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竟的轉型 — 臺灣能源關鍵挑戰

文:趙家緯

從初二到4月3日的大地震,這兩個月之間,臺灣能源系統就經歷兩個重要的事件日,可具體呈現臺灣能源轉型的階段性成果。首先是2月11日初二之時,在早上11點到下午2點期間,太陽光電與風力合計發電占比首次過半,也就是該期間內台灣每兩度電就由一度電是來自於太陽光電與風力。該日在電力調度上穩定無虞,也反駁了長期以來所謂的孤島型態電網無法容納高比例再生能源的說法。而4月3日花蓮大地震時,8個火力發電機組跳脫,瞬間損失320萬瓩的發電能力,而離岸風力發電也因變電站受到影響,損失50萬瓩的發電能力。而此次瞬時損失的發電能力,比2021年5月13日因興達電廠附近變電所故障導致機組跳機,損失241 萬瓩程度還多。但3年前導致全台分區輪流停電,今年4月3日發生時,並未造成大規模停電事件。此關鍵因素乃是台灣已有佈建超過70萬瓩以上可提供瞬間穩定電網頻率的電池儲能設施,在當日機組跳脫的十秒內,即刻提供51萬瓩的發電能力,撐住頻率,接著再十分鐘內,由抽蓄水力補上損失的發電能力,穩定頻率。方可在機組發電能力大幅損失下,仍可確保電力穩定供應。

圖1、2024年初二時風力與光電占比過半時的負載曲線
(截圖自台電官方網站)
圖2、4月3日花蓮地震電網頻率穩定過程(圖片來源:經濟部)

雖歷經這些事件日,可讓大眾感受到歷經八年能源轉型推動後,臺灣電力系統已有改變。但仍須面臨的事實則是,目前臺灣再生能源占比僅達10%左右,雖預計今年底可增加至13%,但此發展進程已註定無法達成能源轉型白皮書所設定的2025年達到20%的目標。且依據行政院的2050年淨零路徑,2050年時再生能源占比更需達到60%以上,方能達成淨零目標。因此若無法促使再生能源發展加速,勢必無法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法定目標。但另一方面,八年來增加12倍的太陽光電,雖然三分之二的裝置量都是以屋頂光電為主,但是地面型大規模光電案場所衍生鄰避爭議,已削弱公眾對於再生能源的支持度。而過往八年間,從無到有,所打造出世界排名第七的離岸風力大國,則需面臨供應鏈國產化、漁民權益、生態關注等多方價值權衡之下,找出臺灣的領航優勢。

而本期眼底城事所規劃的「未竟的轉型— 臺灣能源關鍵挑戰」專題,其在推出時程上有雙重意義,一是呼應4月22日地球日,另一則是在5月20日新一任總統任期即將開始之時,亦為適當時間,共同檢視過往八年間的臺灣能源轉型進程。而此專題中,則從「未竟的治理」、「超克綠能瓶頸」、「淨零新挑戰」等三個軸線,邀請環保團體、智庫以及綠能產業從業人員,從國際研究、實地訪查以及臺灣實務推動經驗,一起思考臺灣能源轉型的新階段。

|未竟的治理

在「未竟的治理」此主軸上,乃是鑑於過往八年能源轉型推動過程中,在2017年至2020年間,雖曾有「能源轉型白皮書」此多方協作的治理創新嘗試,但卻未能成為常態化機制。而能源轉型白皮書中的20項重點方案中,「公民電廠推動方案」以及「全方位協助地方治理」均為環保團體關注焦點。但在協作程序中斷後,行政體系與環保團體間便未能系統性的推進制度性的改革。在本次專題中,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吳心萍資深主任便以「歐洲的地方政府,如何協助公民參與能源轉型」為題,立基於其對於歐洲公民電廠推動機制的研究與實地探查,提出如何藉由強化法制規範以及應用公共採購制度加速臺灣公民電廠發展。而過往亦曾於本站發表過地方能源治理相關文章的綠色公民行動聯盟陳詩婷資深研究員,此次則是針對各縣市競相提出的淨零自治條例加以分析,探討最佳可行範例以及不足之處,希冀藉此可持續性增進地方氣候與能源治理量能。

|超克綠能瓶頸

在「超克綠能瓶頸」上,剛由鹿特丹大學都市永續學程畢業的林柏任,則基於歐盟聯合研究中心於2023年出版的<<歐盟農地光電的潛力與挑戰>>(Overview of the Potential and Challenges for Agri-Photovoltaics in the European Union)此專題報告,梳理歐洲在農地光電上的發展進程,作為臺灣參考。台灣環境規劃協會陳郁屏秘書長則從「能源地景」(Energy Landscape)的視角,分析近年台灣再生能源所引發爭議,並引介荷蘭與德國的研究成果,提出共融光電在臺灣落實的可行路徑。在臺灣若要達到淨零目標,2050年時離岸風力發電量占比需達到三分之一以上,因此邀請具有實務經驗的柯瑞安,探討在臺灣在邁向全球離岸風力裝置量第七多的國家此過程中,除了各方關切的供應鏈國產化議題之外,離岸風力發展在臺灣的電力市場運作、社區經濟與生態保育的多重效應。且近期全球離岸風力市場因遭遇通膨、高利率與供應鏈延遲下,發展速度有所延遲,台灣又該如何因應此般挑戰。

|淨零新挑戰

淨零新挑戰上,則是由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兩位成員,分就近期為達到淨零排放目標,在能源需求面所提出「豐足」(Sufficiency)策略以及在供給面上的「氨混燒發電」(Ammonia Co-Firing),剖析利弊以及對臺灣淨零政策的意涵。過往談需求面時,多著重「能源效率」此概念,但若要達成淨零目標,僅靠效率提升不足達到能源需求量絕對性的削減,因此「豐足」此概念已漸納入氣候政策議程。陳禹嫺針對「能源豐足」的專文中,梳理了此概念的發展歷程,以及近期歐盟「能源豐足」相關旗艦型研究計畫最新成果,包括指標建構以及政策指引。由於即將上任的賴清德總統於選舉期間,曾提出「深度節能」此政見,可預期行政部門對於能源效率政策的投注度將較以往增加。但若希冀討論「深度節能」的同時,可同步認知到「能源豐足」此新興需求面氣候解方設計原則,方有助台灣邁向淨零。今年2月底時,台電與日本IHI與住友商事簽署「大林電廠燃煤混氨技術合作備忘錄(MOU)」,以2030年時大林燃煤電廠可以混燒5%氨為目標,並強調這是淨零排放新技術。而林韋翰的文章中,則從成本、減碳效益、空污增加、延遲轉型剖析燃煤混氨此技術存有的疑慮,作為讓各界可以更周全的資訊探討此技術在臺灣邁向淨零時的角色。


歷經環保團體、官方智庫及學研單位等多重視角的轉型工作者。相信政策評估的價值,懷疑量化模型的慣性 ; 相信多方協作的效用,懷疑管制俘虜的自主 ; 相信公民審議的解放,懷疑資訊基建的近用。現為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