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保水養地,藏水以農」 看頭社盆地如何靠「田埂」提升對抗逆境的韌性、守護泥炭土

文:顧玉蓉(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副研究員)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

編按:鄰近日月潭的頭社盆地,擁有國際級草泥炭土盆地地景,但因先天地形不利排洪,如今面臨生態與現實衝突逐步乾涸消失的窘境,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下稱水規所)與在地青農合作,建立「保水示範區」進行田埂加高,在田區蓄留水源,降低泥炭土跟空氣接觸乾縮的風險,達到「保水養地」,再補注地下水「藏水以農」減緩泥炭土減損,希望在改善地方農民生計的同時,也能留住珍貴泥炭土地景。

空拍俯瞰頭社盆地及日月潭。顧玉蓉提供

南投縣魚池鄉頭社盆地四面環山,夾在斷層與背斜等構造之間,形成具有封閉性的儲水構造,數萬年前降雨、盆地積淹水、陸域植物死亡、苔類與水生植物滋長、緩慢退水、逐漸陸化、再積淹水的週期性歷程,造就深達數十公尺深的國際級草泥炭土盆地地景。

頭社盆地中央地勢平緩,降雨時四周逕流快速集中至盆地,盆地內主要僅透過水尾溪排水在頭社橋的唯一出口來排洪,地形上本彙集諸多不利於排洪的因素;而泥炭土具有排水後乾縮及「氧化」消失的特性(台語:「ㄏㄨ去」),快速排水恐造成泥炭土體積減少而致地盤高程降低,再進一步加劇淹水風險。

同時,泥炭土一旦失去水分,具有「疏水性」,即原本含水量很高的泥炭土並不容易再把水分吸回來;因此,這是一個異於典型排水治理的案例,由「觀察自然現象、學自然機制、仿自然作工」去尋找「與水共生」的方式,可能是保育這個國際級地景的解方之一。

據此,近年來歐盟推行的「基於以自然為基礎的解答」(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概念,強調多樣功能與其功能之間的協調與調適,讓經濟及社會都受益,正是這個非典型排水治理應該採用NBS的最佳理由。

泥炭土自然排水風乾體積變化試驗。顧玉蓉提供

歷年來水規所已在頭社盆地推動多年民眾參與,除形塑「保水共識」外,更於2020年成立「頭社共好大平台」,做為公部門跨域治理及公私協力的協調分工平台,大平台下再依議題成立「永續水利」、「韌性產業」、「觀光發展」及「民眾參與」等小平台,由各技術機關及地方團體協力運作。

其中永續水利小平台係以「與水共生」為主軸,去調整水利基盤,提升承洪韌性及產業韌性,型塑「兼顧泥炭土永續及產業發展條件下的『常時保水』及『汛期排洪』」共識目標,期望能讓此水利基盤不僅兼顧地方農民生計、創造頭社新產業,也能保存泥炭土地景。

頭社盆地泥炭土上的草澤。顧玉蓉攝

歷經多年溝通與整合,水規所今(2021)年與在地青農合作,挑選易淹區的數塊連續農地,進行田埂加高,建立「保水示範區」。並搭配既有農作時序及耕作模式,在平常時就在田區蓄留水源,降低泥炭土跟空氣接觸而乾縮及氧化散逸的風險,以達到「保水養地」的目標。

並於田區設置出入流設施以控制蓄水容量,以達到在降雨時可仿造自然降雨歷程,延長水分停留在土地的時間、提高土壤含水量,並增加入滲補注地下水,藉此「藏水以農」,以增加土地涵養水份功能,並減緩泥炭土減損及降低地力的風險。

保水示範區的農作及常時保水。以稻桿覆蓋表土,減少水分散失。田畦適度灌水,維持保水效益。
顧玉蓉攝

而民眾參與過程中,耆老提及過去在這片軟軟地泥炭土上耕作,經常趁著半夜「挪田埂」,而這「挪田埂」即是「適應」泥炭土特質下的「水文化」的一環。

過去頭社盆地栽種水稻,阡陌縱橫之景象。
劉嘉瑤攝

水規所本月11日上午邀請魚池鄉劉鄉長、頭社國小全校師生、在地發展協會、農民等約50人,在保水示範區中,由地方耆老(資深農夫李阿松先生)帶領大家進行「手作田埂趣」活動,實踐「保水養地。藏水以農」的頭社特色活動。

過程中不僅透過耆老與頭社國小師生,共同完成手作田埂,且讓在地發展協會作為觀察員及記錄員的角色,以利將此活動融入未來社區的相關活動及遊程中,將這些頭社盆地「最珍貴的、一直都在的、但你卻不知道的」特色,透過在地傳承,深化為孩子守護泥炭土的動力,轉化為未來頭社的產業及觀光資源,期待一次性的活動也能將能量累積在社區中。 

期盼透過耆老傳承過去手作田埂的甘苦,深化孩子們守護泥炭土的動力。郭家妏攝
期盼透過「手作田埂趣」媒合頭社國小,成為擴散「泥炭土需要保水才能養地的概念」的永續基地。
顧玉蓉攝
期盼「保水示範區」的農作物不僅能保育泥炭土,更能「有質有量有市場」。顧玉蓉攝

《環境資訊中心》是由財團法人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成立的非營利網路媒體,自2000年起,我們致力於提供全面的國內外環境報導,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海洋、土地發聲。

我們相信,任何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