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遊戲場的「遊戲」,長什麼樣子?

原文:Elizabeth Moreno   原圖:Alejandra Gome

翻譯:黃鈺婷 + 張楚忱
編輯:謝宜暉、Christine Lee

 

前言:遊戲場上,孩子正在進行各式各樣的「遊戲」,看得懂的大人,靜靜地陪伴和適時收到邀請而進一步參與,看不懂的大人,開始下指導棋或是因為各種不明究理而喊出提醒和制止。在許多倡議「兒童遊戲權」的團體的聲聲呼籲之下,越來越多媽爸希望瞭解:自己的孩子是在「玩什麼?」孩子跟孩子之間到底「是在玩?還是在衝突?要介入碎念嗎?」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為什麼這樣玩?能帶給孩子什麼嗎?」以下這一篇遊戲類型的概要,希望能幫助親職照護者、兒童教育工作者以及兒童遊戲空間設計師和,更進一步看懂遊戲場上的孩子。

 

小時候,從來不需要有人告訴我們要怎麼玩遊戲,我們自然而然就會了。但身為成人,定義什麼是「遊戲」就變成一項棘手的任務,甚至複雜到成為一門高深的研究領域。「遊戲研究」(playwork)這門領域,可以鑽研到碩士與博士的程度。遊戲研究領域的佼佼者理論家鮑勃·休斯(Bob Hughes),訂定了16種不同類型的遊戲。若想了解更多關於這些遊戲類型的內容,可以參考他於1996年所出版的著作:《一名遊戲工作者對遊戲類型的分類》(A Playworker’s Taxonomy of Play Types, London: PLAYLINK, UK)。

一、象徵性遊戲

讓兒童有較多掌控力,能夠逐步探索與增進理解,而不會有超出能力範圍風險的遊戲。

有時兒童會利用物品來代表他們認為是「真實」的東西。

二、打鬧遊戲

近距離接觸的遊戲,並非打架,而是比較像是觸摸、搔癢與測試對方力道的玩法。兒童從中能發現身體的靈活性,以及因此展現的愉悅感。

有時孩子們看起來像在打架。他們互相壓倒、搔癢和摔角,只是因為好玩。

三、社會戲劇遊戲

重演強烈的個人、社會、家庭或人際關係的真實與潛在經驗。

有時兒童會模仿周遭大人的日常活動。他們會假裝成媽爸、做飯或開車。

四、社交遊戲

這類遊戲可以顯示、探索和修正社會參與和互動的規則和標準。

有時兒童會自創新遊戲,並遵循自己建立的規則。

五、創造性遊戲

具有驚喜元素的遊戲,讓兒童能夠有新的反應,轉換資訊,並意識到新連結。

有時孩子會使用工具和材料來設計和創造一些具有創意與獨特性的東西。

六、溝通遊戲

使用語言、細微動作表情或手勢進行的遊戲,例如演默劇、說笑話、戲劇扮演、搞笑模仿、唱歌、辯論、吟詩等。

有時兒童會在遊戲中使用他們的聲音,開玩笑,製造出有趣聲音,或者模仿別人的聲音。他們唱歌、辯論和吟誦押韻的詩句。

七、戲劇化遊戲

將事件以戲劇化方式呈現,且本人非事件直接參與者的遊戲。

有時兒童會試著扮演偉大或重要的人物。他們會模仿在電視上看到的政治人物和名人,或者扮演他們在生活周遭所看過的婚喪喜慶。

八、深度遊戲

使孩子接觸到冒險甚至是有潛在生命危險的經驗,發展出生存技能並征服恐懼的遊戲。

有時兒童會在遊戲中做出冒險的事情,嘗試體驗恐懼與危險。

九、探索遊戲

用操縱行為(例如:拿取、投擲、敲打或放進嘴裡)來獲取實際資訊的遊戲。

有時,兒童會用眼、耳、手甚至嘴來玩耍;他們用自己的感官去探索。

十、幻想遊戲

以孩子的方式(現實中不太可能發生的方式)重整世界的遊戲。

有時兒童的想像力無限豐富。 他們幻想出假裝的故事。

十一、想像遊戲

不需依照主宰真實世界的規則所進行的遊戲。

有時兒童會與自己想像中的朋友一起玩。

十二、移動式運動遊戲

單純為了移動而往任何自己想要的方向移動的遊戲。

有時兒童喜歡往各個方向移動他們的身體!

十三、掌控遊戲

控制環境中體能與情感成分的遊戲。

有時兒童會一遍又一遍地嘗試一項活動,直到學會為止

十四、物品遊戲

使用無數有趣的手眼協調、程序操作與動作的遊戲。

有時兒童會用新的方式去玩日常的物品。

十五、角色扮演遊戲

探索不同存在方式的遊戲,但通常不具強烈的個人、社會、家庭或人際關係的性質。

有時兒童會想嘗試當別人的感覺。他們會試著扮演老師、公車司機或警察。

十六、原始生活重演遊戲

讓孩子探索祖先、歷史、儀式、故事、韻律、火和黑暗。使兒童能夠接觸早期人類進化階段的遊戲。

有時兒童的遊戲會模仿人類的基本生存技能。他們奔跑與躱藏,假裝建造房屋或水壩。

 

原文:What does play look like?

 



張楚忱

大學在加拿大讀工業設計,喜歡畫插畫。目前為全職媽媽,正與兩個女兒一起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黃鈺婷
高雄人妻,生孩子前熱愛國貿工作,生孩子後和他一起重新體驗生活。

謝宜暉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成員,史丹佛大學雙碩士,曾任職科技業,目前為全職媽媽,兼職翻譯。


特公盟其他文章

我們希望能凝聚更多人關心兒童遊戲權及表意參與權,兒童公共遊戲空間設計不該再塑化、罐頭化、品質劣化與低能化,大小公民和設計師、廠商、學界及公部門協力合作,一起要求並協助相關單位更完善規劃公共空間,親子友善基礎建設,逐步迎向兒童友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