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地五百日(二):置身社宅,以關係為核心的美學實踐

文:王昱文

延續前篇「駐地五百日(一):共域戰術鋪出社宅公共藝術」,討論藝術以「場造」(fielding)作為一種戰術性實踐,藉由不同類型的空間營造,在社宅內創造持續滾動、累積的新共域。本文同樣從林口社宅的駐地經驗出發,聚焦於關係在不同的藝術行動中如何被連結。

以「關係美學」為核心,為期九年的社宅駐地實驗

自2010年以後,「只租不售」的住宅政策逐漸定調成為社會共識,意味著社宅將在未來成為許多人的居住選項,隨之而來的課題不僅是硬體的完善、公共資源的投注、管理體系的建構,更關乎上萬的住民如何在此共同生活

林口社宅建築外觀(攝影:王昱文)

下個階段的關鍵目標,將是如何經由軟性社會工程,回應標籤化與混居等新興課題。公共藝術亦將投身這場實驗,3490+公共藝術計畫的策展人劉柏宏便有著這樣的期待:

「藉由公共藝術計畫的長期投入,有望發揮創造連結、凝聚認同的功能,在構築社宅新居住文化的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1

臺灣在社宅政策的推動上屬於相對後進發展的國家,因《文化藝術獎助條例》規範而為社宅帶來的龐大公共藝術資源,放諸世界各國卻實為少見。座落於全台最大、擁有3490戶規模的基地,「林口社宅公共藝術計畫」提出九年兩階段的實驗性作法,在第一期的計畫中著重透過多樣態的藝術計畫,以十四組藝術家的駐地實作,逐步累積觀察與論述,發展屬於林口社宅的生活居住田野基礎。

從這樣的安排,不難看出計畫對過往公共藝術偏重永久性裝置的反思,更期待能發揮藝術作為一種社會工程的價值,扮演社會溝通、創造交流、連結關係的角色

林口社宅公共藝術計劃九年階段圖(圖片來源:原典創思團隊重製)

此種藝術結合社會性實踐的行動原則,以藝術介入、社區/社群藝術、參與式藝術、社會實踐等不同名稱出現,回應解嚴後的台灣社會對公共、社群、民主、多元等不同價值的討論,藝術開始走出美術館的白盒子,積極投身社會。其理論脈絡可回溯至1960年代受女性主義、反全球化等文化運動影響下當代藝術出現的倫理轉向,1998年法國藝評家Nicoas Bourriaud提出的「關係美學2」,讓關係成為一種美學上可反映與創造的主題,或後來由美國藝術理論家Suzanne Lacy以「新類型公共藝術3」稱之,指涉「以公共議題為導向,讓民眾介入、參與、互動,並形塑公共論述的藝術創作。」

投身最難以預期的場域,由藝術扮演關係的促進者

具體而言,駐地創作意味著藝術家置身社宅的日常情境,透過多元的創作途徑,包括駐點經營、工作坊、市集活動、深度訪談、紀實攝影、游擊行動等,連結社宅內的不同關係。但在真實的情境中,將面對哪些居民、對話將如何展開,往往難以為藝術家和執行團隊所預期。

藝術家作為自由的中介,以突破既定領域疆界的方式,投身於最難以預期的社會環境之中,期盼能在過程中有所發現。這樣的工作可能耗費多年時間,才能找到真正的方法,為那些不常預期藝術出現的人們和環境,帶來狂想的擾動和感染。

——Pablo Helguera《社會參與藝術的十個關鍵概念》4

回顧2021年團隊初次踏入林口社宅的情景,面對高聳入雲、出數都需要門禁的大廈,加上疫情造成人際交往的被迫中斷,儘管計畫進駐的時間點是在社宅開放入住的三年後,卻未能感受到預期中「生活感」的痕跡。

林口社宅C區中庭的公共空間(攝影:Ken)

從區域發展的尺度來看,都市計畫拍板定案到市地重劃已逾五十年,期間所引導的林口新市鎮民間開發的的新大樓也陸續完工,除了社宅以外的周遭鄰里環境,近十年之間,林口的人文地貌幾乎重新洗牌。在林口地區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社宅採取只租不售、限制租期的政策,導致遷入的居民不僅戶不認識,入住後也缺乏建立交流的機會。社宅內雖有數個社福進駐單位,已有特定服務對象,量能難以擴及更廣泛的社區交流,呈現各自努力、缺乏橫向連結的狀態。

同時,我們也觀察到管理單位與住民間的潛伏關係張力,因第一批入住戶三年期滿將面對租金調漲1.5%的不滿爆發,延伸出對於管理費、公共設施使用、續租傢俱、報修、點交等問題的抱怨,在網路社群持續延燒。公共藝術也在爭議過程中受放大檢視,被批評為浪費公帑,抽象又不切實際,更加深了溝通的不易。

然而,在原來我們認為缺乏公共生活、難以發展關係的林口社宅,令人意想不到的關係潛能卻在一次次行動中浮現。

居民們聚集在林口社宅B區的駐地空間「日日習之所」的日常光景(攝影:王昱文)

藝術家黃芳惠:「日日習之所」創造非預期相遇的培養皿

藝術家黃芳惠的計畫將「培力」的概念融入藝術行動當中,在日常中透過發掘居民們潛藏的能力,鼓勵居民參與、投入、轉化想法為行動,加入藝術計畫一同挖掘社宅的可能。面對出入都需門禁的高樓,以及物管體系下相對壓抑的空間氛圍,如何讓人們自然地發生互動?

作為行動前的暖身,黃芳惠選擇了居民日常通行,但普遍認為不美觀、且開放時間受限的便道發起「圍網編織」行動。觀察居民最常行經的時段,藝術家拿起隨機邀請路過的居民加入編織,也可以只站在一旁觀察,「你什麼時候搬來林口?」「在社宅過得如何?」等日常對話便自然地開啟。2021年初第一次在林口社宅辦市集的經驗,則讓芳惠訝異於林口社宅潛在的社群動力,一開始以為冷冷清清的社宅,突然走出了很多人:「當時我想,或許住在房子裡的人是有意願走出來的,但過去社經營過於強調公共空間的整齊有序,而非以空間創造更多價值。

藝術家黃芳惠在林口社宅發起「圍網編織」行動,邀請路過民眾隨機加入(攝影:王昱文)
2022年1月「山頂上的喂喂村」生活節,藝術家黃芳惠發起免費分享、主題手作、村民市集、小家電維修等不同活動,看到了林口社宅的社群潛力(攝影:Ken)

從「隨到隨玩」開始 另類交易重構社宅日常性

以位於社宅B區一樓的「日日習之所」為基地,區位地點佳、有大面落地窗的空間容易被看見,居民也能自然走進。在活動的規劃上,也盡可能在維持一定節奏的同時保有開放性,固定在每週五下午舉行不同的主題手作活動,以「免報名」、「隨到隨玩」降低居民參與的門檻,隨著時間的拉長,不斷有新的面孔走進,也開始形成日日習之所的固定班底。黃芳惠認為:「有時候我們需要『沒計畫』,讓我們不是死盯著目標,而是能夠騰出心和眼,觀察這些人如何被串連在一起,並從他們的需求上延伸出新發展。」

藝術家黃芳會在日日習之所發起每週固定「隨到隨玩」的手作活動,每月底則在戶外空間舉辦小市集(攝影:王昱文)

活動最初雖然由藝術家發起,但也提供參與者自主發想的空間,開始有喜歡與人交流的居民,提議可由他們協助日日習之所開關門,在活動時間外也能有個泡茶閒聊的去處,或在這裡進行感興趣的手做活動,如有居民從家中搬來縫紉機,日日習之所的人潮便突然熱絡起來。

擅長縫紉的居民將自己製作的杯套送給鄰居大姐(攝影:施佩吟)

日日習之所逐漸形成以「日—週—月」為週期的運作模式,每日有居民志工不定期開門,每週三、五則安排社群內部聚會及手作活動,每月底則挑選週末舉辦小市集,將活動擴延至日日習之所外的公共空間,邀請居民擺攤、進行街邊遊戲,讓關係在過程中可以不斷累積、延伸。

居民自主發起在萬聖節將日日習之所佈置成鬼屋(攝影:王昱文)

藝術家陳若軒:「把門打開」看見人本相異的普世性

擅長紀實攝影的藝術家陳若軒以「把門打開」為題,紀錄每扇門後的日常:「作為一個外來的駐地創作者,開了這扇門之後,可能一個奶奶坐在沙發上獨語、或一個單親爸爸在替四十歲的長子梳洗打理。這些極度私密的狀態,都不可思議的在不同的時刻被我目睹,我忽然理解到,是所有的因緣俱足,讓我在這裡看到了這一刻。」

擅長紀實攝影的藝術家陳若軒,曾參與興隆社宅D1駐地創作計畫,他的鏡頭對準的是興隆社宅旁待拆除的安康平宅,作品「過了這裡,就是河堤/By This River5」記錄了低收入長者、青少年的生命片段。在林口社宅,陳若軒的拍攝對象包括「雙老家園」的自閉症家庭、小兒麻痹夫妻、獨居長者,在政策上對於撕去社宅標籤形象的積極作為下,這些與我們一門之遙的畫面也許更不易被看見,陳若軒的影像卻欲道出,相異才是生命的本質,如何在這個認識之上,讓每一種生活方式都有被理解的可能?

