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多元需求的友善人行的街道交通不必扼殺騎樓

文:黃信翔

日前,臺北市議員趙怡翔抗議《臺北市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下稱臺北市容積獎勵辦法)於今年九月修法鼓勵設置騎樓。從趙怡翔議員臉書發言觀察,議員的立論在於騎樓構成的人行空間並不連貫、充滿障礙物及違停車輛,因此違反人本交通的精神。

首先,我要肯定趙怡翔議員在交通議題上的努力用心,他當選後仍盡責於都市交通環境改革的議員。騎樓設置議題複雜,橫跨都市計畫部門、交通部門;功用介於行人通行,同時也促進城市混合使用。希望藉由本文,可以稍微辨明騎樓、行人地獄、都市建設之間的關係。

騎樓並非行人地獄元兇,車道才是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開宗名義即定義:§3「道路:指公路、街道、巷衖、廣場、騎樓、走廊或其他供公眾通行之地方」。也就是說,騎樓雖然是私有地,但是被定義為道路空間,因此政府有權(不是絕對)禁止設攤、排除停車的授權法源皆源於此。

近來,2022年底至今掀起的「行人地獄」話題,讓人行環境議題民意高漲。同時,也形成了一股「恐懼且厭惡」騎樓的風氣,這令我感到擔心。身為一個以騎樓作為論文研究主題的碩士生,我認為自己實在有必要跳出來說幾句話。

首先,騎樓下意識裡讓人感到雜亂、路面不平且難以管理。我要清楚指出,上述問題都不是騎樓造成的問題。這是什麼意思?簡單來說:騎樓擁擠是「交通管理問題」(臺灣多將此責任交給警察)、騎樓違規停放是「周遭環境條件問題」(停車供需比失衡)、不平整是「工務部門問題」(《市區道路條例》§3授權主管機關修整騎樓甚至與民眾負擔工程費,至少臺北市曾經的路平專案已經改善不少)

再來,許多倡議行人議題的臉書粉專如「標線改造臺灣路」多次圖示講解騎樓不能替代人行道的原因,我百分之一百同意(連結請見參考資料);粉專「臺灣是個行人地獄」曾提到,騎樓是行人空間不足的遮羞布、是東亞現代主義的規劃遺緒(文章現已撤除或隱藏,針對規劃歷史的批評實有錯誤,並非本文重點,在此不多作回應)。

區分出「人行道」、「騎樓(包含無遮簷人行道)」、「車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我的立場很清楚,騎樓不能當作行人通行的唯一選項,他是人行空間的充分條件,而人行道才是人行空間的必要條件。道路幾何設計不佳、車道過寬、不正式化道路臨時停車需求,才是汽車橫行的主因。汽車(雖然本身不應該有原罪)絕對數量超過我們可以容忍的範圍,造成的環境污染與交通傷亡才不見下降。用比喻的說法是,街道空間裡「黑色柏油」面積佔比太多;像是黑板的馬路空間裡粉筆線條(標線)亂畫;之後吸引板擦(汽車)在黑板聚集再互相撞擊。

那你說,既然騎樓並非人行空間的必要條件(換句話說,騎樓如此這麼雞肋),是否還需要有延續的理由?我想說的正是,騎樓不但同樣有行人通行的功能以外,還有很多人行道做不到的事情。兩大重點:第一,避免無謂的開放空間;第二,臨街建物符合人們的行走特性。以街道對於城市的重要性而言,交通絕對不是唯一一項需要考慮的都市議題。

請容我再次表達我的立場,基於都市規劃領域專業的本位主義上發言,我要很不客氣地說一句,我認為,都市交通(Traffic)是都市規劃問題,而臺灣交通部門經常弱化到僅能處理運輸(Transportation)問題。

私有地退縮(開放空間)的臺灣積習

若與國外建築、都市計畫法規相比較,臺灣要求私有地退縮的管制規定多的出奇。目前我能找到的源頭在於1970年《臺北市騎樓設置標準》,要求七公尺以上的道路兩側應設置騎樓或退縮騎樓地深度達3.64公尺(就是無遮簷人行道)。另外,計畫道路寬度七公尺以上未達七公尺者,應後退兩公尺建築。「3.64」成為一個密碼,有些都市設計規定已經不要求騎樓,但是因為過往規定就是3.64,所以認為退縮這樣的寬度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最後,私有地退縮變成一項無須經過質疑的規劃習俗。各種要求私有地退縮的「變體」規定藏在臺灣都市計畫法規當中。例如新市鎮開發經常都有較為詳細的都市設計規定,最寬曾要求私有地退縮達六公尺;臺北市都市更新審議當中有個不成文規定,「退二補八」已經成為咒語一般納入每一案都市更新案件當中(六米巷道不足八公尺者需退縮基地達路寬八公尺)。

現階段都市更新已然的事實

臺北市容積獎勵辦法是自1998年《臺灣都市更新條例》通過後,授權地方政府訂定的子法。白話來說,中央允許建築物可以透過都市更新取得容積獎勵之後,地方政府需要定義什麼樣的建築重建行為可以換取容積獎勵。趙議員於臉書文字提到:「我不清楚都發局為何決定貿然推動此案,或是否有其他背後壓力所在……」其實臺北市容積獎勵辦法歷經多次修法(2008、2012、2017、2018、2019、2021、2023),追溯歷次修法軌跡,可以觀察出市府逐漸從獎勵開放空間到終於正視騎樓與開放空間的競合問題。

常年,取得開放空間(廣場、人行空間合計)容積獎勵樓地板面積總是第一。原因很簡單,隨便叫一個建築系學生製作建築草圖,將基地平面offset內縮之後,瞬間,容積獎勵就可到手。退縮的面積可以一比一換成容積樓地板。相較於綠建築與耐震設計,不用錢不用腦的容積獎勵當然人人搶人人要。

