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力讀懂樹木的公民科學家,一起守護樹木的健康

文:劉長青、zining

在台灣的空間及環境議題已經走向公民參與的時代,唯有公民參與才能共同監督政府的作為,如同李根政在《台灣山林百年紀》一書當中提醒:「我們不可能依賴威權體制來保護山林,所有問題可能都會歸結到政治的良善治理和民主的深化。唯有社區保育力量,公民社會的茁壯,才能真正守護山林。」而這是生活在台灣這片土地的我們需共同努力的方向。

幾個月前,有邀請大家填寫一份問卷,作為此次「樹與森林」專題的序曲,問卷的目的是想從中了解公民對於生活周遭的樹木有多少的認識,並收集大家與樹木之間的記憶及故事,至今共有272位朋友一同參與並分享著他們的經驗。我們試著從問卷整理出幾個重要的樹木觀點,作為這次專題的總結。

讀者分享他們與樹木(森林)的小故事

曾經打給1999檢舉社區亂修樹
小學遊樂場中庭有一顆很老很大的菩提樹,小朋友們都很喜歡在樹蔭下玩,體育課也常常在下面集合做操。
在農村社區駐村時,曾經記錄過的植栽,回到都市的家後,才發現!原來我家外面就有這個植物!
小時候可以爬樹、現在為何不能爬樹?
以前在學校有棵百年榕樹,大概是高中生涯中第一次近距離看到樹生病,然後被砍掉的畫面,會覺得為甚麼活了一百多年就這樣因病離開校園,有點可惜但也無能為力。
我住在內湖區森林邊緣,雖然在城市裡但每天從窗戶看到樹,讓我很開心。希望我們可以保護這樣的生活而不大幅度蓋越來越高水泥的房子,對環境不好。
走進森林能夠自然而然地打開五感,專注的體驗森林
我愛大樹教室!
樹是最方便親近自然的地方,生活中不能沒有樹與樹蔭、不能沒有風吹過葉子的聲響
每次帶孩子回歐洲尤其英國都一定會一週裡回到森林裡二三次就覺得心情才會大好,回到台灣也希望這麼頻繁地做但卻困難⋯
一直都喜歡山的綠與安靜(豐富的聲音),遠看時的壯闊,真實入山裡面的感官擴張。去年底開始走了幾段台北大縱走的路線,爬山時就像把自己重新設定的過程,總在下山後感到身心的某一塊被滿足。
是情感慰藉與抒發鬱悶的好對象 心情低潮時走在林蔭下 頓時舒爽與放鬆許多 ~
臥室窗外有很多樹,有時候不經意還會發現鳥巢,上次還有鳥媽媽在餵小鳥。生活中有些這樣的畫面,真是一種驚喜和小確幸
攀樹、在樹上做鞦韆、蓋樹屋、樹下乘涼是小時後記憶
爬樹、玩紅綠燈、鬼抓人、捉迷藏的好地方
每年七月,就是這段期間,窗前的樹會一瞬間葉子全部掉下來,也會幾天內就冒出新芽、綠蔭成片~
沒事多抱樹
喜歡觀察樹,爬山時喜歡抱樹聽樹,相信樹有靈
曾經看到一棵孩子們愛爬的大樹被砍掉一隻大手臂,很心痛
在上海工作五年,他們在法租界很保護樹木,法國梧桐樹非常美,會在落葉後準備發芽前做一次修剪,還會在茂盛期再做一次修剪,梧桐樹最美的時候是落葉的時候,那時法租界的道路上會撲滿落葉,政府還規定特定幾條街不能掃落葉,讓他保留落葉的美麗景象,在那區工作的我都會覺得非常浪漫與幸福
因為在意所以常會去看看拍照記録
很喜歡樟樹!經過的話都會摸一下!很謝謝他們!
與華山的大樹有深刻的感情,孩子在那邊學會爬樹,有機會就一定會去找大樹爬爬
看到樹的窗景就心情好好 到了上海看到每條路都有兩派梧桐行道樹 非常羨慕;這才是宜居城市
因為孩子高敏,時常帶他去爬山,久而久之,孩子跟山林裡的樹木建立了很微妙的感情。孩子把樹當成了朋友,會跟樹交談遊戲,在山林的陪伴下,他的情緒穩定了很多。
我喜歡樹,樹是大自然無私的奉獻者
喜歡在森林步道散步
不是在森林裡發生的是,而是在城市的房子裡發生的。在薩滿儀式裡,喝下百分之百無糖純可可,血液循環微微加快,心頭浮現最思念最困擾的事情,可以感受到可可母親正在幫助自己面對這件事,並且包容著自己,受到支持的自己便能放心坦露自己情緒去感受。也許類似的小事情,有些人是以精油、手熬油碰觸到,但我是透過可可的過程當中,深深感受到植物給予人所需要的支持穩暖力量。
三言兩語無法說盡
在家鄉的十字路口曾經有一顆榕樹,但由於生長在會阻擋行車視線的位置,因此最後被拔除,相當可惜
樹可以提供我安心的感覺,且在樹下乘涼野餐好是幸福讓我
以前小時後經常在做爬樹的活動 這類很有意思的 小朋友都聚在樹下聊天 完遊戲 下雨天還可躲在樹下不被雨淋 現在已經沒有這樣的情景 行道樹都在路中 很危險 公園有些樹也不讓爬
我來自馬來西亞,我非常喜歡我中學時,學校裡面的椰林大道(類似台大裡面的椰林大道)。我們那邊椰林大道有一些樹木會有花季,紅色的花非常美。非常喜歡在花季時經過那裡,景色很美,心情很愉悅。
有的樹在特定的季節開花散發的香味(好像是黑板樹)會讓我想起大學時在台南的生活
很多,很難用寫的。
