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王惇蕙
前言
筆者從事博物館教育十餘年,身份從公務員轉換成教育人員,權責從承辦轉換為主管,歷經地方政府、中央單位不同主題的博物館,唯一不變的是「與兒童一起」的核心價值。近兩年有感於國內「兒童參與」的日漸蓬勃,加上自身對「兒童博物館」、「兒童參與」知識與方法的渴求,有幸獲得美國傅爾布萊特計畫支助與教育部公費留考支持,將在未來(至少5年)至美國與加拿大深度參與與研究。
啟程之前,筆者(未來)的博士班指導教授Monica Patterson博士,邀請筆者出席Thinking Through The Museum2024年在加拿大渥太華的年度會議。會議期間,筆者帶領一場工作坊,和與會的夥伴分享過去幾年規劃執行「我是兒童,博物館請聽我說」系列工作坊的心得,以及最重要的一件事:臺灣孩子教會我們的事。
有關Thinking Through The Museum
重視夥伴關係(Partnership)的Thinking Through The Museum(簡稱TTTM),長期以策展作為方法,將困難議題引介給大眾。TTTM成員大多來自加拿大(部分來自荷蘭、波蘭、南非、美國),領域包含博物館、大學、非營利組織等,身份包括學者、學生、博物館實踐者、社群相關人士等。TTTM細分為5個小組:Unsettling/Indigenizing Museology(UIM)、National Heritage & Traumatic Memory(NHTM)、Museum Queeries(MQ)、Critical Race Museology(CRM)、Children’s Museology(CM),各小組有其獨特的方法、概念、觀點、夥伴關係等,並透過跨組合作達到交織性、跨文化、尊重差異的對話與理解。
–
本年度會議主題為批判策展的交織性(Intersections in Critical Curating),由Children’s Museology小組主辦。為期四天的年度會議,不只和渥太華重要的館舍策展人、博物館館員、藝術家交流,也更新了5個小組近年的重要研究與實踐。
本文將著重分享筆者發表的內容與反饋:2022年迄今,筆者與在意兒童參與的夥伴們,於新竹、台北、高雄、嘉義等不同館舍合作,規劃辦理「我是兒童,博物館請聽我說」系列工作坊。該工作坊強調「兒童參與」與「兒童表意」,筆者與夥伴主要的工作是以各種方式促進孩子表達意見,並於過程中收集孩子的創作、語言、肢體表現等,以此爬梳孩子對博物館的理解、建議與期待。
觀念釐清:兒童博物館(Children’s Museum)與兒童博物館「學」(Children’s Museology)
1899年世界第一座兒童博物館(Children’s Museum)出現在美國紐約布魯克林(Brooklyn Children’s Museum)。當時為了因應社會、經濟、產業等需求,兒童博物館被賦予「教育兒童」的期待,讓兒童在進入社會之前習得各項技術;也因為兒童博物館精準地鎖定兒童作為目標觀眾,被視為博物館「觀眾取向」的重要里程碑。
經過百年的演進,兒童博物館本身的內容與展示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是否只專注於兒童作為目標觀眾也有更多的討論空間。根據兒童博物館協會(Association of Children’s Museum)對於兒童博物館的最新定義:兒童博物館為非營利的教育與文化組織,以引發好奇與促進學習為目標,不遺餘力地為不同需求與興趣的兒童規劃各種展覽與活動。
Monica Patterson博士提出的兒童博物館學(Children’s Museology)則是另外一件事:兒童博物館學研究對象不是兒童博物館,而是在各個博物館裡找到和(With)兒童共創、由(By)兒童主導的機會。由於Monica Patterson博士的研究背景囊括童年、策展、博物館、人類學等跨領域,她更在意將兒童視為能動者(agent):如果兒童不只是博物館服務的對象(For),而是博物館合作的夥伴(甚至是兒童主導雙方合作),博物館的工作和使命是否會隨之改變呢?
