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社區、理解社區、成為社區—談參與式互動作為社會住宅之溝通互動媒介
文:原典創思 盛暐庭圖:原典創思 當社宅來到社區、成為社區 社會住宅做為新建於社區中的中大型集合住宅,在帶入新 […]
文:原典創思 盛暐庭圖:原典創思 當社宅來到社區、成為社區 社會住宅做為新建於社區中的中大型集合住宅,在帶入新 […]
文、圖:呂欣庭 臺北市社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後簡稱:青創計畫)是由臺北市政府與民間組織者共同籌備而成的跨域協作 […]
文:郭韶桓校定:林倩如 2022年3月初,南韓第20屆總統大選甫結束,選前年輕人最關心的經濟和房價問題再次浮上 […]
文、圖:莊貿捷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在拼社會住宅(簡稱社宅)的數量,但是由臺北市青年事務委員會所擘劃的「臺北市 […]
資料整理/林倩如 過去,女子單身或因不婚或事業忙碌或擁抱多元性別,生活各有主張,如今加乘喪偶、離婚、餘命較長等 […]
資料整理/林倩如 2019年5月,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化的國家以來,酷兒成家雖已不再是夢,諸多社會制度與 […]
文:張雅琳 攝影:張國耀 你對「家」的想像是什麼?可能是溫馨四口之家,可能是祖孫其樂融融的三代同堂。 […]
文:彭揚凱(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 本文內容主要依據筆者2020.12受邀至民進黨政策會所做「住宅政策倡 […]
文:眼底城事編輯室 從 1989 年「無住屋者團結組織」萬人夜宿忠孝東路的「無殼蝸牛」運動,到 2014 年「 […]