開花時的花香 美麗,樹上的鳥兒
我愛森林
曾經看到政府派人將路邊的芒果樹初長的芒果打下來,撿回去做芒果青。
最懷念在小時候住家附近小學校園內的茄苳老樹,在樹下乘涼真舒服,拿本書在樹下閱讀很舒心,是我年輕時非常重要的一棵大樹,很高興到現在這棵樹還繼續屹立於校園內。
全家人去環抱~阿里山神木,留下~當下心手相連的美好回憶
台北是個水泥都市,需要擴大行道樹種植的數量和面積,才會有樹蔭讓行人行車較舒適的,可以幫助降溫
想要把家座落在好多樹的地方
孩子小時問我那開黃色的花是什麼花!剎時我覺得我從來沒好好認識,但樹每天都陪著我,陪著我過寒暑!之後我開始認識樹,快樂開心時,傷心難過時
只羨慕仁愛路與中山北路在酷暑提供降溫效果
家中庭院有棵很大的櫻花樹,每年花期都會天天看著她,等待著
無人可抱時抱抱樹也可以療癒,他永遠歡迎你
非常喜歡樹林的環境及樹林區的清香味
森林就是我的家
大樹給人依靠,心靈踏實,並且提供很多生物住在上面,我喜歡樹。
構樹和山黃麻有可怕的再生能力,除都除不盡
樹下乘涼或躲雨
十多年前台北市富錦街某一段, 兩旁的菩提樹枝繁葉茂,形成非常漂亮蔭涼的綠色隧道!某次強剪至于禿, 被告知-反正會長回來!但數年後依然疏枝病葉!未長齊便先枯落! 永遠長不回原來的綠蔭美景! 覺得十分可惜!
故事太長了。
帶小孩觀察接觸親近撫摸
我曾經以榮星花園為起點,沿著建國南北路、民族東路、民權東路、民生東路,調整行道樹路牌,有的被惡作劇翻成反面,殯儀館附近牌子會被貼上膠帶,有的綁的鉄線鬆了⋯
大花紫薇的乾枯落果,可搭配乾燥花作家中裝飾
樹木是大地給予人最佳的禮物,要彼此尊重彼此愛惜,補充心靈養分,獲得快樂泉源。
特別愛士林捷運站外精緻的榔榆樹 細緻蕾絲邊的小葉~ 果實成熟季節散飄滿地有趣的小圓片~ 落葉時節滿地精美落葉~ 典雅樹幹褐黃的點點氣孔環繞未來雲朵狀剝落樹皮~ 愛在落皮時節 撿拾落皮介質營養蘭花~ 感謝再感謝都市叢林有樹為伴
仁愛路、忠孝東路白千層蜜香甜。是自養蜜蜂採集的
我常用種子來種樹,最成功的是2016年2月用一顆青剛檪種出一棵現在比我高的樹!
覺得樹讓我很自在放心 在失戀時,會躲到森林哩,擁抱樹(怪人)但他卻能療癒我
我家門口因我勤於給肥料,整條街它長得最高大
樹就像陪伴,他也應該像人一樣的對待,我們只關心人行空間好不好,但其實我們人也可以跟樹產生情緒的連結,不會覺得行道樹只是工具
為什麼這麼美麗的事物,我卻不了解呢?是因為教育環境的問題嗎?但如果全部怪罪與體制,我是否將成為不負責任的人呢?我是一個熱愛生命的人,但我並不熱愛與成群的人交際,因此我喜歡獨自欣賞文學,用安靜的方式跟其他思想交流。理解文學的過程中,即便遭遇阻礙,我大多也能靠慢慢找資料來消化,但大自然……我不知道大自然的字典在哪裡。
小時候很喜歡偷偷爬上鄰居家的櫻花樹
形成鳥的聚居地
家裡附近有一顆很高很高的鳳凰木,經過多次颱風摧殘,有時候整株枯掉甚至枝葉斷裂,但過了一段時間總會繼續生長,覺得樹也是很有靈性而且很有生命力的,看到路邊的樹長得很漂亮很茂盛我也會覺得開心
樹會開花結果,想到我是單身不禁流下眼淚
從家裡的窗檯看出去可以看見台灣欒樹隨季節變化的景緻覺得很美麗,也能注意到換季了!
沒有什麼特別只覺得樹木都長很高大
我愛樹/森林(天生)
喜歡在樹蔭下溜小孩,走在有樹蔭的地方很舒服,希望每天都能看到很多樹。
景觀設計從業人員
行道樹為我遮陽,並方便昆蟲及鳥類棲息,讓我忙祿的心可以歇息,感受一下萬物的美好。
欒樹季節變化讓生活有了季節性的節奏與情感上的轉變
太平山三疊瀑布的樹木 感受到原始自然的平靜
小時候對樹木與森林並沒有多大的感情,但工作後同事及夥伴都是景觀出身,關心身邊的花草樹木,以及規劃環境教育課程,因此開始注意身邊的各種常見樹種。但對於一個環境是否有感情,覺得是很個人的,且需要培養的,你需要每天生活在同一個地方、關心和觀察每天自然的不同,會開始發現有趣的地方,才會開始生長出感情。
爬樹的經驗、樹上的花飄落在身上有種不期而遇的驚奇感
爬樹的經驗、樹上的花飄落在身上有種不期而遇的驚奇感
以前都很期待放颱風假,直到有一年,我家外面河濱公園第一次被淹沒,倒了很多樹,我再也不想放颱風假,希望不要再倒樹。
露營時才額外有感
「如果被落下的葉子碰到,就會有幸運喔~」 小學一年級的我 因為一句童言童語,追逐了一個整陽光午後的落葉,卻始終追不著。長大後,偶爾不經意的被落下的葉子觸碰,便會想起那個童年無憂無慮追逐落葉的午後。
最喜歡在桃花心木盛開的季節,微風吹來飄落了小小的花落在身上和地面,還有桃花心木獨有的清香的味道,走在公園裡就覺得舒服愜意。也愛阿勃勒開花的季節,亮黃色的花瓣掉在土地上,提升了空間的明亮度