若軒和鄭樵一起走在林口近郊的老公崎步道(圖片提供:黃銘彰)

日常相伴中 彼此理解的可能在不經意的瞬間發生

陳若軒首先選擇拍攝的對象,是居住在林口社宅的成年星兒(自閉症者)及其父母。這個決定,源自與一位成年自閉症者鄭樵的「交流」。鄭樵的父親鄭文正是「自閉症權益促進會」的理事長,在和人稱「鄭爸」的鄭文正和鄭樵認識以來,鄭樵從未和若軒互動、給予任何回應,卻在某個共同走在林間步道的午後,鄭樵忽然回頭,定睛凝視著若軒。「那一刻,我覺得自己終於被看見了。」

拍攝星兒家庭的過程中,若軒開始認識自閉症者不以語言作為介質的溝通模式,他認為,不妨想像自己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國度,本就需要放下慣有的溝通方式,對彼此的理解才可能發生。

受過去創作經驗影響,陳若軒在來到林口社宅前也經歷了一段反思。陳若軒表示,自己過去在選擇拍攝的對象與題材時,會更著重於和自己有共鳴的事情,有較強的主觀性。然而,當拍攝結束後,驟然離開對彼此關係與情感的撕裂,卻是創作者恆久的倫理難題。在林口社宅,若軒選擇以更緩慢、無計劃的步調進行創作,從與受訪居民的對談中,找到對方也覺得值得的回憶,以影像紀錄這些時刻。

在若軒的受訪者中,有位九十多歲的奶奶,在得知若軒希望拍攝自己後,主動開口問:「你可以錄我嗎?我想把我的故事留下來,我想寫一封信給女兒。」奶奶希望修復與女兒的關係,但只受過日本教育,不會讀寫中文,於是希望若軒可以拍下他說的話,協助他謄寫成一封留給女兒的信。儘管創作所建立的陪伴關係注定有限,卻也存在為彼此帶來和解(conciliate)或撫慰、療癒的可能。

儘管住在林口,奶奶每週都會搭車前往台北的日式卡拉OK唱歌(圖片提供:陳若軒)

藝術家林介文:「最柔軟的織所」在創作中得以自明的認同意識

來自花蓮萬隆紅葉部落的林介文,在族群意識尚不明確的年代,曾經歷泰雅族、賽德克族,最後將認同定錨於太魯閣族。在看似具有明確族群性的作品背後,介文形成身份認同的路徑,其實一直鑲嵌在創作實踐的辯證過程中。

藝術家林介文選擇在社宅內不同公共空間進行織布行動,隨機遇見不同居民(攝影:施佩吟)

近年來,介文將織布融入創作中,選擇在不同的場域做傳統織布的創作,藉此喚起離開部落討生活的都市原住民對傳統文化的熟悉感,也作為一種無聲的宣示。「不斷編織是我個人實踐自我的方式,在各個當代的場域、海邊的廢石場、部落的大橋上、雪地裡,甚至總統府前,這些都是無聲的宣示——宣示我們依舊存在。」

織布展開的社宅游擊行動

林介文從小在太魯閣部落長大,與傳統編織的相遇卻發生在他成年一場意外的機緣。從西班牙留學歸國後,在奶奶(Bubu)的衣櫃裡發現了大量的織布。介文說,在日治時代,殖民者為了方便統治強行將族人趕下山,當時的婦女匆忙逃離時,仍不忘背著沈重織布機。在傳統的太魯閣社會,編織即是女性的身份象徵,當代的編織不再具有這層意義,卻也成了一種更自由、與自我對話的行為。

林介文的創作計畫也呼應著林口原住民族群的北漂史。在社宅的住戶中,有約12.5%的家戶有原住民身份,鄰近的國宅也生活著許多早年離鄉討生活的族人。在都會型大樓的空間型態與管理規範下,不再有機會看到人們在自家門口或庭院聚集、冬天時家家戶戶都在門前生火取暖的等部落中熟悉的場景,整齊劃一的大樓再也難以看出其中豐富的族群性。林介文選擇在林口社宅的公共空間,帶著自己的地織機(Ubung)席地而織,嘗試開啟與這群北漂族人的對話。

許多路過的居民十分意外,「原來現在還有人會用這種方法編織!」回想起自己的媽媽、奶奶也曾像這樣日日坐在織布機前。一位住在D區的泰雅阿姨表示願意和我們分享媽媽織給他的布,二話不說直接帶著介文回家拿,幾個人配著小酒,坐在地織機旁聊起了阿姨在南澳部落的往事。

泰雅阿姨拿著媽媽親手織的布(攝影:王昱文)

今年11月甫發生的「拆毛衣」工作坊,林介文邀請了八位當代織者共同擔任教學,讓參與者有機會真正體驗使用地織機的方法。配合活動期間,林介文將自己與織女們在林口完成的編織作品,以及奶奶的織布「裹」滿其中一棟社宅大樓的陽台,也有居民跟著介文一起把家裡的織布曬出來,共同創造了一個在社宅中非日常、卻也極其日常的場景。

林介文選定社宅D區其中一棟大樓的陽台,用織布進行「裹樓行動」(攝影:施佩吟)

結語

本文為「駐地五百日(一)」的續篇,是執行團隊在林口社宅的階段觀察紀錄,在社宅「如何共同生活」的基本命題下,以蘊含對話、陪伴、參與、互動等目標的行動原則,持續開展、累積社宅與公共藝術的關係。關係美學式的藝術實踐,並非把居民搬上嘉年華式的奇觀化舞台,而是在持續的行動中一同創造、重構社宅的日常風景。關係的形構不是為了造就一種抹去差異性的集體感,而是期待藉由不同藝術行動提出深刻的問題意識,回應社宅內異質個人、家庭、族群擁有的情感與課題,協商出不同於當前以管理為中心、由上而下的空間秩序,更具開放性的關係形式。

首圖照片來源:李政道


註釋

1 引自策展人劉柏宏於2022年1月由都市改革組織(OURs)在林口舉辦之「互住時代:營造以人為本的合作社群住居-林口社宅場」講座之分享內容

2 參閱 Bourriaud, Nicolas. Relational Aesthetics. trans. by Simon Pleasance, Fronza, Dijon: Les Presses du réel, 2002.

3 參閱 Suzanne Lacy(2004) 《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吳瑪俐等譯。臺北:遠流。

4 Pablo Helguera(2018)《社會參與藝術的十個關鍵概念》吳岱融、蘇瑤華譯。臺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5 《過了這裡,就是河堤/By This River》計畫介紹 https://www.rhchen.com/about-by-this-river

駐地五百天(一):共域戰術鋪出社宅公共藝術

文:漳玨賢

「3490為林口世大運選手村社會住宅的總戶數,林口社宅亦為全台基地及戶數規模最大的社會住宅基地。全計畫橫跨九年,共分為兩階段推進,以「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 的方式執行子計畫,透過一個藝術計畫去逐步探索社會住宅的核心意義。2021年正式啟動第一期藝術進駐,子計畫A由原典創思提出《喂喂!這裡是 3490 村》串連 ABCD 四區社宅空間,亦透過經營「人人喫茶店」、「日日習之所」等駐地空間,提供藝術計畫細微觀察、居民培力的平台……….。  」      

 —施佩吟,2022年11月份專題導言〈進擊的社宅:社會居住新轉向

一場欲融合藝術與社宅場域的駐地長跑賽正要開始

近年在台灣,計畫型公共藝術行動常以「新類型公共藝術」敘事概念現形,如台電上月甫獲得第八屆公共藝術獎評審特別獎的「新北金瓜石公共藝術設置計畫第一期子計畫A暨第二期民眾參與計畫II」,「以『光』為主體,透過燈光創作、燈光藝術裝置,以及大型戶外展演計畫推動歷史建物的活化,以新型態公共藝術連結在地生活記憶及文史場域,讓民眾一窺記憶中風華、踏尋時間淬鍊與藝術交融的風貌……。」1

同時伴隨而來的評論常見包括,打開新思維、開創新領域、鬆綁公共藝術多元化、實驗新轉向等,象徵的是新類型公共藝術在台灣操作經驗相對陌生的課題。缺乏經驗共識的協作存在於藝術家、興辦機關、審查單位、執行單位以及最重要的民眾之間,更考驗長期駐地的團隊如何開始,怎樣進行。

一場關乎於地方,建構自社群,嘗試詮釋關係的公共藝術計畫,刻在「山頂上的喂喂村」2執行中。

一般展覽(exhibition)囿於展期的限縮,往往發展迅速,難以發揮持續且長期的影響力;相較美術館則能緩慢而有機地生發,細緻地回應周遭環境,並延續它的生命週期。同時,一個美術館如過於僵化地自限於建築體與概念本質的框限,它將會成為一個孤立的藝術沉思場域,無法接納生態系統持續的轉化、滲透與增生。3

—2018年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四年前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總策展人吳瑪悧與Francesco Manacorda意圖在雙年展中詮釋,社會是一個動態的生產空間,藝術的觸角跨越了建築物的邊界,形成對整個環境的感知與發展公眾行動的可能性。誠如藝評人高千惠提到,「這支以公共性與教育性為生產的藝術類型,不再是為傳統藝術世界而生產,而是藉著館外的活絡議題與生態知識,使展域成為一個高知識化的跨學科公共平台。」4

把概念翻轉思考,在一個以3490戶組建而成的超大規模社會住宅,投入為期四年的公共藝術駐地行動,執行團隊偕同藝術家以社宅為家、以社宅為藝術創作地(Production Site),社會住宅的多元居民、管理單位、建築本體、生活場域、秩序與制度,是這個生態系統的有機物。藝術家的行動基礎,是以「尋找社會理想居住方案」的命題前進,在駐地工作中,不斷滾動、不斷累積,直奔探問可能性的賽事終點。最終,一個脫離展期的限制,一個持續增生的影響力,社會住宅實踐場域就是一座當代美術館。

《喂喂!這裡是 3490 村》以社宅為實踐場域,結合藝術行動及駐地工作串連 ABCD 四區社宅空間,「尋找社會理想居住方案」命題的新可能
攝影:施佩佩

構築共域藝術的創作場所,挑戰空間治理的文化政治

如果把社會住宅視為一座藝術行動的實踐中心,直撲而來的實務問題就是,究竟社會住宅的空間該如何接近民眾,而每一位藝術家有不同的進場時機、駐地長度、創作歷程,如何提供多元創作取向的「藝術家們」,一個共享領域的平台?

