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佩儀
左二為伊東勝先生 右二為戴開成先生 圖片來源:作者拍攝
這次【社區交往】(註1)的系列活動中,最終場講座由經營芝浦家(SHIBAURA HOUSE)的伊東勝先生介紹100處日本有趣的社區空間。不論你是遇到社區問題想要解決,或是有個社區空間而不知道怎麼用,還是和一群社區的夥伴想要做點有趣的事情,或許可以在這100個案例中挑挑看有無中意的「社區空間」。伊東先生將「社區空間」定義為「該社區以解決某種社會課題為目標在進行活動的」,以及「擁有能夠提供人實際聚會的場所」。所以這100處精彩的社區空間案例中,有社區空地或空屋的活化、因少子化而廢校的再利用、有創意的藝術展演空間、咖啡廳和自助洗衣店的多元可能、高架橋下空間的使用、老舊商店街的再生和其他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創意社區空間。
而更進一步,伊東勝先生想問的是:「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這樣的社區空間誕生?」
以人來比喻的話,就像是人感冒的時候,身體會有免疫力來自我修復。他認為社區和人一樣,也存在著某種修復的機制。當地方的課題出現,開始會有一群人聚集在某個空間,一起來解決問題,如同「社區免疫力」一般。而在過程中,重要的是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跨越時空的日本跳島之旅
短短兩個小時的時間,我們跟著伊東勝先生和辛苦的翻譯戴開成先生,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100個社區空間小旅行,而這100個社區空間設立的位置、目的、規模、營運者的想法和空間活化的手法都各有千秋。身為研究生的職業病發作,拿起手機和筆記本馬不停蹄的紀錄,深怕漏掉什麼重要的案例或是重點,回家後會搥心肝。沒想到揪甘心的伊東先生,竟然幫大家整理好所有的案例,放在社區交往的網站上供大家下載,實在是太開心了。
過程中有聽眾發問,想知道這100個案例是如何挑選的?伊東先生靦腆的笑著說,就只是他和他的員工們將過去到現在覺得有趣的社區案例集結起來,至今累積了100個來和大家分享。於是我也從這100個案例,挑選幾個來和大家詳細的分享~
小杉錢湯-老澡堂與舊公寓的新未來
鄰近東京高圓寺的公共澡堂「小杉錢湯」,從1927年開業自今已有90多年的歷史。早期的日本家屋内並沒有浴室,大家都到公共澡堂洗澡,以至於這樣的空間也肩負著人與人交流情感的社會功能。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對公共澡堂的需求不再,其數量也逐漸減少。而小杉錢湯也面臨到一樣的困境,但有趣的是,其第三代經營人決定接管一旁預定被拆除的老舊公寓,因為這座老舊公寓剛好沒有浴室!於是他們推出一系列的計畫,想要吸引喜歡錢湯的人入住。而每一位入住者都必須一起來想點子,協力計畫執行,辦活動或展覽,努力讓小杉錢湯更好玩!從小杉錢湯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兩處原本被社會視為功能老舊,而差點被時代淘汰的空間,意外地在「老澡堂與舊公寓」的創新組合中找到彼此的需求,而有了延續的可能。
從小杉錢湯看到老與舊的最佳組合 圖片來源:銭湯ぐらし臉書
義肢圖書館Blade Library-刀鋒戰士不是夢
這間位於日本東京的圖書館,租借的不是書,而是義肢。身障者腳上的義肢通常價格不斐,不但需要隨著人體的發育成長而做更換,平常走路使用的義肢和運動所用的「彎刀義肢」又有所不同,價格更非大部分人所能負擔。於是,為了能讓更多身障者可以享受運動的樂趣,就有了「義肢圖書館」的群眾募資計畫,並且由工程師、專業運動員等專家支援。以低廉的價格,提供以不同運動強度設計的彎刀義肢,給想要跑步、打球的身障者們。伊東先生似乎特別喜歡這個案例,放了一段影片介紹裝上彎刀義肢後的身障小男孩,如何開心的和社區的人一起盡情奔跑。這個空間的誕生,是出自於對弱勢族群的關心,看見被忽略的需求,集結眾人的力量,讓更多人可以一起歡樂的跑跑跳跳。
影片連結:義足で走る喜びを “ギソクの図書館”
其實是田徑場的義肢圖書館
圖片來源:新豊洲Brilliaランニングスタジアム 臉書
洗衣店-除了夾娃娃機以外的空間共生
坐在自助洗衣店哩,偶爾看看手機,偶爾看著衣服轉阿轉,或許在等待的時間裡,可以有更多有趣的事情發生。熊本震災後,在看似平凡的 The laundry lounge 自助洗衣店中,創造出新的交流社群,成為一個不是人人都需要洗衣服,也都想要去的自助洗衣店。在這裡除了有使用對環境友善清潔劑的自助洗衣店,更結合了咖啡廳、植栽店、設計商店和多功能使用的自由空間,成為居民頻繁討論與交流的社區空間。另一個案例,是位在東京住宅區內的喫茶洗衣店 是個對外開放的社區公共空間。以洗衣店為中心,這裡也提供衣服的縫紉修補站和熨燙的空間,還有咖啡廳和可供居民自由使用,租借舉辦活動的空間。讓來洗衣服或來喝咖啡的人,當地居民或是路過的旅客,都能夠輕鬆自在地在這樣的空間中交流互動。伊東先生說,或許台灣的自助洗衣店也可以有這樣的嘗試,而台下的聽眾回答,台灣的最常見的似乎是自助洗衣店結合「夾娃娃機店」吧。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夾娃娃機,正佔領著我們日常生活的大街小巷。或許也可以透過這些案例去思考,如洗衣服這樣的日常家務,透過設計而結合不同用途的空間使用,能使原本各自等待衣服洗好的人們,在這樣的社區空間中有了交流的可能。