我們的生活早已離開不了樹木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林大利助理研究員,曾在《達爾文進城來了》一書導讀中曾說:「人類也是動物,是生物多樣性的一份子。這麼說來『都市』毫無疑問是人類的『重要棲地』。不同的是,人類為了存活而打造出自己的生存環境,而不是找到一個自然環境過日子。」

在這次問卷中有調查大家在選擇居住及生活的環境,需具備哪三樣要素。若依照林大利研究員的說法換句話說,我們所需要的「棲地」,需具備哪三樣要素?投票結果為「公園及大樹」、「大眾運輸系統」、「友善安全的人行道及行道樹」名列前三高,其中兩項皆含有樹木,顯示樹木已成為多數人在選擇生活及生存環境中(棲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環顧我們城市生活中的街道及公園環境,從第一篇環境實測就可了解台灣樹木的生長狀況著實令人憂心!問卷中我們放了一張在街上隨意拍下的一張照片(如下左圖),與多數街道景象一致,是大家熟悉的台灣街道環境。而其中一題問大家是否發現照片中樹木有什麼異狀,統計有將近4成的人不知道有什麼問題,甚至其中有人認為現在行道樹生長狀況皆良好,但也有將近6成覺得很有問題需要改善,到底我們賴以生存的樹木,發生了什麼事?

