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中心 – 北京禁煤探訪之旅,系列報導二,陳文姿報導 想到中國霧霾,浮現在腦海的畫面,是一個…
小編插話:這篇文章原是作者在 g0v summit 2016 中的短講內容,其中提到地方誌 (local wi…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影響,同時受到開發壓力、人口老化以及生活方式的變化帶來的挑戰,近十年來澳洲官方與民間不斷推陳出…
文:環境資訊中心 林倩如報導 上月8日尼伯特颱風重創台東,馬路上也盡是遭吹倒折斷的樹木。一個月後,災後重建持續…
圖、文:蔡念儒 今年夏天尼伯特風災橫掃台東,造成117年來最大的風災。其中,台東市、太麻里與卑南與三個鄉鎮受創…
宜居健康社區的討論,可從大的城市與周邊空間結構開始深入至小的社區環境。畢竟我們是生活在自然環境下的人為都市界面…
文:社企流 本文出自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出版、社企流著的《讓改變成真–台灣社會創新關鍵報告》 「沙連」…
文:punkelephant 如果我們將任何形式的災害視為一種「斷裂」,「韌性」便代表著降低斷裂的程度及重新產…
文:理查 延續 P.Lu 對於「韌性」的討論,在面對衝擊事件時,受到較少的影響,或較快進入一個新的平衡,或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