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屋 – 囝仔們ㄟ店」-牽起鄉村孩子的手,讓孩子在熟悉的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文:林佩儀

在台大畢恆達教授「人與環境關係導論」的課程演講中,來了一群可愛的小小演講者,他們是來自花蓮的「五味屋」。在畢老師的邀請之下,第四度到台灣大學來演講。是什麼樣的魅力,讓教室內座無虛席,就連教室外都站滿了聽眾,筆者我也站在教室外,聽完了這兩個多小時的演講。

(圖片來源:五味屋的臉書專頁)

五味屋,一個充滿關係而不是塞滿東西的鋪子(圖片來源:五味屋的臉書專頁)

 

花蓮縣壽豐鄉豐田村(註1)的「五味屋」,位於豐田車站的前方,是一個閒置空間,為日治時期的「風鼓斗式」建築(註2)。過去因年久失修,一度面臨拆除的危機,在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的奔走之下,最終獲得保存,並在2008年成立「五味屋」,一間社區的公益二手商店,同時也作為社區青少年兒童的聚會場所。開店做生意並非為了賺錢,而是為了給孩子更多的學習機會。

東華大學的顧瑜君老師是「五味屋」幕後的重要推手,她拋出了一個疑問做為演講的開端:「為什麼鄉村的孩子也要跟城市的孩子一樣,只能每天上補習班追求課業成績,卻不能用身邊的大自然做為最天然與最直接的教材?」顧老師點出台灣因為「城鄉差距」造成偏鄉教育學習落差的問題,使得越偏鄉地方的孩子在年紀越小的時候,就必須離開家鄉去就學。而在這樣的狀況下,要如何幫助這些偏鄉的孩子?

註1:豐田村:台灣在日治時期的其中一個日本移民村,現今為花蓮縣壽豐鄉豐裡村、豐山村、豐坪村三村。
註2:風鼓斗式建築:其造型與風鼓車的漏斗口反過來看相似而取名,早期日本移民村大多以此作為當時的建築形式。

 

五味屋的發起人是孩子,堅持者與行動者也是孩子

「五味屋」從最初的建築空間改造,到二手商品的募集、整理、分類、標價和販售,都由孩子和大人一起討論和學習。而孩子也在這樣的過程中,有了更貼近真實生活的參與,體認到做生意的過程就像人生一樣,充滿「酸甜苦辣鹹」五味雜陳,也就是「五味屋」的名字由來。而五味也可以是鄉村的五種味道:`「頂真、勤儉、親切、感心、好用」,或是更進一步定義為「五way,五種經營方式」:

・掛羊頭、賣狗肉:以商店經營作為孩子們的學習場域。
・老闆不在隨便賣:遇到社區內生活不穩定的客人,給予折扣。
・黑店:早期的五味屋燈光昏暗,笑稱黑店。
・銀貨不兩訖:有想要或是需要的東西,靠換工來獲取。
・吃人夠夠:除販賣商品外,還要將客人拉進五味屋,成為志工或朋友。

(圖片來源:五味屋的臉書專頁)

以孩子們為中心形成的五味屋網絡中,成員有在地社區居民、老師、社工、志工、研究團隊、社區媽媽們和NGO。在「以做生意之名.行學習之實」的五味屋中,有「常態學習」和「主題學習」兩種學習計畫。「常態學習」主要為商店經營、物資整理、標價、上架、閱讀和體能等。而「主題學習」則有洛神花種植產製、鋼琴、吉他班、繪畫、二手物再生創作-五味藝坊、壯遊台灣-挑戰與體驗(單車行/戶外探險)、我們的故事-影像記錄、荒野保護協會-弱勢社區環境教育等豐富內容。過程中,大人都只是教導與陪伴的角色,主角是孩子們。

(圖片來源:五味屋的臉書專頁)

