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鄉村?為何規劃? 鄉村多元樣貌的書寫

文/首圖來源:P.Lu

就從五月初的一串討論開始吧。那一天,我在不再討年輕人喜歡的臉書上放了兩張浮動式光電板的照片,本想說說期待與擔憂,同溫層裡滾呀滾著卻帶出了更多有趣的討論,從法規(這裡都公有地啊沒問題的),美觀(這真醜),生態(鳥和潮間帶的動物該怎麼辦),到自己的故鄉情感(海線老農夫沒辦法再耕種了)與城鄉關係(難道我們追求的是都市人認為的鄉村?)。鄉村一直是溫厚的配角,儘管時代巨輪把他推到台前,也許還不知道自己竟如此重要。

Picture 1
Picture 2
Google map上面的浮動式光電板(上:後龍滯洪池;下:彰濱工業區)

都市計畫看到的是法治內的鄉村,指的是現行區域計畫內非都市土地中人口較密集的地區,目前有約4000處,面積約為2萬6000公頃,彼此間共享經濟發展遲滯,人口組成老化,青壯人口外流,醫療與公共設施不足等課題。都市計畫對鄉村地區的管例相對鬆散粗放,也許和當年我們在南京頒布都市計畫法的國土範圍與時空條件有關,長期以來,都市計畫一直對這些地區沒有太積極的發展議題與引導作為,主要在配合辦理國家大型建設計畫的土地取得。

對國家而言,鄉村是都市發展的儲備用地,是支援國家經濟發展的座標。日本時期的糖廍,糖廠與一望無際的甘蔗田如果代表的殖民地式農業對國家發展的貢獻,農地工廠與劃定的「特區」內拔地而起的科技大廠,就是今日鄉村地區看似義無反顧的宿命。從加工出口區到科學園區,鄉村地區無役不與,創造了(不一定留在地方的)富裕,也創造了我們農工交織的拼裝地景。

pasted-image.tiff
農地上的違章工廠。攝影:林有成。圖片來源:天下雜誌提供 Source: https://e-info.org.tw/node/201421

對地方居民來說,鄉村則是家,是生活的地方,人親土親,在生產與生活之間,從來就不只有多少土地可以發多少電,一年租金多少的問題。街坊鄰居間的熱情招呼,乘涼下棋的樹蔭,水溝邊的迷你生態系,同伴們的吆喝,以及騎著腳踏車不小心摔進雜草叢生大排裡的驚悚記憶。這裡是時間與空間記憶的錨點,離鄉的人總是記著他,留下的人也努力守護他。

這個月的專題「誰的鄉村?為何規劃? 鄉村多元樣貌的書寫」,想描繪的正是不同角色扮演與時空背景下鄉村的多變模樣,以及在多元與超展開交織下長出來的共生關係。這個系列共有兩篇轉載與六篇原創文章,從氣候變遷,漁電共生,空氣污染,地方產業,文化生產與海洋治理,分享鄉村的多元角色與刻正面對的各種課題。禹嫺的「啟動系統轉型,邁向地方淨零之路」與「面對氣候風險地方政府如何克服調適缺口」兩篇長文,分別從調適與減緩的視角,探討面對氣候變遷的空間發展所要注意的課題。考量台灣的都市發展尺度,這個月所關注的鄉村,不僅有必要包含在文章中的「都市」一併作考量,事實上更可能是回應這些變化主要所在地。轉載自芭樂人類學,鄭肇祺的「『共生』成為威脅?當養殖漁業遇上光電政策」則譜出鄉村地區在再生能源發展下的矛盾,衝突與各種無奈,藉以探討這種由能源政治所牽動的產業網絡如何重新詮釋漁電共生政策,並影響地方發展。

轉載自研之有物,田偲妤的「深入農村的秘訣!口述歷史帶你走進田庄人生活」,分享以口述歷史方法記錄農村居民生命史的經驗,採訪「命中注定的受訪者」,從中發掘地方的歷史變遷,以及即將消失的傳統技藝。宇韜,aaliyah與建凱的「蚵樂園」,則以地方書寫的方式,描繪出彰化海線地區的養殖產業與靠海吃飯的價值,觸碰鄉村內心柔軟的角落 – 作為地方在生產,生活,生態上的交疊,懷疑與矛盾。

治達與芮秦的文章「都市才有空污?臭氧污染的環境不公平問題」,透過科學實證指認鄉村地區的空氣污染,也點出長期以來,鄉村作為都市支持者的發展型態所產生「環境不公平」的課題。最後,我的「空間規劃的公正轉型?尋求海陸共享,地方共生的空間治理」,除了分享海洋治理的發展脈絡,也透過蘇格蘭的個案研究,確立海洋空間規劃在鄉村發展的必要性與價值,探詢海洋空間治理如何與靠海的鄉村產生連結,進而為地方發展帶來轉變。

你想像的鄉村是怎樣的鄉村呢?鄉村規劃的目的性又是什麼呢?空間規劃專業必須了解今日鄉村所遇到的壓力,已無法被動管理,需要積極且審慎面對。規劃是眾人之事,更是時間的累積,期待透過這些文章的分享,幫助我們直視鄉村所遇到的課題,也在時間的長河中努力尋找共生的方法 – 沒有人感到剝奪,也沒有人覺得被拋棄。

參考文章: 淺談國土計畫架構下之鄉村地區整體規劃

台大地理系,成大建築所,Lund University與TUDelft校友,目前棲息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人生充滿跨領域與超展開,專長是空間規劃,氣候調適,都市防災,韌性城市與參與式地圖製作。身邊有一群厲害又撐得住的同伴,相信有愛有溫度就可以一直走下去。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