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交往×反造:群與眾協作的好社區和好城市



文/賴彥如;攝影/賴彥如、劉人傑



6月21日夏至,週五傍晚六點二十分,方才從附近食堂囫圇吞棗了一碗麵的我趕赴同安街87-1號的「施洛德文學花園」,一邊疑惑為何今天的《社區交往:群與眾協作的場所創生》新書分享交流會要訂在六點半這麼尷尬的時間,一般上班族恐怕還塞在車陣裡呢。到了現場,鵝黃燈光圍繞著木平台,礫石區星星點點綴佈著白色座椅,大樹下有人或坐或臥,已然一番閒適放鬆的景象。要不是前方投影幕上打著《社區交往》的書本封面,一角還停著雙輪書車,真會以為這是哪個戶外餐會。看著站立在這片空地周邊的樓房,突然恍然大悟:要是再晚點開始,恐怕發表會就更晚結束,怕是要吵到左鄰右舍休息了。嗯,既要和社區「交往」,尊重對方的作息,也是必要的吧。

社區交往×反造城市

這天的新書分享交流會有雙主角:一是由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與原典創思團隊彙編的《社區交往:群與眾協作的場所創生》,記錄著近十年公私合夥推動臺北民眾參與公共空間營造的歷程,以及2017年後所展開的國際對話;另一是由侯志仁老師主編的《反造城市》、《反造再起:城市共生ING》,收錄了多個市民行動案例,分別回應都市發展和都會生活的不同課題。兩套書都在五月熱騰騰誕生,前者的談法可見社區/社群能量跟政策、公部門計畫之間相互生成的關係,後者則著眼於社群的活力,以本身的關懷作為強大動能,加上靈活的戰術,突破既有的資源挹注模式與框限,進而誘發公眾對某項議題的關心―所談案例的生成脈絡和動力雖有不同,但相同的是皆紀錄下了市民力量、肯定暫時性的介入行動之於公共議題與城市發展的影響力。

主持人劉柏宏老師首先概要介紹「社區交往」(Way to Community)計畫,都更處袁如瑩副總工程司打趣表示,既是交往,無論是公部門、專業者、公民團體、一般市民……每種角色都需要給彼此多點時間相互認識、磨合,期許這些「交往」經驗能夠「感動要參與社區的人」。

《社區交往》集結十年來臺北民眾參與式社區規劃的實踐案例。
《反造城市》、《反造再起:城市共生ING》以台灣多個案例探究非典型都市規劃的精神和方法。



造反精神:以適當媒介來打開疆界

簡單開場後,美國華盛頓西雅圖大學地景建築系的侯志仁(Jeff)老師介紹《反造》系列的成長歷程。2013《城市造反》、《反造城市》出版,收錄了新世紀以來如舊金山Park(ing) Day、佔領華爾街等「城市造反事件」,廣義的佔領行動成為全世界的潮流,以「戰術型的社區主義」(Tactical Urbanism)抵抗體制。都市裡的非正式空間、非正式使用因而被正視,如北京因綠地空間不足而發展出街頭的娛樂活動,活化了城市裡沒有被好好利用的空間,使城市變得更有活力。

同時間的台北也沒缺席,一系列的社區規劃師、地區環境改造計畫扎下了社區營造的力量,2009年因花博而推出的「台北好好看」系列計畫成為後續「羅斯福路綠生活軸線營造」的背景,同時也有如大猩猩游擊隊這樣的自發團體,用都市游擊的方式在一些畸零空間種菜,挑戰對城市空間刻板的想法。各種有趣的實驗持續發生,一邊打開公共空間的縫隙,一些臨時的占領「升級」到社造或政策情境裡,甚至跟新的議題和團體結合,如「大猩猩游擊隊」演化成為都市農耕行動。後來也出現「Open Green打開綠生活」等較為制度化的模式,讓原本即興的行動變成公眾參與的機會,也能得到政府方面的支援。古風小白屋從社區圖書館演變成修理站;「南機拌飯」從閒置空間打造開始,一路加入「人生百味」、「綠點點點點」、「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與「起家工作室」等團體,空間曾經化為公共廚房、小客廳、木工工作室、社工團體聚會所、家電修理站、長輩活動空間……,小小場域歷經有機的發展變化,長出不一樣的介面活動。Jeff認為這是他在不同的亞洲城市裡看過最精彩的案例。

