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空間和社會一起呼吸──從地理學談空間的權力關係

文: 楊盛宇

系列討論奠基於地理學理論「第三空間」,從不同尺度觀察空間的千形萬象。空間除了要有活力,要被活化,也要跟社會互動,如果空間要跟社會一起呼吸,我們就得正視空間中的權力關係。本文作為系列討論的結尾,要從案例回到理論,談論空間中的支配和被支配,並說說「活的空間」和社會的互動關係。

權力一直在我們身邊

每個空間都受權力影響,有些地方一看就能感受權力的存在,有些即便隱晦,仔細端倪仍能找出蛛絲馬跡。搶下2019年金棕櫚獎的韓國電影《寄生上流》用黑色幽默手法描寫階級差異,故事主舞台在山坡上的獨棟豪宅,透露資本家能利用資產遠離鬧區的市井小民。更直白地說,將市井小民隔離在自己的居家領域之外。台灣的大樓也很類似,藉由開放空間換取容積獎勵的大樓應該允許所有市民使用開放空間,但去這些大樓晃晃,會發現管委會用了各式各樣的手法阻擋市民進入開放空間。這些都是權力的展現;不只是住宅周邊的公共空間,支配與被支配也會出現在各處。

管委會裝設鐵門和張貼公告嚇阻市民進入開放空間 (圖片來源:自己的容積自己用)

第三空間打造出了拔河場地

我們若能察覺大大小小空間中的權力關係,對第三空間的理解就更進一步了。第三空間不只是對空間定義提出新見解,更關注於討論空間當中如何支配與被支配,並讓權力關係有機會展開辯證。在辯證的過程中,第三空間就像是一個拔河場,物質與情感交織纏綿,支配與被支配互相拉鋸,因此在時間長河中,「空間設計」和「空間使用」經由對話持續變動,而不是在設計圖定案後就萬年不變。

空間活力與社會息息相關

在第三空間的論述下,空間可以隨著社會脈動而轉變。1980年參加中正紀念堂落成典禮的人們應該沒想過這個空間會成為許多民主運動的基地;隨著台灣的民主化,接近中央機構、擁有大片廣場又隱含威權意涵的中正紀念堂,已經是台灣重要的抗爭空間。在威權逐漸退去後,支配與被支配得以在此展開對話,使得中正紀念堂也有更多定位,其不只是蔣中正先生的紀念館,也是觀光景點、練舞場地。

因此,空間對於社會結構是敏感的。有時候我們會聽到一位建築師說他的優秀作品吸引了許多市民來到他的美好建築交流、活動、討論。參考建築模式語言,活的空間確實需要一些元素來吸引人們接近。但社會氛圍也至關重要,同樣優秀的建築在不同的社會環境,結果可能會有所不同。空間活不活的關鍵不單是設計得優不優秀,而是整個社會對空間有所影響。

中正紀念堂的定位在台灣民主化後愈來愈多元,除了政治,這裡也更生活化。

空間不被動,成為抗爭空間並非偶然

從中正紀念堂的例子可以理解,接近支配核心的空間容易成為檯面上的抗爭空間。反抗往往是循序漸進的,起初可能在網路、討論室試圖掀起波瀾,隨著抗爭的力道必須增強時,反支配的聲音就會逐漸走近支配核心。把目光投向香港,中環常是抗爭的主舞台,除了因為中環是香港的商業核心,也是香港行政機構、立法部門的所在地。中環接近市民,也接近官僚,在中環展開支配與被支配的拉扯非常具有意義。作為香港重心的中環,其空間意涵已然豐滿,但在多次的街頭運動洗禮之下,必然建構中環新的意義。   

空間不只是被社會影響,隨著「拔河」的過程,空間也會影響社會。中環發生的故事不單在當地發酵,更改變不同社會層面的議題。再把目光拉回台灣,今年7月14日是移工們寶貴的周末休假日,但當晚在臺中市東協廣場,警察驅逐了席地而坐的移工們。這起事件引發「東協廣場究竟是誰的公共空間?」這類的討論,不只是牽涉到空間的規範和使用,也涵蓋移工在台權益、警察執法形式,甚至談到了文化歧視、政黨政治等更複雜的議題。中環和東協廣場成為拔河場地並非偶然,這些地方位處最容易發生衝突的權力邊境。但當我們正視權力在空間中流動時,邊緣也是最有機會創造新可能的空間,使得社會環境可以形塑空間,空間也會回饋整個社會結構。

在東協廣場周邊設有禁止席地而坐的英文標語(圖片來源:TIWA Taichung

總結:對話,對話,再對話

空間設計得好不好,不只是空間設計師的責任,整個社會責無旁貸。從社會地理學的觀點談「空間如何被設計和使用?」,了解空間的權力關係後,問題仍是難以解決。這需要因時因地制宜,讓更多跟空間有關係的人一起進來談談,持續地藉由辯證找到解答;換句話說,空間的合理性永無單一解,唯有不斷對話,讓許多聲音決定空間和社會的樣貌,而不是讓一個人決定大家該怎麼做。

-featured image credit- Derya.Co

– 相關文章 –


avatar

楊 盛宇

現為彰師地理所研究生,喜歡到處打滾,默默寫歌、寫小說,又一腳踩在補教業上。但對學術很挑食,熱衷都市地理、政治地理和文化地理

一起坐在北車的黑色地板:廣場芭蕾與空間節奏觀察

文: 昱儀、P. LU


在舊城看似沒有秩序當中,不論何處舊城總是運行得非常成功,其實是一種維持街道安全與城市自由的神奇秩序,它是一種複雜的秩序,它的本質是人行道的使用帶來不間斷的眼睛注視所形成的一種錯綜複雜。這個秩序是由運動和改變所構成的。雖然它是生命,不是藝術,但是我們可以想像它是一種像舞蹈般的城市藝術形式——不是那種每個人動作整齊劃一的那種舞蹈,而是一種很複雜的芭蕾。個別的舞者與整個舞群各有自己不一樣的部分,彼此奇妙的相互強化,構成一個有秩序的整體。一個好的城市,不同的人行道上演著不同的舞碼,同一條人行道即使重複相同的舞碼,每次也有不同的即興演出。