我必須指出這是迎合開發的投機行為。在臺北,都市更新需要建物退縮明明可以用都市設計等相關管制來規範。然而,我們卻任意將人行道的建設義務交給私部門(私有地退縮),換來的是交通部門經常將此作為人行道無須向車道內拓寬的藉口;換來的是都市計畫部門經常對於取得「開放空間」自得其樂。

過大的街廓開發以及開放空間形塑的城市景象,正是一世紀前柯比意(Le Corbusier)光輝城市的現代版本(如圖1)。如果有不瞭解此人的朋友,我簡單的說明,他是一位偉大的建築師,建築相關背景的人們不可能不認識他。但他同時也是一位糟糕至極的都市規劃家,這部分珍雅各(Jane Jacobs)不得不提前出場來破除迷思:「科比意將大量的高速公路和交通加以編織(我想這對於他所採取的方法,是一個公允的措辭)在他的光輝城市計畫裡面,那樣顯然足以滿足他的設計理念,但是這和他重複垂直聚集,以及利用空地加以分隔的人口所需要的實際道路數量、停車場面積和服務水準比較,根本不相稱。他想像的那種公園裡面的摩天大樓,在真實生活裡面退化成停車場的摩天大樓,而且停車空間,永遠不夠(p.374)」。臺灣建築法規的確確保了戶戶有車位,但是它沒有確保道路面積同時也會成長。

圖1:柯比意與光輝城市

開放空間至今仍然像迷思一般讓都市計畫與建築專家們著迷。在氣候變遷的情況下,開放空間好處多多的論述隱身在「都市風廊」、「熱島效應」之中。以都市微氣候條件挑戰地球的概念可笑至極,縱使有成效,操作手法也非常粗糙。

開放空間」珍雅各的簡單教誨

關於開放空間,珍雅各在其最知名的著作《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有多處著墨,有興趣的朋友可參見:CH.5鄰里公園的使用、CH.11需要集中、CH.14邊界真空的詛咒。書中一節文字太經典了,全文照登如下:「在正統的都市計畫裡,人們以一種極端缺乏批判到令人吃驚的方式推崇鄰里開放空間。去問住宅專家,他規劃的鄰里社區可以如何改善舊城時,他會說,有更多的開放空間,好像這是一個不言自明的優點。再問分區使用的規劃者,進步的分區法規對改善舊城的貢獻時,他會說,又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導向更多開放空間的誘因。和一位規劃者一同走過一個毫無生氣的鄰里社區,我認為它已經充滿了荒廢的公園和陳舊的造景,他還在想像一個會有更多開放空間的未來。

要更多的開放空間幹什麼?準備被襲擊嗎?作為大樓之間荒涼的真空地帶嗎?或是讓一般人使用和享受?但是人們不會因為它現在的存在,或是規劃者、設計者希望他們去使用,就去使用城市的開放空間(p.106ff)」

我希望整理出珍雅各揭示的幾個重點:第一,開放空間跟人行道絕對不是越寬越好,而是「夠寬」且「夠順暢」才是重點,除了通行以外,更應該看成城市安全、公共生活和教養兒童的重要街道組織;第二,執意拓寬道路(在臺灣還是利用搶劫私有地的方式)來建造人行道的同時,如果不針對車道進行限制(最直覺的作法就是車道瘦身),那麼交通問題一樣存在;第三,臨街建物很重要,人們經常被吸引建物兩側,「因為那裡才是最有趣的地方。當人們在走路的時候,他們會左顧右盼—看看櫥窗裡面,看看建築物,還有和其他人互看(p.379)」;第四,開放空間可能會簡化城市的使用,促成邊界真空的危險發生。

圖2: 修改自《巷弄如同濕地》,載於我們該住在哪裡?建築師找尋宜居地的標準/ 俞炫準作;邱麟翔譯

抨擊開放空間很危險,珍雅各也知道。「認為城市需要高住宅密度和高建蔽率,就如同我所主張的,在傳統上被視為是比和大白鯊站在同一邊,還不如(p.243)」但如果經過六十年的時間,珍雅各的規劃思維演化成新都市主義(New Urbanism)、緊湊城市(Compact City)、十五分鐘城市(Ville du quart d’heure)等主流城市規劃、市中心改造的重要理論。那麼我們應該有理由相信,臺北市在優良的城市基礎上,發展箝制汽車的措施來改善交通、維持騎樓作為臺北市的建築特色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時代也不是沒有帶來進步,縮減車道寬度的科學基礎、道路幾何設計的發展、自行車在城市再次取得優勢,也是六十年前珍雅各沒有想到的事情。

感謝閱讀到這邊的妳和你,容我最後詢問一個問題:想像一個行人友善、足夠寬度人行道的臺北未來,你會想要在廣褒的開放空間上瞻仰你買不起的豪宅、盯著挑高三層的入口大廳、保全大哥再用惡狠狠的眼神告訴你生人勿進;還是可以在冬天夜晚,路過霸味薑母鴨,在街道聞香或一同加入成為騎樓底下享用薑母鴨一員。

希望答案簡單到大家都選的出來。


參考資料:

1.趙怡翔議員臉書發文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vyctpe/posts/pfbid0xzBQB3iWUJf2o2KzSycTk1aYH3uy4qKMpGJhdmd3aemJgmzJzVh1BXsUJ2Xbt27al

2.標線改造台灣路騎樓圖解連結:

1).騎樓無法取代人行道的原因③:路側設施物

2).騎樓無法取代人行道的原因①:路側設計

3).公有人行道是必要基礎設施,無關有無騎樓或是退縮地

4.相關文字皆引自:偉大城市誕生與衰亡/ 珍.雅各(Jane Jacobs)作 ; 吳鄭重譯

進擊的公務員!交通單位如何面對台灣艱困交通環境

文:莊哲維

人生有崇高的理想,所以投入公部門服務,能把我的理想與交通政策實踐出去,從小喜歡劃馬路到現在也20幾年了,自我感覺良好是全台灣交通規劃道路幾何最厲害的人,只是一個小小的公務員,只能一個人在最基層努力,理念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與看到,一路走來過程真的很辛苦,所以希望藉由標線改造台灣路粉專推廣好的道路設計與理念,讓越來越多人了解我們的街道可以如何設計與改造。