在執行團隊原典創思駐地工作的初期發現,林口選手村社會住宅的ABCD區當初的建築規劃都各設計有文康室等公共空間,進到了社宅實際營運的階段,遇到了招租、退租或管理辦法的訂定規範限制等真實情況,原應成為公共空間的配置,因為軟體經營及物管營運量能不足,出現了許多閒置時間;同時,也因為林口社宅基地碩大,產生部分區域因為難以到達、尋找不易、地點偏遠、周邊生活機能不佳等,產生空置區域的邊角。透過與國家社會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的協商,林口社宅公共藝術團隊有了進駐的空間新契機,2021年起啟動兩處公共交流空間的營運計劃。

「公共空間」是一種「讓公共空間不受拘束地隨機出現的條件」、是「共享世界的展現」的觀念,使「公共空間」得以擺脫相對私領域、私人財產或政府管轄之公共空間的界定而進入到某種「共享域」思考。 5

—邱俊達(2016)

邱俊達評論Grort(2002)《藝術介入空間》,認為葛魯特指出公共藝術意義在於「創造人們的相遇與交流」。延伸到邱俊達的核心觀點,「共享域」觀念強調「資源—共享—建制」間的動態生成關係,同時進行重新思考、想像與構想另種「共活」實踐之可能性。

當由受物業管理單位管理的「文康室」,轉向了由公共藝術團隊以民眾交往與藝術家創作為治理原則,場造(Fielding)的過程已然發生,以創造共域的戰術思維,來打開社宅公共藝術的創作空間,同時新類型公共藝術所追求的行動基進性意義,藉著空間治理的制度性改革開始迸發。

在此將進入第二階段的課題,選手村社會住宅的空間布局,是以三房的住宅房型為基礎打造,並非為了公共使用而採取彈性化的隔間設計。因此如何讓空間更加容易運用?這就是首位藝術家進駐的使命。

D區D棟「人人喫茶店」的前身照片,挑高的一樓及既定的社宅空間格局,
如何翻轉成為支持居民社群活動公共交流空間?
攝影:李政道

藝術家李政道—蹽溪過嶺的基礎設施美化創作

進駐的首位藝術家李政道以重置「人人喫茶店」、「日日習之所」兩處的進駐空間軟裝為創作核心。李政道在駐地過程,一方面觀察與感知社宅的空間樣貌及居民生活樣態,另方面需亟思在「統一」的社宅空間單元中,如何藉由「異質空間」的創造,使踏入的民眾感受到「既在社宅,卻又截然不同」的環境氛圍?並且,研讀「林口世大運選手村社會住宅住戶手冊」後,發覺受限於社宅為出租型空間,家家戶戶進住起租、退租皆需「復原」。可以想見,所有的裝潢敲敲打打的可能,勢必大打折扣。於是,「軟裝潢」成為了他以打造一間「人人喫茶店」為未來公共交流空間的營運場所的創作方式。最開始,重新構思「三房一廳」的格局有無可能打破空間想像框架,透過尋找適合的家具以及裝潢佈置,達到兼具藝術性的異質空間創造。

美化創作空間1:作為社宅異質空間的「人人喫茶店」

座落於D區D棟一樓的房間,因為客廳挑高,整個空間感比樓上的住家還要再空蕩一點。李政道為了讓客廳有個聚集人們目光及產生中心感的主體佈置,特地前往位於鹿港的春秋美術社尋求老師傅的協助,以竹編編織及特殊選紙材,交融為一個能遠觀、也能近距離感受的客廳主燈:「看著師傅編織盞燈的姿態,就像是呼應了空間成為人跟人交集的地方。」「在這裡設置燈箱的原因是,我是一個晚回家的人,我知道在回家的時候,家裡門口,如果有一盞暖暖的亮著的感受。」


「人人喫茶店」客廳盞燈翻轉空間既定格局想像,溫暖的燈光成為居民參與活動的指引
攝影:李政道、施佩吟

李政道觀察林口新市鎮居民多為外來新移民的居住型態,他挪用了傳統社會辦桌文化的意象,將其中一間雅房重新定調為可以聚餐的地方。針對原始創作的辦桌空間其設計理念為:「辦桌的桌子代表的是經歷過無數的婚喪喜慶,還有慶典、祝福的過程。社宅其實就是一個人來人往的地方,那當大家聚在一起吃飯時,那就像是辦桌一樣。」李政道將與居民交往的過程歸納為「緣、來、如、此」四個階段,一開始先以軟性的攝影工作坊邀請居民一同進行林口街拍,後來將邀請居民參與的「木工工作坊」成果融入在軟裝潢的讀書室空間,最後結合林口社宅生活節舉辦「林口風好大」市集,邀請居民動手做家具、走進空間參加讀書會、闖關蓋章逛進室內市集,這些過程,不僅能創造共感,也突顯了生活空間與藝術空間的異質性。李政道一方面邀請居民參與以累積初期空間運用的經驗,一面開放空間允許居民重新定義空間使用的發展轉向。這是一個恆久動態性的回饋與修正,而長期的發展,是以發展居民社群為主體的治理模式為目標。


「人人喫茶店」其中一間雅房原以紅色辦桌打造交流氛圍,後持續由居民社群成長後改造為縫紉室,也提供後期進駐藝術家進行更多交流活動
攝影:李政道、王昱文


「木工工作坊」邀請居民一同打造「人人喫茶店」的佈置家具,
木箱成果作品持續融入到各式後續經營場合的活動中供大眾使用
 攝影:李政道、施佩佩 

美化創作空間2:作為共域戰術空間的「日日習之所」

回想最開始踏入彷彿「迷霧之林」般的林口社宅,李政道苦惱著社宅作為一個新社區要「到哪裡找人?」平日的白天,居民因為上班需要出外通勤,晚上回家已經深夜或是值夜班等,白日的林口彷彿像是一座空城般,通常遇不到人。於是,尋求「緣來如此」的社會參與過程,「日日習之所」成為了另立的「共域戰術點」。「日日習之所」位於B區B3棟,其前身為文康室、訪視員辦公處等使用,因作為文康室使用面積不夠大而另設於它棟,因此B3棟的空間有了空閒的時間。相較於D區D棟的「人人喫茶店」,「日日習之所」區位地點更佳、大面的落地窗能見度更高,於是李政道選擇在前期田野調查階段,以此空間作為認識居民的起始點。為了能持續受到關注、發展可與居民對話的中介,他憑藉著廣告企劃背景的敏感度,提出了「實體跑馬燈」、「實體FB貼文牆」的互動介面,發展了一座「結合花圃的廣告燈箱」矗立在B3棟的半公共空間當中。當時,適逢疫情期間全台警戒,居民們不僅足不出戶,藝術家也無從以面對面的方式認識居民,這座燈箱平日會由李政道不斷地去更換文字,「大家週末都在幹什麼?有沒有好吃到不要不要的東西?」「我是林口3490+的藝術家李政道」….隨著時間的演進,這座燈箱文字不斷抽換,有時是生活觀察分享,有時是藝術活動宣傳,也有一些murmur,例如「不要再放我鳥啦!報名10人實到1人是怎樣。」

這座因為藝術行動而生的「廣告燈箱」,在李政道完成執行計畫退場後,燈箱的功能還發揮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功能,包括它晚上會亮、花圃可以種東西、居民撿到了木澡盆也仿造了新的第二座花圃等等。因為多了連結人與人之間交流的生活媒材,燈箱不再只是燈箱,圍繞著「日日習之所」的下期藝術家的接續行動,讓許多生活參與的持續變化發生中。


「日日習之所」原為文康室,李政道以「廣告燈箱」媒材進行田野及發起生活話題,
許多有生活感的居民參與活動持續在地發酵
 攝影:施佩佩

「日日習之所」外的入口燈箱製作結合花圃植栽、夜間發亮等機能,
提供居民可以持續照料凝聚的契機
攝影:李政道、施佩佩 

2022年7月10日林口社宅公共藝術「社宅非孤島」系列講座中,
李政道用一個接著一個的故事分享創作歷程影片

以林口地方風土歷史為隱喻的交流空間命名

那究竟什麼是「人人喫茶店」、「日日習之所」?執行團隊原典創思在其中扮演了中介溝通的角色,最初在思索兩個空間的命名以及經營模式時,將長期累積的地方風土研究,隱喻在空間的使用意義。自1931年至1980年代,林口選手村社會住宅現址是全台灣第一間以茶葉教育為任務的「茶業傳習所」所在地,而傳習所在日治時期甚或戰後都扮演台灣茶產業現代化的重要基石。

因此,以「習」的概念出發,經營「日日習之所」,鼓勵個人透過簡單的勞動恢復生活的身體感,開啟與自己的對話,從中找到療癒的可能。同時亦透過手做、修理、資源交換,延續物品的生命,並在共享時光的過程中,無形中拉近彼此的距離。

經營「日日習之所」鼓勵個人透過簡單的勞動恢復生活的身體感,
開啟與自己的對話,從中找到療癒的可能
攝影:施佩佩 

為在空間孵化出社宅的共好社群,「人人喫茶店」用「以茶會友」的精神塑造,因這處空間佈有廚房,促使更多元使用的社群在此處創造的可能。而以榻榻米布置的客廳,不只可以自在的躺臥,更能安適對話,探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人人喫茶店以軟裝潢的方式進行設置,提供後續社群可以持續地彈性更動及經營。圖片圖供:S.H
「人人喫茶店」以喫茶為隱喻,打造異質空間、允許居民參與改變,
以創造人可以獨處或感受自在的角落為長期目標
攝影:李政道