                                                                                                                                                                                                                                                                                                珍・雅各 –
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啓發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P.66]

從珍・雅各的街道芭蕾(street ballet)出發,來談談城市裡的大廣場吧。在這裏,我們先界定空間元素,再分享我們對空間節奏的觀察。

局部團

空間是需要被定義的,大廣場亦然。廣場的周圍通常都會有建築物或圍牆的設立,形成一個局部團合,像是有界限圍住的空間(#106戶外正空間)。場地中心沒有景物的大廣場可能會讓人感到蕭條(#126 空間中心有景物),為了避免這樣,廣場設計者通常會強調四周的邊界(無論是樹,圍牆,土坡或小溪流),並在中心放上一些紀念碑,聖誕樹和噴泉等設施物。這樣的設計除了創造空間視覺上的重心,同時也界定了大廣場裡面的各種小分區(sub-zones)。

人偏好在「有靠背」的地方駐留,廣場邊緣和中心的這些設定,有助於創造出一個讓人感到舒適,可以倚靠並感到安心的場域,鼓勵更多人們在此聚集、溝通,並產生出更多的活動。

#106 戶外正空間

負空間為建築物蓋完後剩餘形狀不規則、不成形的空間;正空間為戶外空間有明顯固定形狀。可以利用圍和程度和凸出程度來區分。
(圖左: 輔仁大學聖誕樹點燈、圖右:台北西門町)

特色:
–  連接空間內任兩點的線,完全處於內部空間,凸空間,正空間。
–  連接兩點的線,部分露在空間之外,非凸空間,非正空間。
–  正空間是圍合的,像有界限。
–  負空間無法弄清邊界,且形狀是不凸出的。
–   正空間是舒服可利用的。
–   成功的廣場是局部圍和的,與周圍街道相互開放、溝通。

#126 空間中心有景物

沒有中心的公共場所很可能是空蕩蕩的,人們會需要樹木、紀念碑、座椅或噴泉等等,一個能保護背後的地方,使人感到安全感。
(圖左: 台中太魯閣新時代廣場的聖誕樹 、圖右上: 台中草悟廣場gogoro快閃活動 、圖右下: 嘉義檜意森活村的廣場地標 )

川流不息

生活總離不開食物,大廣場的周圍如果有食物 – 高級餐廳,酒吧,咖啡店,手搖店,香腸伯和把哺(芋頭冰),都可以讓這裡變得更活絡且熱鬧,也創造了動(穿越的人群)與靜(駐留用餐休息)之間的空間節奏。台北車站的大廳就是一個很有趣的代表,等車的時候順手買了蛋糕和飲料,找不到廁所的時候不小心滑了一副耳環,牆角邊有一對情侶在鬧彆扭,還有一個媽媽在找小孩,旁邊接著一群高中女生戴著耳機忘情開唱……。人們因各種原因在這裡穿梭並停留(#124 袋形活動場地),讓這裡變得生氣勃勃。

#124 袋形活動場地

廣場的生氣是在場地邊緣自然形成的,邊緣不弄好,空間絕無生氣;人們通常沿公共空間的邊沿走去,不會在開闊地停留,邊緣無法提供人自然逗留的場所,此空間會變成路過的地方,非可停留的地方。所以廣場周圍應有袋狀活動場所,如商店、小攤、座椅、展覽、欄杆、庭院、花園、閱報欄等等。
(圖:台北車站)

舉辦廟會時的廣場也很值得觀察,這些平常老爺爺下棋聊天,小孩子奔跑嬉戲的廟埕,在特別的時間擠滿了人,在這個時候,廣場的主體不再是居民,而是四面八方,因特定主題而湧入的人群(#123 行人密度)。

#123 行人密度

每人擁有150平方英呎面積時,這個區域是生動活潑的;每人擁有多於500平方英呎面積時,區域則會感到死氣沉沉。
(上圖: 台南關廟山西宮、下圖: 彰化鹿港天后宮 )

特色:
–  可以用來確認公共行政區,廣場、室內街道、商業街、散步場所的形狀。
–  粗估在任何時刻,一個空間「在典型情況下」(通常)使用人數有多少。
–  公共廣場、庭院、步行街、任何人群聚集處,估算在任一時刻該地的平均人數(P),地方面積為150P-300P平方英尺。

階梯和舞台

大廣場是藝術表演的好地方,如果能加上頂蓬和階梯的設計,就能更好地吸引人潮聚集與停留(#63 街頭舞會)。人們總是喜歡在高處居高臨下,清楚地觀看到場中的表演,並且在低處能方便移動。這樣的廣場,能讓人更融入現場的氣氛,成為場中活動的一份子(#125 能坐的台階)。

#63 街頭舞

每人擁有150平方英呎面積時,這個區域是生動活潑的;每人擁有多於500平方英呎面積時,區域則會感到死氣沉沉。

#125 能坐的台階

高出的地方須同時易於接近人,並且接近通行小路旁,從下面可以直接走上來,為略高且易接近的公共場所。

(上圖: 台東卡拉魯然部落 、中圖: 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下圖: 台北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 )