應以交通工程改善為優先,「道路幾何」設計好、交通才有可能好

    因為待在交通基層深刻了解台灣交通上、中、下遊結構性問題,上至都市計畫問題與法規不合時宜,中至交通部與警政署摸不清楚方向以及地方工程單位與交通單位各自為政,下至無法培養道路設計人才。台灣交通大環境很艱難,即便台灣交通基礎落後歐美日50年,但現在改變也不嫌遲,政府交通改善策略中之工程面不可能只占一成,人車路是空間的表徵,應從空間著手改善重點,有良好的交通環境才會誘導用路人有正確的行為與觀念,所以我們的交通改善應是工程七成、教育二成、執法一成,當然現行的駕照考照制度更需要一併改革,汰除不適任的駕駛。

    另外台灣交通科系與土木景觀科系無法培養學生具備道路設計的能力也是不爭的事實,尤其道路幾何設計領域在交通科系更不是顯學,智慧交通ITS、號誌秒數最佳化與物流管理才是顯學,會發光會發亮的交通設施可以讓人感到科技感才是交通,殊不知機場起降、機場航廈、港口貨櫃、旅運中心、軌道場站、貨運物流、公車系統、停車場、接送區、甚至是號誌系統以及自駕車等都是建置與行駛在道路上(圖1),而道路上最重要的就是標線(圖2),標線是空間的分配與引導,道路幾何設計才是交通的根本。相關科系基本能力培訓與考照制度也應刻不容緩進行改變,不然即便畢業後進入公部門或顧問公司服務也不具備道路幾何設計的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工作內容只會陷入問題迴圈中或只是復舊,面對民眾或民意代表很容易被牽著鼻子走。

圖1  道路幾何設計才是交通的根本

圖2  道路標線 改造交通

「新竹東山街」:運用路邊停車保護行人的改造經驗

身在公門好修行,最初服務單位在新竹市政府交通處,工作這麼多年改了很多路口,其實最有感觸的還是東山街,在當承辦的時候就常常收到很多民眾與學生來陳情反應,行人真的沒有空間可以好好走路,只能走車道真的很危險,看了也難過,不過這也是台灣交通最常出現的風景(圖3)。

圖3 東山街未改善前街景

後來剛好都發處在辦理營建署前瞻計劃的人行道工程,有了一個契機可以來做改變,可是現實要做實體人行道是很有難度的,所以都發處來找我協助規劃做標線型人行道,利用路邊停車來保護行人(圖4),雖說這不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卻同時兼顧了停車與行人的需要。

圖4 標線型人行道結合停車彎設計示意圖

當然這個過程也是很辛苦的,除要跟議員與民眾不斷溝通協調,還要教廠商怎麼劃標線,即便當時要面對長官、民意代表與民眾的反對與修理,也還是要去設法突破。說實在台灣要改善交通、必須要先處理停車,停車問題解決了後面都很好談,偏偏停車這一塊卻是最難處理的,我們沒辦法改變車輛一直增加的事實,另台灣又是高度住商混合的社會型態,確實是有其臨停的現實需求。因此交通單位啟動的第一步,就是盡可能地將道路空間重新做分配,設法降低對停車的影響,就真的有機會改變了(圖5)。

圖5 新竹市東山街改造前後對照圖

我當時也很想做實體人行道與欄杆,但現實真的很困難,從無到有並不容易,交通單位能做的是先透過標線去整頓一個好的空間出來,等未來時機成熟甚至有經費,我們再來要求工程單位建置實體人行道(圖6)。

圖6 台鐵南州車站前交通改善(2015.8/2016.5/2021.11)

正確的道路空間分配,才能建立交通與使用者的秩序

看到不少交通倡議粉專很反彈標線型人行道無用論,但是大家必須承認先要走到這一步,才有後續變成實體的可行性。目前的重點應該是放在正確的道路空間分配。分配不良,實體一樣會被車輛亂停,至少目前透過路邊停車來保護行人,這種方式在台灣是有效果的,台灣的用路人很需要環境的引導。但這不是終點,將人行道具現化還是未來必須的,台灣交通環境落後國外50年要馬上看到改善成效是不可能的,只能漸進式的來推動。

實體人行道目前受限經費、排水調整、地下管線複雜、車輛出入,還有施工交通衝擊等諸多因素(圖7),現況阻力龐大,根本無法一下就變出來。但其實也有一些有方式,不會去影響地下物,也能做出實體區隔,比方說鋪水泥然後加上路緣石之類的,可以將空間區隔出來。

圖7 推動人行道阻力多

台灣享有行人地獄這個美譽,台灣地狹人稠也是事實,但更多時候是我們不懂道路空間規劃與分配,要擺脫這個美譽,當務之急能做的事就是重新整頓我們的道路空間,做更有效的道路空間分派與使用,建立交通「秩序」,道路交通自然不會再「亂」下去,先要有秩序才會有文化,文化就是行為的建立,我們最缺乏就是開車文化、安全文化、步行文化、停讓文化

步行環境的改善:透過標線來畫出人行空間

從現在開始,台灣步行環境應該要從兩大方面去著手:

  1. 市區道路本來沒有人行道的地方,我們想辦法先透過標線去規劃出結合停車彎的標線型人行道,道路邊線很重要,一定要畫,當務之急先要明確車道與路肩的範圍(圖8、9),至於路肩要做停車或人行空間使用,後續可以再來溝通。之後有了建設經費再補上實體設施(路緣石、墊高等等),當然同時也要搭配相關交通管制措施。但現在最怕的是標線畫完就沒然後了,所以之後還是要請大家持續去追蹤。
  2. 辦理道路工程不管是新闢道路(重劃區)或橋樑改建、道路拓寬等工程就一定要求建置人行道。

