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RSS Feed
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首頁
尺度
國土規劃
城鄉規劃
地景設計
都市設計
交通規劃
社會住宅
議題
韌性與調適
人本街道
公民參與
地方創生
數據與科技
社區照護
兒童友善
都市再生
自然與人
每月主題
【專題】當我們將有一座全球最大的國家兒童未來館時…..
2024年
2024年12月 – 海洋與島民
2024年11月 – 當設計從童年視角出發
2024年09月- 棄成長時代
2024年08月 – 另一個10年-新規劃設計技術和他們的形狀
2024年07月 – 可負擔的穩定租屋,我們離它有多遠?
2024年6月 – (制度/社會)韌性的城市
2024年05月 – 遊戲培育多元韌性 x 利益風險評估執行
2024年04月 – 未竟的轉型 — 臺灣能源關鍵挑戰
2023年
2023年11月 – 影視媒介與空間教育
2023年10月 – Urban95 兒童視角城市規劃課程筆記
2023年9月 – 透明地景
2023年8月 – 誰的鄉村?為何規劃? 鄉村多元樣貌的書寫
2023年06月 – 老屋再生與街區振興,臺南的十年路
2023年5月 – 原鄉規劃:傾聽.對話.地方智慧
2023年3月 – 設計街道:我們需要好行好走的路
2023年2月-社會住宅與社會創新
2022年
2022年12月 – 真實與烏托邦的距離:共融合作住宅
2022年11月 – 進擊的社宅:社會居住新轉向
2022年10月 – 以河流為起點:想像,體驗與生活中的流動
2022年9月 – 時間的迷思
2022年8月 – 那些導覽要教你教我的是?
2022年7月 – 城市的吶喊!氣候變遷ing
2022年6月 – 轉身面向海
2022年5月 – 城市中的生物多樣性
2022年4月 – 學校沒有教的事
2022年3月 – 探索地面之外
2022年2月 – 為了明日的記憶:轉型正義與空間
2021年
2021年12月 – 遊戲場是空間環境,不只是遊具產品
2021年11月 –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2021年10月 – 樹與森林
2021年9月 – 地貌與構築
「地貌與構築」收錄的數篇文章,有些簡介地貌、空間與人類感知之間的關聯;有的探討從地形(terrain)過渡到地誌學(topography)的意義形成 ; 有的從地質公園談起,考察板塊作用與島嶼形成的身世之謎…目的在於喚醒讀者們對於「地形」這項極其基本、卻常被忽略的媒材,所具有的無窮潛力。並希望藉由「構築」的案例介紹,來重新思考地貌、空間與細部之間的對話,一窺「地景建築」這門專業裡,其雄渾踏實、不花…
2021年8月 – 教室外的在地學習
甫過疫情的高峰,孩子們停課一路到了暑假,三級警戒以來兩個多月的日子,越發彰顯了學習不一定要在教室中。在台灣各地有許多的行動者,他們用兒童的視野,帶著孩子從認識自己,找回連結街區及鄉野的方式。 由眼底城事與裏路共同策劃的本月主題中,行動者們分享如何設計活動和課程,促發孩子去觀察、摸索空間,讓他們對環境能有不一樣的認識角度與想像,從而在這些經驗中長出對地方的歸屬感。這些在孩子心中落下的美好種子,同時型…
2021年7月 – 城市人間的維生系統: 菜市場大不易/疫
2021年6月 – 我們想要怎麼樣的永續生活
2021年5月 – 資料驅動的空間分析與規劃
2021年4月 – 國土計畫與計畫之外
2021年3月 – 平台都市主義
2021年1月 – 島嶼臺灣 2030
2020年
2020年12月 – 看不見的城市
2020年11月 – 人本友善的街道
2020年10月 – 都市的流
2020年9月 – 電影與城市
2020年8月 – 自然遊戲空間
2020年7月 – 宜居城市
2020年6月 – 食物與城市
2020年5月 – 參與式設計
2020年4月 – 社區療癒
2020年3月 – 東亞街之道
2020年2月 – 搞軌都市主義
2019年
2019年11月 – 居住的社會問題
2019年10月 – 韌性的進擊! 沿海聚落的未來
2019年9月 – 五感景觀
2019年8月 – 活的空間
2019年7月 – 2050・City・Everyday life