喜歡水

大廣場中常看到的噴泉,除了界定廣場中心之外,這樣的設計常常為繁忙的城市生活中增添一種自然的氣息。生活周遭有水(特別是可以嬉戲的水#68 相互溝通的遊戲場所)總是讓人感到放鬆和自在,都市裡有越來越多的廣場加上了以水作為元素的設計,這樣的空間由於提供了人們在水中嬉戲的空間,總能吸引人潮聚集與停留。此外,水在廣場上的出現,也能降低當地氣溫,減少人們生活在燥熱環境中的窒息感(#64 水池和小溪)。

#64 水池和小溪

自古小溪就易成為鄰里邊界,考慮到孩子們需要的池塘和水池,應依當地蓄水池系統分布狀況,把水引入周圍環境,如游泳池、人工/天然水池、集雨型小河、噴泉、瀑布、小溪、花園水池、水庫等等。
(圖: 台中新光三越前噴水小廣場 )

#68 相互溝通的遊戲場所

兒童需要其他兒童的程度遠大於他們各自的母親,如果兒童幾乎相互不接觸,度過孤獨的幼年時期,未來可能患有精神病,因此將公共用地設在64戶住家的範圍內,並有一片狹長的、不橫穿公路的土地把它們連接起來。
(圖: 彰化火車站站前廣場 )

活動中心和小路

區域中的道路相互交會,通常在重要小路的交叉路口會形成一個集中點(#30 活動中心),小路必需盡可能地通過這個點,點才能發揮出其中心作用,中心的位置才能漸漸形成廣場,這些地方通常擁有觀看他人與被他人觀看的性質,是一處具有共同價值觀的人彼此接觸相處的地方(#31 散步場所),以剛才舉辦完的青年會慶典為例,參加的人需要先通過這條「送禮」的小路,才能進到舉辦重要慶典的空地廣場。

作為活動中心的廣場通常有簡單的遮蔭,並且是開放的,容易進入的,有座椅的,來鼓勵更多人參與活動,以以剛才舉辦完的小米收穫祭為例,活動中心裡所舉辦的籃球比賽,除了滿足競技的需要,也吸引他人駐足,或技癢下場一拼為快(#72 地方性運動場所)。

# 30 活動中心

次要行人道匯於主要行人道,主要行人道匯於廣場,星狀中心形成活動中心,須考慮小路、社區設施與廣場之間的關係,為了達到集中活動,廣場要「小」,約45*60英呎。活動中心均勻分布在整個社區,每一住宅或工作場所離中心不超過幾百碼。

#31 散步場所

公共大道或散步的地方,有助於範圍內活動中心的形成,常為街頭演出場所,舉辦市集或樂隊演出,讓共同生活方式的人聚在一起,相互交往,使社區更加穩固,須保持散步場所長度內所必需的行人密度,一次10分鐘的步行所經路程達1500英呎左右,沒有一個散步點會離活動中心150英呎遠,不能離熱鬧太遠。

#72 地方性運動場所

分散型運動場地,使運動成為路人一睹為快的表演,並吸引他們加入,此地通 常為非營利中心且獲得使用者支持,為可識別簡易建築,開放的、容易進入的空間,且設有不同運動室或淋浴室,空間向路人與街道敞開,提供人們止步觀賞處,如戶外設座點、可坐矮牆。

(上圖至下圖: 台東新興村:送禮小路、台東嘉蘭村、 台東新興村:活動廣場、 台東嘉蘭村活動中心)

結語:大廣場的空間節奏

日日繁忙的北車,週末遛小孩的自由廣場,歲末年節湧進人潮的慶典,大廣場在不同的時間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或快或慢,或輕或重,空間的節奏可以是每天持續上演的芭蕾,可以是週末綻放的街舞,也可以是一場街頭遊行。

Ref. 珍・雅各(Jane Jacob)。 2007。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啓發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vatar

昱儀

目前就讀彰師大地理系,喜歡到處吃,騎車,親近大自然,體驗當地生活。
avatar

P. Lu

台大地理系,成大建築所,Lund University與TUDelft校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菜鳥老師一枚。擅長氣候變遷,韌性城市發展與國際比較研究。相信有愛有溫度就可以一直走下去。

那個臭臭的走廊:討人喜歡的半戶外空間和空間記憶

文: 宥祺、P. LU

經過的時候,常常有剛下場的男孩們會躺在地板上休息,這裡有風,又蔭涼,其實很舒服,只是有時候會飄著臭臭的汗味……」,以上是一個港都女孩對某男校空間的記憶。成長的故事裡總是有許多像這樣的空間記憶,空間中各種細微的特質,揉合了物理與心理,加上時間與使用者的混合,成為地理學家眼中所關注的「第三空間」。你相信空間有記憶嗎?記憶中討人喜歡的地方都長得怎樣?我們從臭臭的走廊出發,想知道討人喜歡的半戶外空間是什麼模樣,以下是我們的觀察。

剛剛好的尺寸

簡單來說,半戶外空間指的是有遮蔭,沒有空調的室外空間,廣場,騎樓等,都是半戶外空間的類型。以廣場來說,過大的半戶外空間會讓人有「荒涼」的感覺,這不怎麼討人喜歡,根據模式語言的描述,最佳的廣場大小直徑絕不超過21公尺(#61小廣場)。

#61 小廣場

超過21公尺的距離會無法辨認人臉上的表情和聽到他人宏亮的聲音,這意味著:在這個範圍內的小廣場上,人們會半意識地感覺到自己是和大家聯繫在一起的。

photo credit:林宥祺

騎樓是台灣常見的半戶外空間,也常常是生活中各種記憶發生的場域:用餐、停車、購物、當花園、當倉庫……不管是什麼活動,都可以在台灣的騎樓中看到。記憶中討人喜歡的騎樓要夠寬,讓人們在街上行走時不覺得擁擠,同時夠高,不讓人覺得壓迫(#101有頂街道)。騎樓應該是歡迎行人的,就算不是這棟建築的所有人依舊可以在這裡行走,並且適度的保護使用者不必受困於颳風下雨(#119拱廊)。