公民的街道樹木觀察筆記,你對你生活的樹木了解嗎?

日常我們行走在街道上,可以觀察到樹木的幾個簡單特徵:如葉片、根系及樹幹,結合問卷中公民所觀察到的問題彙整分析,作為公民的「街道樹木觀察筆記」,透過簡單的圖文說明,期望讓你們未來在街道上看到類似的景象,可以了解樹木發生了什麼事。

葉:枝幹無葉光禿禿,先低頭看看樹的生長環境

葉子是一切能量的來源,也是我們認識一棵樹,最容易也最直接觀察的地方。在台灣的公園或行道樹應該很常看到正值春夏生長期時,樹上的葉子卻稀稀落落,或有樹枝卻無新葉的景況?(如下圖)大家會開始議論是不是樹木生病了,需不需要施肥,於是開始嘗試各種藥方、肥料,但多數時候葉子不但沒有長出來,還會越掉越多。

台北中山站綠廊道樟樹,樟樹看起來無恙,但抬頭一看部分枝條已乾枯或無葉

然而,樹木之所以會有葉、有莖、有根,固然有其存在的意義。大家可以回想生物課曾學到,葉子透過光合作用產生葡萄糖,葡萄糖是一切能量的來源,會透過樹幹傳遞至根系儲存,根系才有足夠的能量促使葉子生長,以利產生更多的葡萄糖,形成一個相互影響的連帶關係。

透過這簡單的原理,就能理解當一顆樹上枝幹無葉,或長不出新葉,可以初步判定是提供葉子營養生長的器官「根系」出了問題。當根系有問題,即使施了再多的肥料,也無力吸收,只會增加根系的負擔。而會影響根系生長的原因很多,除了病蟲害,多數時候是土壤過硬、覆土過深、排水不良積水等物理環境造成,找出真正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下次看到樹木長不出葉子,先別急著喊施肥或投藥,先低頭看看提供養分的根系是不是在大聲呼救中。通常改善了物理環境,葉子就能慢慢生長回來。

看到部分枝條乾枯無葉,先低頭看看我們給樹木什麼樣的生長環境

 ▶ 根:浮根不是樹木的錯,是為了活下來的本能

相比葉子,根系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器官,因為多數時候都在土壤底下,難以觀察。但大家應該有走在人行道被樹根或隆起的鋪面絆倒的經驗,並嚷嚷著政府為什麼連鋪面都鋪不好、應該將樹根移除,或是不要在種植有板根的樹種等各式各樣的內心話浮現。但這真的是樹木的問題嗎?

大家可能容易忽略,其實樹木的根系與人一樣,需要氧氣進行呼吸作用,且根系需要「呼吸」產生能量,才能進行主動運輸吸收水份。回頭看我們城市中的行道樹都普遍過小,樹木根系能生長的空間有限,當根系無法向外生長,只能向樹體纏繞,長久容易形成「盤根」,像是有人掐住脖子一樣,無法呼吸。

此外,若缺乏維護及管理,土讓容易夯實過硬,或是排水不良造成積水,樹木的根系為了呼吸,只能努力的將自己的根系浮出與土讓外面而形成「浮根」,久而久之將造成鋪面破壞隆起,但這不是樹木的錯,這是他為了活下來的本能!

因此,下次在人行道上看到浮根或鋪面隆起,不要再怪罪於樹木,先看看我們給綠色巨人什麼樣的居住環境吧!此外,大概可以知道樹木的根系想要告訴我們,他需要呼吸,土壤好硬快沒有空氣了!