聲音藝術家鄭琬蒨—地誌性的聲音搜索

鄭琬蒨的創作「歡迎光臨_聆聽室 《Call in》」,企圖引領林口社宅的公共藝術計畫打破想像的邊界,從兩個層次上向外拓展。林口選手村社會住宅作為一個創作場域,也作為居民日常生活場所,鄭琬蒨以蒐集消失的、日常的、看不見的聲音為本,透過一系列六場次主題的設定,依據族群及年齡的不同,依序邀請青少年、女性、老人及一般居民一同探詢創作聲音的過程。工作坊的引領結合肢體互動、敲打練習、戶外走讀等方式,由另請之演講者帶領學員操作,而鄭琬蒨則從頭到尾在一旁,持著聲音記錄器將聲音記錄下來。在此之前,她初來乍到林口時,為了更瞭解老居民在林口生活的脈絡,走到了十五分鐘外的林口舊街,這裡是居民買菜、覓食的聚集地,記錄下老牌自行車行老闆對於經歷巨變三十年的地景緬懷。

林口新市鎮的發展對林口新移民是一個模糊的想像之地,萬丈高樓衝矗而起,但是過去的發展歷程,地景變遷卻罕為人知。鄭琬蒨藉由在地人訪談的描述、嘗試追尋過去林口茶葉、磚窯、軍事基地的聲音。「地方以特殊的構造聚集了事物、思想和記憶」(Escobar, 2001),琬蒨從六處聆聽點到六場廣播劇,敲出了林口社宅公共藝術試圖去藉由歷史記憶的回顧塑造「地方認同」的第一門磚。

聲音藝術家結合收音器,嘗試以不同於視覺的觀點紀錄下社會住宅周邊不同的聲響
攝影:鄭琬蒨

「剛開始來林口因疫情三級警戒都沒有人的聲音,那就從機器著手好了。」她也觀察到了大樓與大樓之間所形成的中庭風場,意外地能聽見居民家戶對話的細微聲音,因為場域迴音的關係,那些聲音特別的明顯。「有人在洗澡時,一邊洗、一邊唱歌,那個地方就好像聽卡拉OK一般,聲音都被放大了」鄭琬蒨細微的觀察到聲音帶來的張力,也挖掘了跨區域彼此間生活氛圍不同而產生的多樣聲貌。「從ABCD棟的進出動線、綠地、公共空間來看,每一個區域的聲音景觀皆不同。「A區周邊較多餐廳、商店,平日能聽見較多的人潮聲。B區以小孩玩遊樂設施的聲音、鳥鳴、uber eat 送餐聲為主。C區的人潮聲較少,以周邊交通環境聲為主。D區則以幼兒園的孩童聲、高中生放學穿越通道時的交談聲、周圍竹林聲、空曠綠地上的自然殘響聲為主。」

「阿嬤講古」、「親子合奏趣 」、「女聲力量 」、「林口我的家 」等主題的聲音工作坊在穿插不同年齡、族群等設定下,讓族群共鳴能更被聽見、也能更凝聚地將大家連結在一起。有位母親提到:「以前都是我陪我小孩去參加她的課程,今天是她陪我來參加我喜歡的課」,還有位住民認為林口對她而言是一個很棒的地方,道出她的生命故事:「當年我買的房子被先生賭光後,恢復單身後決定這輩子不再買房。」結合室內人人喫茶店榻榻米靜謐的空間氛圍,彼此雖原是陌生人,但短時間內就拉起了很內在的生命故事共感。工作坊活動也結合戶外環境走踏,下午她帶大家來到D區戶外環境中探索,並在戶外空間舞動身體、舞出女聲力量。

鄭琬蒨邀請居民一同聆聽社會住宅周邊的聲音。圖片提供:黃銘彰

「歡迎光臨_聆聽室 《Call in》」的聲音創作結合了參與的過程,以社宅室內空間、戶外環境以及林口周邊的林口老街、消失的紅磚廠及河流空間等為場域,居民們打開原先不熟悉的聽覺感官參與在交流互動的當下,也傳遞出許多潛藏內心許久的生命故事,藉由鄭琬蒨的聲音剪輯,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讓無形與有形之間,能重新流動,帶入這樣的創作方式,因為「紀錄聲音是我很喜歡的方式,不只保存了記憶,也保存了當下。」鄭琬蒨這樣認為。

2022年7月10日林口社宅公共藝術「社宅非孤島」系列講座中,鄭琬蒨分享從聆聽林口到林口社宅

雖然僅有短短半年的駐地創作期間,聲音創作將過程紀錄下來,將與居民對話、居民生命故事分享、居民參與體驗敲擊產生的聲響、探詢林口曾經的聲音、在地人的回憶等,經過混合、重新剪輯及再製,以一種線上公播的方式展出居民共創的作品。一共有六集的林口社宅廣播,包括「聲音捉迷藏」、「我們在林口的奇幻生活」、「消失的林口」、「合奏吧!3490」、「林口我的家」、「母親與土地」,每個人都可以藉由聆聽,創造個體生命與公眾生命故事的感受、共鳴或新連結。其中,以第六集的「母親與土地」為例,有一位已經進入失智狀態的阿嬤,因為在工作坊上聽到了熟悉的老歌,竟也能夠熟練的跟著播音獨自唱出美妙的歌曲旋律。這些歌聲重返她的孫女的耳裡,雖然熟悉,卻也發覺了她的阿嬤不為人知愛唱歌的一面。

在2022年山頂上的喂喂村— 林口社宅生活節,鄭琬蒨的「歡迎光臨_聆聽室 《Call in》」作品轉化為成果展現,將六集廣播結合社宅的六個環境空間,散落在社會住宅的角落,居民可以藉由掃描聆聽點QRCODE,回溯當下的聲音狀態。

在林口社宅D區的聆聽點,記錄下旁邊幼稚園外欄杆高低聲。攝影:漳玨賢

林口社宅居民參與的聲音作品「歡迎光臨_聆聽室 《Call in》」可以線上聆聽

從居民個體到社宅周邊到整個林口生活圈的想像,藉由藝術家的創作地域的擴張,使得共享域的邊界不只是限縮於林口社宅,反倒是藉由這座新穎當代美術館,捲入了生活在「林口」這個地方的人們,從走過聆聽、甚或成為創作媒材的一部分,社會住宅公共藝術就是一個歸屬地方、探詢地方、塑造地方的藝術行動。

結論

「駐地五百天:共域戰術鋪出社宅公共藝術」是執行團隊在林口社宅扮演中介角色的觀察紀錄,自2021年疫情正濃時啟動進駐,融合了林口新市鎮的社宅特質,發展出了結合藝術行動、駐地工作的工作方法,嘗試對於林口選手村社會住宅的空間性做出更深刻的指認。在社宅公共藝術命題「尋找社會理想居住方案」的挑戰下,本文以空間新秩序為關注核心,聚焦在「共域」的生成發展歷程,藝術家、執行團隊、物業管理單位、社宅管理單位、社宅居民、培力社群等皆是這個「共域」空間的載體,在流動的關係當中,持續生成、打破、再凝聚,而駐地空間「人人喫茶店」、「日日習之所」從原本的物業管理空間範疇,逐漸在藝術行動的設計巧思下,打造了能包容個體生命到社群發展的空間,從有形的軟裝潢開始,卻也支持了許多無形的關係共造過程。「共域」就是在「資源—共享—建制」間的動態生成關係,這些原本空閒的空間「文康室」,逐漸在駐地五百天的戰術實踐過程中,轉向了由公共藝術團隊以民眾交往與藝術家創作為治理原則的場造空間。

藉著空間治理的制度性改革的迸發,尋求能促使建構另種社宅「共活」實踐之方法。這些行動在共同生活的想像與實踐中,摸索出一條屬於林口社會住宅的路。

我們也將持續書寫,期待下一個階段的分享。


參考資料

1 文化部新聞稿,2022/10/6,第八屆公共藝術獎頒獎典禮 交通部鐵道局中部工程處臺中車站獲頒「卓越獎」

2 「山頂上的喂喂村 林口社宅生活節」為林口社宅公共藝術計畫發酵而成的互動串聯活動,集結駐地藝術家、進駐NPO與居民共創的交流成果,2021年於社宅現地舉辦首場村民市集活動,以生活為關鍵字,以一期一會的方式打造新居住文化。第二屆則以相作伴ㄟ生活「「山頂上的日常派對」林口社宅生活節活動」表達社宅居民在林口相做伴,彼此共伴生活的畫面。延伸閱讀:首場林口社宅生活節!兩日快閃限定:以手作體驗、市集、夜空音樂會等,發酵社宅公共藝術

3 2018年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4 高千惠,2019,《當代藝術生產線:創作實踐與社會介入的案例》,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5 邱俊達,2016,《從當代社群藝術到場造美學》博士論文。

在社宅裡,共織一張更大的網:從林口社宅看居住中的社會照顧

文:王昱文

「安居」不只意味著有一處棲身之所,在社會住宅保障的30%優先戶中,「居不易」更反映在生活中諸如經濟就業、疾病照顧等課題。於是,在2016年修訂的《住宅法》中,除了將優先戶比例提高至40%,並保留一定比例空間做為公益空間使用外,也增設民間非營利團體可申請專案入住的創新模式,期望透過福利資源的導入,強化社會住宅在社會面的角色。

未來社宅將成為台灣照顧發展的關鍵場域,硬體空間的完備只是第一步,社福單位在進駐後,面對社宅的租期限制、如何與既有的管理體制共存,加上社會普遍對弱勢群體存在的鄰避反應,都為傳統的社會福利服務模式帶來不小的挑戰。

本文首先回顧社宅與居住結合的社會福利服務過程中浮現的幾個關鍵課題,並以林口世大運社會住宅中的兩個駐地NPO:「中華民國自閉症權益促進會」 (以下簡稱自權會)與「勵馨基金會」(以下簡稱勵馨)的經驗為例,描述他們在成為全國首開以專案形式入住社宅的團體後,看到了哪些照顧實踐的可能性?又遇到了哪些挑戰?

