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惇蕙/編輯前言:李玉華
圖:新竹市文化局兒童探索館夥伴(陳采琳、黃渝淓、許擎、徐韶廷)、眼底城事共同發起人陳懿欣、特公盟創始人林亞玫、腳踏史地工作室負責人黃琳懿
編輯前言
兒童友善城市或是本次 Urban95 的論述,一直強調不只特定的公園綠地遊戲空間才是兒童友善之所在,整個城市都應該思考兒童會來、會玩、要來參與、要做決定,而長期較為保守封閉的藝術文史博物館所,更是應該打開。
如果讀者熟悉特公盟,就知道作為連結角色的我,這八年一直在國內外處處交朋友、為孩子擴大同溫層。而王惇蕙(惇惇)就是一位長期在藝術文史博物館所執行第一線實務工作、被同溫層挖掘到的至寶好友。任何她認為替孩子該做的事,都會赴湯蹈火、廣納資源在使命必達。從兒童視角、做兒童參與、讓兒童決定,或是各種 for、with 和 by children 的作法方案,她都為台灣「館所界(有這一界的話)」開啟很前面的做法,就跟特公盟一樣。
這一次,非常感謝她和眼底城事共同發起人陳懿欣、特公盟創始人林亞玫和腳踏史地工作室負責人黃琳懿攜手在新竹做的博物館「兒童參與」實驗,也願意無私分享在本次的〈Urban95兒童視角城市規劃課程筆記〉系列。為兒童這一個族群做城市中各面向的空間實驗,一直是特公盟和同路夥伴們致力之事,這種實驗希望能在處處發生、時時出現,因為如果有幸遇上一百位孩子,就可能迸發一百種實驗的做法,請館所界的大家能夠參考看看文章中這一種台灣在地創造的做法。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第12條肯認兒童擁有表達觀點、參與社會的權利,揭示兒童作為社會的能動者(social actors),有足夠的能力參與「被生活的城市」大小事(李玉華,2023),同時啟發更多領域的夥伴思考「如何促進兒童有意義的參與?」讓兒童的意見融入研究、政策與實踐之中。(延伸閱讀/導論:城市直接交給孩子規劃?也太不負責!怎麼善用兒童視角轉換,才是要練習的原則)
不同領域的夥伴正在以各自的理解與擅長的方式規劃與執行兒童參與,然而兒童參與強調由下而上的自發性、重視凝聚共識的過程甚於結果,其有機性、變動性讓每個兒童參與都顯得獨一無二,無法以單一的「標準模式」實踐,因此在規劃與實踐上需保留Nanna Holdgaard和Mette Boritz(2022)所言「超乎異常的有彈性」(Inordinate Elasticity):兒童參與可以是準則,也可以是實踐方法,或者是結果。
博物館的「社群」參與
博物館的社群參與在1980年代新博物館學(New Museology)達到高峰:強調博物館新取向的新博物館學,不僅思考博物館存在的目的性、提倡博物館的可及性,更以整合的脈絡重新看待博物館,思考博物館對於社會的作用與影響(王嵩山,2015)。於此框架之下,博物館成為不僅成為文化公民權落實的空間,也是公民參與的場域。
然而,博物館參與文化具體落實的方法,可參見2010年 Simon Nina 出版《參與式博物館》(The Participatory Museum)一書,作者在書中分享博物館如何實踐「從我到我們」(From ME to WE),並主張個人在博物館能作為各種角色的參與者,與不同的他者共同產出經驗,歸納博物館與個人之間的四種參與模式,即貢獻型(Contributory)、合作型(Collaborative)、共同創造型(Co-creative)、招待型(Hosted),博物館可依據不同的情況挑選最為適宜的參與模式(林玟伶,2021)。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林玟伶助理教授在《博眾之間:博物館社群參與實踐的意義、挑戰與評量博物館社群參與》一文中指出,「社群」參與博物館意味著博物館需分享既有的權威,讓社群成為能動者、介入者、分享者;當代的博物館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識掌握者,而是和社群一起共同發現、共同創造的夥伴。(延伸閱讀/博眾之間:博物館社群參與實踐的意義、挑戰與評量)
