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眾聲喧嘩.台後呢?規劃者/設計師跨行經營眼底城事三年的行外風景

文:一心

 

三年!為何三年對我們為這麼重要呢?

原因也挺簡單。當初設立眼底城事時,正好看見一篇文章,提醒大家投入一件事情一定要撐過三年,三年才是一個門檻。因此,當時內心暗自決定,這件事必須好好做上三年,不能逃走。

這一路上,有點顛頗、有時蹣跚,關於城市與人的一切,發生的事情太多、變化太快,我們知道的太少。一片混沌裡,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哪些議題值得我們在意或一起努力?要如何確定,我們在一條正確的路上,向前行去,遙遠的彼方,有著想望的城鄉生活環境與方式?沒有偏離方向太遠?

三年了,我們一群非媒體專業的門外漢,投入這一切的台後風景與心路歷程,透過這篇文章說說;也期許三年後,有另外一片眾聲喧嘩的景緻。

 

Q:眼底城事是如何成立的?經營的方式是什麼?

A:眼底城事的創站小編群都是某間公司的前同事,一共有五位。人生總是會有奇妙的轉折點時,眼底城事就在茶餘飯後的亂談中聊了出來;在第三年時又增加三位生力軍。

眼底城事三年來維持每週週一、三、五發文,一週三篇文章,三年來累積約有400篇文章、100位寫手群、粉絲人數約9,300人(期待快衝上一萬)。

眼底城事不是一間公司、不是一個立案組織,眼底城事沒有任何的經費贊助與金援。因此小編是無給職,文章都沒有稿費,各位讀者在眼底城事看到的好案例、好觀點或實踐經驗,都是作者們的熱情貢獻。 – -》謝謝眼底作者群,一起看看有這群熱心的作者們,按此

 

Q:為何要成立呢?

小編群大部分是規劃師與設計師,因工作關係,常需大量資料、觀點或案例。三年前,有感台灣對於城市空間議題的討論偏少,部分重要議題甚至乏人問津,如氣候調適、韌性設計、生態基盤等等。因此我們就嘗試透過一己之力,收集文章,讓文章變成線上共享的知識,讓更多關注台灣空間的人,可以獲得多元的城鄉空間議題的觀點。

做了之後發現,寫一篇文章要耗費的時間真久。為了要有不間斷的文章上線“貨源”,跟拉保險一樣,我們先開始騷擾周邊的親朋好友,最後大家看到我們也常常會冒起冷汗說:「啊!稿件還沒交!」。總是會有這種尷尬感,再這樣下去大概會變得沒朋友吧,所以我們開始展開厚臉皮策略,跟不認識的人邀稿,結果因此認識許多有趣的人,如同開啟了好多面向的窗,發現原來有許多人透過實際行動默默地在為這片土地付出。

撞牆期出現在第二年的時候,邀稿著實不容易,而準時交稿也常會有困難,尤其是看著小編們在日常工作忙翻的狀況下,還要催稿、改稿或文章上線等工作。就會不禁自問「真的有人看這些文章嗎?這樣對台灣真的是件好事嗎?效益有達到嗎?」這些沒有回音/解答的自我懷疑,不斷在內心中出現。

幸好,非常少量但正面的回應開始出現在留言中,這些留言,就如強心針或是卜派的菠菜一樣,讓心中的小苗有茁壯起來。甚至有一次,小編受邀到景觀系畢業聯展中分享,分享後準備離開時,一位應屆畢業生拿著當年度的畢業作品集送給小編,她說:「謝謝眼底城事的文章,是我考研究所時很重要的知識背景來源,而我也順利考上研究所了。」

 

 

 

 

 

 

 

 

文章,如鏡子可供自我的審視,也是一顆等待發芽的種子

大家一定挺好奇,為何需要成立一個網站邀請大家寫文章呢?尤其在目前文章百花齊放的網路時代中,琳瑯滿目的文章真是不想看也看不完。

《知識的假象》的作者認為人是無法獨立思考的,「我們若依靠腦中的有限知識和推理能力,絕對不會具備如此出色的思考能力。我們成功的秘訣,就是活在知識俯拾皆是的世界,知識存在於我們製作的東西中、我們自己的身體裡、工作環境,以及其他人身上。我們活在一個知識共同體中。」

張大春曾經說過幾段話:
「我在召喚那些從小寫作文、畢業後就不寫作文也不寫文章的人。你還是在的,而且,你可以寫文章。」
「而真正會影響的,是對於生活經驗的感受力。」
「對生活感受的萎縮,使人只剩下最簡單的欲望,不是吃就是繁殖,沒有其他。」