以社宅為基地 實踐居住結合照護的新想像與挑戰

長照的在地化在近年已成為趨勢,期望取代過去以機構為中心的照顧模式,發展小規模、社區型的服務據點,然而推動的過程卻不盡順遂,頻頻可見相關福利設施在設置過程中遭鄰里反對的消息1。正因如此,社會住宅需扮演關鍵的實驗場域,作為地區性的社福基地,實踐結合居住與社會照護的創新服務模式,回應現行福利體制的不足。

對社宅的經營管理方而言,居民多樣的入住身份所反應的各式課題,本就難以靠居住空間的提供而得以改善,也需要透過社福資源的導入提供更完整的支持。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的林育如(2020)便指出:「相較於國外的社宅在後期才加入補救性的福利服務,台灣社宅推動的進程較晚,卻因而有機會在規劃階段即納入社會福利需求,與地方社政單位進行跨部會的合作,不僅能夠完善社宅內的支持體系,亦可拓展至鄰里地區性服務的需求。」2

檢視2016年新修訂的《住宅法》,明訂需在社宅內保留一定空間作為社會福利設施使用3,並增加了非營利法人得承租公有社宅,轉租給經濟或社會弱勢使用,或團體申請入住的選項,讓社會福利服務與社宅的結合有了更完備的制度基礎,也提供團體更多元的進駐模式。其中,政策固然扮演了關鍵的推進角色,實踐的過程仍有諸多待解的挑戰。

迎接新挑戰:社區交流、居民培力、跨部門合作

首先,居民不願意與弱勢為鄰,是過去推動居住結合社會福利的一大阻力。這意味著社福單位的角色,將從提供庇護性的空間,轉向更積極創造鄰里間的連結。除了傳統的個案服務外,亦須結合社區工作的方法,強化服務對象和社宅內外住民的對話與理解。正如進駐在豐原安康社宅的伊甸基金會臺中區區長李瓊瑤所說:「設施本身終究只是硬體,發展以社區為本的服務,才可能真正串聯起社宅與社福設施。」伊甸基金會在安康社宅便透過「好鄰安康店」的經營,以及兒童課輔、社區共餐等軟性活動,期望以更貼近居民日常的方式,促進社區的交往關係。

伊甸基金會於豐原安康社宅經營的駐地空間「好鄰安康店」(圖片來源:楊雅晴)

另一方面,由於社會住宅「只租不售」的政策僅能扮演過渡性的居住空間支持的角色,租期的限制更考驗著是否能讓弱勢住戶因居住成本的減輕改善自己的生活,而非在離開了社宅的資源後又落入困境。為了這樣的目標,社福單位更需採行培力取向的實踐,相較於問題處理取向的關係,透過長時間的陪伴與多元的服務模式,讓服務對象真正得到提昇自我量能、重建生活的可能。

上述的目標,都難靠著單一的社福單位達成,有賴社宅內與既有的管理體系、不同進駐單位之間的良好的橫向整合。然而,當前社會住宅的興建及管理屬於內政部營建署主管的範疇,相較而言,社福機構及NPO團體則為衛生福利部管轄,由此可知,社會住宅與社政部門在行政上彼此不相隸屬,分工上也有所區隔。在作為社宅最主要服務提供者的物業管理體系中,雖在編制內設有訪視員等角色,卻容易陷入輔管角色的模糊,造成服務提供的困難。社福單位也只能被動配合管理單位的需求,在有狀況時接受通報,擔任「有洞再填」的善後角色,反而失去以駐地積極在社區內外發揮影響力的機會。

2022年林口社宅生活節「山頂上的日常派對」中NPO參與擺攤,與社宅居民面對面交流 (圖片來源:國家住宅與都市更新中心)

在接下來的篇幅,本文將以進駐在林口社會住宅的兩個NPO單位:勵馨基金會與自閉症權益促進會為例,從他們的經驗中具體地看到非營利組織的進駐經驗。

林口世大運社會住宅於2017年建成,原作為世界大學運動會接待選手住宿的選手村,後由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接手轉做社會住宅使用。高達的3490戶數至今仍為全臺社宅數一數二的規模,並保留大量公益空間作為社福設施使用,其中開放非營利組織的專案進駐,並可供團體入住或轉租給弱勢家戶,在台灣的社宅中更是相當具有前瞻性的作法。本文嘗試討論的是,這樣的進駐模式帶來了什麼樣的效果,又遭逢了什麼樣的問題與挑戰,如何可能逐步在社宅織起一張更大的網?

勵馨基金會:建構以社宅為核心的社會安全網

勵馨基金會長期關注婦女權益,林口服務中心則是首個結合社宅的服務模式,提供20戶住屋空間作為受暴婦女自立宿舍。勵馨基金會林口服務中心主任李玉華說明,中心所提供的服務圍繞著「生活在社區中」的核心主軸,避免婦女與社區脫節,讓婦女在社區中能夠建立起支持系統。這樣的經營目標和以保密為主的庇護所不同,婦女居住在此的中繼期間稱為「自立階段」,除了有暫時的居住空間,勵馨也培力住戶的經濟獨立和照顧據點,讓婦女度過自立階段進入到獨立生活期時,更有機會回歸社區生活。

李主任在2021年林口社宅公共藝術「社宅非孤島」系列講座中,從長期投入庇護與建構受暴婦女生活支持的經驗談起,提到離開暴力帶著孩子生存的女性,往往會面對三個困境,第一是社會刻板印象,如對單親媽媽繳不出房租的偏見,以及對新住民身份的歧視,讓這些媽媽在租屋市場上備受排擠;第二是就業上的問題,照顧孩子所需花費的時間,限縮了單親媽媽的就業選項,造成二度就業的困難;第三個困境,則是托育的不易形成的惡性循環,婦女由於難以負擔托育及安親的費用,進而影響就業,同時加深了在教養和生活上的負擔。因此,勵馨希望透過在社福體系中的嘗試,從居住、就業、子女照顧、心理、社會支持等多面向的配套資源,讓婦女不只有受暴和貧窮這兩種選項。

勵馨的林口服務中心核心社福方案可大致分為「居住」與「培力」兩個方向:首先勵馨提供自立宿舍讓婦女免費居住兩年,在這這段期間協助他們整理生活、培養能力,以準備兩年後回到社區生活。李主任指出,社工長期以來在實務上要協助個案解決居住問題所遇到的困難,源自於居住被視為個人的問題,以及住宅與社福在行政上分工上的區隔。唯有國家確實地將住宅納入社福體系的一環,並通過跨部會間有效的資源整合,才是社會照顧系統在社區鄰里落地深根的關鍵。

勵馨基金會提供受暴婦女免費居住的自立宿舍,與傳統以保密為主的庇護所不同,除了提供安全、舒適的居住空間外,並配合社區內其他空間的服務,提供婦女的經濟自立與子女教養的支持 (圖片來源:王昱文)

結合社區力量 駐地帶動更多元的支持性服務

除了自立宿舍外,勵馨在社宅中經營社區取向的「好好時光:公益咖啡館」與結合早安美芝城成立公益早餐店,創造友善的就業環境協助婦女培養經濟自主的能力,搭配主題活動和課程的舉辦,讓自立住戶和社宅的其他住戶可以有相互交流的機會。駐地空間更因應服務對象與社區的需求發展出多樣的營運模式,包括遊戲室、諮商空間、多媒體空間等,近期更新設了「感官律動調節室」,讓創傷兒童及家人可透過感官知覺表達、調節身心狀態,結合多元的工作方法提供支持性服務。

勵馨基金會於林口社宅打造首間公益早餐店,期待透過友善的工作環境,結合社工與就業輔導,創造讓弱勢婦女及青年自立生活的機會(圖片提供:施佩吟)
「好好時光咖啡館」是勵馨基金會首次嘗試以咖啡館型式經營的公益商家 (圖片來源:勵馨基金會粉絲專頁)
勵馨基金會的駐點空間因應服務對象與社區的需求發展出多樣的營運模式(圖片來源:王昱文)

同時,考量到婦女在獨自托育上的壓力,社宅建成的同時將連動影響週遭的社福體系,如轉入附近學校的弱勢學童增加,超過學校既有輔導系統所能照顧的能量。因此勵馨也和社宅周邊的學校合作,讓學校裡有需求的學生和勵馨在社宅中服務的兒少一起參加「向日葵小屋」課輔班,讓孩子在下課後有地方可以去。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勵馨進駐的空間位於一般的家戶空間,受既有空間格局限制,加上社宅的住戶管理規則明訂不可設置招牌,造成與社區連結的不易。「好好時光:社區咖啡館」於2022年初新設於社宅鄰近大馬路區位、一樓地面層的店舖,搭配早安美芝城公益店的開設,如今在促進與鄰里間的交流上發揮更好的效果6。這個經驗顯示,未來社宅在規劃階段考量社福單位的進駐時,也應將社區連結納入空間配置的考量,才能更積極發揮駐地的效果。

自閉症權益促進會:「雙老家園」在社宅實現「星銀共居」理想

在林口社宅有另一群透過專案入住的家庭,共通點是家中都有成年「星兒」——即自閉症者,隨著父母年紀漸長,「還能陪伴孩子多久」的隱憂浮現。為了同樣面對此困境的星兒家庭,人稱「鄭爸」的自權會理事長鄭文正在退休後積極奔波遊說,為的就是推動友善住宅公用合作社,希望集結數個家庭的力量,共同建立對高齡者、障礙者友善,能陪伴彼此慢慢變老的「雙老家園」。7

為達成這樣的目標,自權會的成立是第一步,幾個認同彼此理念的家庭開始形成共識社群,鄭爸也馬不停蹄地在全台各處尋找適合的土地。雙老家園的理想最終在林口社宅得到了落腳的機會,透過NPO自權會的平台角色,申請了五層樓20戶的空間,讓星兒家庭可共同在這裡生活。

除了提供家戶居住外,自權會也規劃一戶空間作為辦公討論與自立宿舍使用,更經常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如培訓、共餐交流、藝術創作等,生活在這裡的家庭猶如彼此的「第二家人」
(圖片提供:王昱文)