洗衣店也能成為社區交流的空間 圖片來源:The laundry lounge臉書
這100個案例中,結合咖啡廳的複合式社區空間也很常見,除了和洗衣店共生依存的咖啡廳,還有有會舉辦夏季音樂祭的Sunset Cafe,將建築師的辦公空間拓展為社區空間使用的Archiship Library&Cafe,定期舉辦各種學術批評講座的 Genron cafe, 結合多世代共居住宅的KURUMED COFFEE,翻修老屋成為父母和小孩可以共享咖啡時光的日托中心的 cafe&living UCHIDA ,和提供3D列印等自造工具的 Fab Cafe。在台灣,咖啡廳的複合式空間我們也都不陌生,有結合講座、展覽、書店、設計商店、手作體驗空間或co-working spcae的各種可能,從美食和咖啡開始吸引我們的味蕾,創造出更多有趣的社區空間。除此之外,還有好多有趣的案例,像是由僧侶負責調酒,想讓人更容易親近佛教的坊主bar ; KOGANECHO AREA MANAGEMENT CENTER則是位在高架橋下的空間,以藝術活動活化過去因治安不良而沒落的社區;或是東北震災後,由建築師帶著當地居民開始進行小型家具DIY的石卷工坊。
身兼托育功能的咖啡廳Cafe&Living Uchida 圖片來源:Cafe&Living Uchida 臉書
找出關鍵字:我們的社會遇到了什麼問題?
伊東先生最後總結發現,在這100個日本社區空間的案例中,所涉及到的議題有:女性權益、移民問題、LGBT(性少數)、身心障礙者的照護、廢校活化、宗教、傳統產業的延續、公共澡堂的經營、孩童教育、幼兒托育、地震的災後重建、藝術空間的經營和老舊商店街的活化等等。從中可以進一步歸納為三大面向的社會課題:「少數的弱勢族群、產業衰退和現代社會文化的需求。」其中,有些課題是日本的社會脈絡中獨有的,例如傳統公共澡堂的存續,或是日本東北311地震之後,地方災後的重建和復原,更是需要來自各方面的援助。但除此之外,上述所提到的各種議題,相信生活在台灣的我們都不陌生。例如,同樣面臨少子化的影響,全台將近兩百多所中小學遭到廢校,大量廢棄與閒置的校舍和土地,該如何加以活化或使用?
ARCUS Project是在茨城縣已經閉校的小學持續20多年的藝術計畫
圖片來源:ARCUS Project / アーカスプロジェクト 臉書
糖、香料和美好的味道-複合式社區空間的誕生
從大量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空間混合使用的重要,也就是複合式經營的空間,可能是咖啡廳、酒吧、餐廳、藝廊、圖書館、書店、旅館、共同工作室或托嬰空間等等。或是單一空間的多功能使用,藉由一次次活動的投入,觸發大家對於空間的想像。也就是空間需要被共享、被混用、被開放,大家一起來完成一件事情,集體共享空間資源並形成人際網絡。而空間的型態可能是完全公共的、公私混合或是公共的私人空間。空間複合式經營或是開放使用的做法在台灣經驗中都不陌生,但要如何實際運作這樣的社區空間,才是最大的挑戰。
除此之外,從案例中可以發現,創意可能是來自於被忽略的需求,除了增加對於弱勢族群的關心,也需要傾聽更多元的聲音。其實越複雜的社會問題,越是能夠將人聚集。當我們面對社區內逐漸衰退的傳統文化、產業或是建築,其背後的議題往往涉及到大尺度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結構因素,使我們在面對複雜議題時總是為之卻步。事實上,多重的社會課題,透過創意的溝通,也可能得出複數的社會解答。危機就是轉機,地方面對的挑戰,通常也是轉化成能夠前進的正面力量。
期待我們也有《100個你必須知道的台灣社區空間》 圖片來源:社區交往
註1:引用自社區交往粉絲專頁:
日本311震災海嘯後,不同的當代議題接踵而來,改變許多日本年輕人對於社會未來的想像,對於經營芝浦家(SHIBAURA HOUSE) 的伊東勝來說,社區空間可以是多當代城市問題的解答之一。
2013 年底,芝浦家(SHIBAURA HOUSE) 於台北展出「東京社區空間」展覽,帶給台北一個不同於主流媒體的東京視角,也開啟東京與台北兩個城市之間關於社區空間的對話。2017年夏天,伊東帶著對台北社區空間探詢與交流的心再度來到台北,舉辦為期一週的an eye for community系列活動,也促生了今年社區交往 way to community於台北多個場域的交流行動。
延伸閱讀
社區空間作為方法 – 側寫【an eye for community東京-台北社區交往】策展人伊東勝)
來自雲林的鄉下小孩,嚮往著城市生活而來到台北,卻總是在城市中尋找熟悉的人情味,容易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串連而感動。師大地理系畢業,目前就讀台大城鄉所。
來自雲林的鄉下小孩,嚮往著城市生活而來到台北,卻總是在城市中尋找熟悉的人情味,容易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串連而感動。師大地理系畢業,目前就讀台大城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