樹穴過小,根系為了呼吸形成浮根

莖(樹幹):斷頭式修剪,加速了樹木病菌感染的機率

除了浮根及枝條無葉外,大家一定有印象,走在人行道上怎麼突然多了幾隻咖啡色電線桿,仔細看才發現原來是被斷頭的樹木,在台灣每到夏季颱風來臨前就容易出現這樣的街道奇景。

在本次專題談及修剪的文章中提到,斷頭式的修剪,固然施工快速便宜,但對於城市景觀無疑是一大破壞,當我們從中攔腰截斷這些有「結構」的枝幹,對於樹木的健康更是嚴重的傷害,最令人擔心的是,此舉將可能成為街道安全的破口。

此外,斷頭式修剪,樹木無法及時啟動癒合機制,就容易造成病菌侵入,造成中空腐朽形成「樹洞」,這些樹洞不像表面上看起來無事,病菌會不斷向內侵蝕,持續阻斷水分及養份的運輸通道,加速樹木的死亡。

因此,下次走在街道上,可多觀察哪些是沒有結構的枝條,若剛好遇到工程單位正在修剪樹木,停一停看一看,若發現樹木被斷頭修剪,就上前詢問並制止吧!

不當修剪,容易造成病菌侵入,造成中空腐朽形成「樹洞」

除了上述三種樹木生理特徵判斷樹木健康的方法外,在問卷中公民也有分享他們所觀察到的行道樹現今的狀況,舉凡樹穴太小、不當或過度修剪、土壤過硬或廢土居多、樹種不適合、非季節時期移植、塑膠包膜沒去除、花台影響根系發展等,顯示行道樹的健康狀況已迫在眉睫,需要更多人的重視與行動。

