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劉孝儀
為了想讓時差的狀況好一點,我在一個下著小雨的悶熱午後,撐著傘到在街上亂逛,突然間想起小時候常常和祖父母去的一個公園,應該就在附近。靠著微弱的印象,穿過幾棟公寓,我來到一個很久沒有去過的公園。
很失望~除了那幾棵樹還在我的腦海裡,其他在我童年時給我美好回憶的大溜滑梯、翹翹板、和那匹常常被爬來爬去的假馬和恐龍,都不見了。我可以理解,公園需要更新,任何東西都應該要與時俱進,但是看著那塊新的解說牌,我怎麼讀,都讀不出一點新意。我拿著傘,很認真的比對公園現在和在我腦裡的樣子,不僅是視覺上的,同時也有感情上的,當然,身為一個景觀執業者,更多不同的資訊快速地,涮涮涮在我的腦裡又理性又感性的出現。
對我來說,這個現在充滿塑膠遊具的公園,頂多只是失去憑弔一下童年回憶的地方。畢竟,過去了那麼多年,我也沒再來過。但對現在還在使用這個公園,這個遊戲場的孩童來說,他們得到的樂趣和當年的我相比,有比較少還是比較多呢? 不過,也許這個問題有點多餘,對孩子們來說,有得玩,就是開心,沒有什麼誰比誰多?是嗎?可是,我又不禁反駁自己,在我的成長經驗裡,有幾個地方是「比較好玩的」,有幾個地方是「比較不好玩的」。再仔細想一想,那些比較好玩的地方,在我的遊戲回憶裡好像是因為它可以提供我很多不同的遊戲方式,所以我才覺得比較好玩;而那幾個我覺得比較不好玩的地方,現在想起來,也就有幾個簡單的遊具,然後也玩不出什麼別的遊戲來。想到這裡,我不禁莞爾,這就是印證了我自己在做遊戲場設計的概念之一啊?
關於遊戲(play),我想任何人都有說不完的經驗和想法,但如果快速地從學術上了解,關於遊戲,有很多學者有著更深層的解釋。有人認為遊戲是一連串創意的過程、是對成人的模仿也同時幫助兒童進入成人世界、是兒童的天性但其中最有名的是用「發展、機會、力量、認同、想像力、自我和隨性」七個形容詞解釋遊戲的史密斯(Sutton-Smith, 1997)。所以,看起來,玩好像有什麼力量,在幫助孩童成長。而這個力量,或許,可以用「遊戲價值」(play value)來表達,也就是說,在兒童玩樂的同時,可以激發一系列身體、情感和其他的社會技能,像是語言、理解力、溝通、藝術、、、等等。簡言之,遊戲對兒童很重要!(但我想,對成人也是吧!)
所以,我們的遊戲空間能不能提供最多的「遊戲價值」呢?這樣說可能太生硬,換句話說就是,現有的遊戲空間到底夠不夠好玩呢?根據我的自身經驗,如前面所言,好玩的地方通常都不只提供一種或單調的遊戲方式。有幾位學者把遊戲分成各種不同的類型,但基本上大致分為:建設型(constructive play)、功能型(functional play)、幻想型(fantasy)、社會型(social)和規則型(game with rules)。如果在一個遊戲場裡,同時提供超過一種類型的遊戲,那就豐富了遊戲價值,也讓遊戲場變好玩了!這大概可以說明,為什麼在網路上,有很多人批評那種規格式或塑膠式的遊具了。那樣的遊具在那樣的空間裡,不管是視覺上或直覺上,或是實際使用上,實在是太單一又太沒靈魂了!