鄭爸曾在林口社宅公共藝術計畫與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舉辦的「互住時代」講座中分享,在入住林口社宅後,他發覺有位亞斯星兒變得更願意與人交流,得到的答案令他動容:「你知道為什麼我在這裡這麼開心?因為我覺得很安全!」這段話也道盡星兒家庭在社會所面對的種種不易,不只要擔憂星兒在情緒焦慮時的反應驚擾鄰居,成年自閉症者在離開學校後,獨自投入就業市場不易,加上社區的支持體系嚴重不足,許多人因此變得足不出戶。與社會的連結斷裂後,一旦主要的照顧者離世,更難自立生活,衍伸出更嚴重的情緒障礙,因而被強制送往並不適合的安置機構。

不只是居住 與第二家人一起探索共好「安星」的未來

「雙老家園」的成員宛如彼此的第二家人,在熟悉且安全的環境裡,星兒能更自然的表達情緒。副理事長楊鎮財說,「星兒非常需要形成一套固定的規律,如果被打破他會非常焦慮,但如果可以讓他在熟悉的環境裡,他的狀況會越來越好。」若有突發狀況出現,可以讓孩子到臨托空間,鄰居間也非常願意互相照應。「前陣子有一位單親媽媽確診,如果不是住在這裡,他該怎麼辦?」

在看似平凡瑣碎的日常中,正是因為有著這樣一道無形的保護網,讓星兒家庭不再是孤獨地面對社會的不理解導致的艱難處境,照顧者也有機會得到喘息。

不過理事長鄭爸強調,「必須先有社群,才有社區」,過去公部門也嘗試推動友善障礙者及其父母的雙老家園計畫,卻多僅停留在空間的提供,造成家庭入駐的意願不高。倘彼此沒有信任基礎,並對雙老家園的理念有共識,很難長久經營。

此外,社宅內相對完備的社福設施,讓星兒家庭對公共資源的可及性更高,形成融合了小作所、社區式日照中心及社區居住的複合型社區照顧服務,自權會也和同樣進駐在林口社宅的大同老人基金會、新創園內的公司合作,在培力星兒自立生活方面有機會想得更遠。自權會在鄰近林口社宅的山區租下一塊農地,打造「安星一畝田」有機農場,亦嘗試經營「安星饅頭店」、「星動咖啡」等不同的事業模式,讓星兒有機會接觸更多元的職涯選項。

「安星一畝田」位於林口社宅近郊,提供星兒家庭相互陪伴與培力星兒自立生活的場域,也從中建立與社會大眾交流的連結(圖片提供:施佩吟)

共織一張更大的網

勵馨基金會以「生活在社區中」理念陪伴婦女的自立模式與自權會的「雙老家園」推動「星銀共居」在林口社宅的經驗,開創了許多過去傳統社福體系未嘗試過的服務模式,更強調以社區的力量形成更大也更穩固的照護網絡。正如勵馨基金會的李主任所說,非營利組織以專案進駐社宅的模式,不只是為提供弱勢族群的照顧,更是在實驗一種新的生活模式——建立以居住為核心的社會安全網,並且搭配軟體的社福系統和社區互助的鄰里系統,讓弱勢走入到社區、而非受社區孤立。

然而,綜觀林口社宅社福單位進駐的現況,仍呈現各自努力的狀態,下一步必須思考的,是如何在社宅建構完整的支持體系,整合物業管理、社福體系、駐地團隊(包括NPO及公共藝術團隊等)與居民的關係,並進一步擴及社宅週邊的公私單位,讓相關資源發揮加乘的效果。期待能有第三方主動扮演橫向連結、促進合作的角色。

另一方面,本文雖以兩個駐地NPO為例,仍欲強調我們更不應忽視非正式的力量在這張名為照顧的大網中發揮的功能。在「雙老家園」的居住經驗中可以看到,鄰里間日常的互信互助,往往可以提供比社福資源更即時的支持,然而在集合式住宅先天的硬體限制下,連結不易自然發生。在居住關係的創造上,青創戶或公共藝術計畫有機會發揮更大的力量,並讓社宅內存在更多潛在的課題被發掘與看見。唯有讓每個人都參與共織這張名為照護的大網,才可能讓安居的理想真正在社宅中被實現。

林口社宅公共藝術團隊經營「日日習之所」與「人人喫茶店」兩個駐點空間,期待創造居民間非預期的相遇,並支持社宅內外的共好社群活動(圖片提供:王昱文)
藝術家陳若軒在林口社宅「把門打開」影像創作計畫,長期拍攝生活在林口社宅內的星兒家庭,以紀實影像呈現他們的生活樣貌(圖片提供:陳若軒)

參考資料

1 王秀燕(2017)〈從社會包容的觀點探討社會住宅結合社福支援的設計-以社區長照服務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58:131-141。

​​2 林育如(2020)〈社會住宅不只是提供住所,導入「社會福利服務」才是關鍵〉。

3 《住宅法》第 33 條:「為增進社會住宅所在地區公共服務品質,主管機關或民間興辦之社會住宅,應保留一定空間供作社會福利服務、長期照顧服務、身心障礙服務、托育服務、幼兒園、青年創業空間、社區活動、文康休閒活動、商業活動、餐飲服務或其他必要附屬設施之用。」

4 《住宅法》第 35 條:「非營利私法人得租用公有社會住宅經營管理,其轉租對象應以第四條所定經濟或社會弱勢者為限。」

5 劉柏宏編(2022)〈從居住重新打造的照顧體系──社福機構進駐社宅的故事〉,《不只是房子:社會住宅城市生活新關係》。台北:左岸文化。

6 勵馨基金會,2022/01/18,〈早安美芝城、好好時光咖啡館公益店面開幕記者會

7 天下雜誌725期,2021-06-15,〈最大心願是比孩子多活一天 林口社宅結合服務,陪自閉兒女變老

《進擊的社宅:社會居住新轉向》專題導言

文:施佩吟

新興的居住問題:社會住宅如何成為社會性的都市開發政策

2010年前後,從地方政府到中央政府,台灣的都市發展政策有了新轉向。伴隨著長年以來未解的都市土地細碎及產權複雜的問題,台北市政府率先以都市更新命題發起多管齊下的政策與論述的整合,推動以社會軟性培力、整合活化周邊地區為主的「都市再生」策略。然而,在「賤賣公有土地」、「濫發容積獎勵」、「圖利民間開發商」等社會輿論與爭議之下,是否推動、如何推動具有社會性的都市開發政策儼然成為了官民對話的交鋒點。同一年,由民間一群關注社會弱勢、居住正義等NPO團體,組成「社會住宅推動聯盟」(以下簡稱住盟)積極倡議政府應興辦社會住宅,自此住宅政策成為台灣近十年來最受矚目的當代都市發展政策。

社會住宅運動自2010年起,持續由民團團體倡議居住正義政策,距無殼堝牛運動已逾30年。
(圖片來源:社會住宅推動聯盟)

住宅政策的高見,以2014年的台北市長候選人的選舉政見為一較高下的首戰點,其中當時的候選人連勝文先生提出「1.提高公共住宅住宅品質、2.提供只租不售的公營住宅以及活化土地、3.針對特殊居住要求以及弱勢者提供補助、4.強化政府的房地產資訊掌握能力並且以此做為增稅依據。」四大社宅推動亮點。1其中提出了拉高公共住宅設計規格、以混住為核心思考的複合式設施,以促進公共住宅去標籤化的目標,可見當前社會主流意識對興辦社會住宅的隱憂仍在於如何去除污名及標籤。另一方面,現任的柯文哲市長當時的居住政見聚焦在:「1.空屋承租、2.公用住宅、3.公辦都更」2,更明確指認公有土地優先拿來興建公用住宅,以及透過公辦都更取得公共住宅的政策方針。其後也因此奠定柯市府主政期間的住宅政策目標:「短期內要達到的目標是讓年輕人有房子住」、「政府提供租屋津貼、建立5萬戶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3。依據住盟公布的六都社宅成績單4,統計「已出租」、「興建中+待開工」、「規劃設計中」等三種社會住宅興建現況,台北市政府自2015年以來,興辦20,429戶,達當年所提5萬戶政見之78.6%。然而,一方面隨著「房價居高不下」、「青年族群成為脫北族」等居住正義社會議題的明顯化,全台灣從地方到中央,無不戮力以興辦中、規劃中等多元計算方式,追趕著未來社宅數量上看逾12萬戶、台灣社會住宅存量1.3%的政策兌現5

由此可以說明,社會住宅的問題,在前十年的社會思辨中,已從是否興建轉向關注興建數量及品質的問題,而下一階段的新興挑戰,將會是社宅興建完工後的經營管理等軟性社會工程的政策機制面。

回應社宅興建完工後的經營管理課題,需要將社會住宅視為公私協力治理的新場域。
(圖片來源: 台北市社會住宅青年創意回饋計畫 )

住得起,也要住得好:從「只售不租」到「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新轉向

「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自2017年起於全台各縣市釋出,掀起租屋新生活運動里程碑。
( 攝影:Evan Lin )

面對「只租不售」的新興社會住宅政策,意味著社會住宅迎來的是超大量體、鉅額公共投資所衍生的公共治理課題,這與過往自六零年代以後陸續興建的國宅、整宅、平宅等「只售不租」的國家住宅型態相比,財產權單一且集中、管理權清楚且無模糊地帶,皆由公部門扮演管理、維護等角色。換言之,自2010年以後,「只租不售」的住宅政策逐漸定調成為社會共識,政府投資社宅公共建設的角色將從單純的興建硬體主辦方,轉向到需同時發展住宅計劃的軟體營運方,此在過往台灣公共治理的脈絡中,可謂史無前例,影響所及,各地方政府需多管齊發、絞盡腦汁尋求公私協力的新契機。住盟認為:「社會住宅興辦不是只有提供硬體,而是如何讓社經弱勢者『住得起』、入住戶『住得好』。」地方政府為主導的社宅營運體制及公共治理能力,挑戰接踵而來。