眼底城事所進行的,就是在召喚大家,透過寫作,更加關心/感受我們的城市書寫過程中,往往會發現原先主張的觀點的漏洞、開始想要旁徵博引、自我開始辯論;寫作,是自我對話的過程。城市空間種類繁複,每人所關注的觀點面向截然不同,如何透過自我撰寫的過程中,將心中所認同的價值被有條理的論述出來,是一種自我探索的過程。

眼底城事的邀稿對象多元,有空間專業者、有老師,最特別的是還會跟重要的實踐者邀稿,例如海廢議題、用繪畫做在地文化展現、青年在農村的經營、參與大地藝術季的觀察、在台南推動人行空間改善、兒童遊戲權的倡議團體等等。城市是個組合體,由生活在城市各地的人們,透過不同角度與身份,訴說其所觀察的城市面貌,更顯生動、多元。

正因為如此,我們更需要合作、更需要開放的知識交流平台,讓大眾分享經驗與知識。透過線上的分享與交流,突破自己思考的侷限,期望改變公共決策的方式。在眼底城事的文章,就猶如一顆種子,期待在任何不知名空間的你的心中,發芽、茁壯、形成力量。眼底城事這三年的角色轉換,可說是從一個坑、一個舞台、到漸漸形成為一個共同討論的場域,我們希望這是一個大家一起灌溉茁壯、互相共享的「知識共同體」。

 

Q:三年路上的風景有哪些?

公民寫手文章冒出;與日常生活/地方相關文章關注度高

眼底城事三年來約共刊出400篇文章,哪些文章是讀者點閱率最高的呢?其實從前五名點閱率最高的文章中,就可以看出眼底城事的讀者群的多樣性。這五篇文章分別是:

五篇文章作者都非以寫文章為業,甚至有第一次寫文發表的初生之犢,顯示網路社會給予大眾一個發言的平台,名氣不是最重要,可以產生共鳴共感、增加知識、突破以往認識的世界,這些都是重要的。而且五篇文章從兒童遊戲、農村、韌性城市、社區營造、建築研究等完全不同面向,展現網路平台所面對的是開放的大眾。只要是好文,絕對會被看見。

另外,有幾類的文章關注度較高,如日常生活相關的公共空間的議題也容易獲得關注,如兒童遊戲場;或關於城鄉景觀空間議題的文章,點閱率也高。另外有關地方經營的經驗談,也獲得很多觀眾青睞。

很多人都說,網路文章不適合長文,這一點倒是在眼底城事中呈現不一樣的面貌。在這裡,多篇字數長、無法一次看完的文章,其點閱量與分享量都很高,表示當知識的厚度足夠時,就會是一個值得好好閱讀、收藏的資料庫。

小編在此邀請螢幕前的您,不要遲疑了,一起動動手,加入寫文的行列。(投稿專線 eyesonplace@gmail.com)

 

不只局限在專業界,開始與關心空間議題的社群、團體合作

眼底城事小編們,平日除了挖坑、邀請大家入坑寫文章外,我們亦會投入在重要的議題行動中,嘗試與不同的社群進行合作。這類與不同社群團體,針對重要議題協作的機會,是公共政策由下而上推動的重要關鍵力量。

 

眼底城事在參與社子島開發議題時,與相關專業者進行分工,由眼底城事找了幾位熱心朋友們一起負責「懶人包」,懶人包的目的在於訴求社子島開發對於淡水河兩岸雙北市的水患疑慮。另外,2017年應社企流邀請,一起參與社企流年度專題「打造韌性城市」,擔任顧問,我們邀請了關注韌性城市的老師群(廖桂賢老師、盧沛文老師)一起參與專題選材、內容討論。


眼底城事與倡議老師、朋友們一起製作的社子島懶人包《社子島開發引發的水患問題》


眼底城事參與社企流2017年的年度專題《打造韌性城市》

 

另外,我們也透過“每月專題”的製作,探討想關注議題.有時也會邀請客座主編,擔任籌劃與邀稿的角色,這類的合作.都產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2017年9月的中部城鎮翻轉專題10月散步正當道(以台南為主),都是由客座主編邀請關注在地或於在地實踐者進行文章攥寫,多一層認識在台灣各地的實踐。跨領域也是重要的,景觀專業背景的作者孟宗與T.H.Cheng,一方面擔任專欄作家也擔任過多次客座編輯,策劃以景觀為主軸的專題(游擊花園的都市指南校園景觀山寨及他們的產地)。2017年11月的社區交往專題,也是原典創思開始思索如何透過人作為hub的地方實踐。

能量最為驚人的專欄,是由一群家長們組成的倡議團體「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所經營的專欄,文章量多(3年累積41篇)、討論層面廣(從行為、心理需求、專家訪談到案例都有)。其所產生的效益是,大學設計課的學生只要做到兒童遊戲場的設計題目,這裡就成為最好的資料庫了;而各地政府或是市民代表,也會閱讀這些文章,成為瞭解兒童遊戲需求的重要入門。公民的線上文章,變成一種開放資料庫,是社會知識共同體的寶庫。