就博物館近50年的發展脈絡來看,社群參與正以各種方式影響歐美個博物館內部運作或外部呈現。反觀臺灣,大多數的博物館由政府營運,人員受繁雜規定或組織氛圍影響,以保守態度處理社群參與並追求立即性的成果。就筆者淺見,社群參與因牽涉多樣關係人,無法有所謂的「標準流程」;也因為有各種人群的參與與討論,社群參與擁有隨時而變的特質,人們也因為頻繁的參與而享受過程,才能成為博物館「真正的夥伴」。
筆者過往於不同類型的博物館與美術館任職,以兒童為主要服務對象規劃教育展示計畫、教育推廣計畫、開發創意學習資源等;自詡為兒童於博物館學習的促進者(Facilitator),卻總是從兒童身上學習到更多,兒童才是促進筆者認識自己、了解世界的重要角色。因此,筆者近幾年提出「兒童友善博物館」之倡議,不僅要呼籲博物館以行動回應兒童友善議題,同時翻轉成人對兒童的既定框架、讓兒童知道自己擁有「改變社會、改變世界」的權利與能力。
正在起步的博物館「兒童參與」
傳統博物館以「家庭觀眾」指稱「兒童與他的陪伴者」,認為兒童在博物館的經驗往往被陪伴者(成人)引導與影響,以群體的概念看待之。爾後 Falk and Dierking 觀眾研究指出,博物館經驗受到個人、社會文化、環境之情境因素影響而有差異,博物館有了「分眾」的概念,兒童觀眾的特殊性也因此被多方研究。
博物館以兒童為目標觀眾,了解其行為、需求之後,長期為(For)兒童規劃學習內容與方式,直至2021年加拿大卡爾頓大學教授 Monica Patterson 童年、策展、博物館等跨領域研究基礎上,提出「如果兒童不只是客體和目標觀眾,而是積極的參與者和共創者,博物館的工作甚至是使命能產生什麼變化?」,其以兒童博物館學(Children’s Museology)為倡議主軸:博物館不能只有研究兒童有關議題、為兒童產製展覽或活動,更應積極邀請兒童參與產製,認真回應兒童建議,進而促進兒童自主開創與博物館的連結,此舉不單鬆動博物館與兒童之間的關係,更是挑戰傳統博物館的功能與使命。(延伸閱讀/Discovering Child Curating)
博物館「兒童參與」的新竹實踐
丹麥兒童參與博物館的學者 Nanna Holdgaard 和 Mette Boritz(2022)於研究中指出,兒童參與往往和幾個概念性的關鍵字相連:行動(Action)、可及(Access)、民主(Democracy)等等,在兒童參與「博物館」的實踐中也可加以運用。
在臺灣,大部分博物館仍是「為」(For)兒童的單向規劃模式。筆者於2021年任職國立臺灣美術館期間,嘗試以臺灣兒童藝術基地實驗「與」(With)兒童共創的可能性:前期搜集兒童對美術館的想像與藏品的看法,作為內容研發的參考;中期召集兒童參與兩階段原型測試工作坊,作為教具開發調整的依據;後期邀請參與本計畫的兒童於開放前再次參觀做最後微調,並於開幕時以共創夥伴出席。(延伸閱讀/兒童博物館學的在地實踐:以國立臺灣美術館為例)
2022年年底,筆者赴任新竹市文化局兒童探索館管理主任,嘗試拓展兒童參與的範疇,將陪伴者作為「首先翻轉概念的對象」。今年(2023年)4月起,筆者與新竹市文化局兒童探索館夥伴(陳采琳、黃渝淓、許擎、徐韶廷)規劃辦理《Explore!兒童體驗教育培訓計畫》,前兩季以講座為主,以成人為目標觀眾,邀請國內提倡並實踐「兒童參與」、「兒童探索」的相關人士,逐步鬆動成人對兒童的既定印象。第三季則是培訓實作為主,共分成兩系列課程:第一系列為《城市角落兒童參與式設計培訓》,以「兒童參與」為主題,思考博物館與兒童參與連結的各種可能。
