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空間改造計畫」作為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的手段

文:永穎

你知道平時所走的人行道部分也具有因應氣候變遷的特殊設計嗎?

都市與氣候變遷

都市作為人口密集區,由於大量的能源使用和溫室氣體排放,使得其常被認為是造成地球暖化的主因之一。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已於其2022年第六次最新評估報告《影響、調適與脆弱性》(Sixth Assessment Report: Impacts, Adaption and Vulnerability) 中,再次提及氣候變遷與不斷加速的都市化現象有著緊密的關係,且將為社會帶來更大的環境隱憂,因此都市地區其實扮演著減緩與調適的重要施行場域

綜觀國際上政府層級對於氣候變遷的意識,從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的簽署,到《京都協議書》、《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巴黎協定》等重要國際協議的確立,都顯示氣候變遷逐漸被多數國家高度重視,而這也是每一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COP)舉辦的主因。

台灣在深受國際影響下,於2012年正式核定「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並隨後研擬「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土地使用領域行動方案」、「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等國土政策內容。而從2015年開始,也陸續將上述計畫內容法制化,像是「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國土計畫法」,以及正在審議的「氣候變遷因應法」等。然而目前法律中應對氣候變遷的內容,多以抽象性的願景理念或大方向的指導為主(蔡育新等,2021a),若要制定更實質、明確的政策方向,我們應將目光看向管理各別城市的地方政府,而這也呼應上述都市應作為積極施行氣候行動的角色。

台灣都市計畫因應氣候變遷的措施

現行台灣各地方政府制定的都市計畫,仍多以增加公園為主要因應氣候變遷的手段(蔡育新等,2021a),尤其近年在公園生態化逐漸成為朝向永續城市的關鍵措施(周素卿、盧鏡臣、岑崇恩,2021),使得大部分通盤檢討的焦點多擺在興建集中式綠地,然而,因應氣候變遷的行動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施行場所─「人行空間」。

為什麼要從人行空間下手進行因應氣候變遷的改造?

人行空間為都市內分布較為平均且普及率高的公共設施,隨著近年人本環境的街道倡議逐漸受到民眾關注,人行空間在未來作為因應氣候變遷的改造場域,也較具有成長的可能性。此外,相較於興建公園需取得土地,或進行土地分區變更等所產生的利益糾紛,現行人行空間更可能藉由「建物重建」這個特殊時機增加空間範圍。

以北市為例,老舊社區的都更案例在九二一大地震後,進入重建的高峰期(張學聖,2014),隨著「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簡稱「危老條例」)的制定、都市更新條例等法條的修正,以及政府祭出的多項鼓勵措施,使得近年北市建物重建比例逐漸升高(麥怡安、呂振瑜,2021)。新建物由於須適用新的建蔽率、容積率、消防等法令規範和規劃理念,因此普遍將釋出一些空間來源,而這些新生的空間提供了融入因應氣候變遷策略的好契機。

建物重建所釋出的空間,一般包含建物退縮空間、居民主動申請所釋出的路邊停車空間等,若能妥善利用這些空間,並逐漸以化零為整的方式改善都市的人行空間問題,像是步行空間狹小、缺乏足夠的綠化植栽、欠缺遮陽、保水等功能,則長期下來可以更朝向友善步行空間及環境永續的目標邁進(蔡育新等,2021a)。

圖1&2:建物重建前(2012年)及重建後(2022年)的照片比對,可發現建物重建後增加許多可利用的人行空間。 (作者繪製,圖片來源:Google Map)

人行空間因應氣候變遷的改造設計

人行空間因應氣候變遷的改造方式非常多元,像是提升NBS(Nature-based Solutions)環境產出、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應用等,均可達到減緩及調適之效益。以提升NBS環境產出來說,NBS作為一種強調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其目標為利用自然生態的力量去解決現在社會所面臨的環境問題,而這裡的「利用」包含保護、恢復、永續管理這些生態系統,使社會更具氣候韌性(climate resilience),以保護生態多樣性和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IUCN, n.d.)。