當前必須從這兩方面下去著手,我們必須承認台灣早期的都市計劃是出了很大的問題,所以我們都沒有做人行道,等路開下去之後,房子大樓蓋起來,住家住戶搬進來,店家開幕了,後面要再做人行道就真的變的好難好難好難。

交通改善要分階段,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要因為少部分人的違規行為或部分欠佳的規劃而否定全部的設計,可以鼓勵公部門可以怎麼改才可以變更好,不需要不理性的批評,這或許會打壓部分第一線從業人員的士氣,反而讓他們變得更保守,更不想改變了。

圖8  屏東縣新埤鄉縣道189線與屏118線路口

圖9  高雄市三民區建昌路(預留人行道與停車帶)

公共政策無法討好每個人,但正確的街道設計可以照顧到每個用路人

另一個感觸深刻案例的在新竹市國泰醫院前,很難想像醫院前面沒有行穿線可以讓人安心穿越道路,問了當地議員服務處與前承辦,因為店家反對劃設行穿線會影響風水,所以堅決抗議不准劃,找議員與里長都沒用,一直以來都沒人成功劃設過。但是總不能去改變吧!我花了很多時間去溝通,選在下班21時跟店家會勘,只是跟民眾講道理也沒用,還要跟其他店家「拜託」讓我劃斑馬線,協調出店家可以容忍的最大極限,半夜帶廠商去劃標線,即便時間已2點,店主就站在門口看,不容一絲被侵犯,只因為他的理由會影響風水。 

我是正常人,只是想把不正常的道路環境改成正常,反而會被不正常的人當作是你才不正常,現實環境的無奈,你覺得理所當然的事,很多時候都不是理所當然。

民眾覺得路口危險,要求設置紅綠燈、斑馬線或反射鏡,如經評估符合設置標準,但就會有人說我家旁邊不能有紅綠燈、路燈、斑馬線或反射鏡等設施出來反對,理由就真的是影響風水,或是紅綠燈或路燈夜間亮度太亮也不行,反射鏡照到民眾家也不行,公部門的難為地方不管怎麼做都會有民眾反對,沒辦法討好每個人。

圖10 新竹市中華路國泰醫院前(改善前後 2020.12 vs. 2022.07)

目前來到高雄服務,最想改變的接下來就是前鎮區瑞隆路(圖11)與佛德街,希望可以透過示範性的改造,克服難改的路段,能讓民眾看見機會、看到可以參照的案例,讓他們知道原來也可以這麼做。

圖11 前鎮區瑞隆路空照圖

對欲改善的道路,我通常會先去跟議員、里長溝通討論,先得到他們支持,開公聽會前也會持續跟民眾溝通,這是一條溝通的漫漫長路。真的是沒事找事做的傻子公務員,身上有的只有那一點使命感,但總要有人跳下去做。期待未來台灣諸多道路可以超越新竹市東山街以及楠梓德祥路(圖12),成為台灣表率道路。

圖12 高雄市德祥路改造前後對照圖(下圖大圖為改造前,三張小圖為改造後)

以上說了這麼多,只想讓大家知道:

交通的混亂是歷史共業:台灣都市計劃真的很糟,路都亂開亂蓋,交通單位只能被罵然後想辦法善後,我們更應設法去檢討都市計畫與工程單位,避免悲劇一再重演。一直罵交通單位也蓋不出人行道,交通局很難滿足大家蓋實體人行道的需求,因為沒經費也沒權限,還請大家也一起把這個想法傳遞給工程單位。

要改變必須建立統一的規範:即便道路管養單位破碎,但是能夠建立一套統一規範給各單位,一樣可以比照辦理,不會亂蓋路,統一規範類似我們正在寫的講義(完全道路設計手冊)。

希望獲得人本街道的支持聲量:支持的人一定要站出來發聲,不然被少數反對者拿到話語權,長官或民意代表就會認為這樣做是不行的,然後就會否定全部好的建設。但其實公部門也是有很認真做事的人,只是需要給他們時間去改變外面艱困的環境,請大家多點鼓勵,這樣他們會更有動力往前衝。

都市計畫缺漏了交通專業、交通規劃又落下了人:談人本交通的層層失落

文:Taoi

內政部營建署為推廣以人為本之交通理念,於2009年發布都市人本交通道路規劃設計手冊(第一版),第二版本也已於2018年更新,並在其中納入與「人本」、「永續」等相關新修訂之法案及規範,將人本交通落實到市區道路設計中。中央與地方單位雖然不遺餘力的推廣人本交通環境,但實務上人行空間的改善幅度仍然有限,車禍的行人傷亡人數也居高不下。

本文試著從都市計畫與交通規劃的兩個角度來討論,人本交通的實踐何以如此困難?由理解都市計畫中關於計畫道路的訂定開始,都市規劃與交通專業的整合不足,以及交通規劃範疇中的「人本交通」應佔首位,需要全面和具有地方特性的交通運輸配套,作為推動人本城市發展的策略規劃方針。

失落的章節:缺乏交通量檢討的都市計畫通檢

現有都市計畫主要計畫書中,除人口、產業、歷史文化、土地使用和公共設施等現況與變更計畫方案之外,交通運輸規劃的現況與變更內容也是重點章節之一。現行都市計畫程序還規定,在都市計畫發布實施後,五年內應通盤檢討一次。而根據<都市計畫定期通盤檢討實施辦法>第24條規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中之「道路用地按交通量標準、道路設計檢討之」。

若以台北市萬華區為例,萬華區之都市計畫主要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已於今年11月份完成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第1次專案小組審議,將於不遠的將來正式公告實施。但從中讀到的交通運輸系統章節,僅簡略闡述了現有規劃中華路作為林蔭大道、以人行廣場串連龍山寺和西門町、區內推動TOD(所謂的大眾運輸發展導向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發展等的質化描述,但卻缺乏了「以交通量來檢討道路用地」的內容。

當計畫道路寬度不足時,被犧牲的總是人行道

而缺少交通量分析會產生何種問題?

