駛以及怠速停紅綠燈的引擎聲響),絲毫不受路面上的機械聲,反而成為一個高反差的聲音地景。燕群在此高挑的騎樓下,成為了發出聲響的音源,重塑了「騎樓空間」的原始建築功能,當我們再次聆聽到燕群聲響時,環繞音效的構築經驗即會連結「土地銀行」空間,成為特別的「聲標」。

圖六、台南市區土地銀行的高挑騎樓,不僅有其功能性,透過天花板燕群聲響建構了環繞的聲標( Photo by Noel Yang/ 2021 )

#借風──聲響的「美力」

在2020年農曆年前,目目文創在台南市立美術館二館的五角形幾何堆疊建築中,透過光影、聲音的再形塑,設計了具有賀歲、好運與新年意象的入口裝置設計。還記得我站在美術館入口,觀察一整天的人群動線後,發現開門進入館內、穿堂的「風」、「風聲」是一種具有當下空間下的聲標記號,更可成為創作聲音的催化劑。「風」的力道不僅可以推進聲音的層次,後續我們更採用了「江戶透明風鈴」,交錯吊掛在連通道上,一旦開啟了門,風隨縫而進,「叮鈴~叮鈴」的清脆薄玻璃聲響,就此展開人、風力、風鈴的清脆聲響、建築空間與情感意境的構築形塑。

圖七、台南市立美術館二館入口意象裝置-輕聽美力 ( Design _ 目目文創 _ Photo by Noel Yang_ 2020 )

「聲音地景」並不是永遠的存在,相對的,一個環境的暫時性存在著聲音地景的特殊性是很常見的。譬如社區的工地施工聲,可能在一兩個月內都是這個區域的標記性聲音地景;美術館二館的地下停車場廣場入口則是由雨水、聲景重塑的建築空間:露天的圓形開口天井通往地下一層,蜿蜒的樓梯與鵝卵石在晴天時吸收了艷陽,時常有人群在此拍照、嬉鬧;在雨季時形成圓柱面的水滴瀑布,滴滴答答地敲打在石堆中,再從縫隙間堆積,直到民眾「唰~達啦」一腳踩著石堆上樓,回音隨即打破了空寂的地下空間。故在美術館入口裝設的輕巧風鈴碰撞聲,在空間中呈現一種力量傳遞的聲響,吊掛在風鈴下轉動的透明塑料片,特別將新春吉祥書法漢字解構成形,繪畫於塑料片上隨風而動,欣賞風的吹拂造成漢字在空中跳動,也可以聆聽風的各種力道穿梭在風鈴之間,這種由風力轉為聲響的空間再形塑,極具詩意與美感。

圖八、台南市立美術館二館露天地下室樓梯天井 ( Photo by Noel Yang_ 2020 )

台南巷弄的魅力,除了具有密集度高的百年文化、創新與老屋再生等亮點值得徒步體驗感受,更推薦有機會鑽進老街巷弄的大家開啟雙耳,以聲音的角度「聆聽建築」以及建築間的空間聲響,細微卻點滴深刻,平凡但也著實反映著生活。如同我時常和朋友徒步走在忠義路、公園路、大天后宮周邊巷弄,刻意走進窄小的防火巷、住宅間的後巷,聆聽雙耳僅距離牆面10公分內的壓迫聲響;偶而抬頭看看建築體緊鄰彼此交織後的天際線,時而安靜、時而一聲尖銳鳥鳴掠過,亦經常被掛在壁面上的壓縮機轟隆隆地震暈。原來巷弄間的建築本身、或是彼此形成的空間狹道,不斷地透過機械運作、物理現象或生物的穿梭,動態、抽象地構築堆疊。

  圖九、台南巷弄間、建築物交錯的天際空間聲景 ( Photo by Noel Yang/ 2020 )

聲景歲月-五線譜府城聲音採集計畫

2020年目目文創同樣也進行了一項聲音採集的計畫-「聲景歲月-五線譜府城聲音採集計畫」。這是一部最終以「蒙太奇紀錄片形式」透過熟悉的場景以多種視角呈現聲音採集、聲音呈現,也延伸了對於每個空間地方的情緒寄託。該片沒有任何一句台詞,並以聲音來主導運鏡、剪輯畫面,在透過不同視覺與幻炫畫面的轉動時,告訴我們的所處的環境並不僅有風景的美麗,而是具備更多重的聲響環繞,點、線、面的空間聲響不斷地在生活中穿梭了文化、產業、飲食與旅者。

