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教學筆記:繁盛多樣的亞洲城市如何與疫病共存(下)

文:黃舒楣

(謝謝2021/9/1-2022/1/31期間的修課同學,以及特別感謝蕭芳伃協助文稿校正)

邊境延長- 防疫旅館-城市

在前述移動「安全化」的狀況下,台灣社會在兩年多來對於跨境移動多所畏懼,國際模範生心態,更讓我們在今年二月之前覺得病毒多由境外而來。於是,以長時間隔離還不足,安全感還需要由點對點運輸的嚴密控制來確認,類似人類學者項飆所謂的「隧道式」運輸,避免過程中的任何落地/在地接觸。莊詠竹以防疫旅館為主題,探討這種移動安全化之運作需要快速建置基礎設施來支持,而防疫旅館就是其中關鍵。詠竹訪談了曾入住防疫旅館的住客和旅館工作者,描繪了防疫旅館如何運作,以及相關的空間恐懼。乘坐計程車離開旅館抵達旅館後,透過安排的特定大廳路線,確認名單後入住,接下來會有人引導乘坐電梯、進入房內,在狹小房間內「展開」為期7到14天的防疫生活。這移動過程中所有空間都須依照規定清潔消毒,限制工作人員與旅客接觸。詠竹指出這操作試圖建立一條由國外延伸回台灣的「防疫邊境延伸」,而防疫下由各地方政府徵召創造出的防疫旅館就宛如「疫時建築」。防疫旅館創造了類「國境」的邊界,形成由機場延伸而來的「邊界」,由機場、防疫計程車、防疫旅館、電梯、隔離套房連綴起來。社會大眾想像著這邊界之完善運作能保護著國內公衛安全,嚴防病毒於外,卻多半沒有想到這邊界每一點都需要人力和更複雜的移動來聯繫維持,涉及了勞動風險、控制、隱而不顯的內化壓迫。

台北市旅館商業同業公會決定自救,自製「旅、疫」分流標章,綠標就代表不接受居家檢疫或隔離者入住,紅標代表是防疫旅館,貼在大門及櫃檯處讓一般旅客可以一目了然。來源:民視新聞

防疫旅館作為「疫時建築」之建置和經營並不容易,由台北市政府和旅館公會在初期摩擦可見一班,具體顯現於標示上,相關辯論觸及了究竟旅、疫分流是否有協調空間? 還是應該絕對畫界? 疫情起伏不定,在國內疫情稍微放鬆,國內旅遊再起時,業者也未必希望持續投入。旅館內外的恐懼也從來沒少過,在其中工作的人戰戰兢兢,詠竹也訪談住在防疫旅館周邊的受訪者,描繪了周邊鄰里對於防疫旅館象徵的隔離身體集中、病毒帶原集中的恐懼。疫情下的社會互動,在防疫視角下人的自由移動作為人權很大程度地被暫時限制,人之為人暫時不如人之為「病毒帶原體」來的重要。然而這些操作過程中顯示出的層層問題,應讓我們思考,當疫情發展進入了藥物、疫苗控制可以更勝過非藥物控制的新階段,是不是該逐漸改變?

監管的形式、技術、政治和抵抗

劉育育從生命政治、人口政治的角度切入來分析在台灣推行的防疫實聯制,指出疫情下的台灣都市,即便是已降級、甚或解封的狀態,原本流動、節奏、街景和人們的行為,仍被廣設的實聯制或量體溫的管制點所改變,此外,防疫管制下的規範(norm),對個人身體的規訓形成常態(normal)後,再進而形成生命政治層次下的人口治理政策和都市空間的一部分,然而,她在初步觀察中亦看見個人會在此框架中於日常生活中採取行動,抵抗這樣的非常規訓權力。育育觀察到降級之後,民眾和店家都開始放鬆。這趨勢在春天之後延續,甚至有了新意義。Omicron的廣泛傳播在台灣鄰近各國的疫情清楚可見,精準疫調的必要性(或者說有效性)開始受到質疑,進而民眾也開始對於輔助疫調的實聯制和相關匡列居隔有了疑問。動輒大規模發送的細胞簡訊究竟是否有效?我們看了兩年多的個案關聯圖,辛苦的基層疫調人員日日協助離清傳播鏈,然而當傳播鏈到了二、三十條之後,還有多大意義?[1]

(製表: 劉育育)