由於都市計畫圖內關於計畫道路寬度的訂定,等同於設定道路在後續設計過程中的基本限制。也就是說假設一條寬度為20公尺的計畫道路,道路橫斷面內能夠配置的設施必須涵蓋在20公尺的範圍內,交通局處會在計畫道路寬度的基礎上,根據道路等級、相鄰用地和交通量等條件,來最佳化配置道路橫斷面,最後由工務局處進行施工。而市區道路上的設施則包含車道(汽車道、慢車道、混合車道、機車道、腳踏自行車道及公車專用道)、人行道、路肩、交通島、路邊停車帶、公共設施帶、排水設施、地下管線等。這些設施並非必須全部一同出現在道路上,舉例來說,有些道路等級較低的路段,未規定設置交通島。

因此假設某一區域的地目由住宅區調整為商業區後,鄰街之計畫道路仍維持原有的寬度,未考量到因為用地變更調整而衍生出的車流與人流量,在用地開發進行交通影響評估時,卻發現在合法的容積之下,鄰街道路設施無法支持該高量體開發所衍生的車流。為了維持交通暢通的前提,往往就是以犧牲對於交通暢行較不影響的設施為主要的處理方式,在工程實務上,被捨去的設施經常都是人行道

都市設計的手段是否合宜?

同時,我們也發現當道路空間不足、或是原本應當規劃於計畫道路上之公共人行道被犧牲後,常見的折衷手段是由都市設計面來訂定騎樓留設或者要求新開發的基地進行建築線退縮的方式,來“提供”道路兩旁的人行空間。

這種以都市設計管制來規範道路兩旁建築物提供適當的人行空間的方法,確實可以在開發的同時,提供寬廣的步行空間,先不論這些非「公共」之人行道後續是否會產生管理維護等問題,都市設計管制手段並非落實到每一條道路兩旁,而是有條件選擇性的在部分路段上,如果是一般巷弄內,且基地用地面積小,那麼要求留設騎樓或退縮的可能性是否還會存在。

回到最初、都市計畫的道路訂定過程像是場利益拔河

各級政府之都市計畫圖經由都市計畫審議後,規範該都市的土地使用,並將土地劃分為不同用地類別、範圍和位置,並依此繪製成圖。都市用地的規劃會依據未來人口成長與經濟發展需要來決定城市中應規劃多少住宅用地、商業用地,但道路用地呢?

在新訂都市計畫(如市地重劃)範圍內,道路、溝渠、兒童遊樂場和鄰里公園等因具有公共利益無法私有化的特性,用地性質屬於公共設施用地。在土地重劃進行時,公共設施的土地和興建公共設施的工程經費等,需重劃區內土地所有權人共同負擔。如果公共設施用地劃設比例過高,會使土地所有權人所需負擔比例增加。也因為大量土地劃為公共設施用地,能夠作為住宅或商業等具有商業價值之用地比例減少。因此在實務中,公共設施用地會固定在一定比例內,避免過高造成重劃費用負擔大;過低則公共空間不足。然而在公共設施用地面積中,又以公園具有較高的吸引力,公園所佔比例一般來說會偏大,而道路所佔比就必須要隨之縮小。最終根據道路用地所獲得的佔地比例,劃設出實際的道路寬度。

都市計畫過程中缺乏交通規劃的論證,究其原因,或許與現行都市計畫審議委員組成中,交通規劃或交通工程相關專業者所佔比例低有關。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109-110年度[1]委員名冊含主席共30位專家學者中,交通相關專業的僅有3位。因此都市計畫的審議主要仍從土地使用面向考慮,忽略都市規劃與交通規劃之間的相互高度關聯性。

人本交通規劃應從綜合交通規劃面向出發而非僅著眼於人行道改善工程

在美國波特蘭市中心一條僅有兩車道的道路上,輕軌車就佔了其中一條。圖片來源:Taoi
貼合人本交通的規劃設計,需要都市規劃與交通規劃專業者共同來實踐。圖片來源:Taoi

人本環境的塑造需要長遠及策略性的規劃,從都市交通系統的層面來討論,舉例來說,要提升步行環境,除了留設人行道外,同步必須還要協調停車問題,相信你我都有走在停滿機車的人行道和騎樓上的經驗。停車問題之外,如何吸引市民搭乘綠色運具、減少使用碳排量高的運具等,都是涵蓋在「塑造人本環境」這項議題的範疇內,更不用說還有景觀、排水、都市與道路設計等議題需要考慮。如果僅單單著眼於人行道的硬體改善工程,其實會淪落至見樹不見林的情形,以至於在行人友善環境的發展上,相對東亞其他已發展國家來說仍顯不足。

在2020年的年尾,台灣各個城市關於策略性和系統性的都市層面交通規劃仍不見其蹤影。以台北市為例,僅有每年由交通局所出版的「交通政策白皮書」能與都市層面的交通規劃沾上一點邊,但如果細看其內容會發現該本白皮書極其空泛,已淪為政策口號的宣傳,遑論作為都市發展的指導方針。

都市計畫與交通規劃之間,最大的交集應是「人本交通」,大眾運輸系統與相關的街道環境策略,貼合到土地使用、都市設計的管制之上,應是緊密交織、且相互支撐的關係,因此兩個規劃專業必須放下本位,彼此整合、溝通到落地,才能真正的改善與實踐人本街道環境。


[1] 含109年7月1日至110年6月30日和109年1月1月109年12月31日之委員名冊。


台南:惡夢交通之城的宜居路

文/黃泓文(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生)