2019年6月 – 兒童友善城市
2019年4月 – 城市照護與高齡社會
2019年3月 – 閒置空間與再利用
2019年2月 – 玩台灣
2019年1月 – 地方之眼
2019年12月 – 都市地景中的矛盾與複雜
2018年
2018年12月 – 韌性成事好城市
2018年11月 – 三歲生日快樂
2018年10月 – 文資再戰
2018年9月 – 自行車友善社區
2018年8月 – 山寨以及他們的產地
2018年7月 – 校園景觀
2018年6月 – 鄉村的未來
2018年5月 – 智慧的城市
2018年4月 – 遊戲的人
2018年3月 – 行走的人
2018年2月 – 過年中的城事
2018年1月 – 臺灣地方的美好
2017年
2017年12月 – 給我一口好空氣
2017年11月 – 社區交往- 重建一座具有親密感的城市
2017年10月 – 散步正當道!適宜散步的城市
2017年9月 – 中部城鄉的翻轉
2017年6月 – 好玩城市進化論
2017年5月 – 游擊花園的都市指南
2017年4月 – 氣候服務與空間規劃
2017年3月 – 綠色基盤系統
2017年2月 – 設計專業如何介入社會
2017年1月 – 友善與平權的空間
2016年
2016年12月 – 空間與制度工具
2016年9月 – 再訪公民參與
2016年8月 – 鄉村創生
2016年7月 – 我家隔壁的好景色
2016年6月 – 韌性城市
2016年5月 – 好的街道
2016年4月 – 廢校與鄉村
2016年3月 – 關於未來公園的想像
2016年2月 – 菜市場
2016年1月 – 自行車城市
2015年
2015年12月 – 都市再生
2015年11月 – 民眾參與
專欄
威廉懷特小教室 / 眼底城事編輯室
森度空間/斯創教育工作群
【不只是遊戲 Beyond Play-Making】 / 李玉華 Christine Lee
孩子,被生在一塊土地上,陽光、空氣和水的自然滋養,整個社會脈絡環境的文化浸濡,系統教學或自我探索的知能培育,甚至基礎或前端科技進展及未知,當然還有更多。作為和孩子一起生活在一個空間裡的養育者、陪伴者、教育者、設計者、領域專業者、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等,曾經我們一群夥伴從遊戲空間變革開始;未來,我們還能多方面地做更多什麼?這是一個向國內外學習的各種筆記和實例整理給每一位參考,因為我們相信每一位都能為孩…
都市運輸觀點/林輿先
一起合作住宅吧/OURs都市改革組織
地景故事 Earthwords / 孟宗
非寶島指南 / 陳尚平
都市設計系列講堂 / 基隆市政府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
地味手帖/裏路
從電影看城事 / 陳小易
On Air ON AIR / 簡旭伸研究室
On Air ON AIR專欄,是「論空氣 on air」,也是「廣播進行錄製中 (ON AIR)」,也可以是秀正要上演中 (the show is to be on the air)」,三層疊加就是一場系列討論。 我們一起藉由人文與社會科學視角來看「空氣」,並且延伸討論都市環境相關的空氣,從氣與空氣 air, 到天氣 weather, 再到天空 sky-space, 與自然大氣與社會氛圍 atm…
家山共學計畫 / 眾森自然工作室
眾森自然工作室,以山林教育為核心,以開啟自然的視野,探索美好的生活為目標。我們認為山林教育不一定要跑到深山!家山,家裡旁邊的那座山,就是最好的導師。 而我們想談的家山,也不是只有山,而是以「家」為核心,延伸到「山」林之間,包含流經的溪流河川、社區聚落、街道巷弄及公園綠地,所建構出來的生活場域,都屬於家山的範圍。如此一來,家山不再只是一座孤島,而是你我生活的一部分。家山,也可以是一個心理的投射,哪裡…
資訊
說書
活動
關於
我們是誰
版權說明
聯絡
所有文章
社區交往與反造再起
台北|社區交往與反造再起
講者|侯志仁、施佩吟撰稿|YuLi (本次講座由基隆市政府都市發展處主辦,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策劃的「KE…
202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