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都市新議程 – 城市策展與新業種的孵化

講者|Clément Tricot、Morgane Le Guilloux
(本次講座由基隆市政府都市發展處主辦,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策劃的「KEELUNG a city in full swing 友善治理與都市更新創意操作 週五講堂」第一場)

撰稿|蘇孟宗


講者 Clément Tricot 和 Morgane Le Guilloux 是旅居台灣的法國人,城市規劃師 Clément Tricot 和城市設計師 Morgane Le Guilloux 曾在越南和法國的政府及企業部門擔任都市設計師的角色。來到台灣之後創建新媒體平台「都市台灣(Urban Tai-ouan)」,持續將在台灣觀察到的都市設計作法,透過各種交流形式翻譯,傳遞台法交流。他們曾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C-Lab)與法國組織Yes We Camp共同舉辦工作坊,邀請市民朋友到 C-Lab重新改造公共空間;也常將在法國已普及化的創新參與工具「無限城市(Unlimited Cities DIY)」,引薦與專業團體合作,邀請不同地區的居民也能應用創新工具,自主進行城市設計與改造,持續尋求能夠帶來台灣重新設計和居民互動的有趣方法。

全球興起的城市策展策略

從城市策展作為策略,法國迎接2024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規劃帶來了創新的都市設計與循環經濟產業孵育。長久以來大型展覽和活動一直是城市改造的動力之一。例如1889年世界博覽會艾菲爾鐵塔原本是暫時性的裝置,後來一直留存至今。節慶展覽能夠塑造足以象徵國家的代表性構造物,為了開拓城市的能見度,每個城市都極力爭取奧運的主辦權,數以千計的旅客會從四面八方而來,是一個國際議題與發揮影響力的機會。因為舉辦奧運會而產生改變的最佳例子是西班牙的巴賽隆納(Barcelona),也就是所謂的「巴賽隆納模式」。1992年的奧運會為該城市帶來許多經濟效益和觀光旅客,也帶來巨大的改變,高速公路地下化、開放新的沙灘、也發展了新的都市區域。但是也有相反的例子,比如2016年的里約熱內盧奧運,雖然提供了新的交通運輸系統和生活空間,原本計畫要提供給地方使用的設施(如游泳池等)卻成為使用率低落,維護管理又昂貴的「花瓶」(white elephant)。

圖1、巴黎市長伊達爾戈(Anne Hidalgo)以循環經濟作為奧運主題,將生態觀念融入都市開發,因此贏得了2024年的主辦權。(圖片來源:Paris 2024, Apur, SGP)

2020年奧運會公布的議程(agenda)中,也希望下一屆的主辦城市重視新開發的影響。例如在推薦措施(Recommendations)的第二項希望爭取舉辦權的單位「評估如何面對關鍵機會與風險」,第四項則推薦「在奧運競賽中融入全方位的永續性理念」。巴黎以循環經濟作為奧運主題,贏得了2024年的主辦權。市長伊達爾戈(Anne Hidalgo)說:「我們贏得主辦權,是因為我們考量了生態。」當然不可避免的,政府會利用奧運進行城市改革,將長期的管理和都市計畫議題在奧運籌備期間被落實,如城市進行自行車道的規劃。

法國奧運會帶動組織再造與城市新價值

奧運會的另一項特色則是垂直性中央與地方合作關係,因應2015年4月的初步評審階段,法國成立了奧林匹克野望協會(Olympic Ambition Association)作為申請準備,到了年底的最後評審階段,則成立了2024巴黎奧運公共利益小組,巴黎市獲選之後,籌組了一系列的奧運相關的新組織,包括管理公司Solideo,負責監督所有奧運會相關的新建案,同時也成立了38人的董事會,成員中包括19個由國家代表和12位地方首長和其公共機構。

地標建物-艾非爾鐵塔,它曾經是大型博覽會的產物,以更有用的方式來創造並成為未來能夠繼續使用的遺產。如今為了舉辦2024奧運會,巴黎市投入的總金額約為1300 億台幣,但其中有95%是既有建物上的臨時設施,唯一新建的是一座較大型的游泳池。另外提供一萬四千人居住的奧運村選手村,大部分建築都會拿來當作社會住宅和弱勢家庭使用。除此之外,他們改變學校與商業使用的分區,提倡新的鄰里精神,讓大家感受到「我們是在為將來的巴黎興建新的遺產」的概念,且「價值」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圖2、法國北側的聖丹尼區(Saint-Denis)實踐了循環都市的概念,這裏曾經是交通和毒品問題嚴重的社會住宅,而新建案解決了鄰里之間長久以來的眾多紛擾。(圖片來源:Paris 2024, Luxigon, DPA)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都市主義(recycle urbanism):新業種的孵化