宜居城市交通

一個宜居城市的交通會是什麼樣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給予一個具有安全、包容性、韌性的永續城市的交通提出目標「11.2:在2030年以前,為所有人提供安全、可負擔、可及的永續交通運輸系統,藉由擴大提供大眾運輸,並特別關注處境脆弱者、婦女、兒童、身心障礙人士與年長者,以改善道路安全。」其中,大眾運輸系統是關鍵。

20世紀的城市發展,多以汽車為主導,因此道路的闢建與擴張是常見的城市景觀,也常被視為是政績的表現。隨著汽車的普及,交通越來越壅塞。一般的看法會認為拓寬或開闢新道路就能解決問題。但研究指出,新的道路供給往往在原先運輸量以外,產生了更多依賴私有運具的額外交通(generated traffic),造成許多外部成本[1],如交通壅塞、公共空間的消耗、低效率與空氣汙染等負面效果。此外,一個城市若主要依賴汽車作為主要移動工具,也隱含著此移動模式的門檻與公平性問題。

新增道路供給通常是開始產生「依賴汽車循環」(cycle of automobile dependency)的第一步。延伸的路網產生更長的汽車移動距離,同時也將排擠了其他與汽車競爭的交通模式,例如大眾運輸、自行車與步行。製造更多汽車移動里程的同時,都市蔓延與郊區化伴隨發生。使汽車移動成為需求,又進入將製造更多汽車交通的惡性循環。這是為何波哥大前市長恩里克·佩納羅薩(Enrique Peñalosa)在任內推動公車捷運系統的原因,旨在減少城市馬路的車流,改善波哥大的交通。他說:「一座進步的城市不是讓窮人也能開車,而是讓有錢人也在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交通空間足跡(Transport spatial footprint)是用來衡量都市在交通用途上分配多少面積的一項指標,可以評估不同交通模式造成的經濟效益影響與生態足跡。城市使用的交通空間佔有的面積乘上單位面積的價值,將得到交通對經濟效益的影響;生態足跡則是以需要增加多少森林,以抵銷因為交通所造成的碳排放。從生態的角度而言,因為空間的資源稀缺,運輸空間佔有面積必須最有效率的使用;從經濟效益層面,最佳效率的空間使用能夠創造最大經濟效益;而從社會經濟的角度,因為汽車的使用具有一定門檻、也以男性使用者居多,交通空間佔有面積則提供了市民使用都市空間分配公平性的分析基礎。簡言之,在相同的運輸量下,大眾運輸、步行與自行車是比汽車更具空間效益的移動方式。

下表是不同研究中顯示法國與德國幾個城市中,交通空間佔有都市面積的比率,以及其中特別是給汽車專用的比率,可以清楚呈現汽車在都市交通模式中佔主導地位,並消耗了許多都市空間。

交通用途佔都市空間比例交通用途空間中汽車專用比例
7個法國中型城市(2007)10~25%
巴黎(2008)27%57%
德國佛萊堡(2016)19%55%
表一: 交通空間佔用都市面積比例 / 其中汽車專用比例表格,資料來源:TransportShaker[2]
圖一: 相同運輸量下,不同交通運輸工具所需使用的空間比較
圖片來源:TransportShaker[3]

對汽車導向發展的省思,讓人們開始意識到最基礎的移動方式——步行備受遺忘與壓迫,強調人行路權的人本交通概念也逐漸普及。但注重人性需求的概念其實早在1950年代,珍雅各(Jane Jacobs)就反對當時信奉現代主義的紐約都市規劃師羅伯·摩斯(Robert Moses)以汽車為中心、開闢高速公路貫穿都市的主張;而注重以人為本的人性尺度城市,她於1961年出版的《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重視人行道的功能,除了提供行走之外,良好的人行道也是街道生活發生的重要地點。

現在的臺南交通

天下雜誌2019年幸福城市調查,臺南市在交通的三項負面指標中,大幅領先六都組與全國的其他縣市。核對統計資料可發現,臺南市在2018年交通事故30日內死傷人數與2017年同期比較,幾乎每項統計都成長將近一倍,甚至在2018年各縣市30日內死亡人數高居全國最高,以平均的每十萬人死傷數來看,臺南在2018年與2019年也都是全國最高。雖然截至2020年3月可查詢的到的統計有略微下降,但交通混亂,讓居民與觀光客身處高風險是不爭的事實。即使擁有古蹟、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和令人稱羨的美食,但各式各樣的交通問題,使得臺南的宜居性大打折扣,移動帶來的不便與風險,也讓臺南離葉石濤口中那個「適合人們作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越來越遠。

近幾年臺南觀光熱門,吸引許多遊客假日造訪,不過遊客形成的交通流量終究是暫時且變動的。從擁有的機動車輛數,可以看到人均擁有高比例的私有運具,可能才是關鍵問題。從臺南市主計處發布《104年機動車輛及停車格概況》分析報告中,2006-2015年間臺南市機動車輛增加4.64%,雖然低於全國平均5.39%,但高於統計期間臺南市的人口成長幅度1.01%,增加最快的車種都以小客車最多。但如果以平均每百人擁有機動車輛數檢視,臺南市平均每百人機動車輛數比全國多達10輛以上。

表二、臺南市 / 全國每百人擁有機動車輛數變化(民國95年至104年)
圖片來源:臺南市政府主計處《104年機動車輛及停車格概況統計應用分析報告》

臺南市的公共運輸市占率在2016年交通部統計中只有6.7%,遠低於全國平均18.1%;私人運具市佔率則高達83.7%,高於全國70.6%。面對私有運具的擴張,《104年機動車輛及停車格概況》指出臺南市自2006-2015年道路面積成長高達17.76%,使每千平方公尺道路平均承載機動車輛數從36.53輛減少為32.46輛,「顯示本市積極開拓道路以減少道路承載壓力,改善交通壅塞情形」;並且自2012-2015年,汽車停車格增加幅度大於已登記汽車數量增加幅度,「顯示本市積極開闢新增停車格,以改善本市整體停車狀況」。