具體來說,以「綠基底取代灰基底」的規劃方式就是其中一種途徑。以綠基底的理念設計人行空間時,應先設定基底為綠色植栽空間,再將需要的灰色人工空間(人行道、自行車道、路燈、變電箱等),以減法的方式扣除整體綠基底;另一方面,灰基底則相反,其以灰色人工空間為主,再以加法的方式加入綠色植栽空間(蔡育新等,2021b),也因此使用綠基底設計能保留更為延續性、大面積的綠色空間,而綠基底之效力多元,請參考圖3。

圖3:人行空間應用NBS規劃設計之環境效益。(圖片來源:作者提供,資料來源:蔡育新等,2021b)

舉實例說明灰基底與綠基底之差異,請參考下圖4~7。值得注意的是,綠基底程度的差異多半是因需考量必須設置的灰色人工空間多寡,像是有多少須保留的人行空間、公共設施用地,因此並非所有建物重建所得之新生空間都可設置大面積植栽。

圖8:人行道上擠滿公共設施及綠化植物,形成不友善的人行空間。(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此外,綠基底的規劃理念不只是多種綠色植物,綠色植物「如何被種植」也很重要。下面簡單圖示說明4種NBS規劃設計元素。(備註:下列圖片不一定是在建物重建所得之新生空間上所拍攝,但仍展現在不同情境下,依循NBS規劃設計之元素)

1. 高度連續性遮陽植栽 vs. 低度連續性遮陽植栽 vs. 無遮陽植栽:高度連續性遮陽植栽可加強降低地表溫度的效果,以營造舒適的步行空間。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2. 上凸型植栽穴 vs. 平面型植栽穴 vs. 下凹型植栽穴:上凸型植栽穴通常會阻礙人行道上的雨水流入土壤中,因此不利土壤涵養及淨化水份;下凹型植栽穴則相反,其下凹槽體可作為雨水短暫滯留之處,且若結合槽體內人工濾水設計,更可加強水質淨化效果,形塑小型植生滯留槽/雨水花園。(內政部營建署道路工程組,2018)。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3. 獨立型植穴 vs. 連續型植穴:連續型植穴除了可提供植栽更大的生長空間,也可增加固碳、汙染物淨化及保水面積。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4. 單排植穴 vs. 雙排植穴:雙排植穴通常較單排植穴更具遮陽效果,且雙排植穴也意味著減緩與調適的功能加倍,不過雙排植穴通常需大面積的人行空間。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最後,關於前述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低衝擊開發」)應用,如何藉由工程與設計去模擬自然中的水循環,以管理雨水逕流,達到水質淨化、水量管控,甚至調節都市溫度及維持生態多樣性之目的,歡迎參考兩篇文章:「低衝擊開發在景觀設計上之應用」以及「日常生活最接近自然的時刻:打造一條能涵納生態的永續街道」,它們均提供了非常有趣的案例,像是雨水花園、生態滯洪池等設計,而藉由融合上述NBS及LID的規劃理念,才可更有效達成減緩與調適的目的。

「人行空間改造計畫」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

運用建物重建所釋出的新空間進行改造並非是新的概念,然而在台灣進展有限的概括性原因,包含:(一)、缺乏都市內建成街區與氣候變遷的關聯性研究。國內外對於改造建成地區的人行空間可獲得的具體效益,仍缺乏更多科學實證,使得此空間的運用,更難產生制度及法制上明確且可操作的內容(蔡育新等,2021a)。(二)、人行道綠化需導入更整體的視野。政府機關對於人行道綠化的概念大多仍停留在多種樹,而非思考如何放大綠化的效益,以及後續如何管理及照顧經過精心設計的綠色空間,造成街此空間所帶來的機會可能被浪費。

此外,目前實務上也面臨諸多問題,像是:(一)、重建所釋出的空間範圍有限。目前新空間的生成主要源於法令上對於建蔽率及建物退縮之規定,然而建蔽率調整不易,且台灣老舊城區在基地條件限制下,常出現基地無法退縮,或退縮量不足以提供人行空間及綠化措施(蔡育新等,2021a),而這將根本性影響有多少空間可進行改造。(二)、重建所釋出的空間具跨政府部門協調之特性。經由重建所釋出的空間多為跨都市計畫、工程單位及交通部門的規劃單元,若部門間溝通不良,則會出現各種衝突的規畫問題(蔡育新等,2021b),請參考圖19、20。(三)、人行道長期嚴重的占用問題。回想曾在人行道上看過的各式私人物品,若新生成的空間仍未有妥善的管制,及人民未發揮公德心,則創造出再多的空間都無法營造友善的步行環境,而當人們發現走路不再舒適、安全,則轉往使用私人運具的可能性將提高。