侯志仁(Jeff)老師介紹《反造》系列

而今《反造城市》再版,不僅更新了案例的近況,又加入了第二輯《反造再起:城市共生ING》的十二個新案例,且範圍不限於台北,也收錄其他縣市或跨地域串聯的行動。Jeff指出,這些案例的核心精神是:「打開疆界」,把資源給社會上有需要的人,打開不同社群之間的疆界,而打開疆界也需要「媒介」,如高雄哈瑪星新濱老街以「木工」、台北大同區小柴屋以「手作技藝分享」,讓不同的人產生互動;玖樓的「居住空間」;東南主題亞書店的「書」等等。都農網和特公盟則打開了尺度的疆界,從原本個人到幾個人的市民團體,透過能力提升、跟其他社團結盟等方式,得以影響政策。

「社區交往」也是一種打開疆界的途徑,把認識的團體湊在一起,看迸出什麼火花,創造讓人「跳坑」的機會,不同背景的群體得以互動,一起合作、生活、發展不同的計劃。這呼應《反造再起》的「城市共生」概念:我們的居住環境裡原本已有很多可以去利用的資源,如人、知識等。如果資源總是分散,沒辦法發生大的效果,但若可以被串連起來,很多事情就可以發展出來。



暫時性的過程中,用多樣的方式撐起公共討論,風風雨雨總是情

接著,原典創思的副執行長施佩吟以「第一次社區規劃就失敗」為題,分享「社區交往」的五段情:

(1)2009年因為「台北好好看」政策而開始在羅斯福路推動五處暫時性綠點,「且暫且走」想辦法撐開公共空間使用想像之餘,還得一邊應對民間對容積獎勵換來暫時性綠地的不信任和反彈。

(2)2011年起和大安區錦安里合作啟動生活圈營造的討論,和師大師生透過「如果圍牆不見了」活動模擬打開公共空間的樣貌、舉辦綠生活節時,卻也恰逢師大夜市的住商混合衝突,因為在熱心居民的家中屋頂辦活動捲入當地自救會的爭議。

(3)2014年「南萬華加蚋仔生活圈」計畫辦的「堀仔頭活水祭」意外連結到當地楊氏家族的百年古厝聚落和八卦砌石古井,可惜因投入保存的時機點晚於都更開發決議,最後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拍板古厝正立面、古井異地保存,許多熱心一同投入保存的人士皆感到惋嘆挫折。

原典創思的副執行長施佩吟以「第一次社區規劃就失敗」為題,分享「社區交往」

(4)2014年打造大同區小柴屋和戶外空間成為地方產業和工藝的Maker基地,因土地持份複雜,也受限於國有財產署認養空地辦法的局限,必須將地號做切分,空間使用也被迫零碎,必須以游擊方式持續累積運用想像。而雖然這個空間是由當地里長主動提出環境整理需求,也希望把空間和地方故事串起來,後來因為選舉,里長輪替,過程不僅折騰也耗神磨合。

(5)羅斯福路綠點「溫羅汀閱讀藥草花園」結合地區的獨立書店和地主的藥草產業脈絡,2010年組織「星光夜讀」,各書店挑出店裡賣的一本書、書裡的一首詩作成銘牌,佈置在綠地出入口,民眾看到詩句就可以感受那間書店在賣什麼、關懷何種主題。2015年台電公共藝術案《魚木的心跳》延續綠點的詩句鋪面轉化為魚木樹下的解說裝置,其中陳克華〈我的肛門主體性〉詩句遭到部分民眾抗議,引發激烈辯論,有人認為違反善良風俗,也有人支持言論自由和多元。最後透過新銘牌的凹凸設計暫時平息風波。

「現在講起來好像很輕鬆,當時每天都覺得心驚膽跳。」佩吟笑著說。與其說這些經歷「失敗」,不如說交往總會有些不足為外人道也,只有當事者心知肚明的尷尬橋段,讓案子不只是案子,成了紮紮實實的工夫跟經驗―這些都是規劃報告書計劃成果時看不到的小故事,也是這個城市成長演化所度過的種種掙扎。好的案例不見得是被打造得漂漂亮亮的空間,而要能夠展現城市裡我們無法注意到的一些主題,讓很多原本沒辦法容許現身的社群有機會自己建造喜歡的基地。




