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尋找城市中的社會基礎設施

文:黃麗玲、吳柏澍

這次專輯源於今年台大城鄉所開設的宜居城市(liveable city)課程,眼尖的讀者會發現,去年眼底城事已製作宜居城市的討論專題,去年的宜居城市主題,檢視國際城市政策新進取向,包含: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OECD的社會福祉指標等發展架構。然而,為了避免掉入形式化操作,我們選讀了城市生活的重要著作,深入地討論發展價值、文化特性與社會參與等面向,以及相關理論概念。

這些經典包括珍·雅各(Jane Jacobs)的《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昂希·列斐伏爾的城市權利 (right to the city)等著作,也加入了中文版剛發行,由艾瑞克.克林南柏格(Eric Klinenberg)的《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運用「社會性基礎設施」扭轉公民社會的失溫與淡漠》。這次11月的主題,我們直接選用克林南柏格的中文書名作為專輯名稱,11月的主題為:#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探討城市生活中,促進社會互動、強化社會資本的物質載體,也就是乘載社會活動、織起人與人連結的 #社會基礎設施

承繼反都更祖師母對於城市生活的關注

2005年珍·雅各出版了另一本著作Dark Age Ahead[1]。她從社區和家庭、高等教育、科學實踐、政府稅收、以及知識型專業的自律等面向,來檢視新自由主義城市治理模式所帶來的黑暗期。在科學實踐這一章中,她抨擊官僚部門在執行計畫時的預設。她以1995芝加哥的熱浪事件為例說明。當年七月的熱浪致使數百人死亡。雖然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調查認為死者多是由於老邁、獨居,缺乏適當飲水、冷氣或未向鄰人求助等因素,但她指出該調查的預設將問題指向個人,而忽略了社會成因。她接著詳細引用一個芝加哥大學社會系的年輕學者的研究。他在調查芝加哥的兩個社區之後,對比發現社區中是否有足夠的步行空間、聚眾的公共空間、緊密的社群聯繫、安全的街道、友善的商店等,才是居民能否順利獲得協助、在熱浪中渡過危機的關鍵因素。而這個年輕的研究者,就是克林南柏格。

課程中意外發現的脈絡相承,從衰亡走向再次重生的方法論:關注城市的生活

在規劃課程時,並未察覺這件事。後來因為課程中提到Dark Age Ahead該書的其他觀點時,課程助理去閱讀此書而注意到兩位作者之間神奇的連結。可以說,城市的文化多樣性、創造力與人們的連結,是珍·雅各與克林南柏格共同關懷的主題。兩個人的觀點都再次強調,城市不只是建成環境,而是人的生活(city is not about building,its about people.)他們關注的核心,都是希望衰亡的都市,能夠再一次重生。

珍雅各關心因為都市更新所喪失的開放性街道與多樣性鄰里、抨擊公共部門的錯誤決策;而克林南柏格則是由於身處公共投資大幅減縮的年代,而疾呼公共部門在引導投資與創新中的重要性,重要性在於強調社會基礎設施(social infrastructure)做為社會重建的關鍵角色。

社會基礎設施:促進公民的社會互動、強化社會資本的實體空間條件

社會基礎設施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以人類世(Anthropocene)為特徵的當代發展模式,為都市社會帶來多樣化的風險,包括極端氣候的致災、經濟與活力的衰退、社會孤立與疏離等課題。 Klinenberg之書名若從英文直譯,則為 「人民的宮殿,社會基礎設施如何可以有助於消除社會不平等、兩極化以及公共生活的衰退」。「社會性基礎設施」雖然不是一個新名詞,但是克林南柏格的著作的詮釋,引起新一波討論的熱潮。他定義「社會性基礎設施」是促進公民的社會互動、強化社會資本的物質載體,或稱為實體空間條件(physical condition)。