圖19:標線型人行空間與新生成之人行空間功能重複。(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圖20:路燈未隨新生成之人行空間移位 ,使得建物退縮欲提升消防安全之效益不足。(圖片來源:Google Map)

結語

或許對許多人來說,我們不是景觀設計師、都市規劃師,更不是政府單位,這些因應氣候變遷所做的改造案例距離我們似乎很遙遠,但事實上不然。

最初,當自己從課堂上學到這些知識前,走在街頭上從來不曾關心一旁的行道樹長什麼樣子,或是腳下走的人行道有什麼特殊設計,更多時候我的腦袋裡在想課業上的雜事、眼睛盯在手機上的社群媒體。因為不曾注意,所以渾然不覺經過的這些人行空間是充滿巧思及理念的。或許當你仔細觀察自己身處的都市,你也可以發現這之中所隱含的意義,尤其在認知到我們的社會正在經歷環境上劇烈的變動,我想任何一點的進步、任何一點的改變與作為都是振奮人心的。

隨著氣候變遷的議題逐漸融入你我的生活,都讓近年高呼都市需走向「海綿城市」、「韌性城市」、「生態城市」的聲音越來越得到支持與重視。著手從我們身邊的人行道、行道樹下手固然是一種方式,但也遠遠不是唯一的手段,像2021年臺北市2050淨零行動白皮書中,也提及包含淨零排放教育、綠運輸推廣、再生能源利用、智慧零碳建築等不同面向的行動計劃,而不論今天採取何種方式,我們的目標都是希望能創造更為宜居的城市,以因應即將到來的氣候危機。

期待今天這篇文章可以勾起你心中這麼一點的觸動,如果對現行政府的規畫方針有興趣,歡迎參閱內政部營建署於2021年所發布的都市人本交通道路規劃設計手冊(第二版) 。因為熱愛這座城市,所以希望它變得更好:)

致謝

我想要特別感謝蔡育新教授在課堂中給我的啟發與想像,並分享其正在研究的案例,讓我得以寫出這篇文章,同時也感謝台灣青年氣候聯盟成員(Taiwan Youth Climate Coalition, TWYCC)所給予文章的指教與建議。

※參考資料:

  • 內政部營建署道路工程組(2018) 。都市人本交通道路規劃設計手冊(第二版) 。網址https://myway.cpami.gov.tw/wiki/wikiSession/230
  • 周素卿、盧鏡臣、岑崇恩(2021) )。都市公園生態化及其發展脈絡:台北市生態公園的自然鑲嵌與社會特徵分析)。都市與計劃,48( 1),49-81。
  • 麥怡安、呂振瑜(2021)。都市更新簡訊第89期:2020年都市更新回顧與展望。取自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網址https://www.ur.org.tw/upload/publish/89%E6%9C%9F%E9%83%BD%E6%9B%B4%E7%B0%A1%E8%A8%8A-final2.pdf
  • 張學聖(2014) )。台灣都市更新推動回顧與省思)。府際關係研究通訊,16,12-14。
  • 蔡育新、徐嘉信、王絢、林家靖(2021a)。因應氣候變遷之都市街區規劃 設計策略與永續「共效益」—建物重建階段)。都市與計劃,48( 1),29-50。
  • 蔡育新、徐嘉信、林家靖(2021b) 。「街區開放空間」之氣候變遷規劃綜效與共效益建物重建對主次要道路之驅動)。都市與計劃,已接受。
  •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n.d.). Nature-based Solutions Retrieved June 26, 2022, from https://www.iucn.org/commissions/commission-ecosystem-management/our-work/nature-based-solutions

※延伸閱讀:


目前就讀都市規劃相關科系的大學生,在偶然接觸到這個領域後,深受著迷,希望自己能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並探索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