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要借的是「明鏡」而非「魔鏡」

文:Punkelephant

選舉將近,又是各方候選人忙著丟出政策口號,吸引選民目光焦點的季節。翻開過往媒體紀錄,我們對一個「台灣本地地方名稱」後面冠上一個「外國意象」的標語組合從不陌生。從總統選舉時落腳在桃園的「亞洲矽谷」、台北市華光社區曾經被以「台北六本木」、「台北華爾街」冠名;社子島從「台北曼哈頓」取法荷蘭的「生態社子島;台北郵局再開發案不僅建築改建直接取經自東京「JP Tower」,連名稱都稍做修改自稱「CHP Tower」;乃至台灣各級河川整治,從隨處可見的「台版清溪川」到台中「大康橋計畫」、「宜蘭萊茵河」,河川好像如同電影「神隱少女」裡的主角白龍,都漸漸失去自己的名字。

日本東京JP Tower 圖片來源: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7/JP_Tower_of_Tokyo_20120624.jpg

規劃從北門郵局往上長高「雙塔」的中華郵政塔CHP Tower現址
圖片來源:https://zh.m.wikipedia.org/wiki/File:Taipei_Taiwan_Beimen-Post-Office-02.jpg

一方面我們當然可以理解,這樣的政策命名公式,在媒體上比較有「版面」,名稱響亮,選民也容易投射意象。然而回顧性的檢視,這些一台一外的公式口號一字排開,不免讓人思考,如果城市規劃的意象總是放在他方,那麼多的「六本木」、「華爾街」、「清溪川」集中在「台北」,意思到底是什麼?如果真的都放在一起,會是什麼樣子?曼哈頓跟清溪川有搭嗎?真的適合「台北」嗎?當政策媒體公關命名這些規劃案時,心中所想的意象和真正的規劃願景有沒有距離?或是說,假設真的有一個很有魄力的地方首長,完美執行喊出來的意象,那我們的城市,還是我們的城市嗎?更何況如果抄襲的不到位,從「致敬」變「山寨」,豈不讓人感覺更困惑?

空間專業的養成訓練裡,不僅是建築、景觀設計會讓初入門的學生從觀看、臨摹好的作品裡學習基本的技巧,再破繭而出長出自我風格。空間規劃的專業養成到日常執業,也常藉由案例分析,借鏡取法他人「成功」的元素。如同「偉大城市的二次誕生」裡作者所坦承,在他擔任紐約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期間,許多紐約街道改造的點子,都受到其他城市的啟發、借鏡、引進甚至「剽竊」,更直言如果不是在公共領域工作.這些「借鏡」早讓他們坐上法庭被告席。的確,城市總是互相啟發學習,然而怎麼樣「借鏡」,才借得到明鏡而非魔鏡,更是需要規劃者與執行單位共同的學習。

以林務局推動「里山倡議」為例,透過將國際性的倡議條約轉譯成在地可以操作的「社會生態生產」地景的實驗計畫,並與不同層級公家機關、學術機關與民間團體合作,策略性的推動「里山精神」的實踐。雖然沒有響亮的口號,但數年下來累積的努力,不僅將單點補助的案例織成里山精神實踐的網絡,這些案例也頻頻在國際間獲得注目,台灣更是全球里山發展機制計畫受獎助案例最多的國家。許多看似不相關的案例,都是在里山精神的串連與推動下實踐,例如:在文化資產法修法增訂文化景觀項目後,使得農林漁牧景觀得以被保存,澎湖七美雙心石滬、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吉哈拉艾梯田等因而受到保存。又或是在林務局輔導下,原鄉部落如花蓮豐濱鄉港口部落的海梯田景觀得以重現,部落更近一步結合觀光與藝術,策劃地景藝術創作與藝術節;西海岸的雲林口湖鄉成龍濕地,觀樹教育基金會主導下,以生態補償漁法、國際環境藝術節協助里海濕地的復育;宜蘭三星鄉行健村發展有機「魚茭共生」栽培模式等等,都是低調而扎實的「好案例」。這些扎實的地方實踐,並不需要外來的山寨口號命名吸引目光,相反的,他們以自己的名字站上舞台,得到更多國內外的注目,甚至被他人「借鏡」。