總的來說,兒童博物館專注在兒童與家庭友善,並在場域中提供兒童有趣的內容與多元的介面,期待兒童與各種人事物的不期而遇、引發其學習動機,更重要的是讓兒童發現自己的潛能。兒童博物館學不僅限於兒童博物館,而是在各個類型的博物館裡提倡兒童表意,讓兒童的聲音進到博物館裡,更進一步成為博物館各項專案的夥伴;也就是說,兒童博物館學期盼改變的博物館對待兒童的態度與工作方法,進而從新檢視當代博物館與兒童的關係。
在台灣實踐兒童博物館學:「我是兒童,博物館請聽我說」系列工作坊
在國立台灣美術館擔任助理研究員期間,筆者與夥伴最在意的就是願景(Vision)、使命(Mission)、價值(Value),在極短的時間以超密集的研究與討論,最終決定以「兒童博物館學」作為核心價值,並以「兒童參與」作為方法,讓孩子成為我們的夥伴(本計劃獲國際博物館協會教育與文化行動委員會年度最佳實踐獎)。藉著得獎的理由,筆者提起勇氣寄信給Monica Patterson博士,向她說明團隊怎麼將兒童博物館學應用在台灣的博物館場域,並與她請益更多兒童參與博物館的經驗,進而慢慢發展出「我是兒童,博物館請聽我說」系列工作坊。
在「我是兒童,博物館請聽我說」系列工作坊裡,因應不同場域、不同主題、不同參與兒童,每一場的內容、流程、使用的媒材都會隨現場狀況而調整,寶有極大的彈性。現場看似流動的、隨性的、鬆散的互動,背後都是夥伴們耗費大量時間精力(遠超過課程時間)就每項細節逐步討論。整體而言,筆者與夥伴的共識是抓緊主軸之外給予讓兒童有最多的參與和表達,期待各種「意料之外」的發生。
以各種素材與方法,鼓勵兒童盡情發表意見
在工作坊裡,孩子的表達、創作、互動(與其他兒童或是現場的大人)都是筆者與夥伴極力收集的資訊。在隻字片語、行為表現、心情感受等各種面向的資料收整之下,幾個建議提供給也想做兒童參與的夥伴:
怎麼和兒童合作?多次核對很重要!
兒童與成人所處的生命階段不同、所經歷的生活也不同。因此,在描述同樣的人事物時,常有使用不同詞彙的狀況。雙方在合作時,建議多方核對彼此指涉的是同一件事;如果能使用具象且具體的方式輔佐,會更有助於彼此了解。
如何讓展覽友善兒童?兒童想要的互動比大人預想的更多更深!
展覽內容需和兒童日常生活或生命經驗有所關聯,才能引起兒童的共鳴、引發兒童的興趣。此外,兒童也很在意展覽的「互動」:他們不想只有摸摸螢幕的互動,而是有機會可以和其他人聊聊、可以用其他的學習資源體驗。
對兒童而言博物館重要的事?探索、玩樂、放空!
曾在幾場工作坊問過孩子「為什麼大人要蓋這麼多博物館?」絕大部分的孩子回答「不知道!」接著問孩子「如果你有機會蓋一個博物館,你會做什麼?」孩子們有各種想法,其中一個是「把無聊的(大)人關起來!」(我們並未針對這個答案細究,在這個直白的言語背後,應該有更多關於「無聊」的具體指涉)
由於台灣即將迎來第一座以「兒童」為名的博物館(國家兒童未來館),孩子對館舍的期待不只有探索(Exploration)、玩樂(Play),還希望能擁有放空(Space out)的機會,不只是為了學習而進入博物館,而是能好好地跳脫日常、安放身心,細細品味生活中的微小愉悅。
結語
在TTTM的年會裡,筆者主要目的是分享上述三個向台灣孩子學到的事。在進入正題前,筆者先帶領了小小的暖場活動:請夥伴邊吃邊觀察印有小孩造型的台灣零食(乖乖軟糖、旺旺仙貝、王子麵等),思考以兒童為主要銷售對象的零食為何總是將兒童設計成差不多的樣貌(在台灣帶工作坊的時候,我們會和孩子討論他們覺得自己是不是包裝上那些孩子的樣貌,如果不是就要好好善用表達意見的權利:告訴大人、告訴世界自己是什麼樣子!)
這個小小暖場看似簡單,背後其實蘊藏了很多心思:一是藉由零食呈現台灣整體對孩子的想像、二是以和孩子生命經驗相關的零食作為媒介引發討論、三是工作坊的安排必須細緻到連零食都要有意義。對於筆者而言,這是「兒童博物館學」的精髓:用最多元的方式,讓孩子找到自己可以參與的面向;用最日常的議題,讓孩子找到自己可以表意的可能!
參考資料:
目前蹲在全世界最好最大的兒童博物館(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看看最多小孩的地方究竟有什麼魔法!
遊走於博物館與美術館、體制內與體制外,熱愛和小朋友蹲在一起學東學西、笑東笑西,被小朋友們加冕為惇惇隊長,成群結隊的目標是要消滅各種無聊、讓世界變得好玩。期待自己一直保有小朋友直率的個性,對平凡與不平凡都能坦率又熱情!
helloI really like your writing so a lot share we keep up a correspondence extra approximately your post on AOL I need an expert in this house to unravel my problem May be that is you Taking a look ahead to see you
Thank you for the auspicious writeup It in fact was a amusement account it Look advanced to more added agreeable from you By the way how could we communic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