社區交往的幸福錦囊

「交往」不會只有唯一一種方式,從不同角色說出的交往方針涵蓋了各種面貌的群與眾、長短各異的時間尺度,以及或緊或鬆的互動關係。

都更處袁如瑩副總以九二一震災倒塌的台北東星大樓的更新案例為例,第一次感受到一味往前走沒有辦法達到目標,必須要聽民眾的聲音,因而花費兩年都在試算各種方案、和民眾溝通。她認為社區交往的第一件事是讓居民和專業者能夠展開對話和互動。交往的過程,不管是文化、信仰或在地里民、里長的聲音,事實上會讓都市規劃設計、細部計畫的內容產生很大的更正。「平行社群的交往,會轉換成公部門做都市計畫垂直性的交往。」因為長期的累積,近期的斯文里公辦都更便是「社區營造式的公辦都更」,從蹲點開始,聽民眾聲音,協助弱勢安置,雖有期程壓力,但希望讓建商跟社區之間有個對話的平台,不要只看到開發的利益,要看到怎麼讓社區更好。公部門碰到的壓力來自各種團體、勢力和民眾的聲音,建立平台和對話的過程,除了打破疆界,也在學習怎麼跟各種群體共同制定決策,以更理想的參與機制打造大家理想中的城市。

《計劃城事》主編高名孝指出,社區交往和社區營造,目的都是想要活絡一個地方,要這麼做不外乎思考「人、事、時、地、物」,人都是要有興趣才會被聚集、有地可以做些事、有事件去聚集人潮、加上時間累積,自然而然地方就活絡起來。空地狀態如果能夠成功地讓人自發性地到達,才會產生真正的活化。他也特別提醒在這個時代,「記錄」是將來非常重要的課題,要能用畫面、圖像、影片來呈現樣貌跟歷史,引起人對生活及空間的反省。

回應名孝所提的空地,「眼底城事」編輯陳懿欣也分享當天這個活動場地(同安街87-1號)空間和木平台誕生的過程,讓她學到知識、經驗的共享和共生。2016年,她和一群志工跟家長、小孩一起花了一年的時間研究這塊空地,觀察小孩需要什麼、他們怎麼玩、覺得怎樣才好玩,哪些空間又是頻繁使用族群如在地長輩們常常使用的地方。反覆討論設計的過程,她看到過往在規劃公司工作時,專業知識的侷限,而互動、參與彌補了這份不足,也因為這個議題與「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結下了深刻的緣分。後來木平台建好,持續回來觀察使用情況時,社區裡有個媽媽總是帶著女兒來這邊撿垃圾、掃地,這位媽媽也在旁邊的牯嶺街公園推動了兒童遊戲場改造。力量、種子慢慢在延伸。也因為在這邊長時間觀察了一兩年,才能了解使用者需要什麼,所以會留下這樣的空間。在一個事件中,每一個人看到的面向都不一樣,相互之間如何溝通就變得重要。懿欣離開了公司體制,結合游擊行動的方法來做議題,因為看到一個議題時,不能等政府發包才行動。透過一個臨時的作為去做,容得犯錯、試錯,可以不小心,而有越多試錯、越多彈性的空間,整個社區交往、公共空間才會越來越好。面對未來城市的挑戰,人們可以思考怎麼自己組織這樣的游擊行動,來因應活生生、不斷變動著的各種基地和議題。

台南正興街的案例正好說明基地和議題的生命一直演化:從默默無名到熱鬧蓬勃,而今觀光過剩、租金飆漲。「正興幫」的高耀威提到,原本只是想找個地方好好工作生活,卻開始不斷「打怪」解決一個又一個漸進浮現的問題:缺乏人潮就辦活動,車子變多、交通混亂便花半年時間向市府提議變成徒步區,垃圾很多就趕快來整理,把正興街當成面對這些困難的對應方,學習去處理。但現實是:不見得都能產生共識,也不見得有辦法解決問題(像是高房價)。各議題在街區慢慢發生,房價只是其中之一,因為街區每天都在變調,所有的重心都在不斷轉移變化。這時候就必須回到根本的「空間」,思考要如何創造可能的型態,找到想要的生活方式。



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過不完的坎:樂趣才是王道

主持人劉柏宏老師回應,以前「Community」多半指涉地緣社區,現在則必須加入社群來考量,複雜度更高,界面也更多元。讓使用者一起來參與環境跟空間,培養「環境民主」將是未來重要的契機,如此才能從短暫、游擊式的活動抽高層次變成永續的概念跟實踐。