#101 有頂街道

街道要有捷徑的功能,盡可能連接室外的公共街道,街道兩旁應有窗戶、坐位、能向大眾顯示建築物用途的入口,這種街道會比一般走廊來的寬,至少要3公尺。

photo credit:林宥祺

#119 拱廊

拱廊要具有「公共性」,但也不能跟真正的公共環境一樣,要使人感受到他是建築物內部的附加物,讓拱廊成為公共環境和私人環境間界線模糊的地帶。

photo credit:林宥祺

在邊界停留

你會選擇在半戶外空間的哪裡停留?是面對邊緣,還是背靠著邊緣看裡面?我們發現,人們常常靠著邊緣停留,以便看到前方的景物,活動,這與模式語言所告訴我們的相符合,靠著邊界停留能讓人感到安心,既可以觀察同處於這個空間中的他人,又保留了自己的領域,並且不讓人覺得被孤立(#114外部空間的層次)。邊界需要是一個垂直的介面,卻不一定是牆壁,事實上,半戶外空間中的立柱,大樹,花台,樓梯等,就討人喜歡的程度而言,也許比一堵牆好得多,敞開空間裡的邊界特別受人歡迎,相對的,當一個地方是完全封閉時,人會因為「我不知道這裡在幹嘛」而不願意進入(#69戶外亭榭)。

#114 外部空間的層次

在一個較小的空間,要使人們可以看到這個空間的內部,同時在這個空間也可以向外看到一個的廣闊的空間。

photo credit:陳宗佑

#69 戶外亭榭

人需要進行各種不受拘束、不被限制的活動,戶外亭榭會提供給人們「開敞性」和「封閉性」之間必要的平衡,人們可以在這裡自由自在地發揮他們的創意。

photo credit:宋昱儀

風,陽光與遮蔭的交會

一個地方能否討人喜歡,微氣候是重要的關鍵(想想那個臭臭的走廊),特別是風,陽光與遮蔭(#161有陽光的地方),我們發現,這三種元素交會的地方,最容易有活動發生 – 想想看,除了遊樂園的鬼屋,誰會在烏漆麻黑的地方活動呢?沒有風,瞬間逼汗的地方,能不趕快離開嗎?一個空間能有遮蔭、不要被太陽直射、最好還來點涼風,這才適合在那裡進行各式各樣的活動。

交會的地方總是討人喜歡,如果是內-外的過度帶,就會讓這裡變得更加有活力,市府廣場前大片遮蔭廣場,校門前橋墩下的小空地,都是這樣的案例。內外的交界可以盡可能的放大,不要太過分明,人需要一些模糊不清的空間,讓這個空間可以做的事情不被侷限住;這個空間要有許多出入口,如果只有一扇門,空間無法達到「溝通」的功用,兩扇以上的門才可以紓導、交流人潮,和其他空間相通(#115有生氣的庭院)。

#161 有陽光的地方

雖然人們討厭大太陽又沒有遮蔭的地方,但人要進行活動還是需要足夠的光線,以便活動的進行。 (因地制宜性:台灣躲太陽的比重偏高,我們非常肯定陽光的價值,卻也注意到遮蔭在小島土地上的重要。)

photo credit:盧沛文

#115 有生氣的庭院

庭院要擁有各種功能,提供通道、疏導人流、觀察其他空間和活動,這樣的庭院會吸引人群,進而會發生許多活動。

photo credit:宋昱儀

空間中的活動與排除

空間中要有人,才顯得討人喜歡。根據模式語言,4個人就可以讓一個直徑10公尺的廣場顯得活潑可愛。在他們對舊金山市內和城郊的觀察中指出,每人擁有13平方公尺時,這個區域是生動的,但如果每人有45平方公尺時,這個區域相對人少,看起來會死寂許多。在任何人群聚集的地方,讓每一個人都享有13到27平方公尺時,會使這個空間不再死板且生動起來(#123行人密度)。

除了穿越性的機能需求,人的出現並停留總是和活動有關,並不會憑空冒出。一個地方要好玩、有有趣、吸引人,裡面的活動是最重要的關鍵。這些活動並不一定正式,從星期六下午百貨公司的追星快閃簽唱會到傍晚在門口泡茶下棋等開飯的老伯伯,都可以讓空間變得討人喜歡。

在這裡我們想特別聊聊在文化中心二樓跳舞的人群 – 老老少少,從街舞到土風舞,一年到頭總是沒少過。文化中心一整面牆的鏡子並不是本來就有,而是隨著練舞人群的踴躍,順應空間使用的需求而加裝,我們在西門捷運站也看到同樣的情形。當空間的活動強大到一個程度,空間的性質就可能因此產生變形,這樣的形變讓這個地方更貼近使用者的需求,敞開大門歡迎相同性質的活動在這裡發生,卻也同時排除了這裡不同使用的可能。

#123 行人密度

一個空間裡的人過多或是過少都會讓人不舒服,雖然除了人數、密度以外像是:人們聚集的情況、 地方的特質⋯⋯等都跟這個空間是否熱鬧有關係,但每人佔有多少空間卻能大致估計出一個地方生動活潑的程度:假設某空間在某一時刻的人數為P,這個空間的面積大小在13P到27P平方公尺是最適合的。

photo credit:林宥祺

最後:空間記憶

就像海邊總該有個漂亮高雄妹一樣,記憶和空間的連結,串連了情感,想像與期待,這樣的空間像是一個能穿越時空的缺口,在長大的過程中不斷累積,讓我們勇敢成為現在的樣子。

– 相關文章 –


avatar

宥祺

喜歡發呆、睡覺,床就是我的全世界
avatar

P. Lu

台大地理系,成大建築所,Lund University與TUDelft校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菜鳥老師一枚。擅長氣候變遷,韌性城市發展與國際比較研究。相信有愛有溫度就可以一直走下去。