1.當代社會住宅公共性意涵關鍵在於「社會性的建構」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2021年在林口社宅公共藝術「社宅非孤島」系列講座中,指出社會住宅關鍵在於居住的公共性意涵。回顧台灣都市現代化的發展歷程,從空間型態面討論,過往垂直型公寓大樓,因為移入的居民相互陌生,以及封閉的建築形式和門禁設施的普及,區隔了大樓內外居民與周邊鄰里的交流,也降低了人與人之間實際接觸的機會。當前新興辦的社會住宅有潛力成為建構都會區的新居住關係和文化的新實踐場域。從住宅產權面切入,其中,「沒有產權的租客」更容易成為大樓中最為邊緣的一群。依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管理委員會的成立以區分所有權人為資格限制,沒有產權的租客們難以介入,或是沒有意願投入社區的公共事務,而即使作為所有權人有機會進入管委會,也往往因為專業知識不足、不夠成熟的社區參與風氣,以及任期限制等因素,使得管委會難以成為穩定、且有足夠代表性的都會型社區公共事務組織。

回到社會住宅,呂秉怡認為社宅具有「社會」與「住宅」的雙重特質,後者單純指涉硬體與住宅興辦的過程,而社會住宅的可貴之處,便是「社會」面的經營,透過社區營造、社福支持、社會創新等積極引入的社會行動,在住宅中發展「社會關係」的種種可能。他也指出,當前政府著重在社宅興建數量的衝刺,容易忽略社會性建構的投入,尤其社會性的建構又需要長期的培力和嘗試。進一步言之,「只租不售」的新興社會住宅的居民雖同樣是租客,在公部門擔任住宅管理單位的情況下,如何培力與引動租客參與公共事務的能量,其機制設計將是能否轉化與催化「社會性的建構」的關鍵。

2.共感、共生、共好的新居住倡議:形成中的社會住宅居住新典範

依據住盟「六都社會住宅興辦配套可肯定機制一覽表」歸納社宅機制,除了所得分級租金、組織再造、 POE(使用後評估)、多元開發數量等機制面評比,其中指出「社區參與」亦為使居民「住得好」的指標。2017年起,在青年事務委員會的市政建議下,台北市政府推出全台灣第一個「社會住宅青年創意回饋計畫」6,將社宅10%戶數透過徵求創新回饋提案企劃,招募到上千名45歲以下的青年住戶,藉由社區共同參與的過程,搭起友善的互動橋樑,建立「好住宅」、「好厝邊」以及「好生活」的社宅模範,朝向社會住宅城市生活新關係的目標邁進。同年,新北市政府以「三峽北大青銀共居計畫」推動臺灣第一處青銀共居,將「共生公寓」(co-living apartment) 的新概念推廣於居住生活之中。7其後也以「新店央北青年社會住宅跨世代共居種子計畫」,針對「社區經營」、「周邊社區連結」、「生活體驗」、「親子兒童」四大類提案招募得免抽籤之跨世代共居種子戶。台中市政府更整合了「共好社宅」為社宅公共溝通及行動平台,2018年起即在豐原安康社宅引入社福、醫療和社造三大專業共好夥伴,將社會住宅的精神落實延伸為「共好社宅」,建立友善開放、合作互助的社群網絡。讓居民不只是租到一戶房子,而是住進一個大家庭。8

「台北市社會住宅青年創意回饋計畫」自2017起連年徵選青創戶,並透過輔導團隊協助公共回饋提案執行,促進聯合交流會或跨基地串連對話,形塑社宅青創品牌
( 圖片來源:原典創思 )
台中市政府整合了「共好社宅」為社宅公共溝通及行動平台
( 圖片來源:台中市共好社會住宅網站 )

短短五年間,從台北市、新北市到台中市,透過開放徵件、免抽籤的提案機制,結合建築空間等設計專業,將社會住宅視為一個促進人際交流、社會共好的實踐場域。招募進住社宅的入住戶被賦予責任與任務,所激發出來創意與活力促使新的居住典範正在不同城市生根、發芽。

呂秉怡認為,「青創計畫/ 共居種子/ 共好夥伴」即是社宅社會性建構的重要範例。原本在公寓大廈中最邊緣的冷漠租客,有機會成為社區事務最積極的參與者,與居民一起創造共同生活的記憶。社宅因此能成為有溫度的家,讓具有互助精神的社區在都會區中興起。他也進一步點出下一階段的挑戰,青年透過積極投入社區事務,是否有機會鬆動居民參與社宅決策的限制?以社宅為社區單元深化民主的學習,讓社宅公民文化養成的重要場所。

直球對決的社會住宅公共藝術:新類型公共藝術的挑戰

藝術家吳瑪俐於主編翻譯出版《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一書,明確指出「新類型公共藝術」的特質:

「指的不是傳統陳列在公共空間的雕塑,而是以公共議題為導向,讓民眾介入、參與、互動,並形塑公共論述的藝術創作。」藝評人呂佩怡歸納「新類型公共藝術」的特質,不僅「移轉了既有的美學概念,試著推動藝術做為一種『社會議題之集結』、『過程重於結果』、『對話、溝通及接納』、『關係導向』、『互動模式』、『一連串的行為取代單一物件展示』、『存留記憶取代實體藝術品的設置』等新型態藝術實踐方式。」9

檢視當前社會住宅議題作為居住正義論述的實踐場域,全台各縣市政府缺乏管理經營「只租不售」的社宅居住單元的公共治理經驗,以及1%的公共藝術基金落實於各社宅場域的勢在必行,種種條件之下,公共藝術計畫更無可迴避的需與興辦單位、居民、青創戶、物業管理、進駐NPO等單位,以更似直球對決的方式共同面對社會住宅經營管理層面的新興課題。

1.建構社宅為「家」的社會參與藝術

為了釐清社宅公共藝術的核心理念,建立台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設置的基本原則,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委託禾磊藝術進行「台北市社會住宅公共藝術設置先期策劃」,使社宅公共藝術一方面因地制宜,另一方面也能夠相互串聯,形成一個全面性的社宅公共藝術網絡。由禾磊藝術提出總論述主題—《HOME TO ALL》於2019~2020年期間,對社宅基地進行全面性的檢視與調查,描繪臺北社宅公共藝術的共同願景藍圖。10

跨基地(已完工社宅)

全台首創以計畫型公共藝術推動社宅共好的創新實踐,2017年由好伴社計策劃執行,該計劃執行超過三年,依序依台中豐原、大里、太平等三個社宅基地完工後啟動現地藝術計畫,其論述主軸聚焦《家常對話》,以集眾人之力,為眾人共同生活而存在的公共藝術為使命11。2019年,台北市政府以第一波完工之社會住宅為串連基地,由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策劃執行含括四大行政區、總計五個社宅基地的《藝居—家的進行式》公共藝術計畫,藉由「藝術行動」、「駐地創作」和「永久設置」三種計畫類型,發揮社宅公共藝術「創造」、「銜接」和「關懷」三向度12

「宀宀美術館」以台中太平育賢社會住宅為場域,呈現藝術家與居民徵件作品
( 圖片來源: 好伴社計 )
《藝居—家的進行式》公共藝術計畫串連了台北市第一波五處完工社宅基地,進行社會參與藝術
(圖片來源: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

鄰近基地構成的場域(興建中的社宅)

值得關注的是,台北市都市發展局持續擘畫社會住宅興建進度的同時,也啟動了以地區生活圈、整體環境場域為操作範圍的社宅公藝計畫,將「興建中的社宅基地」同樣的以公開徵選或邀請比件的方式,尋求藝術策展團隊的提前進場。換言之,不等待社宅完工後才啟動公共藝術計畫,透過公藝計畫的進行,提前執行在地場域的藝術進駐、藝文活動、社造經營等社會藝術工程,此舉雖具有突破性及進步性的思維,卻也考驗了策展團隊的能耐。也是因此,2022年以後陸續啟動的社宅公共藝術計畫,許多舉措皆拉近了社宅與周邊鄰里的關係向度,包括台北市興隆社宅公共藝術計畫《我們在文山相遇》13,明日製作所用藝術拓展「家」定義,於周邊舊安康平宅規劃設置「興隆小客廳」,前期規劃一系列巷弄走路微旅行、「生意興隆小料理」期間限定攤車等遊走方式,營造與居民一次又一次相遇的機會。由禾磊藝術主導《我們在家》14台北市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於社宅周邊經營社區藝術工作站「福德聚場」,透過經營藝術和居民相聚的所在,和新舊鄰里開啟家園共創的新篇章,同時也觀察社宅落成過程中新的社區文化生成。由水谷藝術操刀《給平凡人的萬華散策》15,從位於萬華北中南為區域型場域,青年二期、莒光、福星等三座社會住宅,以「家」的概念,用藝術書寫在地現代性以來的殖民、勞動、都會史等的記憶與遺忘。轉化藝術為「發現平凡人也有不平凡的日常生活美學!」

《我們在文山相遇》公共藝術計畫受限於社宅尚在興建中,故以「生意興隆小料理」透過期間限定攤車遊走方式,營造在社宅周邊與居民相遇的機會。 ( 圖片來源:明日製作所、李政道 )

2.著重夥伴鏈結的社宅實驗機制規劃

新北市政府盤點已完工、興建中、規劃中等社宅基地共計十處,以先期規劃的視角,搭配已完工的土城員和社宅進行合作住宅倡議、青創戶與藝術創作者的徵選媒合入住實驗方案,多管齊下採取滾動式的行動研究方式,尋求更適合新北市社宅基地大小不一、各行政區距離過於遙遠等社宅公藝策略。

合作共居計畫:一間有26房的家

由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倡議多年,2022年正式推出的「一間有26房的家」的合作共居計畫,公開徵求26戶伙伴入住土城員和社宅二樓,營運一個有26個居住單元(雅房),有共享廚房、客廳、多功能空間、DIY教室、園圃等的合作共住社群16。其中欲「為社宅引入自主管理的精神,從選房、訂定居住公約、社區事務分工、空間維護管理、公積金使用等,讓入住的年輕朋友們自己討論、自己決定、自己當主人!」另方面,也參考了台北市青創計畫的成效,善用公共空間提供進駐者營造共做共享的氛圍,設置DIY教室並搭配相關課隊,鼓勵住戶共做,裝置空間、製作家具、植栽園藝、共煮共餐,獨樂不如眾樂,再邀社宅其它住戶參與!