 

鬆散組織的實踐行動力

眼底城事是一個鬆散的組織,沒有費用,不是公司,小編分散各地,所有會議都是視訊。但在文章之外,我們試圖嘗試一些實質行動;這對我們來說是陌生的,因為以往在設計公司的案源通常是由政府或開發者委託,必須以業主的意志為主導。而一個自己申請贊助費用的行動,則是以大眾的利益為先。

我們第一個實質行動是同安街87-1號空地改造案。這個行動的費用是向信義房屋社區一家申請約20幾萬,動念是看見一群媽媽們訴求兒童遊戲空間的問題,因此,我們想要藉由一塊空地,打造一處由孩子參與設計、參與建造的遊戲空間。眼底城事與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在地里長(河堤里鄒里長)一起提案,因為大家都是上班族,必須都用下班後的時間,我們從討論、參與式工作坊、設計、到自己施工,一共耗費約十個月的時間。核心的成員包括規劃者、設計師、家長們,幾乎每週或每兩週討論一次的密集度,到了工作坊時更是約有二三十位的工作人員,而在施工階段則有一百多位的志工一起來打造。

在這個空地上,我們最終沒有設置任何遊具,因為我們發現這塊空地平日已是社區老人樹下聊天的所在,我們設置一個弧形的平台,歡迎人們在樹下乘涼、觀看、或遊戲。這是我們第一次嘗試,從意見收集、設計構思、施作都是跟著使用者一起;踏出去這一步,我們與使用者的認識更密切了;也同步了解,參與式設計的重要。


同安街空地行動是由意見收集、設計構思、施作中,落實與使用者一起設計打造。

 

另外,我們也開始進行幾次的兒童遊戲場參與式設計工作坊。每次嘗試,都是抱持著戰戰兢兢的態度,期望在設計前期拉近使用者的意見、讓設計者更了解使用者的需求,都是工作坊的最終目的。(關於兒童參與式工作坊的文章可參閱,文章1文章2文章3

這類鬆散的行動,以實驗為主,主要是除了文章觀念討論外,走進實際場域中,在真實的時空中進行嘗試。這些過程中,很辛苦但也很值得,因為這一路上遇到了很多人,每次的行動都會有一群人有股傻勁的一起做,這股力量,至今仍難以言語形容。這也是台灣另一種令人訝異而內蘊的風景。

 

Q:未來呢?
面向快速多變的世界,我們不是在前往「游擊的路上」,就是在「游擊中」

眼底城事的成立,出自於實驗,沒有詳細周延的計畫,一切隨著想做的/應該做的事情而推演,與其說是隨性,比較適切的詞應該是「游擊」。

因為,這個世界已經變化的太快,議題隨著生活轉變而發生著,與其準備好、計畫好,不如隨時有「游擊」的心情去迎戰。「游擊」,可適時應變、並彈性運用周邊資源再予行動。而又為何需要這樣的能力呢?就如眼底城事於三週年舉辦的演講中,陳育貞老師所提,面對著層出不窮的問題,專業者應要做到知識份子的責任,盡一份心力。

我們希望盡力保有這份「游擊」的行動力量,也期待您的加入。

我們需要更多人跳坑,跳坑的種類包括:

  1. 單篇文章發表
  2. 關注一個議題,有號召幾個人一起投入寫文的能力à當月主題客座主編
  3. 有獨立持續寫文章的能力,可以成立一個專欄
  4. 或是其他好點子

期待各位讀者,有錢出錢、有力出文。或花幾分鐘的時間,填寫線上問卷,給我們最直接的意見。
有能力贊助者,請多多善用媒體小農平台(媒體小農平台介紹影片);點選每篇文章上的媒體小農按鈕,就可進行文章灌溉,近八成的費用會直接回饋到該編文章作者,是對於作者最大的鼓勵。願意出力出文章,請與我們聯繫。

最後,謝謝各位,謝謝三年來的進站閱讀,謝謝三年來貢獻文章的作者群,謝謝一路參與游擊行動的熱血夥伴。未來,仍請多多相互交陪。

 

 

 

 


[one_sixth padding=”0 20px 0 20px”]一心[/one_sixth][three_fourth_last padding=”0 80px 0 0″]一心
從法學院轉到念設計,從大學時代的翹課王到開始念博士,從認真工作的上班族轉為天真無邪學生族。時間開始有彈性,想在敲敲鍵盤中,敲敲腦袋也敲敲不同扇門。
作者其他文章
[/three_fourth_last]

 

從法學院轉為念設計,從大學時代的翹課王到開始念博士,從認真工作的上班族轉為自由自在的SOHO族。時間開始有彈性,想要敲敲鍵盤,敲敲腦袋,也敲敲不同扇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