約會該去IKEA還是阿秋大肥鵝?「活的」消費性空間觀察

文: 王竣鴻、P.LU

儘管「我該在哪裡約會?」這個問題因人事時地物而異,卻彷彿有一些普遍性的軌跡。首先,約會的目的是更了解彼此,大部分的時候,這需要一個舒適,可以放鬆的空間,情境音樂,閒散氛圍,陽光灑下卻又不刺眼,燈光美氣氛佳,都是約會空間的基本要素。再者,從珍奶到無菜單餐廳,約會很容易和「吃」有點關係,卻不直接對應到吃飯(或飯好不好吃)。最後,在還不熟悉的時候,大部分的約會會出現在非你亦我的第三方空間,需要有公共性,又不過度曝光而失去私密的閒適,熙熙攘攘卻又毫不相關的人潮,就是約會最好的保護色。

「消費性空間」的崛起,滿足了各種形式的約會的空間想像 – 從建築物理環境到社會文化都是。我們在五個月的討論中,發現「活的」消費性空間,應該具備下面這些空間特性。

拒絕無聊

約會最怕無聊。盡可能把約會安排在可以時不時觀察其他人活動的地方吧!城市中,街道發生的活動總是吸引人們去關心,優良的約會地點應該要能適度的看到街道,好讓人在快沒話題的時候適度地將視線轉移到街道上的風光,滿足一點小小的好奇心(#165向街道的開敞)。這樣的地方不一定只能是擁有一片光明潔淨落地窗的咖啡廳,也可以是直接在街道上的小型餐車或是咖啡廳(#88鄰座咖啡廳)。在街道活動的加持下,約會的人們可以稍作停留,對這裡做點觀察,也體驗自己作為城市中一份子的感受,不只有益於個人,也可以讓街道慢慢活絡起來,並在雙贏之間建立正向回饋,使城市更充滿生氣,造就出一個新的景色。

#165 向街道的開敞

向街道保有一定的聯繫便可以讓顧客在此處稍作停留。街道是各種有趣的事物的發生地點,人們會因為有趣或是想觀看大眾做些什麼而不斷地注視著街道,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座位會安排在街道上或是會有一片光明潔淨的落地窗外向著街道,並有座位坐落在旁且面向街道,為了就是滿足人類的好奇且加深停留的慾望。

photo credit:林宥祺

#88 鄰座咖啡廳

提供了人們在城市之中能夠肆無忌憚地坐著,並觀看街景,享受街道上發生的各種有趣的事物。鄰街咖啡座能為每個人在城市之中扮演體驗與正向支持的角色,像是觀察路人的熙來攘往讓自己也成為城市中的一份子,同時也可為顧客的生活提供一個討論偉大精神的場所──交談、不重要的授課、半公開和半私密的思想交流等等。

photo credit:(上圖) 宋昱儀、(下圖) 王竣鴻

以吃為名的停留

跟著三五好友,最親密的家人甚至是一生摯愛的伴侶蹓躂累了想休息的時候,想當個文青的時候,想帶小孩們去吃飯放電間獎勵的時候 – 就是消費性飲食空間出場的時刻。從旋轉餐廳到路邊的飲料攤,為了要滿足五花八門「以吃為名」的需求,這裏常常會有各種不同高度,不同形式的座椅,並透過不同的坐椅擺能呈現富饒趣味的氛圍(#251各式座椅)。

光線是重要的,不均勻投射的燈光會有專屬於自己並且跟外界有所界線,更能專注於在餐桌上的其他人達成更親密的效果,溫馨暖和的色調,一邊進食會一邊聽到嬉鬧的歡笑聲及此起彼落的談天聲,營造出良好且親密的氛圍,令人感到舒適慢活、沒有壓力(#147共同進餐、#182進餐氣氛、#250暖色、#252投光區域)。

此外,有些人並不喜歡過於公開的場合,因此這些用餐區的設計會設計出一些躲在牆後的隔間,這個半隱蔽性的空間能與外界有更多的區隔,獲得更多的隱私感受,享受在大空間中畫出的一塊自己(與他人)的小天地(#179凹室、#226柱旁空間)。

#251 各式座椅

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高矮胖瘦不盡相同,因此座椅的擺設應該要有符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擺設,像是兒童座椅區,沙發區或是高腳椅區等等,擺放著各式不同的座椅會使能感受到豐富有趣的氛圍,若僅有單調的單一座椅則會造成一種受限的氣氛,然而現代則有一致的趨勢。

photo credit:王竣鴻

#147 共同進餐

共同進餐會有一個特質,他會將人吸引到餐桌上,會把工作放在一旁,一起加入聚餐的行列,享受聚餐的快樂,而就這個行為而論是友誼和共享的象徵,同時也會讓人群聚集在一起,讓自己更能感受到是集體的一份子。

photo credit:王竣鴻

#182 進餐氣氛

當人們一同聚餐時會有心靈接近的感觸,否則僅是一群不相干的人,因此在某些空間上具有吸引力,會使人們覺得用餐時怡然自得,重要的是,當桌上的燈光顯得均勻平淡時,感情濃度勢必會有所削弱,若有專屬於此處的聚光燈便能成為焦點,進而感受親密。

photo credit:王竣鴻

#250 暖色

室內光線的配置會使人對這個空間產生既有印象,為了要使人處於舒適宜人的感受,多用暖色系的設計,讓人感受到春光明媚或是陽光和煦的溫馨氣氛。

#252 投光區域

均勻的光線投射會沒有群體邊界的感受,進而造成存在感削弱的感覺,因此不協調的燈光投射才能使人覺得親切──畢竟自然環境中也並非完全均勻──屬於一盞自己餐桌上的照明光線,能造就更親密和私密的氛圍,試著想像在公園中的孤燈長椅為人們形成的幽靜環境,便能體會出他的重要。

