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曾推出一「#搞軌都市主義」專題,探討軌道運輸及建設對形塑當代(台灣)都市以及都市開發的意義。可惜的是,我們略過探討「哪一種軌道運輸工具?」,就開始討論軌道要上天(高架)還是下地(地下化)。發展大眾運輸是人本友善交通的關鍵課題,軌道運輸又是最有效率的那一種。在這一篇文章中,作者帶我們快速瀏覽 #輕量化 的BRT/輕軌,看看那些常見的誤解,真實的狀況究竟是什麼。
※輕軌速度這麼慢,對交通有什麼幫助?
A:廣島擁有日本最完整的路面電車路網,對居民來說是「代步工具」。
- 誠然路面電車不快,甚至比公車還慢,廣島曾研議是否廢除或改為地下鐵。但對廣島市民來說,路面電車是他們的「腳」,就如同台灣人的機車一樣。
※高雄鐵路地下化,卻又蓋平面輕軌,不是雙重標準嗎?
A:輕軌列車短、加減速快,跟台鐵列車完全不一樣,反而更像公車。
- 傳統火車加減速慢,需要長時間等待平交道。但輕軌電車加減速快,影響時間很短,跟公車差不多。並非都走在軌道上,就是一樣的東西。
※既然要蓋BRT,應該要跟名古屋或廈門一樣蓋高架
A:全世界的BRT以平面為主,高架是特例。
- 綜觀世界各條BRT,包括ITDP評分金銀銅級的系統,都是以平面為主。廈門與名古屋採高架,反而是全球特例。廈門名義上為了升級輕軌而準備、名古屋則是以類似膠輪捷運的概念來蓋。
※高雄輕軌為何不蓋高架?
A:輕軌當然可以高架與地下,主要依都市計畫而定。
- 輕軌彈性大,當然可以立體化。但歐洲不乏有近30年啟用的輕軌,刻意在市區走平面。主要是為了打造轉乘、逛街、行人區域的Transit Mall為伍。
※平常都是開車騎車,蓋輕軌或捷運有用嗎?
A:可適時搭配停車場轉乘(Park-and-Ride)
- 國外有不少在郊區的車站興建停車場,方便民眾開車騎車到輕軌或地鐵站,再轉搭大眾運輸進市區的例子。
※BRT跟公車專用道、輕軌與路面電車有什麼差別?
A:BRT是升級後的公車專用道、輕軌是升級後的路面電車。彼此差異並非壁壘分明。
- 公車專用道是BRT的基本元素,但BRT在此基礎上通常會加上優先號誌、雙節巴士,甚至依需求加上車外收費。同時也更重視無障礙環境。輕軌也是一樣,在既有路面電車基礎上,更重視無障礙與都市規劃的一體性。並增加優先號誌等設備。
- 既有公車專用道與路面電車,也可以透過升級稍微貼近BRT或輕軌,彼此並非壁壘分明。
※如何選擇BRT或輕軌?
A:BRT有彈性/輕軌適合骨幹運輸。
- BRT:初期造價低、適合行駛多條支線延伸至非專用道路段、彈性大。
- 輕軌:車輛與軌道壽命通常更長、運能較BRT大,更適合骨幹運輸。
※沒有絕對優先號誌就是做半套?(!)
A:世界多數BRT與輕軌都是相對優先,一樣要等紅燈。
原文洽:『台中2B月台:臉書候車處』專文連結。
眼底城事是由一群對城市空間充滿熱情的人所發起的計畫,我們認為一個舒適、有趣、充滿創意的城市生活是一個不斷充滿變化的狀態,不僅僅是政府的大計畫,更是所有在城市生活的人每日的集體創作。我們希望透過不同寫作者的紀錄,描繪每一個城市生活精彩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