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修復步道照顧地球 工程思維難達計畫美意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報導 為了不讓上山的遊客走出路徑影響生態,而施作步道作為導引,然而,施作步道之先 […]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報導 為了不讓上山的遊客走出路徑影響生態,而施作步道作為導引,然而,施作步道之先 […]
文:王昱文 延續前篇「駐地五百日(一):共域戰術鋪出社宅公共藝術」,討論藝術以「場造」(fielding)作為 […]
文:林書嫻圖片提供:早稻田大學以醫學為基礎的社區營造研究所、其他寫真來源附於圖上 集合住宅的維護管理與社區營造 […]
文:盛暐庭 、陳奕凱圖片提供:原典創思 社宅青創:一場跨出舒適圈的冒險旅程 「臺北市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 […]
文 : 陳馨恬 「廣慈之森——森友們入厝啦」 2022年的萬聖前夕,位於信義區的廣慈社宅廣場,有一群熱血青年動 […]
文:東明社宅 Belle (編按:捲毛有時也會現身) 圖片提供 : 青創團隊-東明道相報 怎麼寫提案,交出讓人 […]
文:漳玨賢 「3490為林口世大運選手村社會住宅的總戶數,林口社宅亦為全台基地及戶數規模最大的社會住宅基地。全 […]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整理:劉庭莉(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上週 (編按:11月7日) 登場的2022年聯合國氣 […]
文:OURs都市改革組織 辦公室主任 詹竣傑圖片來源:OURs都市改革組織 土城員和合作共居計畫打開不同的居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