社會性基礎設施能夠支持社區網絡在日常生活中的運作,包容差異、強化合作與提升社會信任。幾種類型的空間,例如公立圖書館、社區球場、公共泳池,甚至私人的小型商店設施如黑人社區的理髮廳、傳統的英國酒吧等,都具有這樣的潛力。甚至大學也可以跨出校園,進行都市再生、藝術介入或社區空間活化等行動。然而僅從空間類型定義社會基礎設施,會錯失其主要意涵。有別於灰色基礎設施、綠色基礎設施等傾向於硬體的公共投資,社會性基礎設施的成形,往往需要導入官僚組織的創新管理或是公民組織的社群營造,因此其特點在於制度面的創造以及資源的綜效(synergy)。而社會基礎設施也正因為能夠運用自身的人物力資源、回應與解決所面臨之問題、強化社區韌性(resilience),因此減低了脆弱群體的曝險危機。

城市的韌性,應結合建築環境設計&社會設計

另一方面,這本書也提醒我們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克林南柏格注意到許多地方因應氣候變遷進行的綜合性設計,已經將灰色與綠色基礎設施的功能整合盡社會基礎設施的概念中。紐約下曼哈頓區域在珊蒂颶風之後基礎設施與社區重建結合的都市轉型,已是有名的案例。還有如新加坡濱海堤壩不僅是集水與排水功能,也營造良好的水上運動,以及連結花園、戲水場與新加坡展覽館等設施;或是由荷蘭鹿特丹的貝恩特姆廣場(Benthemplein Water Square) 在沒有下雨的時候是運動場,結合了大噴泉、水牆的廣場,而降雨時就成為大型的蓄水設施。這些面向特別值得台灣的城市借鏡。

思考我們所生活的城鎮中那些令人喜愛的特質,以及我們如何守護與持續創造它們

我們這個專輯中的文章受到珍雅各與克林南柏格的觀點啟發,昂希·列斐伏爾也提醒研究者,城市不是也不應僅由資本與官僚所創建。我們應該看到社會行動如何改變了城市願景。全球的疫情,促使今年的宜居城市課程積極檢視國際城市如何在危機中轉化自身、穩固城市的人本價值。這個專輯以《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為題,內容包括: 莊詠竹分析疫情中紐約等城市如何為公共空間的公共性保溫;劉柔妤則引介巴黎等地在疫情中對於公共運輸與自行車道的創新思考;回到台灣,郭紹桓書寫了新竹東門市場由文化創新引動的復甦傳奇;朱穎芃為大家導航,去看台南街道的多樣性與街區活力;曾柔慈則探討了新竹水環境變遷的歷程等。此外,氣候變遷的課題也促使我們提出新角度來面對城市中的農業活動與環境議題。此次專輯也包括兩篇相關文章,分別是由舊在里山團隊對南港舊庄裡的店仔口農園作為社會基礎設施的觀察,以及由簡均安從生態系統服務的角色來看關渡平原都市農業的發展性。在專刊編輯的過程中,台灣社會也歷經了COVID-19的三級警戒。我們也感受到城市精神在疫情下所遭受到的威脅。我們期望這些文章能夠引起讀者共鳴,思考我們所生活的城鎮中那些令人喜愛的特質,以及我們如何守護與持續創造它們。

能舉辦活動的社區圖書館,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典範。圖:呂淑慧(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

參考書目

艾瑞克·克林南柏格 (Eric Klinernberg)著,吳煒聲譯 (2021)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運用「社會性基礎設施」扭轉公民社會的失溫與淡漠。 (Palaces for the People: How Social Infrastructure Can Help Fight Inequality, Polariz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Civic Life)。 台北: 臉譜出版。

珍雅各(Jane Jacobs)著,吳鄭重譯。(2007)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台北: 聯經出版社。

Lefebvre, Henri. 1968 (Le Droit à la ville), 1996 (English translation as The Right to the City)


[1] 中譯本為”集體失憶的年代”,姚大鈞譯,2006年由大塊文化出版。

黃麗玲,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我是柏澍,台中人,台大城鄉所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