#179 凹室

凹室能讓在一群人聚集同一空間時,能夠讓少數人獨處的地方,如同有些柱旁空間會闢出一、兩個座位,這些座位具有良好的半隱蔽性,雖然同樣處在一個大空間之中,但卻能夠使人帶來隱私感,享受獨處時光。

#226 柱旁空間

柱子除了是建築支撐的力量之外,同時它也在社會作用上扮演重要角色。柱子在建築技術尚未成熟之際多為粗大且結實,隨著時光流轉,建築技術的進步,柱子本體可以趨於細長。但停下來想一下,今天不論是在等候或是挨張桌椅看著來往的行人活動時,厚實的柱子能夠讓我們依靠,倘若轉變為修長的細柱,那這項社會功能可能難有成效。

photo credit:王竣鴻

出任務前的安心充電站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忙了一天累了,回到一個盞盞鵝黃燈光營造出的溫暖歸處(#250暖色),靜靜的休息迎接下一個天亮。如果是旅店,會迎上服務人員熱情而不失禮的招呼(#91旅遊客棧、#149賓至如歸),找房間的路上會穿越有點嘻嘻鬧鬧,旅人來來往往,遊戲談天的地方,這裡通常有一張擺在正中間的大桌子,一盞黃燈把燈投射在上面(#252投光區域),走過去的時候可以不經意的瞅一眼來發現好玩的事情,召喚你停下來 (#129中心公用區),這樣的空間也可以是一起用餐的地方(#147共同進餐),相仿的人,不同的時間,同樣的是溫馨快活的空氣(#182進餐氣氛)。

物質上的充電站可以,心理上的充電站更是約會的好地方,熙熙攘攘的人們先是淡化了不熟悉的尷尬感,而視覺中心的大桌子,因為不同的人使用而有不同的表情,既有吸引人的活動,又不強迫你加入,讓人帶著選擇性的加入這個環境,可以談正事,也可以談秘密,無論下一站是休息還是外出,這裡讓人充飽了電再出發。

#91 旅遊客棧

旅遊客棧,現在可以說是飯店或是旅社,尤其在青年旅館才能感受到與陌生人萍水相逢的機運,在旅館中通常會*有交誼廳的空間,就是為了要讓每個來自異地每個旅客可以彼此交流,提供的服務,用來進行社交活動的場所。

photo credit:宋昱儀

#149 賓至如歸

服務生若主動的上前招呼客人,喝杯咖啡請他至旁稍作歇息,這是最初的印象,因此要讓人先感受到這種氛圍,讓顧客感受到賓至如歸,才會有被重視的感覺。

photo credit:林湘芸

#129 中心公用區

這個地方或大或小,但絕不會被忽視,他提供每個旅客能夠互相交流的好去處,這個地方會有個特點,會位於必經通道上,因此當你經過時會有幾項選擇,像是頭也不回的直接走過,或是瞧瞧有什麼熱鬧,甚至是直接加入一同歇息交流。

#147 共同進餐
#182 進餐氣氛
#250 暖色
#252 投光區域

photo credit:王竣鴻

DOTCH! 約會地點大抉擇─是IKEA還是阿秋大肥鵝?

看完上面的討論,你應該已經知道我們的選擇了。IKEA是個舒適,可逛街可吃飯可休息的地方,而阿秋大肥鵝以「吃飯」為目的,非常明確的餐廳,如果約會的目的是約會,同樣的舒適度(e.g., #147共同進餐、#182進餐氣氛、#252投光區域),你該帶他去哪裡?

*本文並沒有任何廠商贊助,也沒有置入性行銷的用意,這樣的標題只是生活經驗的表現。

註:

.阿秋大肥鵝:阿秋大肥鵝餐廳為台中海鮮餐廳中多角化經營的另一首席餐廳,並以香港師傅獨門秘方製作的「燒鵝」聞名遐邇。

. IKEA:宜家家居(IKEA)是以瑞典為基地的跨國居家用品零售企業,據點分布世界多國,販售平整式包裝的傢具、配件、浴室和廚房用品。





-featured image credit- Derya.Co


avatar

王竣鴻

有吃的地方就有我,沒吃的地方就自己來做,喜歡到處體驗到處吃,不折不扣的吃貨一枚。
avatar

P. Lu

台大地理系,成大建築所,Lund University與TUDelft校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菜鳥老師一枚。擅長氣候變遷,韌性城市發展與國際比較研究。相信有愛有溫度就可以一直走下去。

從「他們的教室比較大」談教學空間的私密性與教室客廳化

文: 妤霏、P. LU

「他們的教室比較大」是整個超展開對話的起點。一直以來,我們對於樓下有很多吹涼涼的空蕩蕩大教室,人卻總還是擠在小地方感到很狐疑 – 這絕對不只有他們需要畫油畫這樣的道理而已。「教室」以上課為名,其實潛藏著許多非正式的使用,這是空間不足,還是多功能使用的展現?以下是我們的觀察。