過渡期間還未能看見明確防疫措施變革,日常已可聽聞不少人開始假裝刷、能不刷就不刷,刷了不送等等來進行最微的抵抗。在此亦可見到特定監管技術的方便性、可負擔性,以及容許的縫隙。

某方面可作為對照,楊茗硯則探討在中國施行健康碼,看似高效率的展現了城市智慧化治理,有助於在很短時間內控制疫情,以助重返日常。健康碼是依託於微信(WeChat)和支付寶(Alipay)而開發的小程式。健康碼和城市公共服務供給緊密結合,城市不需停下大眾運輸來減少運量,管制個體化,只要個人健康碼不過關,市民幾乎寸步難行。各地不同,在上海有「隨申碼」,在廣州則有「穗康碼」,由各地方政府的大數據資訊和合作技術服務來發展個別系統。分為紅、黃、綠三個顏色,健康碼如同隨身電子同行證,結合支付系統,不需處理在台灣採取實聯制效率不穩定、縫隙多的問題。

製圖:楊茗硯

然而健康碼之運作和技術大有關聯,各地方的健康治理也因技術穩定性而有不小差異,乃至於會有健康碼「好用」與否之說。更令人擔心的是健康碼和社會信用的連動,在疫情波動的時刻,甚有地方政府以不參與則「標記黃碼」為手段來進行大規模核酸檢測,或以之作為居隔期間規範採購,可見到地方操作不當,亦有可能脫離「健康管理」,整合入更多社會監控日常。

圖 網民貼出微信節圖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Original牛熊数值(https://weibo.com/5728132983/L8drd1ESb#comment)

過去一個月上海疫情升溫,川流不息進出上海的大貨車運作難逃影響。司機們擔心途經上海,健康碼很可能「變黃」,行程卡將帶「星號」,難逃集中隔離14天將影響運輸物流。高速公路上有司機因此連續住在車上超過一週的故事四處流傳著,再次展現了在疫情下,為了維持大城市「日常」,防疫的代價不公平地集中於特定階層、職業類別上來承擔。

展望未來無法逃避疫病的城市生活

作為階段性的教學筆記,集結了同學們各自所觀察,主要是非藥物控制手段下的亞洲城市情況和回應。就疫苗施打率和治療藥物發展進度來說,此時和三個月前大有不同,看似有機會從非藥物控制為主的階段進入到下一個典範-已有不少國家有此宣告,從歐洲(丹麥、英國是最早發動的國家)、美國,到了近期南韓也跟進,然而,我們還是看見東亞的模範生們仍有強烈清零思維,或是喊出「動態清零」、「重症清零」等變化口號。然此役複雜從來不簡單,隨著近期更多醫學研究指出疫苗的效期不如我們期望的長,超過半年以後幾乎沒有效力,這暗示著疫情發展不會是順順利利地線性前進,而是在病毒變化的快速和各地社會回應的落差之間迂迴移轉,我們需在科學的基礎上減少污名和不必要的恐懼,盡少採用過度壓迫人權的手段來達到不必要的模範成績。同時,造成疫情下生活困難的城市空間狀況作為長久存在的險境,某方面是因疫情才有機會揭露,實需長期政策關注改善,例如居住不平等課題、公共空間不足、城市經濟過度倚賴觀光、都會區旅遊活動深化住商混合的矛盾等等。如果在階段性疫情穩定後就遭人遺忘,那麼下一波疫情再起時的混亂無助,恐怕難以避免。疫情持續著,城市生活的「安全化」難以在一時之間停下。即便新冠肺炎疫情暫告段落,這世紀的全球人類社會恐怕要做好準備,面對可能更多的跨物種疾病傳播。如何重新思考、設計城市,這其中有許多長年陳舊課題不能再多拖延,也有許多新挑戰。


[1] 根據2021年五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月11日發布疫情警戒標準及因應事項,單週出現 3 件以上的社區群聚,或單日出現 10 名感染源不明的本土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可能會將警戒等級升至第三級防疫,然而2022年起轉向兼顧經濟與防疫的方向後,並未採用同樣標準啟動三級警戒。進一步請參考疾管署網頁www.cdc.gov.tw

現任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春天剛結束一門有關市場和城市的課程,未來半年努力學習在陪伴小人玩耍的同時實踐疫情下的新日常,要編輯兩本書,有關記憶、災害之間的抵抗、協商和調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