兒童探索館夥伴向眼底城事提出邀約,經由討論後課程主軸除了講授之外,以實際操作為主,期望由身體體感互動中,使學員們加深對兒童表意的認知;因此課程分為三天舉辦。本次課程策劃由眼底城事共同發起人陳懿欣負責,並加入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創始人林亞玫、腳踏史地工作室負責人黃琳懿、筆者一起構思整體方向。
課程共招募 15 位大人學員,課程培訓目標為「落實兒童表意見,成人學習“放下、傾聽、思考”三步驟」。實作部分安排於第二堂課邀請兒童加入,學員們必須透過主題進行與兒童的意見收集與交流。學員共分為三組,並先行設定本次各組討論主題為:博物館展示(第一組)、博物館大廳(第二組)、博物館策展(第三組),分別對應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兒童。
第一堂「觀念建構與策劃」
專業內容部分,由陳懿欣主講兒童參與式設計與同理心地圖、林亞玫主講孩子王的角色與能力;接著由三組組長分別帶領成人學員思考三項主題如何有效地傳達給兒童、如何引起兒童的共感。三組組長在各自的主題之下,藉助繪本、照片等輔助,讓成人學員認識主題並了解與討論組長先行發現的問題,以此激發成人學員更多的回饋與討論,以發散思考為起始,最後以共識方式推測兒童最為關注或是影響兒童最深的面向為何,選定議題後規劃呈現給兒童的方式,以此作為第二天實作的測試標的。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接下來成人學員不僅須彼此密切合作,第二天更是得要一對一作為孩子的夥伴,如何於短時間內達到一定程度的信任感顯得十分重要。因此,陳懿欣提供了許多與人創造連結的方法(例如:以問句開啟聊天、專注聆聽兒童說什麼並給予回應;如果兒童想以旁觀觀察為主,也給予足夠的時間空間),讓成人學員於此基礎上再發展其他的策略。
第二堂「實作」
第一堂到第二堂的期間相隔一週,部分組別以線上開會方式討論進度與細部分工。以筆者所在的博物館大廳(第二組)為例,第一堂結束前初步規劃以「NG劇」呈現,由成人學員先行爬梳兒童在博物館大廳可能遭遇的不快體驗,接著將以相片作為媒介,讓兒童於其中尋找喜歡的博物館大廳元素與氛圍,最後提供紙張、紙箱讓兒童創造喜歡的博物館大廳。
筆者與學員於週間確認各項細節,並就其中所需要的道具(例如:博物館門票、禁止線、志工背心、用來盯著兒童的放大鏡等)討論分工與製作。為了一開始就讓孩子感受到成人學員的用心,學員客製化票券給自己的兒童夥伴。
第二堂上午以成人學員最後場佈與排演為主,下午則是孩子登場的時間。作為主持人的陳懿欣,先以繪本《臭臭部落》開場,讓孩子了解如何表達意見,同時繪本中也點出了大人童趣的一面,鼓勵兒童參與的同時發現成人有趣的面貌,接著各組分別帶開,照著前一週的規劃執行。
以筆者所在的博物館大廳(第二組)為例,實際執行狀況如下:
- 暖場(一二三木頭人)
- NG 劇(我不喜歡去博物館):分為售票處設置過高、各種禁止文字或行為、緊迫盯人的態度等,分別設置五個關卡
- 照片池:選出喜歡的博物館大廳設計與氛圍,與其他參與兒童分享
- 手繪的不愉快經驗:由筆者手繪,將自己不愉快的博館經營以簡單的插圖表達,鼓勵兒童對此有更多的討論
- 討論與改造:成人學員與兒童一對一帶開,由兒童主導選擇創作素材與主題,成人學員於一旁觀察並適時討論
- 分享
第三堂「分析與合作」
經歷前一堂的一對一的觀察後,成人學員運用同理心地圖,於當天晚上寫下兒童聽到什麼、看見什麼、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嘗試體驗「以兒童角度出發」,並非「成人覺得兒童感受到什麼」。
第三堂課各組在桌上放上一張海報紙,由成人學員依序說明紙條紀錄的內容,大家一起分門別類。接著,從這些紀錄之中爬梳兒童真實的需求為何,以此聚焦關鍵問題,最後則由成人學員就兒童的需求提出改善建議。