教室即客廳:教學空間的多重使用

儘管每個家使用客廳的方式不盡相同,客廳大致說來總是一個家分享生活,並接待外人的地方。客廳的大小與機能是家主人生活性格的體現。玄關的過度空間,儀式性的歡迎來到這裡的外人,同時也排除了不被邀請的陌生人(i.e.,到這裡就好不用麻煩了)。進入客廳,空間擺設函示了主人的風格與偏好,客廳的存在同時也是外人在一個家裡的活動空間,他的公共性暗示外人應該在此駐留,保護私密空間不被隨意入侵(#127私密性層次、#142起居空間序列)。客廳常常有半敞開的設施(#193半敞開牆)和其他空間做區隔,為這個有外人駐留的空間作定義,又保持這裡與其他空間的通透性。

#127 私密性層次

建築物空間應根據私密性程度案層次排列,不然無論是親朋好友或素昧平生的人登門造訪都會感到彆扭。因此在布置建築物空間時,要使他們有層次性,這個層次為入口、公共、半公共、私密。就算是貧窮的人也會盡可能地想辦法弄一間客廳,客人與該家庭的親密程度會決定他在這個屋子能走多遠。

#142 起居空間序列

建築物的每個角落都是可被利用的起居空間,但依據私密性程度的不同,對舒適性及圍合程度會有不同的要求。

photo credit:林妤霏

#193 半敞開牆

過分閉塞的空間會使社交活動受阻礙,也會妨礙人從一社交場合過渡到另一社交場合,然而過度敞開的空間則不能滿足社會生活的不同要求。利用半敞開的牆—帶有裝飾的柱子或像櫃台高的牆—有助於取得封閉與開敞間的平衡,使人在該空間感到舒適。

photo credit:林妤霏  

對離家在外,蝸居在宿舍或租屋處的大學生們來說,帶著公共性(i.e., 我的同學都可以自由進出)和排他性(i.e., 其他人要透過邀請才能進入)的教室,就成為「分享」生活的重要場域 – 是大學生活不可或缺的「客廳」。授課的地方成為客廳,我們認為並非當時空間設計者的初衷,卻是共同學習(co-learning)時代性的表現,以下是一些鼓勵教室即客廳的空間特質。

小巧且愉悅

教室需要多大,取決於這裡要供多少人使用,隨著課程中小組討論的比重越來越高,事實上我們並不需要這麼多的大教室。小一點的教室有助於建立討論的氛圍,研究指出,高聲談話最遠只能傳遞到2.5公尺,加上人的視力有限,故小組討論最好能在直徑2.5公尺的圓內且不要超過12人(#151小會議室)。

此外,溫馨的氣氛有助於教室過度為學習型客廳。教室的環境越溫馨,就越能創造共同學習(好似跟朋友聚會一般)的環境。橘、黃、紅是讓人感到與自然親近般的顏色,室內溫暖的顏色讓人更舒適的度過煩悶的會議(#250暖色)。而當室內光線能巧妙地聚集在一起時能增加群體的內聚力使團隊更為團結,且能增加大家對中心的專注力(#252投光區域)。

#151 小會議室

1970年代大學教室大小通常與班級規模不符合(教室過大)且課堂上多為小組討論,所需的空間不需要這麼多。而會議室大小通常會設計成超過15人使用的房間,當會議在過大的房間內進行時,人們會自然地往後坐,發言人則會面對一排排空的座位,在這種情狀下很難建立親切和緊湊的氣氛。

photo credit:王竣鴻  

#252 投光區域

均勻照明會破壞空間的社會特性,使人感到暈頭轉向和無邊無際。而投光區域能使界線被顯示出來,進而增強內聚性及私密程度,以提高人對人的注意力及親切感。

photo credit:王竣鴻  

#250 暖色

室內各種顏色的溫暖感會以某種方式造成舒適和不舒適。且光的顏色並不適單單取決於光源,而是由光源與反射過後的光交互作用而成。

photo credit:林湘芸  

明亮而通透

相對於小群體需要的討論空間,「活的」大教室該是什麼模樣呢?研究指出,

一個地方的光線讓人決定要不要在此處逗留,我們總是比較喜歡明亮的地點,通常會使用兩面採光讓室內的光線變得更加自然。(#159兩面採光)。

此外,提高天花板的高度有助於提升空間的公有性(#190天花板高度變化),

空間是否能成為大家會聚集的場所,取決於空間的公共性,當空間過於狹小時,人會認為該空間過於私密而不願意靠近。

#159 兩面採光

當人們有機會選擇時,總會被擁有兩面採光的房間吸引。兩面採光能減少炫光讓人能更清楚的看到周遭看得更仔細,更能深入了解周遭的人。如果無法兩面採光,可以利用加高天花板高度、把牆壁粉刷的很白、加上很高的窗戶來解決。

photo credit:林妤霏  

#190 天花板高度變化

天花板高度關係到人們之間的社交距離。天花板高度會影響聽者對聲源距離的感覺,會改變人們的距離感。私密性強的地方會要求天花板很低而公共屬性的場所會要求最高的天花板。而天花板高度會與空間的長度與寬度有關,人們會依據空間的比例感到舒適或不舒適。

photo credit:王竣鴻  

什麼都能,什麼都可能

正經八百上課的地方,下了課往往不是這般樣貌:五點之後的K歌教室,慶生會,水餃pa,練舞,彩排,做模型,什麼都有機會,什麼都有可能 – 就像是個客廳啊。教室也可能同時出現多種不同的活動,打球打累了休息的同學(#94在公共場所打盹),與認真準備考試的同學比鄰,前面還有一組正在認真準備簡報,以及一組忙著連線抓寶的同學。不同的活動讓教室充滿活力,只要提供一個安靜、舒適、有保護性的場所,大家都有機會不相干擾的做自己的事(#150等候場所)。