反觀缺乏反思性的規劃口號主導下的規畫案,那些已經或是將要被改造成「台版清溪川」的和河川,其自然與人文脈絡與清溪川卻是非常不同的。首爾的清溪川本來是一條為了解決雨季積水排水問題而挖掘的人工水道,過去也曾被當作污水道使用,後來被覆蓋並在上方興建高架道路。改造後的清溪川移除了高架道路、在上游接近都市的部分以水泥化的簡潔景觀提供市民休憩功能,中下游則是改造成較接近自然的樣貌,以生態系統來經營,並進行污水的管理。反觀台灣那些目標成為「台版清溪川」的河川改造案,想要學習的只是清溪川上游市區部分的表相,也就是充滿設計感但是水泥化的河道。這樣缺乏脈絡的「抄襲」,如果是在本來是三面光的河道,也還不打緊,但若是套用在仍然相對自然的河川上,反而是讓河川水泥化,山寨之餘更是一場生態浩劫。


首爾清溪川 圖片來源:https://zh.m.wikipedia.org/wiki/File:Taipei_Taiwan_Beimen-Post-Office-02.jpg


台中柳川 圖片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柳川#/media/File:柳川親水景觀段.jpg

至於社子島的規劃,從「台北曼哈頓」到號稱取法荷蘭的「生態社子島」,從頭到尾都忽略了社子島的水文脈絡、土地產權與聚落發展的複雜性,一昧地將與在地條件相差甚遠的發展模型套入。比如說,社子島的現有聚落,大部分沿著淡水河分佈,來自於地勢相對高的地理條件,反映居民長年與水共生發展出的村落紋理。而社子島複雜的土地產權與使用問題,也來自於居民長年發展出的非正式土地交換使用模式。然而目前台北市政府規劃的「生態社子島」,不但要進行全區區段徵收,還要填土並加高堤防、完全抹除聚落紋理。此外,僅是在社子島中間挖一條水道,就號稱取法荷蘭的「與水共生」。跟自己創造出來的河道雨水共生,已經不只是山寨口號了,更有詐騙之實!就算媒體公關做得再完美,請再多的荷蘭專家在不知道社子島種種複雜歷史脈絡的情況下座談背書,最終是一場畫虎不成反類犬的鬧劇。更不用提,越來越多公民團體發現,公部門官員花費公帑出國考察,回國報告往往卻是互相抄襲,甚至抄襲網路文章了事交差,令人感到如此表面功夫的「借鏡」,豈不就是首長帶頭實踐缺乏社會脈絡、系統性理解學習的「山寨」源頭。

與人工景觀河道「共生」的生態社子島規劃說明 圖片來源:明日社子島網站

要解決山寨口號,可以思考的方向,也許一個是我們應該對自己的環境有更多的理解、也對「借鏡」的對象有系統性的理解,不是只看表面、學皮毛,理解他人在處理問題細節的轉折與決定,而我們又是面對怎麼樣的現實,可以做到什麼?畢竟治理城市不是口號,借鏡不只是出國參訪,打造城市更不是蓋小人國樂園或拉斯維加斯,塞滿所有「先進」的案例模仿,絕對不等於一個好城市。

 

延伸閱讀:

願景/複製「台版清溪川」? 台灣別跟錯典範

不只是親水:以「生態復育」恢復河川生命力

社子島計畫跟你我都相關之懶人包

你不知道的「生態社子島」開發案,在地青年的觀察與剖析

 

參考資料:

https://www.coa.gov.tw/ws.php?id=2505424

 

本文感謝廖桂賢老師、劉哲瑋共同合作提供資料與意見


punk

punkelephant
時常懷疑是否因為從小在城市街頭晃蕩成性,才選擇空間規劃為業。腦袋裡有一張世界發呆地圖,堅信一個好城市要有許多免費可以盡情坐著發呆與躺著打滾的角落,為此努力發掘與創造地圖上的新標點。

作者其他文章


cc_by-sa-88x31
本著作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國際 授權條款授權
轉載時請明顯標示眼底城事及本文作者,與眼底城事網站連結

時常懷疑是否因為從小在城市街頭晃蕩成性,才選擇空間規劃為業。腦袋裡有一張世界發呆地圖,堅信一個好城市要有許多免費可以盡情坐著發呆與躺著打滾的角落,為此努力發掘與創造地圖上的新標點。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