每一組孩子上台分享自己負責的工作與參與過的內容,分享結束後,顧老師都會給予鼓勵,並說明這些活動背後的學習目標,希望孩子在過程中都可以有所成長。不論是二手物的買賣、自己做晚餐或是種洛神花,每一件事情都由孩子去發想、行動和反思。

例如有孩子分享她在五味屋工作換取點數,再用點數換取東西。而要用點數去換什麼東西呢?在五味屋有個規則:如果是用點數換「需要」的東西就是原價,但如果是換「想要」卻不一定需要的東西就是原價的兩倍。最後孩子說她把買「想要」的東西點數省下來,換取參加這次台灣大學之旅的機會。在這樣的過程中,不但能教導孩子何謂「靠自己努力獲得」,以及擁有判斷自己是「想要」或是「需要」的能力。

(圖片來源:五味屋的臉書專頁)

賣的是商品,成就的是資源串連互助的平台

這幾年來,五味屋從一個據點慢慢擴大成為一個網絡,發展出:見性工坊、瘋衣舍、築夢踏食館(Foodstand)、外婆的家簡樸公益民宿、築夢基地-夢想館、小書店-豐田冊所和豐田行館等八大據點。顧老師認為很重要的是:「不和村莊搶生意」。以民宿為例,也就是用更高的價錢,卻不一定提供比其他民宿更好的品質,因為所有東西都是二手物。而當其他民宿業者客滿後,才會將客人介紹給五味屋。五味屋建立一種互助的型態,是孩子和村莊形成共同經濟的概念。

所以,五味屋只是個幌子,這裡要買賣的不是商品,是一種關係。孩子們要賺得不是錢,是人與人之間的緣分,還有自己的將來。在五味屋裡體會人生,嘗盡酸甜苦辣鹹。同時也創造更多的社區參與,凝聚大人與小孩,成為一資源串連的平台。

而在和其他社區參訪或是學校交流的過程中,許多人都會問到:「可以複製你們的經驗嗎?」但顧老師認為:「我從未想過這樣的經驗可以複製。但要複製可以,請複製整套,連花蓮豐田村的歷史都要一起複製。」意思是每一個地方的歷史發展與地理環境都有其獨特性,所以豐田村才有五味屋的出現,而五味屋又影響了豐田村的發展。

這次的演講實在是非常的精彩,這些平均年齡大都只有國小的孩子們,在台大的課堂上,用自己的做的簡報介紹自己的工作和五味屋。我看到了教育介入社區的過程,以一種漸進式的學習方式,創造出不強迫也不限制,卻讓孩子們願意停留的空間。孩子在過程中,並沒有意識到這是學習,而卻能同樣達到學習的效果。而這些在背後默默努力的志工們都有共同的理念和想法:「要牽起偏鄉孩子的手,讓他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花蓮豐田村的五味屋,讓我看見了台灣閒置空間再利用以及社區營造的機會和可能,並非只有「文創」才是唯一的道路,人與人的串連才是一條永續經營的長久之路。

(圖片來源:五味屋的臉書專頁)

【參考資料】

五味屋
http://www.5wayhouse.org/index.html

五味屋實踐夢想台大行
http://5wayhousentu.weebly.com/214882877122823234162004326053.html

五味屋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E4%BA%94%E5%91%B3%E5%B1%8B-337089539663814/

 


林佩儀
來自雲林的鄉下小孩,嚮往著城市生活而來到台北,卻總是在城市中尋找熟悉的人情味,容易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串連而感動。師大地理系畢業,目前就讀台大城鄉所。

來自雲林的鄉下小孩,嚮往著城市生活而來到台北,卻總是在城市中尋找熟悉的人情味,容易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串連而感動。師大地理系畢業,目前就讀台大城鄉所。

One thought on “「五味屋 – 囝仔們ㄟ店」-牽起鄉村孩子的手,讓孩子在熟悉的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1. 花蓮的豐田在半世紀前 大量的台灣玉被發掘 是台灣玉的故鄉…..而礦場開採對環境是無情而致命….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