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島內散步的十年︰走出散步之價值

訪談策劃:三粒鹽記、陳小易[1]
文:三粒鹽記

散步,普羅大眾每天都要進行的慣常動作。我們有曾想過散步會給我們甚麼的價值嗎?

島內散步的執行長邱翊認為機構提供的導覽服務、Team Building 、小旅行等是一些無形的服務,並不容易對大眾說出服務創造了什麼價值。故此,島內散步在成立十年之際,推出了《回歸,再出發:十週年永續報告》[2],把這個無形的服務以具體的圖象、數據、文字等表達方式,清楚提供資訊,傳遞品牌價值,在回溯初心的同時和社會大眾分享多年成果。

《回歸,再出發:十週年永續報告》封面(圖片來源︰擷取自島內散步官方網站)

十年的報告書:成長軌跡,定調未來

「未來我們應該要走的長遠使命願景和策略方向是什麼?」在訪談邱翊執行長時,他首先用問題點出十年報告書的目標內容。十年的里程碑就是一個重新檢視的契機,根據島內過去十年經營的成長軌跡,分享永續經營成果,肯定及呈現自身價值去定調島內下一個十年要做甚麼。報告書提及明確的願景和使命,表達了島內堅定且細緻地計劃朝向的領域規模和未來路向。

使命︰「讓每個人守護台灣這片土地的美好。」

願景︰「成為台灣最有影響力的永續旅行品牌,以堅實經營能力及行銷企劃支援系統,建立地方觀點的多品牌及產品服務,為夥伴及客戶創造價值。」

摘自十週年永續報告

另外,報告書的內容整理了對各個利害關係人的連繫和社會影響力。利害關係人不只是客戶,還包括島內的員工、合作的導覽員和目標共好的地方團隊。島內期望創造的價值,使下一個十年能繼續致力於永續經營、關注在地性、提升商業能力,呈現文化轉譯的成果,把回話語權回歸地方,呈現當地的價值觀。再者,島內透過發掘更多與大眾溝通的方式,如︰空間經營、展演合作等,堅定擴展機構的影響力。

永續旅行︰地方創生和商業發展的交集

最深層的改變往往來自於人,只要人的思維對了,就能水到渠成。

摘自十週年永續報告
島內散步的兩項永續旅行原則:地方創生與商業發展融合(圖片來源︰擷取自島內散步官方網站)

實現上述的願景和使命,必先有長遠的策略。島內根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3],並參考「全球永續旅行委員會(GSTC)」所提出的永續旅行準則 [4],提出屬於島內的兩大永續旅行原則:兩個客體「地方創生」和「商業發展」的相輔相成。隨著近年世界各地對觀光及旅遊的反思,永續概念也逐漸在旅遊產業中被察覺和應用。島內以商業模式扶植地方創生,讓大眾透過永續旅行接觸相關議題,凝聚抱持共同理想的人,一起認識台灣文化的意涵。人們可以理解土地內各隅的生命故事,從而改變行為,遵循 SDGs 的原則有意識的消費與行動,發揮影響力,選擇永續的生活模式,促進地方永續發展。

地方創生的解方:對的資源用在對的地方

近年台灣面對人口分布不均跟人口減少的課題,執行長提出了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的「黃金圈理論( Golden Circle)」可用作地方團隊的經營思維模式,依循Why、How、What 三個順序,以評估、輔導地方或是設立地方據點 [5]邱翊直言經營團體要先了解不容易被大眾清楚看見的 How ,很多團隊也常常努力做 What 、熱烈談論 Why ,可是不懂 How。雖然思考 Why 是經營的第一件事,具備正確、清晰的經營觀念或穩定組成,由此提供良好的服務或產品,為客戶創造認可的價值。但以 How 的思考角度切入,才能夠明瞭自身擁有的文化和環境資源,進而比較所謂地方和其他地方的差異,找出誰是目標客戶。依循上述的思索步驟,再仔細想想 What,以此設計及審視自身所提供的服務、產品品質、體驗設計等,把對的資源用在對的地方。

賽門・西奈克的黃金圈理論圖示(圖片取自天下出版的書籍介紹推薦網頁​​)

回顧十年,執行長談及地方創生,不得不談他的起點—— 2012 年回到台北大稻埕開辦深度文化導覽為主題的公司。他的認知就是必須要以在地人的視角介紹地方。地方的關鍵課題經常會有不同的視角,這源於不同意見的人在那個地方生活,因此若要讓地方真實的議題被凸顯,活動中的每個動作都要能夠好好兼顧地方的視角,而非一種迎合觀光客的角度。島內散步自始就是依照這個構想建立地方關係,並將真實的地方呈現給客戶。當然,島內選擇的這個取徑,並不代表要否定他人的觀點或角度,而是令各種多元或大眾甚少提及的議題能夠被看見,從中理解地方的多元文化。 2019 年起,島內因著信念走出台北,積極串連台灣各處的地方團體,與地方「共好」,把永續旅行的理念推廣至全台各地。「共好」不僅只有自己好,還要讓合作的夥伴皆有「共好」之目的,認同島內散步的價值主張,有著共同的理念,在合作的過程或社群的互動中,創造更大的客群和投資資源,共創商業價值,使永續旅行得以支持地方長遠的發展。

市定古蹟︰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筆者拍攝)
2016年某大稻埕社區工作方時,剛起步數年的台北城市散步(島內散步原名)執行長邱翊與居民分享他的企業理念與導覽中呈現的大稻埕故事。(陳小易拍攝)