#150 等候場所

等候的過程只有內在的矛盾。等待時感到無聊或不安,會使等候的時間感覺起來比較長。當等候場所能提供一些安靜的、有保護性的,又不必為等候感到焦慮的地方,自然的人們就能自由自在地做他們要做的事,看是要參與活動或是甚麼都不做的神遊都行。

photo credit:王宜婷  

#94 在公共場所打盹

當遊人能在公園、公共門廳或門廊內悠然進入夢鄉時,這就是這些公共場所取得成功的標誌。當這些地方有相對遮蔽的區域、不受人群影響,並能提供舒適的地方或足夠數量的板凳時,遊人就可以在那裏打瞌睡或做自己的事。

photo credit:林妤霏  

結論:當我們在一起

出門在外的朋友就像家人,有志同道合的夥伴時,再怎麼苦悶狹窄的場所都可以很有趣,如果教室也有使用分區,教室即客廳所代表的應該不是空間不足,而是mixed-use的活力,在凌亂中帶著秩序,而且,似乎什麼都可以。







-featured image credit- Derya.Co

– 相關文章 –


avatar

妤霏

要考研但都在打排球逃避人生。
avatar

P. Lu

台大地理系,成大建築所,Lund University與TUDelft校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菜鳥老師一枚。擅長氣候變遷,韌性城市發展與國際比較研究。相信有愛有溫度就可以一直走下去。

活的空間:第三空間與地理學空間對話超展開

文: P.LU

「活的空間」這個專題其實是從漫無目的的超展開無差別對話開始,在建築與地理兩個專業擺盪的過程中,我發現了很多好玩的事 – 是時候把這兩位名稱看來毫不相關,但在空間討論中很有關聯的專業放在一起聊聊了。專題中我們問了很多問題,包含了空間與需求,如「他們的教室比較大」;空間與活動,如「我該在哪裡約會?」;空間與記憶,如「那個臭臭的走廊」;空間與行為,如「一起坐在北車的黑色地板」;以及空間中的權力與對話,如「我們該上哪個街頭」。要把超展開連起來實在令人焦躁,也許地理學「第三空間」的觀點能提供我們一些討論的基礎和想像。

#請不要再說地理學就是學教地理了

第三空間:3>1+2

Henri Lefebvre是20世紀重要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家,在他眾多的論述產出中,「空間的生產(La Production de l’espac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最為都市與空間研究者所討論,Lefebvre揚棄非黑即白的二元立場,以空間生產三元論(或譯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conceptual triad of production of space)來解釋空間與人的連結,亦即空間實踐(spatial practice),空間再現(representations of space)與再現空間(或譯活現空間,representational space 或 space of representation)。Edward Soja延續這種空間三元的立場,提出了第三空間(thirdspace)的概念,協助我們來理解空間場域與人的活動抽象,複雜且多變的關係。相對於物理層次的第一空間與精神層次的第二空間,第三空間可以被當作是揉合了物理與心理,再加上時間與使用者的混合體

以家裡的廚房來說,第一空間所描述的是物理性的空間,乘載著我們能具體看到的烤箱,冰箱,瓦斯爐等烹飪的器具與設備,第二空間強調使用者在空間中所經歷的歡樂與哀愁,這些經驗「個人化」了乘載廚具的廚房空間,屬於空間和個人情感的連結。第三空間,相較於第一與第二空間的明確界定,關注的是綜合性,揉合了各種感官,情緒與記憶空間經驗 – 在1+2之外,還包含了「群體」與「時間」的向度。以廚房來說,週末和媽媽一起做菜,酒足飯飽後和好朋友一起洗碗卻創造了整缸泡沫的記憶,每週三隔壁總是飄過來混雜著烤雞與大蒜麵包的香氣,抽油煙機的轟隆隆隱含的媽媽忙碌中勿擾的標籤,搬著高腳椅洗手兼玩水的小孩,打破碗的尖叫聲,泡沫溢出或菜翻倒的各種意外,這些很重要,卻無法被明確畫進第一或第二的空間事件與情境,都可以放在第三空間的範疇。

第一,二,三空間
Ref. https://www.mdpi.com/2071-1050/10/5/1542/htm

為什麼要談第三空間?混搭中的對話與其價值

以混搭風出現的第三空間概念,擴大了我們討論空間的深度與廣度,而在這個什麼都有,什麼都算的深水(和稀泥)中,空間中各種權力間的對話與抵抗,是我們關注的核心。以廚房為例,「誰在什麼時候如何使用廚房?」,這類的問題儘管函示了物理與心理層次,卻無法將其切割開來單獨回答,只能在第三空間混雜的理解中,探討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並經由空間中持續的對話與辯證,來「揭露(explore)」在不同時間,不同使用者的屬性與意義。 探討第三空間的意義遠遠不止於滿足地理學對於空間權力的分析與理解,對於建築,規劃與設計這一類以創造空間未來性(design/plan for the future)為職志的專業來說,了解使用者在空間使用上的權力,差異與衝突,「應該要」是極珍貴且富價值的發想

我們對「活的」空間有個無法量化但容易被理解的界定 – 有趣的,討人喜歡的,合適的,普世與個人共存,可以建立對話的。這個專題包含了本文之外的五篇文章,前四篇探討生活經驗中不同尺度的空間使用與價值,我們將環境觀察限縮在台灣,並援引1980年代建築時代巨著「建築模式語言(Pattern language)」對空間形式的分析(文中#___代表空間屬性在建築模式語言裡的編號),以暸解具在地性的活的空間應該囊括的元素與意涵,最後一篇文章則從空間社會性的角度,探討空間作為社會對話場域的重要性, 活的空間的社會價值,以及讓空間好好活著所該注意的事。

延伸閱讀:

封面照片提供:一心


avatar

P. Lu

台大地理系,成大建築所,Lund University與TUDelft校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菜鳥老師一枚。擅長氣候變遷,韌性城市發展與國際比較研究。相信有愛有溫度就可以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