有民眾問到推動社區交往遇到的挫折,耀威舉在澎湖推動閒置材料修繕閒置空間的經驗為例,雖然和公部門溝通不順,卻意外找到民間資源,展開後續的循環。他認為大部分解決問題的辦法都是產生行動,溝通有時候需要透過行動去產生辯證。懿欣也說以前在規劃公司上班比較著墨於把事情做好,而做游擊式行動時,碰到的人反而比事情還重要,因為在跟人的互動裡,會開始產生自我對話,一開始或許會覺得那是個挫折,但對話的過程就會發現以前的侷限。

公部門和專業者的角色也是大家關心的一塊:如果把公部門資源抽掉,這些社造案例還能繼續推展嗎?專業者跟社區的關係又是什麼?Jeff 舉例西雅圖公園設計一定要辦三場公聽會,演化到最後變得很形式化,但居民對設計還是不滿意,制度就沒辦法去回應這樣的爭議,而這便是暫時性行動的價值所在:營造公私部門之間的互動,讓解決問題的方式是自發、有生命力的。在場幾位公部門和社造工作者一致同意專業者的角色還是平台,不是要去駕馭或指導社區,要相信社區的智慧,把在地的串連做出來,成為倡議的力量,讓公部門可以化為政策,由下而上、由上而下,慢慢形成推動事情的架構。

至於打游擊的狀態會不會導致事情一直停留在擾動層次,難以深化?暫時是不是一定要走向永久?非正式是不是一定要變成正式?Jeff 認為更多的灰色地帶,才有辦法讓碰撞出現。跳脫國家和市場機制之外,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也正是「城市共生」的概念。名孝點出,社區創生、社區營造的根本就是要做有趣的事,自己覺得有趣,才能吸引人一起同行。藉著這些機會重新創造可能性,才是社區交往的根本。

滋味需要時間的醞釀

夜色漸深,本來還有些暖熱的空氣變得舒涼。群聚在廣場上的人們想是習慣了這個空間,行停坐臥都更顯得愜意起來。活動一邊進行,一邊總有經過的路人好奇地張望。若我們的城市能夠擁有越來越多這般讓人好奇駐足、流連忘返的角落,生活應該會變得更有趣吧?

場地所在的「施洛德文學花園」(同安街87-1號)鄰近紀州庵,是城南區曾經人文薈萃的文學勝地。這塊地原本屬於國有財產署,後變成閒置的荒廢空間,經過河堤里鄒士根里長爭取認養,2014年中正社大投入改造行動,保留原本牆面、大門、老樹及地磚,加入牆面彩繪,打造小花圃,其後有里民在空地上種菜。2017年「眼底城事」和「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連同150名志工打造木平台,今年(2019)的Open Green 2.0計畫又選定此地為示範點,將進行木平台的修繕。空間的養成,人脈的拓展和厚實,是長時間、一連串的行動所累積的結果。

出席今晚分享會的人,有很多曾參與過此地的空間改造。他們對比著環境的變化,或許因為某個部分的自己仍在其中,因而得以享受這個空間;幾個孩子在她們曾經發表過意見的空地、幫忙過釘敲的木平台周圍跑跳。同安街87-1號是空地、花園、菜園、跑跳遊樂場、長輩交誼區….,像個熟悉的老朋友,也是很多動力的起點。

無論「交往」或「反造」,它們的美和能量之所以驚人,在於長期有人投入、守望,因而見證了它們的變化成長,如何蓄積為這座城市的寶貴資產。這樣的觀察、案例蒐集和串連如此難得,讓眾人今夜得以齊聚一堂,共同慶祝得來不易的成果,笑對挫折後繼續前行。對於「交往」多點耐心,以長長年歲投入灌溉,回望時會驚愕竟曾有繁花盛放,即便或有蟲蛀葉凋。那是群與眾,你與我,一起成就的風景。








avatar

賴彥如

從小到大讀書、生活都在台北,去北歐交換學生的一年,才真正打開認識世界的眼界。回台灣後做都市規劃和社區營造工作將近五年,嚮往蒐集不同地方的生活經驗,因此開始了參與各個藝術慶典的志工走跳人生。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想辦法到當地的公園、圖書館跟瑜珈教室去逛逛,交交朋友。


延伸閱讀:

從小到大讀書、生活都在台北,去北歐交換學生的一年,才真正打開認識世界的眼界。回台灣後做都市規劃和社區營造工作將近五年,嚮往蒐集不同地方的生活經驗,因此開始了參與各個藝術慶典的志工走跳人生。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想辦法到當地的公園、圖書館跟瑜珈教室去逛逛,交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