這正是目前在英國,極力剷除的 「速食遊戲場」(KFC playground或kits, fence, carpet, Woolley, 2007)。所謂速食遊戲場,有基本三配備(應該說是呆三寶):規格遊具、欄杆和塑膠軟墊。此類遊戲場能提供地遊戲類型有限,而為什麼在當時的英國(1970年代),現在的台灣(2010年代!別人極力剷除我們居然積極引進?)會突然的盛行起來呢?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大眾(甚至設計師)認為塑膠軟墊可以替從高處摔下來的兒童減少傷害、塑膠遊具可以減少碰撞時造成的擦撞傷、規格式的遊具好管理、欄杆圍著的遊戲空間比較安全、、、等等似是而非的宣稱。但事實上從來沒有一項檢驗報告證實軟墊比起草坪、細沙、小卵石和樹皮屑能提供更多的保護力,反之,有更多結果顯示那種所謂安全軟墊反而更容易造成嚴重的擦傷。軟墊真的「看起來」比較乾淨,「看起來」也比較安全,但畢竟那是「看起來」!
這幾年因為的工作緣故,接觸了許多關於兒童遊戲場的文獻也參與了幾項校園或自然式兒童遊戲場設計和研究案,或許是因為身在英國,常常會把自身成長經驗拿來做比較。不可否認,不同的文化背景在遇到這樣的專題時,總是能看到強烈的對比。英國總覺得在教育上遠遠不如北歐來得開放又親近自然,而我想起自己當年,比起英國人的童年,好像是關在養殖場的肉雞啊!
記得有一次在牛津的某個公園 ,觀察孩童的遊戲情形,一個走路還有點提跌跌撞撞的小男生,站在一個有1.4m高的小土牆邊上,看著那些9、10歲的大孩子往下跳,我看著他的眼睛,散發出一個正在思考的訊息。為了怕他真的這樣跳下去,我只好悄悄地朝他靠近。3秒鐘以後,他轉身了,我才發現他的爸爸站在後面,他爸爸用有點驚險又驕傲的表情跟我說:「我以為他要跳下去啊!真是太厲害了!」其實我想說的是,厲害的是你啊!我這個路人甲,差點就伸手去把你兒子拉回來了。那個當下,我頓時明白,為什麼小孩需要冒險,那麼小的孩子在對他來說幾乎是懸崖的石牆,仍然是有判斷能力的,他的父親沒有阻止他去「嘗試」冒險,而是站在後方,準備好他再往前走兩步時拉他一把。我很慶幸我伸出手的同時,也是他自己轉身的時候,不然我真的毀了一個學習的重要時刻。讓孩子暴露在「合理的」風險中,是一個學習去面對和處理所謂危險狀況的好機會,然而,我好像得承認,我來自的文化背景中,也許缺少了這樣的思考方向。
因緣際會讀到了網路的文章(https://www.facebook.com/ParksAndPl⋯⋯),也想順便寫一下今年夏天回台北找不到童年的失落,希望在速食遊戲場佔據各大公園前,這篇文章能幫忙反撲!