商業發展:經濟和社群連結

報告書指出地方由三個支持系統組成。若要讓年輕人留鄉發展,必須建立三個支持系統,分別是社會、經濟和社群支持系統。除了前者由政府主導外,後兩者則是島內在這十年間努力經營的系統,才能令年青人有留在家鄉的條件,進而改變地方。地方創生近幾年在台灣蔚為風尚,在地團隊會策劃旅行體驗、策展、藝術節、地方誌等方式來呈現自身理解的地方,可是,在地的視角分析中,觀光旅遊服務只是行銷地方的手段之一,僅屬淺層的經濟支持系統,而不是地方創生的全部。如果只用觀光旅遊作為地方創生的手段或目的,只能在表層呈現,難以改變地方結構。

要在地方持續創生,首先要有地方產業建構成為地方的經濟支持系統,使地方有工作機會,促使年青人留在地方,此時,永續旅行即扮演連結經濟和社群支持系統的重要角色。執行長一早就認定導覽必須是一個商業模式,並朝這個方向發展,島內同仁才有辦法持續經營。降低導覽的參與門檻,使一般大眾能夠一起參與,島內就能藉此傳遞永續的地方理念,使大眾得以理解地方,成為支持地方發展的一分子。

邱執行長在訪談過程中,說出了極具氣魄卻是他多年經驗累積的內心話:「拜託不要讓年青人戴著鋼盔就上戰場,你就先來我這邊,我們好好訓練告訴你。」對他來說在島內散步,員工是重要的資產,是永續經營的要訣。如同報告書中形容每一位島內人都是「聰明老實人」,即使「聰明」和「老實」一般很少連繫在一起,但這個創新的詞彙組合是島內對員工的要求及入職條件,反映了島內的核心價值。員工是懂得尊重地方和身邊共事者的老實人,與此同時依據已有的資源創造最大效益的聰明人,開創屬於島內散步特有的成長路徑。

每個地方會有因應獨特之處、資源跟目標客群去發展自身商業模式。各個地區才會有自我的品牌和客群。在此基礎上,島內兼顧商業目的,讓公司的員工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回到家鄉發展,並就此研究專屬當地的商業模式及發展策略。就這樣,島內的基地從台北擴展至新竹和嘉義。若然以往的一系列服務是無形,那最近在嘉義開幕的「環時好室」便是一個有形之物。透過光顧進入實在具體的空間,不只讓地方的群眾看見島內這個品牌,也讓無形的服務在地方落地 [6]。餐單的設計、員工用心推介在地的品牌,讓在場或沒在場的利害關係人一起在這個空間共好。這種有形的在地經營方式,讓「聰明老實人」找到和公司共同的理想,共同前進。

島內散步新開張的環時好室,坐落嘉義二通圓環。(筆者拍攝)

可以做得到的事

「我的用法或想法看起來是一個非常理性的人,但是我的內在是有一個更感性的驅動力,知道我要用什麼方法去達成。」談至十年的里程碑,一直在整個訪問中,沉實穩重的邱翊不愠不火的說了這句話。

2022年1月14日,島內首次踏出台灣,連繫香港的導覽團隊Walk In Hong Kong ,結合科技,合作推出雲端散步《香港尖沙咀電影之旅:十套電影 ‧ 十樣香港》,讓身處台灣的客戶可以線上虛擬在尖沙咀沿途欣賞各種電影場景,回顧香港舊日的電影產業文化,了解這個彈丸之地的變遷 [7]。這種的國際合作以散步建立話題與共識,打開國際交流的新一道門,增加更多台灣與國際合作的機會,藉此擴大文化影響力,讓台灣被世界看見,找尋在東亞的散步可能。

在報告書的末端中,有一句「不確定十年後,島內散步會走到哪裏……」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報告書的願景就是執行長和各個島內人認為可以做得到的事情。這十年間致力將島內散步成為台灣最有影響力的永續旅行品牌,用務實的經營思維,串連地方,攜手不同的利害關係人一起散步,賦予了散步永續多元的價值。


[1] 本文的撰寫內容結合筆者針對島內散步十週年報告書的重點摘要,以及島內執行長邱翊先生的訪談紀要。

[2] 更多島內散步《回歸,再出發:十週年永續報告書》的摘要內容與全版報告書下載詳見網頁:https://10thwalkintaiwancsr.walkin.tw/ 

[3]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poment Goals, SDGs)是2015年由聯合國為平衡兼顧經濟成長、社會進步、環境保護三大面向之下,通過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中提出的全球發展目標,近年深入各大領域成為解決全球各種議題的重要指標。簡單的SDGs介紹可參考網站:https://esdg.ntpu.edu.tw/?page_id=1699 

[4] 中文版《全球永續旅遊委員會目的地準則》2.0版本(2019)可見於網址:https://www.gstcouncil.org/wp-content/uploads/GSTC-D-V2.0-tranditional-Chinese-Taiwan.pdf 

[5] 更多賽門・西奈克的黃金圈理論介紹可參考天下出版為其建立的介紹專頁:​​https://www.books.com.tw/activity/2018/05/sinek/ 

[6] 甫開幕的「環時好室」簡介可參考《500輯》報導:https://500times.udn.com/wtimes/story/12671/6487453 與其Facebook頁面:https://www.facebook.com/chiay.inhouse 

[7] 活現香港Walk in Hong Kong從COVID-19疫情之後,即推出各種線上導賞團活動,更多此類活動介紹與理念可參考網頁:https://walkin.hk/zh-hant/virtual/

高彤,三粒鹽之一,三粒鹽記專頁小編。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歷史學系,目前就讀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東奔西走,水送山迎,還在人生的旅途中流浪及散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