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不同的孩子表意、聽見孩子表意的不同:孩子自己說未來城市 — 大FUN凱道的兒童導覽

受訪:劉昭儀 Joy Liu(大FUN凱道—兒童未來市 孩子隊 隊長)
作者:李玉華 Christine Lee(Beyond Playmaking 超越遊戲
照片:主辦單位攝影團隊、來賓攝影團隊 及 小孩工作者的家長/選圖:客座主編 林宇儂

大FUN凱道 — 兒童未來市 活動入口意象 和 為了孩子活動而大幅降低維安層級、只差沒有戴蝴蝶結的維安人員

1924 年 09月 26 日,由 Save the Children(救助兒童會)創辦人 Eglantyne Jebb(艾格蘭汀·賈布)提出 《日內瓦兒童權利宣言》;於是在 2024 年的今年,是兒童權利正式獲得承認的一百週年。整個世界已經過度都市化、孩子的童年已不再如百年前一樣單純,戰爭、極端氣候、環境污染、數位剝奪等,但是,每一個孩子享有兒童權利的普世基本需求,從來不曾改變,且更讓人振奮的是 —— 不同的兒童青少,更可以運用各種方式讓自己的聲音被聽見,表達對未來世界的期望及改善日常生活的訴求。

大FUN凱道 — 兒童未來市是什麼

在 2024 年 10 月 19 日舉辦的「大FUN凱道 — 兒童未來市」 也是一個提出「台灣過度成人需求取向都市規劃」問題的倡議活動,利用從未曾為兒童青少封路辦理活動的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快閃打造一座一日模擬迷你城市,裡面有各主辦單位原本的倡議或專業:兒本友善街道設計示範、自由遊戲基地、好好玩菜市場、樂福美食廣場、momo mini 戶外露天電影院、悠遊繪本說故事、小老闆二手市集、紙箱汽車製造工廠、未來車博物館和兒童青少街頭議會等,用「玩」來形塑一個兒童友善城市的想像。除了小孩成為該日活動唯一主角之外,所有大人工作人員,從規劃空間、設計活動和當日互動,都必須遵循「身高 95 公分視角」的原則,去服務所有小孩。

活動總召反而覺得自己就只是一位母親

劉昭儀說自己是一個媽媽,而不是公關公司或倡議者,比較會想到關懷孩子的方方面面,而不是活動效果如何

謙虛說自己一開始真沒什麼特別倡議的「水牛書店 x 我愛你學田市集」創辦人暨負責人劉昭儀,回想自己起心動念,說:「凱道都是大人在佔據,」三、四年前有了這一個「凱道上如果有孩子在爬來滾去、跑來跑去」有多美好,「要用自己的力量辦什麼活動給孩子,不要是嘉年華、園遊會或是什麼比賽」她說。

凱達格蘭大道是一個充滿各種議題的地方,這些年來,政府其實也做了很多事;但是,凱道上卻從來沒有專門給各種孩子的活動,而孩子是最沒有力量的。如果要辦什麼,就一定要解構什麼,那就是讓孩子在凱道上做主人

—— 劉昭儀

因為是一個媽媽,不是公關公司或是社會倡議者,真的比較會想到關懷孩子的方方面面,而不是活動效果如何、不是要挑戰誰、或是繳交倡議目標成績單。但是,剛好落在 2024 年這一個兒童權利正式獲得承認的一百週年時機,也是因為自己孩子都大了、從時時刻刻擔心孩子表現、負面思考自己母職哪裡不足、苟延殘喘、不時怪罪自己辛苦媽媽角色脫離,存活下來從而比較有辦法和高度想到所有的孩子,而不會只有氣力和時間著眼在照顧自己還小的孩子而已。

這一場「獻給孩子的國家慶典」,雖同時也是回應台灣「過度成人、總統文告、貴賓致詞、行禮如儀」的雙十國慶,以及慶祝大會僅限 18 歲以上國民參加。但是,「大FUN凱道 — 兒童未來市」 倡議活動本身,其實沒有特別進步、特別浮誇,只是一群媽媽為了孩子回到自己家有放鬆感覺的「正常發揮」而已 — 兒本友善街道設計示範、自由遊戲基地、好好玩菜市場、樂福美食廣場、momo mini 戶外露天電影院、悠遊繪本說故事、小老闆二手市集、紙箱汽車製造工廠、未來車博物館和兒童青少街頭議會等,就是孩子的日常生活每一天。