《一間有26房的家》公開徵求𝟮𝟲戶伙伴入住,將引入自主管理的精神
( 圖片來源: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 )

旗艦型社宅公共設施的公眾參與可能:《Being Whole做伙》

由原典創思主導,轉化雙和地區前國軍帳務中心的社宅預定地《樂活共生實驗基地 x 好窩聚空間實驗計畫》17操作經驗,提出《Being Whole做伙》18論述作為新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先期規劃,並以土城員和社宅為旗艦型空間,招募結合具有青創精神與藝術背景的「青藝戶」入駐。該計劃以策展團隊作爲平台,結合青藝戶進行社會參與藝術,打開藝術的型態與邊界,實踐每一種家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該計劃屬於先期規劃,意指將「規劃中」的新北市等十處社宅基地納入公共藝術計畫的一環。嘗試透過「已完工」的土城員和社宅基地為行動實驗基礎,以可見推動不可見,將累積之操作經驗歸納為公共設施公眾參與機制,轉化、推廣、擴散到未來的新興社宅公藝計畫。

《Being Whole做伙》嘗試透過「已完工」的土城員和社宅基地為先期規劃及藝術行動基地,後續將拓展經驗至新興社宅。( 圖片來源:原典創思 )

3.肩負公共溝通社會責任的九年行動研究公共藝術計畫

3490為林口世大運選手村社會住宅的總戶數,林口社宅亦為全台基地及戶數規模最大的社會住宅基地。全計畫橫跨九年,共分為兩階段推進,以「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 的方式執行子計畫,透過一個藝術計畫去逐步探索社會住宅的核心意義。2021年正式啟動第一期藝術進駐,子計劃A由原典創思提出《喂喂!這裡是3490村》19串連ABCD四區社宅空間,亦透過經營「人人喫茶店」、「日日習之所」等駐村空間,提供藝術計畫細微觀察、居民培力的平台。子計劃B則由瀚草文創團隊操刀,除拍攝紀錄片,亦將結合社宅議題及場景拍攝影視劇集,扮演社會大眾公共溝通任務。

不同於各縣市地方政府的社宅公藝計畫,「林口社宅公共藝術計畫」由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主導,透過二階段操作,擬訂最適切之方案作為第二階段永久性作品及藝術行動發展創作之參考,來探討社會住宅的公共藝術樣貌。

《喂喂!這裡是3490村》媒合藝術家創作提出以駐地空間為類永久性公共藝術作品,培力居民及社群持續投入作品的經營管理。 ( 攝影:施佩佩 )

11月社會住宅專題規劃進擊的社宅:社會居住新轉向

2022年是臺灣社會住宅運動十一週年,甫出版的《不只是房子:社會住宅城市生活新關係》一書揭諸了「社會住宅能做的,遠比提供一個便宜的殼多更多,不只是居住政策,更是社會合作、共享價值的社會實驗。」其中,陳東升點出了2010年以後「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與過往出售型的國宅的具體差異,他認為,「社會住宅創造的不只是土地空間財產權的差異,而是一種新的生活價值和社會制度。」長久以來,台灣的住宅問題與八零年代根深蒂固的「房地產業是護國群山」20觀念糾葛纏繞,連帶的使理應作為與社會問題一同與時俱進的住宅政策長年固守產權思維、僵化過時。

《不只是房子:社會住宅城市生活新關係》集結近年台灣社宅實踐行動,及國內外案例經驗,為台灣第一本社宅行動專書
( 圖片來源:原典創思 )

​​如今,回顧過去十年來民間倡議、專業突破與公部門參與協作等政策案例多元實踐之途徑,本專題以「進擊的社宅:社會居住新轉向」引領讀者看見於社會住宅內,許多饒富趣味卻充滿省思的故事與案例,以創新的「租屋者」、協調的「中介平台」、倡議的「實踐者」等多元角色,如何創造有生活共感的「社會住宅」。以下共分為兩大主軸介紹:

主軸一:社會住宅空間新秩序(部分題名暫訂)

有別於傳統公寓大廈的物業管理模式,「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需要創造屬於當代居住情況的經營策略。本主軸分為五篇,歸納各案例之實踐經驗,勾勒社宅空間新秩序的樣貌。依序為:在公私協力的機制架構下,青創戶被引進社宅入住,輔以輔導培力的過程參與公共空間協商,創造屋頂空間的綠色天堂;以社會福利照顧為核心的社宅,循序漸進以專案戶及NPO入駐機制,慢慢織起更大的社會網,當中遇到的困難與挫折也不在話下;打破多代同堂或核心家庭的居住單元模式,以共用的公共設施和公共空間,發展26間雅房作為合作共居的實驗計畫如何可能?以藝術為媒介,藝術家與策展團隊如何搭起一個對話的平台,透過駐點空間展開促進人人與日日公共參與的介面。

  1. R樓的綠色天堂:東明社宅農園的實驗/ 東明社宅青創戶婷姿 Amber
  2. 在社宅裡,織起一張更大的網:從林口社宅看居住中的社會照顧/ 王昱文
  3. 一間有26房的家:土城員和社宅的合作共居實驗/詹竣傑
  4. 日日X人人,藝術如何打開社宅空間新想像/漳玨賢
  5. 人本相異,藝術探見社宅生活多元樣貌/漳玨賢

主軸二:社會住宅社會新關係(部分題名暫訂)

社宅居民像是來自四面八方的「新移民」,彼此之間在三至六年的短期居住方案中,如何突破自我為「短期租客」的心態,透過在日常中的青年創意回饋實踐,以最親密的居住的家作為擾動社會關係的場域。其實踐手法花樣百出,包括像是報馬仔一般的「社區報」成為資訊(八卦)流通之載體,結合輔導團隊舉辦中大型活動、設計最有儀式感的入厝典禮等流程設計,促使不同的生命個體能更為轉向關心社會住宅扮演的公共議題角色,也是促進1+1>2等社會新關係的起點。

  1. 「東明道相報」用社區報翻玩社宅:第一線青創的觀察筆記與實踐/東明青創戶Belle
  2. 社宅青創的地方創生風土學/李琪萱
  3. 1+1>2_青創如何跨基地合作,打造大型活動盛事/陳奕凱、盛暐庭
  4. 社宅入厝趴作為新型態的入厝儀式/陳馨恬
  5. 關係美學的經驗反思:居住、藝術與社宅新關係/ 王昱文

可能加碼的一篇,第11篇來自林書嫻在日本參與調查的各地住宅公寓,主要以早期UR蓋的出售住宅,歷經近五十年後的出售公團住宅多半已老舊頹圮,介紹居民如何進行的自主社區營造活動。

十一月的社宅專題,接在2022年的尾巴。疫情帶來的影響一點一滴的被認識,有些能被放大到社會情況當中去討論,也些則細微到以為不值得一題,但卻也可能是足以影響生命的一句話、一件事或一個生活的狀態。本月的專題,特意邀請這些第一線的生活經驗者,引領我們直擊這些容易被忽略的、卻持續在生活中堆疊的小事,也是這些點滴的時空堆疊,社宅才有了進擊的可能,帶領著想像轉向新的實踐之路。


參考資料

1 引用參考整理自「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 2014年台北市長選舉政見比較系列──居住政策〉2014/11/6,:https://readandanalyse.blogspot.com/2014/11/2014.html

2 同上。

3 產經新聞2014選舉專區,2016/09/05,〈 柯文哲:建立5萬戶社會住宅 解決年輕人安居問題〉,https://www.1111.com.tw/news/jobns/718

4 【新聞稿】要選市長,就蓋社宅!六都進度與政策倡議記者會 111.8.9 http://socialhousingtw.blogspot.com/2022/08/11189.html#_ftn1

5 政府統計資訊於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提供「全國社會住宅興辦進度統計表」,參考自https://pip.moi.gov.tw/V3/B/SCRB0501.aspx?mode=7。

6 《臺北市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FB:https://www.facebook.com/JKPublicContribution/

7 新北市政府三峽北大青銀共居計畫,〈一起生活也不錯〉,參考玖樓:https://www.9floorspace.com/sanxia。

8 好伴社計,〈台中共好社宅實踐成果論壇側記(上)〉2019/6/6,引自:https://reurl.cc/DX9XR5。

9 呂佩怡,2011,〈「新類型公共藝術」的轉譯與在地變異〉,發表於藝術觀點 2011.07 頁76-86。原文引自:http://www.itpark.com.tw/people/essays_data/743/1631。

10 《HOME TO ALL》,官網:https://www.home-to-all.com/

11 《家常對話》公共藝術計畫網站:https://smalltalkart.com/

12 《藝居—家的進行式》公共藝術計畫網站:https://eg.deoa.org.tw/about。

13 《我們在文山相遇》FB:https://www.facebook.com/WenShanEncounter

14 《我們在家》FB:https://reurl.cc/KXk3Vg

15 《給平凡人的萬華散策》FB:https://www.facebook.com/WalkinginWanhua

16 《新北社宅享一起:員和合作共居計畫》,網站:https://ours.org.tw/socialhousing_cohousing/

17 《Open Living永和樂活共生實驗基地》FB:https://www.facebook.com/2017openliving

18 《Being Whole做伙》FB:https://www.facebook.com/beingwhole.ntpcart

19 《喂喂!這裡是3490村》https://www.facebook.com/linkou3490

20  東森財經,2022/09/28,〈房地產是經濟火車頭!徐國勇一句話 民團、學者、立委全炸鍋〉,出自:https://news.ebc.net.tw/news/house/33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