P.S.圖片取自參與設計之英國西約克郡某國小校園 自然式兒童遊戲場
Littletown J ,I&N School- Natural Style Playground @ West Yorkshire UK (攝影/設計 by 劉孝儀)
本著作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國際 授權條款 授權
轉載時請明顯標示眼底城事及本文作者,與眼底城事網站連結
我們希望能凝聚更多人關心兒童遊戲權及表意參與權,兒童公共遊戲空間設計不該再塑化、罐頭化、品質劣化與低能化,大小公民和設計師、廠商、學界及公部門協力合作,一起要求並協助相關單位更完善規劃公共空間,親子友善基礎建設,逐步迎向兒童友善城市。
在〈消失的公園〉中有 2 則留言
台灣的現況環境和北歐畢竟還是有不少不同之處,想回應幾點:
1.家長對子女遊戲風險的接受和責任歸屬
北歐的家長比較能認同孩子在遊戲過程中受傷(輕傷)也是學習的一部分,
另外遊戲過程中很多的風險是由孩童和其照顧者承擔,除非設施明顯造成
意外風險,不然事後責怪相關單位的狀況相較少。
台灣的家長很難接受孩童在遊戲中受到傷害(擦傷瘀青都不行),不少過度
保護,另外當意外發生時看護者往往會將主要責任歸咎於管理單位甚至設
計者,這也是為何這10年來各地公園、校園管理單位會陸續拆掉舊的遊具
原因之一。
2.兒童遊樂場設計、設置與管理預算
北歐是社會福利制度發展完善的地區,政府透過高額稅率取得相對充裕的
預算資源再分配給社會,其中亦包含公共空間的設計、設置與維護費用,
有趣、訂製、安全、共融的兒童遊樂場需要花更多心力和導入更多專業人
員,還需要許多專業測試和相關設備施工廠商,設置後也需要經常性的投
入管理才能維持,這些都需要充裕的經費。
台灣的公園普遍來說維護管理費用是嚴重不足的,有些管理良善的小公園
是靠熱心鄰里居民維護的,但這種情況並不能期望會普遍發生,另外專業
人材的在台灣待遇嚴重不佳,也缺乏相關執照保障,這也使得設計上變成
低價競爭(小公園設計費低不需要公開徵選和評審),難以有好的設計品質。
3.塑膠罐頭遊具、塑膠地墊不好玩?
這個問題我會認為並非遊具本身的材質或樣式導致,而是缺乏有趣的組合
以及遊具周圍空間的設計變化導致的,這些遊具其實有很多種的構件,如
果懂得設計與組合,也可以設計的很精彩,可惜為了省時間和成本(設計費
和設置經費低)只好套用模式樣版和選擇較便宜的組件,做出最陽春的遊具
,這樣當然就不好玩了,而且遊具如果能夠多幾個組合分佈在遊樂場,自
然能形成多個陣地或基地,對小孩來說會比單一組的遊具多出更多吸引力
,另外遊樂場的空間太過乏味,為了方便多數遊樂場都是方正的(地墊容易
鋪),也缺乏高低差的變化或是跟周圍植栽、設施(家長座椅、洗手檯、涼亭
)的互動,這也使得台灣的兒童遊樂場好像是公園中的孤島。如果妥善設計
,其實塑膠兒童遊具和軟性人造材質地坪的遊樂場也是能夠十分有趣的。
感謝您的迴響!
關於第一點,我想很多人都心有戚戚焉!在面對遊戲風險與咎責上,我們相對保守也很在乎 ”到底是誰的錯”。但身為研究者和設計者,必須要把最新最正確的訊傳達。觀念的改變不可能是一夕之間,不過,一但有開始,就一定會慢慢有越來越多人支持這樣的改變。
第二點,關於北歐的現況,我並不是非常了解,但根據我目前工作的所在地英國,也正面臨的劇大的挑戰。政府財政困難,公共空間與公園的管理經費嚴重短缺,但目前並無法律規定地方政府有責任維護公共空間與公園(Local authorities have no statutory duty to fund and maintain public parks),所以今年夏天,英國議會舉行Public Inquiry (https://www.parliament.uk/business/committees/committees-a-z/commons-select/communities-and-local-government-committee/news-parliament-2015/public-parks-launch-16-17/) 將這項議題,提出討論。然而,身為從業人員,除了要認清現實困難外,也必須提出可行性的方法來解決困境。維護管理計畫其實應該在做設計的時候也同時進行。以英國的奧林匹克公園為例,設計團隊在設計時除了要求達到快速建立美麗且具生態價值的景觀外,還要求在維護管理上大大減少經費支出,而這是目前一個相當成功的案例,但不可諱言,在這之前必須投入多年的研究才能達到這樣的成果,這大概是我們可以積極努力的地方。
第三點,非常同意您的說法!材質也許不是最最重要的一環。相同的元素不同的安排,絕對會有很多不同的效果,而這點,可能真的需要設計者多一份心去達成這樣的目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