看見不同的孩子表意

十二位小孩導覽,分別負責整個城市總體概括介紹、兒本友善街道設計、自由遊戲基地、汽車工廠和未來車博物館、菜市場和美食廣場、戶外露天電影院以及兒童青少街頭議會

而就是因為被解構的凱道上,是孩子的日常生活每一天,加上被解放的氛圍,是把凱道當作自己家,各路大人客人來自己家裡作客;於是,讓「凱道一日主人 — 兒童未來市裡的主要市民」來跟客人導覽解說這一個城市是什麼樣子、為什麼是這樣子,讓大人客人蹲下來聽孩子說、建立和不同孩子的關係,讓大家看見大人客人蹲下來、聽孩說,即使是只有這一天被全國大人尤其是家長,看見這一個舉動,都非常有意義。例如如果很有影響力的人像是總統或副總統在孩子的國家慶典上,不用談兩岸或國際關係,而是和孩子建立起情感連結,這樣的呈現,反而比什麼都重要。

在「大FUN凱道 — 兒童未來市」 活動當天,有上百位大人工作者之外,也有數十位「小孩工作者」在經營這一個「兒童未來市」;其中,當然也包括十二位「小孩導覽」— 分別在大人客人來到兒童未來市的不同城市機能區塊時,用他們自己對這一個機能區塊的設計、理解和想像,說明給大人客人瞭解。

十二位小孩導覽,分別是:蘇甫喆和周桓亦負責整個城市的總體概括介紹,葉夏恩和劉鈺絜負責兒本友善街道設計、陳明非負責自由遊戲基地、林子蘋和劉依禕負責汽車工廠和未來車博物館、王衍瀚和羅亦恩負責菜市場和美食廣場、李忻澂和徐玉芯負責戶外露天電影院 以及莫雅欣負責兒童青少街頭議會。

重要的是,劉昭儀強調自己刻意邀請多元面貌的孩子,且自願投入工作的孩子形色不同也沒有挑篩,可能也有菁英孩子但只有一位,但其它就去放眼身邊常不被看見或理解的孩子,例如 ADHD 的孩子、情緒調節需要幫忙的孩子、肌肉發展低張的孩子、害羞敏感的孩子、非學自學的孩子、要和夥伴一起唱雙簧才安心的孩子等,讓他們有機會及場域可以嘗試他們自己的說明及溝通方式:可能會說錯話、可能會突然卡住、可能會笑場或緊張結結巴巴吃螺絲,但是,這就是孩子最真實的樣子。

聽見孩子表意的不同

比較平等的關係互動;有影響力、有資源和有權力的大人,也必須真的停下來、慢下來、蹲下來去聽

這些孩子因為都是自願面對大人客人,且本身對於負責區域幾乎都是出生就在那一個熟稔議題裡長大,除了平時潛移默化和環境滋養,為了這一次表意機會,他們練習去用自己獨有的描述文本表達意見,且清楚知道自己在滿滿各種玩耍的活動裡可能沒有玩的餘裕,而是要專注擔任兒童未來市的代表。

有的孩子,一直和同儕討論怎麼在最簡短的時間內把重要的話說得好懂;有的孩子,本來搞得像是演講,結果被溫柔稱兄道弟的劉昭儀說:「這不是比賽,你這樣,大人我也好尷尬。」於是就變身回小孩的方式來準備介紹內容;有的孩子,最後上場工作時的模樣,幾乎等於該議題小孩代言人,但是,孩子口中說的,都不是家長或工作裡的大人預期小孩在一個正式場合必須說的話。

關於家長或工作裡的大人,劉昭儀特別提到:「家長或大人不要靠太前面,要讓孩子飛一下。信任他們,讓他們自己不是家長或大人的工作項目或專案 PROJECT,他們自己可以做到。結果,我覺得就是我運氣很好,誤打誤撞[這一個與孩子共創的過程];比較資深的媽媽可能會比較懂,被孩子打臉久了這一次就謹記在心:孩子真的需要被拉一下的時候再拉就可以,因為你的方法是你的方法不是孩子的方法,孩子要找到自己的方法他才覺得是他的方法」,結果水到渠成 — 讓孩子,說自己;他就能,做自己

雖然理解孩子可能會覺得女性副首是典範,但仍不希望這些大人客人或國家領袖,被過度當作偶像崇拜

當大人發現小孩其實是用自己的表達,在和你互動、溝通和對應的時候,大人也會比較有耐心傾聽;劉昭儀覺得,如果真的說這一個倡議活動真的「要有效果」,那就是讓來作客的有影響力、有資源和有權力的大人,發現不是他們預期的所謂[兒少代表]或「預設內容」可以不專心或沒耐心,小孩表達不是那麼口齒清晰、架構完整或起承轉合,就必須真的停下來、慢下來、蹲下來去聽,「不然他們也會聽不懂,」劉昭儀笑答。

她同時也重申,雖然理解孩子可能會覺得女性副首是典範、院長很有權勢、維安人員帶著配槍穿得很帥等,但仍不希望這些大人客人或國家領袖,被過度當作偶像崇拜,反而要務實地去看到他們是剛好在某個位子上可以安排資源、面對機關,為孩子去促成更多改變;以及他們其實近距離接觸後,都是怎樣的人 — 比如說蕭美琴會說說笑笑、卓榮泰其實很溫柔等,作為比較平等的關係互動。