讀者分享觀察到的行道樹生長環境問題

不當修剪
樹穴不夠寬廣、看起來沒有照護、泥土地裸露、修剪也常把大部分的綠蔭修除失去遮蔭功能
樹穴大小不足、生長情勢不佳
樹穴不夠大不夠深
樹穴過小 ,單一樹穴,土壤過硬
不要亂修剪、要有足夠的樹穴給樹木生長
行道樹的樹穴太窄,影響生長型態。需要林蔭的道路,應選擇種植可遮蔭的樹種。
不能再以人的觀點(或是園藝的方法)來執行城市綠化。
有些路段的樹感覺沒有被照顧,一年過後葉子還是很稀疏。
根部突出所致地面凹凸
修剪、生長空間等
台北市裡有一些小山,小森林,但是常常變成停車場。我覺得在氣候變遷的情況下,法律需要改變,避免建停車場,把樹砍掉。樹是很寶貴,而且讓這個城市很漂亮。
樹穴空間不夠、沒有依環境和使用情況選擇樹種、修建樹木的方法
過度修剪、根系生長空間不足、土壤硬化不利生長、支撐柱未依照生長速度調整、綁繩索及鋼索未在短時間內拆除、未定期維護(含健康檢查)
樹根生長受限,澆水等
疾病防治,常看到說因為得褐根病而被砍掉的大樹
樹穴太小、亂修枝
不夠密集、行道樹的樹蔭都很小、很常把磁磚弄壞、樹名的牌子很醜、
樹木修剪
樹根生長區不夠
人行道與行道樹互搶位置
樹穴大小、過度修剪、選種
種植方式、修建方式、樹種多元類型
應該要關心樹的生長、修剪樹木時不要砍頭、如果能串連周邊綠帶會更好
若不是種在中島的行道樹,根系常常沒有空間發展。
高雄很愛亂開頭。
曾經有養工處颱風前一天挖樹根旁的土再灌水泥,隔天颱風來,樹倒打爛鄰居屋頂。
樹木修剪方式
1。修剪直接剃平頭
2。感覺根很淺,沒辦法好好生長
不當修剪,經費預算,不同區域應該種比較適合當地使用習慣的行道樹,樹根生長地太狹小…
常見的行道樹黑板樹板根容易破壞路面,落果的植物掉落人行道較危險
根系的保護不夠/ 為根系保留空間過小/ 栽種的間距/ 修剪的標準…等
根系無法往下延伸
行道樹綠化太少
數量過少是最大問題 許多街道都無行道樹
樹穴太小
(1)樹穴大小及連貫性。(2)樹周邊人行道鋪面透水及透氣程度。
1.不要修剪的光禿禿
2.樹穴大小有時候太小,根都破壞周邊的地磚,應更謹慎考慮行道樹種
3.可以增加一些灌木叢
4.或許可以設計物種標示牌,讓大家認識
友善的樹木修剪、 樹木生長基地水泥化
覺得樹都好瘦好直,每棵高度型態都一樣,但樹應該各有姿態
有時候修剪的過程感覺很殘暴…不知道是否有評估怎麼樣修剪對樹的生長比較好@@
有些被綁鐵條跟一塊塊方格生長很侷限,很可憐
樹穴太小人行道窄小
剪枝的方式,人行道鋪設的方式
常被鋸掉部分、有些新種的樹沒有好好根植,是挖坑後直接放進去
不當修剪、樹穴太小
高度,密集度,
樹穴空間不足 修剪暴力 洗車廢水直接灌溉
生長空間大小
土層厚薄、透水性、與周邊街道建物關係…
行道樹應分巷道分種不同樹種,各有特色,也可成為市容的一部份。
栽種面積過小、位置有時不大合理
修剪常常是直接斷頭、樹穴很小樹根竄出
覆蓋率、樹木生長面積
行道樹生長空間不足,行道樹沒有妥善定期被專業的修剪,行道樹被砍頭亂修剪
馬路等公共建設壓縮他們的生存空間,應被正視
樹穴太小、樹種不適合、錯誤的修剪等
樹穴太小,修樹常常修過度,平常不維護再說樹很危險要砍掉
希望他們可以不要常常被搬運
行道樹的生長環境與種類選擇 也不應該隨便砍頭
常常動不動被修剪的好醜 光禿禿的 希望種的高度跟地面一樣高 好親近
生長空間過於狹小,修剪方式錯誤導致生病
為妥善規劃、美觀度有待加強
樹穴不夠大
樹穴太小,亂修剪
樹穴太小、修建方式不佳
樹穴窄,樹木四週無法伸展,樹木直接種在冷氣口,樹木四週沒有連結草地只有水泥磚,樹下地表看起來不是土而是沙…
不能在樹根周邊用混凝土或瀝青覆蓋!
地面不平
讓行道樹自由生長,讓我們有遮蔽太陽的地方
因為要讓樹自然生長讓我們能遮蔽太陽
樹根生長空間、修剪樹枝的方法
樹穴太小
樹根隆起地磚、樹倒
1.樹穴太小 2.路邊的樹經常被砍頭 3.缺乏維管
樹穴過小,因樹勢所以不適合生長在現址,未受到妥善的維管
生長空間不足 樹穴過小
樹穴不夠寬闊,根系發展被阻,干擾到地磚又會被切除等等
樹下都是水泥完全限制了它的生長
每半年就會砍掉一半,到底有沒有評估是否需要這樣粗暴的修剪法
樹穴太小
土壤不夠,要加寬加深
澆水施肥、南京東路三段捷運完成之後,新種植下去的楓香樹,底下根部的塑膠包膜都沒有去除,曾經打電話去1999反應,得到的結果很冷淡。
整個都市要有整體規劃種植,使每個區各有特色
病蟲害、枯掉、枝葉接觸電線、遮到路燈、周圍環境
定期澆水、修剪枯葉、加大空間、標示負責單位
栽種處是否適合樹種習性、落葉特性對市容的影響、種植密度或是周圍環境會不會限制枝條伸展(或是養護成本問題)、樹種對於城市之生物(鳥類、昆蟲等)的正/負面影響、樹根深度是否足夠
樹穴通常太小(根常常長到舖面上)、土壤感覺乾硬不夠友善
植穴太小、亂修剪
不當修剪,默默消失
生長環境被限制(柏油路面)、惡劣建商破壞樹木至枯死、未定期疏枝….
水泥化、不當修剪
須適時修剪定期養護
樹穴過小、距離建物太近以至於追光傾斜。
樹木被不當修剪,樹穴太小影響生長