在多項計劃中,大巴黎快線(Grand Paris Express)是主要連結城市的總體規劃概念,如 Bobigby、Creteil、Nanterre、etc. 這類的城市有36,000個。在緊縮城市的概念下,新建案的85%必須是30分鐘內可以步行到達的區域,讓城市的易達性越高越好。以聖丹尼(Saint-Denis)為例,該區域曾經是交通和毒品問題嚴重的社會住宅,新建案解決了鄰里之間長久以來的眾多紛擾,因此提出「從循環經濟到循環都市」的概念,由此進行關於循環經濟的實驗。新法規訂下了百分之七十的廢棄物必須回收使用的規定,這些廢棄物大部份源自於新建建築施工與公共工程,其中五分之一則是來自舊建物的拆除、改建與重建。如何在建築與公共建設中實施有效的循環經濟系統,這裡提出三個循環都市主義(recycle urbanism)的概念:

1) 各級政府合作管理未來的廢棄物,開始興建前便需計算出建築新建造、拆毀過程所將產生的廢棄物。以巴黎與聖丹尼區域(Paris & Saint-Denis)為例,到2024年預計將有一千九百五十萬頓的新建物,以及五百萬噸的拆毀。

2) 倉儲方面,如物資流動的數據處理,包括何時處理垃圾和建材,有巨大的工程與數據需要處理。土地方面,即處理或儲藏廢棄物的地方,需要分析如建築物的類型和建造時間,以及廢棄物產生的時間。 他們掌握這些訊息之後,就能與民間企業組織合作來發展處理廢棄物的新方法。Bellastock即是利用剩餘建材回收建造的公司,在2006年由一群建築背景的年輕學生所創立,他們除了處理廢棄物回收為建築材料之外,甚至並以此為主軸來舉辦節慶活動。

3) 使用有趣的材質來讓市民思考建材廢棄物應該如何再利用。例如隸屬於Bellastock的Act LAB 行動計畫,即是專注於如何用廢棄物來構築新建築的方法,它同時也是奧運指定合作的重要夥伴之一,利用奧運的關鍵機會,找到重新設計廢棄物成為建材並融入新建築的可能。這些過程都是開放給公眾的,透過與居民和專業組織舉辦試驗工作坊,創造永續的經濟模式。成果包括將廢棄水泥所磨碎重製,或磚石鑿為相同規格大小,再設計成為新設人行鋪面或廣場地面;回收木條,與鋼構重新組合為街道傢俱、植栽花台設施;麥殼、麥草、土與塊石攪拌搭建的新建築等。

爭議中的都市更新計畫更需要民眾參與:巴黎廣場更新計畫

回應具有爭議性的都市更新計畫,容納公共決策與民眾參與是必要的,例如巴黎的七個都市廣場更新計畫就是一個好的案例,其內容包含巴黎的政治與公共決策(市長及其藍圖)、廣場更新計畫及巴黎六年發展目標。從2001到2026年,巴黎歷經德拉諾埃(Bertrand Delanoe)和 伊達爾戈(Anne Hidalgo)兩任市長。德拉諾埃於2001上任後,首重於減少汽車的衝擊,減少車輛的同時也增加公車班次,以不同的交通運輸來降低污染。相應於此的是共和廣場(Republic Square)的重新設計。這個歷史悠久的古老廣場有五條捷運線通過下方,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流。從2011年開始改建,相較於過去的情況,圓環周邊的汽車動線減少,容納了人流之外,還有演唱會、街頭藝人等表演活動。然而德拉諾埃依然有令人詬病的地方,在於他容許大量的暫時性設施在河岸邊蔓延,但招致衍生了每個週末巴黎觀光客人滿為患的問題。先前的副市長伊達爾戈在2014年獲選為新任市長之後,仍延續了汽車減量的政策,但她在塞納河沿岸設立了 3.3 公里的人行步道,將都市空間歸還給行人的日常生活所需。雖然2018年反對者控告他造成市區的交通壅塞,但在2019年六月經由法庭裁定不違法。河濱步道沒有汽車之後,新增小巧的臨時空間,行人更能享受河岸的長凳和樹蔭,讓河川周邊有更多綠意。

「重新設計我們的廣場」找回人性空間 

另一個受人注目的大型公共空間改造計畫「重新設計我們的廣場!」(Réinventons nos places!),是瑪德蓮、費特、干貝塔、國家、巴士底、義大利和萬神廟(Madeleine, Fetes, Gambetta, Nation, Bastille, Italie, Pantheon)這七個都市廣場的改造計畫。整體的主要精神是重新設計公共空間,鼓勵更多的行人和腳踏車來使用廣場,而不只是路過此地,例如費特廣場的四周被巨大建築量體圍繞,車道中間顯示為一片貧瘠的空地,縮時攝影發現其實並未有太多車輛使用。