讓孩子用自己特質去談論未來

一般來說,看似這麼重要的場合和任務,家長可能會對孩子的表現,會希望他們有「小大人或甚至是大人的模樣」,希望他們達到某種表現的樣子,到現場的表現如果不是那個樣子,事後會有很多的負面檢討或過度鼓勵未來要更進步,也就是家長期待孩子的這一部分很重。

「大FUN凱道 — 兒童未來市」 的總召很放手讓孩子有自主空間、也讓家長不太伸手介入,劉昭儀笑稱自己因為太忙了,沒空管這麼多;她繼續解釋:「我真的很相信小孩會長出自己的東西,然後其實那個東西不是可以 SOP 標準化的。尤其在現在越來越難掌握的社會,個人特色才應該是被珍視的,如果有一個標準,那裡面就已經有階級了;每個人都有不同基因長成不同特色,先不說優秀的人才有特色,在現代社會裡,不要連平庸的人都一模一樣。」

因此,在這個兒童表意的過程中,一位 ADHD 的孩子原本從小而美且懂他顧他的校園,進到新階段的中學校園,面對的是不太理解且沒看見他能力的同儕和師長。而這一次他提到會有兒童未來市重要任務時,大家其實都以為他在開幼稚玩笑;活動之後,拿著和副總統互動的照片給不可置信的師長同儕看時,師長對他大大刮目相待,也讓他重拾了到新環境跟大家互動的自信心。

二位在媒體拍攝過程被記者帶著笨重機器推擠,立刻在現場用童稚但充滿正當性的聲調,大喊:「這裡有小孩!」— 真的就是兒童未來市的主人,且沒有覺得自己是小孩,面對握著媒體工具的大人或有權力位置的大人,就懼怕和退卻而不強調自己的存在(補充:因此也有孩子工作完的心得是:媒體不用這麼多人來,才能好好互動)。

或是,一位因為太多記者和隨扈把行政院長擠到它處錯過他負責導覽分區而生氣哭泣的孩子,在忙碌的現場可以重拾信心再次相信大人,回到導覽現場繼續為台北市長和副總統說明分區內容,比起平常要花更多時間蔓延才能平復落入受害者心情的他,在眾人或柔情或理性的對話裡,長出了心理韌性。

迎向更多種孩子能夠表意和自在的未來

做孩子的事,就是希望堅持孩子要有孩子樣子的信念,下一次要為更多種的孩子營造安心的物理和心理空間

劉昭儀期許(如果真的不小心)舉辦下一次的兒童未來市,也許要為更多種的孩子營造安心的物理和心理空間,比如說使用輪椅的孩子、比如說經濟層面比較缺乏的孩子,可以讓他們知道主辦單位都有設想到,他們可以在這裡安心地瘋玩;或是,讓比較觀察型的孩子,可以有一個距離讓自己先看著其它孩子,再選擇進來。

做孩子的事,就是希望堅持孩子要有自己樣子的信念 — 一群人聚在一起,大家都很在意做小孩事的很多細節,願意花時間在陪伴孩子一起長大;不只是自己的孩子、不把別的孩子當成競爭對手,而還能學會看見別人的孩子、看著別的孩子,然後在這一個過程之中,非常運氣學到一些對的事情。

註:意即荷蘭凡里爾基金會與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所提的「Urban95 兒童視角」,更多資訊可參考 Urban95 兒童視角城市規劃課程筆記

  • 大FUN凱道 — 兒童未來市的活動錦集。(更多照片

  • 大FUN凱道 — 兒童未來市的相關文章

Beyond Playmaking 超越遊戲共同創辦人。與各國作者合撰《City at Eye Level for Kids》、《反造再起:城市共生ING》、《公園遊戲力》及《45 Urban Ideas for Ukraine — and Every Other City in the World》等書。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教育研究所、英國倫敦政經學院 Urban95 兒童視角城市規劃領導課程證書。’14 年因成為阿皮和阿兜的媽媽,開始關注兒少權利議題。’18 年與眼底城事參訪倫敦出版專題報導,並開始擔任以下講者:’19 年兒童友善城市歐洲聯盟布里斯托大會、’20 年布里斯托自然歷史聯盟網路論壇、’21 年香港創不同學院 好玩大學網路課程、’22 年世界都市公園大會網路論壇 及東京澀谷世界鄰居日網路論壇、’23 年國際遊戲協會格拉斯哥全球大會五國平行對談 及 紐西蘭遊戲協會網路論壇。

成為媽媽前,曾是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英語教育顧問、醴瑠服務社企創意長、苦勞網義務編譯、英國樂施會書店志工和伊甸基金會活動義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