以筆者所在的博物館大廳(第二組)為例,成人學員各自紀錄數十張兒童看、聽、說、做的內容,從大量的直觀性的描述中收攏兒童最在意的事情、最真實的感受,接著給予改善建議,第三天的內容收整如下:
- 博物館大廳對兒童而言是陌生的,講到大廳會和飯店大廳連結
- 展示要動靜皆宜、提供五感體驗
- 展品要可以操作、可以互動
- 展區需要分齡,也要有混齡的區域
- 博物館不只內部空間,戶外空間也要提供玩的機會
- 博物館內休憩空間不足,如果可以請博物館大方地提供以子給大家坐
培訓結束前,成人學員圍圈圈分享感想,有夥伴說兒童讓他刮目相看、有夥伴發現自己有成為更好的人、有夥伴說最NG的是自己而不是兒童、也有夥伴希望把兒童參與帶回自身領域實踐、也有夥伴提醒需要更多有心的大人一起合作才能為兒童撐起表意的機會。
結語
對筆者而言,本次兒童參與以博物館為命題,在實驗過程中,回應兒童權利研究者與倡議者 Gerison Lansdown(2014)對於有品質兒童參與的部分定義:資訊完善的、尊重的、兒童友善的、包容的、被成人支持的;比較可惜的是尚無明確可以實質改變的空間場域作為對象,故缺乏對兒童負責的部分。
培訓結束後,成人學員仍於群組發表感想或是分享相關兒童參與或實踐訊息,筆者原本以為遙不可及的「兒童友善博物館」願景,或許正一點又一點聚集一個又一個有熱忱的成人,慢慢地與孩子一起走向那樣的未來吧!
參考書目:
Lansdown, G., 2014. 25 years of UNCRC: Lessons learned in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Children’s Rights, 1: 184-85.
Falk, J. and Dierking, L., 1992. The Museum Experience. US: Whalesback Books.
Falk, J. and Dierking, L., 2000. Learning from Museums: Visitor Experiences and the Making of Meaning. US: Rowman & Littlefield.
Falk, J. and Dierking, L., 2018. Learning from Museums (2nd ed.). US: Rowman & Littlefield.
王嵩山,2015。博物館、思想與社會行動。臺北市:遠足文化。
參考文章:
導論:城市直接交給孩子規劃?也太不負責!怎麼善用兒童視角轉換,才是要練習的原則
博眾之間:博物館社群參與實踐的意義、挑戰與評量
兒童博物館學的在地實踐:以國立臺灣美術館為例
Children’s Museology and the COVID-19 Crisis
Discovering Child Curating:A conversation with Monica Eileen Patterson by Sarah Gensburger
Power to the Children? Understanding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in the Year of the Children via the National Museum in Copenhagen
目前蹲在全世界最好最大的兒童博物館(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看看最多小孩的地方究竟有什麼魔法!
遊走於博物館與美術館、體制內與體制外,熱愛和小朋友蹲在一起學東學西、笑東笑西,被小朋友們加冕為惇惇隊長,成群結隊的目標是要消滅各種無聊、讓世界變得好玩。期待自己一直保有小朋友直率的個性,對平凡與不平凡都能坦率又熱情!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