樹根的土壤和周旁水泥地,凹凸不平,樹根外露
褐根病 土壤無養分無空氣 樹根的區域被縮減
樹穴太小,過度修剪,數量不足
生長的空間受到侷限,或受到不人道的對待
腹地過小,常不當修剪移除
樹穴太小、太淺、土質太差、樹種不合適、道路設施影響行道樹的生長或景觀。
樹根茁壯後,將與人爭路權吧
感覺根無法伸展
地面空間太小太淺,樹根無法深根
多種些(補植)、増加綠地
修剪美感差,且會影響樹木生命
黑板樹開花種子散開很麻煩。
1.修樹可不可請專業的來,常看到平頭的樹桿2.樹稍的葉子乾枯了,樹幹偏底長出枝枒了,表示她還活著,為何把她挖走,能長長眼?
樹穴
樹穴空間,修剪的問題
樹齡老化生長勢弱、非適地適種
地上落葉不要再掃掉了
修剪不當或受傷處感染丶根部環境不佳或地磚水泥施工遮擋太多
1.樹穴太小, 若四周又被水泥封住,根系無法正常伸展, 易病、易倒!
2. 過度修剪, 生長勢衰弱, 易生病, 風大技易折, 也易倒!
3. 樹種選擇若能適地適種! 就不致於 造成問題了,再來削足適履!
修剪方式、柏油鋪設工程、粉絲蟲…
植穴太小 土太硬實 還受人為不當修剪實在可憐
樹根範圍被侷限
樹種要慎選
樹門牌統一整編成身分證識別
樹的維護好很多了,可加強定期巡查修整
通報系統很好,可多獎勵宣傳與推廣
1. 地面上與地面下生長空間不足
2. 生長環境惡劣,樹生長的土上面常常都有垃圾酒瓶檳榔汁這類
土質很長、生長空間更差
1.有些行道路樹幹被種上蘭花
2.晚上當霓虹燈被燈泡電線環繞
3.民眾把拖把私人物品放在樹旁
根區過小、土壤鹽化
根太淺,樹太高
適度修剪整理、多層次綠化、維護生長環境、清除周邊生活雜務………
1.常見樹幹底部週邊被水泥匡住,樹根橫向發展受限,可以想像地面下亦是不足的土壤(有的社區底下甚至是工程廢料)如何能健康成長?
2. 樹木週遭的空間也是有限,常被不專業的人士用斷頭式修剪,看了實在心痛。
都市樹的不平與哀號…
樹距過密
樹種與環境 光照..需水量..有效坪數樹穴..
植樹品質監督 種樹包尿沒拆影響生長的樹倒風險.. 辦活動樹幹纏鐵線等傷害形成層生長樹勢衰弱.. 無美感無樹形防颱修剪.. 立支架後無追蹤維護管理
樹的修剪方式需改變,不可強剪去頭,要有完善的樹醫制度診斷,按建議修整。
1. 在根部任意施作水泥、磚石、磁磚等破壞土壤、排水等生長環境,2. 被公家機關、私人店家當作懸掛布條、節慶燈泡、鳥籠、「種植」蘭花(真的噢)等
根的生長範圍被水泥/柏油路面侷限。
栽種位置適合生長的樹
植穴綠帶
樹穴、修剪方式、種類選擇
地盤太小,大都種在水泥槽裡。比較希望有草皮連續的綠帶行道樹群可以散步
修剪、澆水、美觀
樹得間距太近,會影響樹的生長。
且經過不當的修剪讓樹木容易生病。
太少
植穴太小丶水泥鋪面太多、透水性太差丶修剪不適當丶支架太緊了勒住樹
修剪不當,沒有漂亮的樹型,歪七扭八
樹的生長空間、樹下的副層植栽可以更美觀、樹與建築物的距離太近、樹的種類太相似、
水泥覆面、修剪方式、落葉處置
基座圈起來,影響樹根發展
行道樹生長空間需要改善,根會使地面磚塊破裂,修剪的也很不好看
有些為了市容或是隔音而種的行道樹固然好 但影響到用路人行駛安全就不妥當了
鋪設柏油時,如能多留意行道樹位置,能減少傷害
修簡,常讓它們變很醜
需要定期養護,例如健檢、施肥、修剪。
有聽過因為有些樹根會穿出水泥地或磁磚,造成地板起伏甚至碎裂,希望可以規劃大一點的空間給他們,讓他們有足夠空間生長
行道樹慢慢不見了
樹穴深度與廣度
樹穴太小、土壤夯實、不當修剪、斷頭
樹種健康、行車距離等
(1) 可以種密集一點 (2)避免廣告、選舉旗幟懸掛,有礙行道樹美觀
植穴狹窄/土壤硬實通氣不良/排水不良/植栽帶好過個別植穴
影響路面,植物自身的生長環境
修剪過度,樹穴環境不良
樹穴太小、颱風天前遭斷頭
水泥化、植穴過小、不當修剪
錯誤修剪手法、修剪季節不對、定植時未拆包根的塑膠布、生長的地基太小
錯誤修剪、樹穴過小、遮蔭不足
板根、適生環境、颱風後易傾倒
植穴大小、生長空間
種植面積不夠,根部浮出
根系發展受限/與道路、鋪面的衝突/過度修枝
樹穴過小
樹穴寬度
行道樹被任意砍掉
根部突起,成長受限
樹種選擇、修剪砍頭問題
樹木的根脈被水泥或行道磚包覆,感覺他們需要更多伸展的空間😢
樹林根系與地磚的關係、支撐架需鬆綁
樹穴雜草多 有些有規劃 有些樹移除了 新種的都活不久 也沒有看到有任何改善作為
樹種希望能兼顧美觀和遮蔭(有些容易有掉落物、有些不夠筆直,有些樹根已影響路面平整)
行道樹生長範圍、水泥固化、修枝專業
樹穴尺寸、土壤夯實、樹根隆起、排水、⋯
樹穴尺寸、土壤夯實、樹根隆起、排水、⋯
樹穴的寬度及深度、電纜線與行道樹的規劃、修剪方式、樹種選擇
太少樹
樹穴太小不適合生長 種植太密 長太大棵
定期修剪、落葉段枝等環境問題
覺得很多問題,但不曉得是什麼問題~~
種多一點
樹木數量
土不夠深,樹木根會破壞路面
瞭解是否能承受風災
樹根被周圍水泥框限的空間狹小,不利於樹木的生長
1. 樹根隆起突出地面
2. 樹木種植的方位似乎無法遮蔽陽光
3. 應該種植更多適合當地氣候的樹種