圖十、聲景歲月-五線譜聲音採集計畫劇照 ( Photo by Noel Yang/ 2020 )

每個人擁有多種身份在城市間游移,經歷了徒步與探險,進出了一個又一個空間、場域與建築體;從白天到黑夜都是一種奇幻式的體驗,每個城市角落與空間,都有著靜靜與悄悄、隆隆作響的各種聲響存在,聽聽那些細微或碩大的聲響,如何伴隨著我們一天24小時。或許我們可以看待每一個建築都像是矗立在城市中的音符,每一個人一天所生活的動線都是五線譜的其中一條線:當我們串進了一個空間,我們可以聆聽建築本身材質、空間內部的聲響與外部環境交互作用下的聲景,當我們前往下一個空間也象徵串起不同聲景的音符;這每一個音符構築的每一小節,終將成為一首獨特的曲子,歌唱著每一天我們與空間環境的互動、經驗與情感記憶、物理變化的積累,回頭以聲音再次聆聽身處的環境或建築本身,才能真正發現,各種「聲響」每分每秒形塑著空間,時而搭配光影,時而附帶了溫度與情感。 

藝術家的發現
「AUDIO ARCHITECTURE:聲音的建築展」採用著倒敘手法,以一首主題曲貫穿展場,這首原創曲如同生活的經驗、感官的總和;在歌詞中注入了對於環境、建築與技法的線條、光影、溫度和結構等關鍵字,聽著豐富的成果,再從歌詞中、藝術家的動畫技法解構環境與建築的各種情感連結與經驗。在本展覽參展的九位藝術家中,「石川將也+阿部 舜(EUPHRATES /Masaya Ishikawa+Shun Abe)」的作品──Layers Act 最令我印象深刻:這是整場唯一用實體塑膠投影片印製黑白簍空油墨後,以手動的方式堆疊滑動錄製的影片;黑色色塊與簍空的區域線段,在各種造型的層次堆疊、滑動下,呈現一種幾何線性、圓弧的動態光影,配合主題曲的韻律,光影隨著聲音緩慢與尖銳、躁動與柔和變化著。

圖十一、石川將也+阿部 舜(EUPHRATES /Masaya Ishikawa+Shun Abe)」的作品─Layers Act ( Photo by Noel Yang/ 2020 )

影片中也有一兩個片段放上了一幕「天橋下陰影與光線的投射」街景照,呈現天橋結構的光與影變化。這段樂曲、影像訴說著藝術家對於「光影雕塑著城市空間、建築體」的細微觀察,並且具有動態性的變化,讓具象的建築有了浮動的空間、情感定義。或許我們可期待,下次我們有機會可運用多變性的「聲響」元素,呈現聲音抽象技法重塑空間與建築、進而成為聲音地景的過程;當聲景成為了一種可無形建構的記憶空間,並且與具象建築互為堆疊,那是否可以再次定義我們對於「建築」本身的尺度與單位呢?

圖十二、Layers Act影片中以天橋下光影的變化形塑空間呈現的概念 ( Photo by Noel Yang/ 2021 )

    

楊欽榮(Noel Yang)多年研究地方聲音地景(Soundscape)與文化田野調查、視覺設計的與實驗性策展專案執行。2015年於臺南創立「目目文創」(ViVo Creation Design Studio)至今,開始將南部地區「聲音地景」文化與創意,置入國內外產業、學術交流與實驗性跨域策展:舉凡老爺行旅年度策展、台灣設計展、台灣文博會、日本大阪公會堂、香港等地,並榮獲多項國際金點設計、文化部文創之星等多項設計入選、優秀獎項。期盼未來地方能透過「聲景」的切入面,深入地思考現在、過去與未來的城市生活、文化與資源體現的新感官,是否能將聲音的經驗聆聽,賦予城市紋理保存再生的價值中提供嶄新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