這項計畫由副市長主導,主任秘書進行行政管理,而非外包廠商進行。因而交通局和公園處負責促進及幫助專業者協作團體(collective)來進行研究和實驗,並執行基礎設施與綠地改造、設計模擬一比一的街道傢俱。與此同時也進行小規模的問卷和公聽會,進行技術評估、學者工作坊等。2016計畫開始之後,選擇了兩個廣場以半年的時間進行前導計畫,隔年持續推行七個廣場的實驗,觀察人們在廣場中的行動。除了收集分析資料之外,並進行 1:1 實物大小的現地測試,放樣之後在確定版本的改造策略中,會引進街道傢俱和棚架、吸引群眾,舉辦看電影、種植蔬菜等新型態的都市活動。在2016到2018年的兩年間,專業者協作團體不僅與各層級政府成為夥伴,也與各地居民建立夥伴關係。

圖4、「重新設計我們的廣場!」(Réinventons nos places!)改造了巴黎的七個都市廣場。鼓勵更多的行人和腳踏車來使用廣場,各層級政府透過專業者協作團體和各地居民建立夥伴關係。(圖片來源:François Grunberg-Ville de Paris, Gautier Conquet, Joséphine Brueder, PariSeine, Ville de Paris)

在參與式規劃的部分,在新與舊的使用模式之間進行使用分析疊圖,於國家廣場(Nation Plaza)刨除水泥鋪面,並種植新的植栽。另外以縮時攝影的分析來減少車道的寬度,增加50%行人與自行車空間之後,周邊車道不超過12米,也沒有造成塞車現象。其他案例的部分,在瑪德蓮廣場(Madeline Plaza)不同的時間和位置放入可移動的街道傢俱;巴士底廣場對比重新設計前的汽車動線和設計後的開放空間,在參與式工作坊之後整建舊有的水道,讓打開後的水道可以容許船隻由底下通過;國家廣場(Nation Plaza)原本的面積較小也難以穿越,如今更為開放,更容易穿越,居民也能在裡面種植蔬菜。總共花費為二億台幣,平均每個基地三仟萬元,七個廣場的總和就等於前任市長的單一廣場的花費。

城市生態網絡促進「十五分鐘到家」

伊達爾戈於2020年六月獲得連任,她計畫在2026年達成的目標為生態網路(ecology)、社會互助(solidarity)、民眾參與(engagement)、與可及性(accessibility)。生態網路主要是連結既有的廣場,將它們和林蔭道相連形成新的綠帶。社會互助部分,希望在2025年讓25%的住宅成為社會住宅,同時有15萬戶為綠建築,讓學校餐廳成為完全的有機、地方、零塑。民眾參與的部分則使用參與式預算,在每個小區都設置市民參與亭(Citizen Kiosk),希望在2026年達成25%的年度預算比例。可及性主要是施行「十五分鐘到家」(15 min city of “Chez Moi”)的計畫,在居家半徑步行十五分鐘的範圍內涵蓋住宅、商業、製造業和娛樂產業等使用分區,讓居民都能夠不需要透過汽車就能得到生活所需的用品。

圖6、參與式預算與市民參與亭的概念圖。(圖片來源:Paris en Commun-Micaël)

都市新議程關鍵字

回顧以上的政策,有以下幾項重點作為最後的總結:

1) 發展都市新議程有助於凝聚願景,落實在循序漸進的政策計劃中。

Developing new urban agenda is helpful for the vision building of the cities, and the practice in the policy planning process.

2) 善用都市大型事件、節慶、策展作為公共溝通及都市再發展的新工具。

Make good use of urban major events, festivals, and creation, it can be a new tool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and urban redevelopment.

3) 民眾參與的方法趨於多樣化,為專業者必備的規劃技術。

The methodology of urban participa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diverse, they are must-skills for professionals.

4) 透過暫時性的實驗行動有助於說服一般人民相信設計能為大眾解決問題,以達成最終規劃目的。

Temporary, experimental actions are helpful for the public to believe that “design can solve problems for people”, and meet the final goal of planning.

5) 新興產業型態多半會在實驗、驗證、再發展的行動議程中逐漸演化產生孵化的效果。

New Industry can be incubated in the action agenda of experiment, verification and redevelopment.

6) 循環都市主義的興起,將帶動都市規劃中連結不同的土地使用、透過總體調配的思維、將物質的消滅與重生融入建築的新生命。

Circular urbanism has led urban planning to re-connect different land use. It brings structures new life from demolishment and reborn of elements through proper deployment.

7) 參與式設計成功的關鍵,是政府部門與專業者具有彈性的公私協力實踐。

Flexibl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between professionals and the authorities is the key to success in participatory design process.

圖7、旅台法國城市規劃師將巴黎案例與台灣經驗進行對照交流(圖片來源:社區交往)


學生、老師、父親,期望播種與收割的遊牧民族,修過建築史,教過景觀史,做過景觀設計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