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好景有常:安養公共藝術計畫(下)

文:littlemonster

2007年,在第一屆公共藝術計畫取得矚目與經驗後,第二屆公共藝術計畫以「Appropriate, Regenerate, Transform/宜居、再生與轉型」為主軸,將藝術的引導力量從郊區拉回城市,對城市及公共空間現狀的清查與研究也逐漸納入整個藝術計畫的基礎調查。45位國內外藝術家的創作被擺置於新市區和公共場所的附近,鑲入市民的生活場景與行走路線中,藝術家回到了城市的命題,回應社區的特質與城市需求,以藝術實踐進行社區研究並開啟居民與生活的對話。

在城市中心廣場,選擇色彩繽紛、造型生動的 藝術家Yayoi Kusama(草間彌生)作品《Hello, Anyang with Love》(2007)。
(照片來源:littlemonster)

2009年安養文化藝術基金會成立,成為藝術計畫的專責單位,也繼續第3屆的籌備。當時的首爾與安養,在金融海嘯後重新爬起,城市開發計畫陸續展開,大型集合住宅及高樓大廈取代老舊公寓在城市裡密集的冒出。新建房屋與低廉的租金吸引了大量來自首爾及周邊的外來租客。新居民以租賃為主,與老市民之間缺乏共同的生活經驗與歷史記憶。在地認同薄弱,別論以人的情感與生活習慣為基底孕養的文化藝術。

為了重新形塑社區價值,並強調開放與共融的精神,2010年第三屆的藝術計畫,以「New Community, in the Open City/ 開放城市的社區共同體」為主題,由56位國外與63位本土藝術家,以及超過4,000名安養市民,透過社區與藝術的協作,提高市民的社會參與,以及對於生活、環境的關注與美學創意。

《Seems Like Community》(2010),由藝術家Kim Wolsik策畫,主張恢復個人的自信與自覺,才是社區的根本。其中有許多針對老年人設計的專案,包含為資源回收的老人家設計手推車等等;另外,《Seems Like Community》為了讓老年人恢復自尊心,開了一所學校;也製作社區故事書等。透過了這些過程,社區,尤其是住在裡面的老人,可以更認同自己與所在的環境外,對於自我價值的認定,還有自我實現的部分可以勇敢追求。(照片來源:https://apap.or.kr/en/archive/artworks/73)
《Seems Like Community》(2010),由藝術家Kim Wolsik策畫,主張恢復個人的自信與自覺,才是社區的根本。其中有許多針對老年人設計的專案,包含為資源回收的老人家設計手推車等等;另外,《Seems Like Community》為了讓老年人恢復自尊心,開了一所學校;也製作社區故事書等。透過了這些過程,社區,尤其是住在裡面的老人,可以更認同自己與所在的環境外,對於自我價值的認定,還有自我實現的部分可以勇敢追求。(照片來源:https://apap.or.kr/en/archive/artworks/73)

立基於過去藝術計畫的經驗,APAP/安養公共藝術計畫逐步發展出強調現代生活本身就是一個持續演變著與進化著的動態狀態。2014甫落幕的的第四屆,將藝術實踐的場域拉回藝術公園以及周邊的安養寺,開始就一個藝術計畫的持續性丟出問題提出論述。藝術總監Beck Jee-sook與基金會以「Public Story/公眾的故事」為題,從公共藝術的困難開始論理,陳述媒體、媒材、與以人為主體的城市生活、以及市民社會與歷史之間的交錯關係。

就藝術計畫的本身來說,第四屆更廣泛的收集意見,並以此展開城市研究、回歸當下現代生活反思做為全新的開始。2006年由葡萄牙建築師完成的Anyang Pavilion/安養藝術中心,從展出的功能,改裝成一個市民意見可以集會、發聲、另可以培育及研究公共藝術知識的場所。

藝術中心內部經過改裝後,除了安置了Anyang Culture and Art Foundation/安養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辦公室外,另包含3個重要機能:Park Library/公園圖書館–市民的公共藝術專屬圖書館;Making Lab/製造者空間–這裡舉行過多場藝術與科技的工作坊,每一個參與者、每一個市民都可以是藝術計畫的實驗者或生產者;還有Project Archive/資料庫—收集了前3屆超過100件安養公共藝術計畫藝術作品的檔案。在這一連串的改裝與重新定位後, Anyang Pavilion/安養藝術中心建構了一個強大的孕育搖籃,未來有關公共藝術或藝術城市的任何的計畫,都可以從這裡開始,找到需要的資源與連結網絡。