下次聽到綠色巨人的吶喊,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以上觀察可以發現根、莖、葉彼此緊密相連缺一不可,而這些行道樹木常見的問題,也只是眾多樹木問題的一角,且多環環相扣,並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即可。我們城市中的樹木正面臨巨大的挑戰與困境,需要更多的人來關心與發聲,問題才有可能被正視與解決。

從日常出發關切身旁的樹木

根據問卷統計有高達8成以上的民眾認為保護樹木不只是政府的事,公民也有責任一同照護城市中的樹木。不過即使大眾認知到樹木的環境有問題,大部分人對於能夠為樹木做些什麼感到困惑,而我們認為站在公民的角度,倡議更好的棲地環境、修剪與照護制度、以及專業人員的培訓是一個方向。

另一個角度則是從日常的生活出發,觀察周遭的樹木並為他們反映所處的困境,像是被不適的繩索綑綁、樹穴被隨意倒置垃圾、或是受到不當的修剪。下次走在人行道或公園裡上看到施工單位正在進行路樹修剪,可以花一些時間停下來,看看他們怎麼執行修剪項目,若是攔腰斷頭的修剪方式,請上前詢問聆聽修剪目的及原因,並適時的阻止工程進行

目前各地方政府大多有1999通報系統,能夠即時反映問題,唯有從下而上的監督、搭配上而下的政策倡議,才能全面的改善政府與施工廠商的觀念與工法。

了解樹木相關的知識、尋找專業樹木醫生

 本月專題中有多篇談及樹木生長的科普知識,關於樹木的認識還需要更普及。同時若當樹木有症狀時,也需要尋求專業樹木醫的診治,才能找到真正的病因,即時處理。本月有撰寫文章的社團法人台灣綠化技術協會,與樹木醫詹鳳春,都具有豐富的診療與醫治樹木經驗,尋求樹木醫生的協助,才能即時的救治樹木的生命。

台灣綠化技術協會理事長劉東啟老師對於樹木的解說平易近人、能了解眾多對於樹木的基礎認識

閱讀更多:
別讓巨人裹小腳!阻(導)根板的錯誤使用,成為台灣道路安全隱憂!
樹木斷頭修剪的便宜行事,埋下了颱風來臨時的危機Ÿ
適地適木的植栽設計,才能永續經營

加入各地關心樹木的團體

若你還有餘力,可以加入居住地附近的關心樹木團體,一起思考可以如何保護或搶救樹木。以下是我們關注到的相關團體,也歡迎可以留訊讓我們持續增加名單,一起加入關心樹木的行列。

*本文感謝讀者們分享與樹木的相關觀察與故事,也期待有更多的交流,可來信眼底城事信箱:eyesonplace@gmail.com


地景設計師,在自然中找到自己及可能,於是跟隨著山林學習,在人跟自然的關係中,尋找答案。

讀人文社會學,喜愛城市空間與建築而投入了這個行業。工作了一陣子,最近想起了方法論,想建立一套自己觀看城市的方式與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