本文前述當道路供給增加,將產生額外私有運具交通。根據交通部機動車輛登記數,臺南市機動車輛與去年同期的增減率在2017年以後超越全國平均的速度成長。

表三、臺南市 / 全國機動車輛登記數年增減率變化(民國105年至109年5月)
資料來源:交通部統計查詢網-機動車輛登記數

市府選擇積極開拓道路與停車格,顯然回復到汽車導向上,與人本交通背道而馳。其實以台灣現況,除了參照國外案例之外,我們很難想像人性尺度的人本交通街道會是什麼樣子,多年來強調私有運具交通、管制浮濫與執法不力,再加上國家交通官僚灌輸人民的交通觀念與備受爭議的道路設計,實際上路法規等往往只有參考、宣示意味,板金才是真理,導致大車逼小車、小車逼機車、機車逼行人的狀況層出不窮。

臺南的大眾運輸

雖然臺南大眾運輸使用率的統計數據並不好看,然而市府與市民似乎將希望寄託於鐵路地下化與興建捷運這兩個明星級的公共建設上,筆者並不反對興建都市交通建設可能是改善都市交通的一個解方,但對由兩個指標性交通建設就能拯救臺南的交通保有疑慮。

臺南鐵路地下化預計花費將近300億,讓舊市區中8.23公里的鐵道地下化,預期效益在於消除鐵路沿線兩側地區發展阻礙,並改善沿線9處平交道造成的交通問題。另一方面,2017年GPS製造商Tom Tom公布臺南為全球最會塞車的25個城市中的第9名,當時網頁顯示臺南最壅塞的路段為為北門路一段、二段及民族路一段。而交通局發布澄清新聞,局長林炎成表示:「臺南的瓶頸交通路段不在北門路及民族路……民眾感受的交通瓶頸路段原先在仁德交流道……已獲得改善。」、「市中心因鐵路貫穿造成平交道阻礙交通問題,交通局已透過幹道號誌連鎖、火車站前圓環動線調整及加強停車供給與管理等方向改善,目前火車站周邊交通狀況已有明顯改善。」顯示火車站周邊的交通能夠透過地下化以外的方式進行改善,而且時任交通局長也不認為鐵路沿線是臺南交通瓶頸,甚至北門路與民族路口並沒有平交道、火車站前圓環也不是平交道地點。

從道路安全的角度檢視鐵路地下化,在《用數據看臺南:道路潛藏危機地圖》裡,臺南常發生交通事故的路段也不在鐵道沿線的9個平交道上,雖然經過平交道偶而需要等火車,但是否值得花300億改善可以經由其他方式改善的「交通問題」,並達成消除鐵路沿線兩側地區發展阻礙呢?

圖二、臺南舊市區交通事故發生位置與頻率分布
圖片來源:《用數據看臺南:道路潛藏危機地圖》

名為臺南先進運輸系統的臺南捷運,計畫由藍線第一期開始興建,可行性報告於2018年底獲得行政院核定,預算約為185億。該路線是否能產生足夠效益,已有南鐵自救會陳致曉根據可行性評估報告書內預測資料撰文,對鄰近道路交通量影響只有微幅改善,日運量也僅3.2萬人次,是高雄捷運運量的零頭不到。

再者藍線第一期的路線與目前市區公車15路(15路公車目前每小時約2-3班)有高度重疊,不禁讓人懷疑在原有日運量853人次的公車路線上蓋一條捷運,能否有效讓運量提高到3.2萬人次。如果真有需求,密集現有公車班次、或更激進的設置公車專用道、甚至改成公車捷運系統(BRT)未必不能達到規劃中捷運路線的目的。以BRT運行的始祖庫里奇巴市(Curitiba)為例,其2009年開始營運的綠線長度為9.4公里,接近於藍線第一期的8.6公里,花費約20億(2012年)[4],是臺南藍線第一期預算的1/9。

圖三、臺南捷運第一期藍線預定路線圖
圖片來源:臺南市先進運輸(大眾捷運)系統第一期藍線可行性研究報告(合訂本)
圖四、大臺南公車15路路線圖
圖片來源:大臺南公車

目前的鐵路地下化與捷運規劃,雖屬重量級的大眾運輸公共建設,卻沒有明顯的大眾運輸導向,配合的公車路網、行人與自行車友善的街道設計,銜接大眾運輸與目的地的最後一哩路都還在原地踏步,即使鐵路地下化完工了,捷運路網也建設完成,但步行或騎自行車的最後一哩路卻仍是危機四伏、公車一個小時才來2班,大家願意選擇大眾運輸嗎?

巴塞隆納的超級街廓實驗

完全顛覆現有交通的陣痛也許過於劇烈,但局部性的嘗試未嘗不能發生。西班牙巴塞隆納為解決汽車造成空氣汙染、車禍的問題,並提供更多友善行人與自行車的空間,提出了超級街廓(superblocks)的概念。

超級街廓是將9個巴塞隆納現有的城市網格狀街廓形成一個大型的九宮格街廓,汽車只能在九宮格外行駛,街廓外的道路設置公車路線,接送放棄駕駛私人車輛的居民。行駛於九宮格內的汽車必須遵守10公里的速限,並只限於居民、大眾運輸、貨運車輛與緊急事件使用。

圖五、巴塞隆納超級街廓示意圖
圖片來源:Barcelona Architecture Walks: Barcelona superblocks[5]

超級街廓旨在解決巴塞隆納長年困擾的空氣汙染問題,限制汽車進入以減緩超級街廓內部的空氣汙染,沒有車行交通的開放街道擴大了人行空間,也提供街道家具使之成為市民生活的重要場所,超級街廓營造讓行人與自行車舒適的交通環境,也增加了街廓居民使用大眾運輸的意願,居民的停車需求則由地下停車場提供。