由葡萄牙建築師Álvaro Siza Vieira於2006完成。初始名為Alvaro Siza Hall,原為展場,後來改名為Anyang Pavilion。
(照片來源:https://apap.or.kr/ko/archive/artworks/81)
為了因應第四屆APAP主題需求,內裝經競圖徵得數個方案,建築師Haewon Shin的方案最後經由市民票選勝出。
(照片來源:https://apap.or.kr/ko/archive/artworks/81)
空間裡的家具多以環保材料瓦楞紙板等做成,黏著劑使用玉米粉,而且百分之百可回收。家具的可移動性提供了因應各項目的所需空間的彈性。從單純的展區,轉變成各式市民活動所需要的場所。(照片來源:littlemonster)

持續性的投入,並隨時因應當下生活需要及城市發展面臨的挑戰做出回應,是這個計畫得以逐步改善地方空間環境、提高生活品質,同時取得市民信任與參與的關鍵因素。

藝術計畫可以是美麗的花火,也可以是滋養地方的涓涓細流。文化藝術如何在大量公共投資與政府預算集中投注的藝術博覽會或城市節慶之外,仍可以持續的作為城市生活及未來願景的引動因子? 一個可以結合市民共同發想城市未來生活願景的文化政策該如何制定? 如何執行? 這些都考驗城市發展管理、政策制定、乃至市民的耐心、長期經營的決心、還有面對當下真實問題的誠實勇氣。

10年來,我們在安養看見了一個藝術與市民生活的關係隨著社會現況與需求不斷調整的過程。從一開始環境整理(2005安養藝術公園)、面對自然與城市的不同切入(2005公園、2007市中心)、社會結構的轉變(2010關鍵字:New Community, Open City)、社區的需求(2010的多項社區計畫)、到更多關於市民的自我表現 (如2010的Open School及2014的Public Story),藝術計畫的行動內涵在改變,許多裡面的子計畫至今仍在進行中。在藝術計畫即將邁入2016年第五屆前夕,藝術已經發展成除了藝術家們主觀的提論外,也成了社區資料收集盤點,同時表達市民關注與思想的重要媒材。

或許仍有其他的不足,但安養藝術公園絡繹不絕的訪客、散佈的藝術裝置處處可見生活於週邊的社區居民、市區內因公共藝術計畫產生的設施及社區活動,與市民生活間也有著相當熱烈的互動,這些都證明在長時間的孕育關注、以及公私部門合作下,以藝術文化及生活實景的角度切入地區再生發展在某個面向來說實質有效。利用藝術作品強大的可視性與反射生活的特質,環境被賦予另一種感知方式或想像,於是藝術不僅僅是藝術,必須同時擔負起教育、學習的功能,以及在地特徵與場所認同的強化。

在安養藝術公園裡的入口瀑布前廣場,多有公園遊客集合休憩。(照片來源:littlemonster)
《Eun Ha Soo(銀河系)》(2005) 作者:Dai Goang Chen。(照片來源:littlemonster)
當基本的環境及設施建構起來後,人們自然就會找到與環境共生的方式。(照片來源:littlemonster)

就像是海明威每回到了Cerveceria Alemana,總是選擇那張唯一有大理石桌面的靠窗位子般,在安養藝術公園的森林裡,每一個帶著血腸還有水果到公園小憩野餐的阿姨伯伯們,是常客,也感覺應該都有自己專屬的位子還有在森林裡特殊的小祕密!!! 在這個溪壑邊的小小山坡上,人造物與自然,背包裝著食物與水的登山客們,以及裝扮整齊的媽媽群,毫無衝突的共同存在,自然、歡愉與時間,屬於每一個在森林裡的訪客。說是,還有甚麼比”阿嬤常去野餐的地方”可以更貼切描述公共藝術應該要有的樣子與功能呢?

相關文章:好景有常:安養公共藝術計畫(上)

參考閱讀:

我是小獸,很愛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