即使如此的局部性嘗試也存在反對的聲音,有些超級街廓的居民希望能夠開自己的車回家,並停在家門口;有些商家則擔心車行交通的消失可能影響生意;有些人則認為超級街廓的實行,讓某些交通需要改道,增加汽車行程。然而讓汽車交通慢下來正是超級街廓的用意,一方面降低車禍與碰撞風險、另一方面如果不能讓使用汽車的習慣轉換為步行、自行車與大眾運輸,這項嘗試就不會成功。

自2007年以來,巴塞隆納的Gràcia超級街廓增加了10%的步行與30%的自行車移動,也讓街廓內部的汽車駕駛量下降40%,整個超級街廓的汽車駕駛量下降26%。關於車行交通減少影響生意的疑慮,國外研究顯示,移除汽車停車格並設置自行車道後,不大對地方經濟造成影響,在某些地區甚至可以帶來更多收益。

也許臺南哪天能夠嘗試局部性使用超級街廓的實驗也無不可,巴塞隆納超級街廓的範圍大約是400×400公尺,臺南從湯德章紀念公園、台灣文學館、孔廟、林百貨、司法博物館到第一第二美術館的範圍,差不多也是這個大小,附近因為公共空間數量較多,受影響居民數量也較少一些,美術館提供地下停車場,先天條件與巴塞隆納的超級街廓相距不遠。

這裡也是觀光客最常造訪的地區之一,搭乘大眾運輸到達後,在一個步行可及的範圍內,雜揉古典與現代的氣息,與周邊的小吃商家,逛個一天半天,途中不必擔心汽機車的衝突、打擾與空氣噪音汙染,也許在冬天天氣涼爽時,能夠成為臺南市市區內另類的空氣品質淨化區。

圖六、假想臺南實行超級街廓範圍之一
地圖資訊來源:Google 地圖,筆者繪製標示
圖七、假想臺南實行超級街廓範圍擴大周邊路段版本
地圖資訊來源:Google 地圖,筆者繪製標示

超級街廓不是解決城市交通的唯一解答,但可以是邁向另一種交通模式的嘗試,試著創造友善行人與自行車的環境、試著讓街道的使用從適合汽車行駛轉變為適合人們生活、試著讓道路平權、讓人本交通回到城市、試著提倡大眾運輸,在一個廣大的城市中,只是一項微小的嘗試。

如果嘗試能成功,如果能把人本交通推及到城市各個角落,也許就離「為所有人提供安全、可負擔、可及的永續交通運輸系統,特別關注處境脆弱者、婦女、兒童、身心障礙人士與年長者,改善道路安全」的目標不遠了。或許在過去歷史發展中,臺南曾有接近人本交通的時刻,在下圖臺南中正路新舊照片的比較中,雖然車輛數不可同日而語,但道路對行人的友善程度,絕對不是現在臺南日常交通所呈現的汽車霸權。對臺南交通願景的期待,最後可能在於高架的單軌捷運、也不一定是看不見鐵軌的鐵路,而可能只是希望能夠讓臺南持續成為那個「悠然過活的地方」。

圖八、臺南中正路新舊照片對比
圖片來源:Facebook 粉絲專頁:南廠 水門宮[6]

參考資料:

天下雜誌2019幸福城市(2019)
交通部168交通安全入口網,資料引用:https://168.motc.gov.tw/
Litman(2019), Generated Traffic and Induced Travel, Victoria Transport Policy Institute
Will(2014), Urban Transportation Spacial Footprint: How Much Space is Used by Transports in the City?, TransportShaker, https://www.transportshaker-wavestone.com/urban-transports-spatial-footprint-much-space-used-transports-city/
珍妮特.薩迪可罕,賽斯.所羅門諾(2018),偉大城市的二次誕生,台北:臉譜。(原著出版年﹕2016年)
自由時報(2017),全球最會塞車的25個城市 台灣這3城市上榜,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987302
三立新聞網(2017),超會塞車?臺南市府怒批:瞎子摸象,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228723
蘋果即時(2017),臺南塞車全球第九 市民諷「只有官員不知道」,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170227/4ZIFSSL77ARRHMJXAONV57EELQ/
《104年機動車輛及停車格概況》,臺南市主計處(2016)
《用數據看臺南:道路潛藏危機地圖》,https://www.taiwanstat.com/vp-tainan/traffic_report.html
交通部民眾日常使用運具狀況調查(2016)
臺南市先進運輸(大眾捷運)系統第一期藍線可行性研究報告(核定本)
Development ASIA, What the World’s First Bus Rapid Transit System Can Teach Us(2016)
交通部統計查詢網-機動車輛登記數
O’Sullivan(2017), Barcelona’s Car-Taming ‘Superblocks’ Meet Resistance, Bloomberg CityLab,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7-01-20/barcelona-s-superblocks-expand-but-face-protests
Facebook 粉絲專頁:南廠 水門宮,https://www.facebook.com/487886884575148/photos/a.842317505798749/1029440403753124/?type=3&theater


[1] Litman(2019), Generated Traffic and Induced Travel, Victoria Transport Policy Institute

[2] Will(2014), Urban Transportation Spacial Footprint: How Much Space is Used by Transports in the City?, TransportShaker, https://www.transportshaker-wavestone.com/urban-transports-spatial-footprint-much-space-used-transports-city/

[3] Will(2014), Urban Transportation Spacial Footprint: How Much Space is Used by Transports in the City?, TransportShaker

[4] Development ASIA, What the World’s First Bus Rapid Transit System Can Teach Us(2016)

[5] https://barcelonarchitecturewalks.com/barcelona-superblocks/

[6] https://www.facebook.com/487886884575148/photos/a.842317505798749/1029440403753124/?type=3&the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